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5.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屯國立公園 的原始碼
←
大屯國立公園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大屯國立公園''' </p> |- |<center><img src="https://0.share.photo.xuite.net/stephen_cyk/10314d1/20288346/1177470583_l.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blog.xuite.net/stephen_cyk/stephen/551680049 圖片來自xuite] </small> |} '''大屯國立公園''',為[[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成立於[[台灣]]的[[國家公園]]<ref>[http://www.ymsnp.gov.tw/web/view_20year.aspx?f=1d.htm 大屯國立公園的成立與台灣國家公園的濫觴] 雙十年華話草山-影像回顧展。</ref>,為日本在戰前面積最小的國立公園,範圍約為今[[陽明山國家公園]]與[[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介紹== 大屯國立公園的前身可視為在1928年計畫的[[御大典紀念大屯山公園]],大屯國立公園協會在1934年設置,並趁著1935年的[[始政四十周年記念臺灣博覽會]]廣為介紹宣傳仍為候補地的大屯國立公園,還在草山設置了草山觀光館作為台灣博覽會的分館。雖然大屯國立公園是當時面積最小的國立公園,但其具有台灣唯一的火山風景,以及多處溫泉地、登山地和露營地,位置鄰近台北市且交通便利,適合大眾閒暇時前往<ref>{{Cite web|title=日本統治期台湾における国立公園の風景地選定と心象地理|url=http://www.hist-geo.jp/img/archive/255_001.pdf|accessdate=|author=神田孝治|date=2011|format=|publisher=歴史地理学会|language=|archive-date=2021-12-24|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211224090624/http://www.hist-geo.jp/img/archive/255_001.pdf|dead-url=no}}</ref>。 大屯國立公園可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位於[[台北盆地]]北側的[[大屯火山群]],可見熔岩臺地、硫氣孔、爆裂火口等景觀,另一部分位於[[淡水河]]對岸的[[觀音山 (新北市)|觀音山]]。大屯國立公園內的山包含了[[紗帽山]]、[[大屯山]]、[[菜公坑山]]、[[面天山]]和觀音山。溫泉資源則包含了[[北投溫泉]]和[[草山溫泉]],皆已是當時著名的觀光景點。在當時還規畫了兩條觀光路線,第一條為「台北—草山—[[竹子湖]]—大屯鞍部—大屯山頂—火口原—面天平—[[新北投站|新北投]]—台北」,從台北城乘坐公車至草山,然後徒步登山至大屯山頂後回到新北投,再坐公車回台北。第二條為「台北—[[福隆山]]—[[凌雲禪寺]]—觀音山頂—八里盆—淡水—台北」,從台北坐公車至福隆山後徒步登頂至觀音山頂,下山至八里盆渡口坐船至淡水後乘坐巴士或汽車回台北。 == 沿革 == * 1929年 - [[日本国立公园|日本國立公園]]協會會長本多靜六至大屯山調查、[[御大典紀念大屯山公園]]計畫 * 1933年 - 國立公園調查會第一次會議 * 1934年 - 國立公園調查會第二次會議、大屯國立公園協會成立 * 1935年 - 田村剛至大屯山調查、[[臺灣國立公園協會]]成立、國立公園法施行 * 1936年 - 決定國立公園候補地<ref>{{Cite web|title=草山懷古|url=https://www.tfri.gov.tw/main/download.aspx?dlfn=%E5%B0%88%E8%A8%8A_145-2-10.pdf|accessdate=|author=|date=2018|format=|publisher=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language=}}</ref> *1937年 - 12月27日,[[台灣總督府]]國立公園委員會指定[[大屯山|大屯]]、觀音兩山一帶為國立公園。 * 1941年 - 太平洋戰爭爆發,台灣總督府廢止「台灣國立公園委員會官制」。([http://np.cpami.gov.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2042&Itemid=10200 台灣國家公園網站]21~30年) *1945年 - 日本戰敗,「大屯國立公園」廢止。 *1985年 - 大屯山一帶成立「[[陽明山國家公園]]」。 *2002年 - 觀音山連同台北縣濱海鄉鎮一帶成立「[[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關聯區域== 大屯國立公園全境位於[[臺北州]]內,面積8,265公頃。其含涵蓋以下行政區: * [[七星郡]]:[[士林街]]([[士林區]])、[[北投庄]]([[北投區]]) *[[淡水郡]]:[[淡水街]]([[淡水區]])、[[三芝庄]]([[三芝區]])、[[八里庄]]([[八里區]]) *[[新莊郡]]:[[五股庄]]([[五股區]])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屯國立公園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