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6.141.24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埔碗窰窰址 的原始碼
←
大埔碗窰窰址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大埔碗窰窰址'''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hkcd.com/userfiles/1561963588.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hkcd.com/content/2019-07/01/content_1145453.html 圖片來自hkcd] </small> |} '''大埔碗窰窰址'''位於[[香港]][[新界]][[大埔 (香港)|大埔]][[碗窰村]],是[[香港法定古蹟]]之一。 ==歷史== 大埔碗窰村一帶,水源豐富,並出產優質的[[瓷土礦]],由[[明代]]開始,已有[[香港新界文氏|文]]、[[謝姓|謝]]二族經營窰場,製作[[青花]]瓷器。雖然[[清]]初的[[遷界]]令窰場一度荒廢,但遷界令放寬後,又慢慢恢復過來。[[康熙]]十三年(1674年),南遷至大埔的[[客家]][[馬]]氏族人,向[[泰亨]]文氏購買窰場。至清朝中、後葉,碗窰村的陶瓷事業已甚具規模,產品行銷至[[江門]]一帶,一度有「海濱瓷都」之稱。但[[中華民國|民國]]成立後,受到沿海各縣窰場的廉價品競爭,碗窰村的陶瓷事業逐漸式微,並於1932年停產。 ==考古發現== 1995年和1999年,[[考古學家]]區家發在窰場遺址發現了各項陶瓷製作工序的遺跡,包括礦坑、礦洞、[[水碓]]作坊、碾磨作坊、淘洗池、製坯作坊和龍窰等,十分齊全。 1983年有見大埔碗窰是香港重要的文化遺產,香港政府將其訂為法定古蹟。<ref>{{Cite web |url=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809/00176_052.html |title=大埔碗窰村資料 |access-date=2010-08-09 |archive-date=2016-03-04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222933/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809/00176_052.html |dead-url=no }}</ref> 碗窰遺址總面積超過五公頃,但只有1,500平方米被劃為法定古蹟。文物無人管理。<ref>{{Cite web |url=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809/00176_051.html |title=碗窰管理差文物任人執 |access-date=2010-08-09 |archive-date=2011-08-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821225602/http://orientaldaily.on.cc/cnt/news/20100809/00176_051.html |dead-url=no }}</ref> 公元2010年,碗窰展覽館建成,並對外開放。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埔碗窰窰址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