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235.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理市 的原始碼
←
大理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大理市2.jpg|350px|缩略图|右|大理市打造“智慧城市[http://www.ynfzb.cn/upload/fckupload/image/201608/20160819150751198053.jpg 原图链接][http://www.ynfzb.cn/zhoushi2016/DaLi2016/236511.shtml 来自 云南法制网 的图片]]] '''大理市'''(白语:Guiphet)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是[[大理白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亦是该州的首府。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坝子(盆地),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是云南省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云南省第三大城市,滇西第一大城市,亦为云南最早建市的地区([[昆明]]、[[大理]]、个旧、东川)之一,是滇西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大理作为古代云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时间长达五百余年。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市人口52万人,其中白族占65%。除了通用汉语外,白语较为通行。全市辖10个镇、1个民族乡:[[下关镇]]、[[大理镇]]、凤仪镇、喜洲镇、海东镇、挖色镇、[[湾桥镇]]、银桥镇、双廊镇、[[上关镇]]、太邑彝族乡。共有20个居委会、10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下关镇。 1982年,[[大理]]被中国政府列为第一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市为中国首批十大魅力城市之首<ref>[http://www.sohu.com/a/142750550_793346 直击:云南省唯一一个“中国十大魅力城市”] ,搜狐公众平台 2017-5-23</ref>。 ==历史进化==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刺激汉武帝探索从西南方前往[[印度]]的“蜀身毒道”,经营西南边疆。前109年(汉武帝元封二年)在大理地区遥置叶榆县,是中原王朝最早在云南设县的地区。[[东汉]]时隶属于南中地区的永昌郡。大理地区[[三国]]时臣服于[[诸葛亮]]的南征军,设立了蜀汉云南郡。[[南北朝]]时先后属河阳郡、西河郡。当时,白族已大致形成,并在洱海边建筑了多座城邑。 [[唐朝]]初年,[[洱海]]周边有6个部落,称为六诏。[[唐高宗]]时,蒙舍诏以外的五诏均被吐蕃征服。737年(唐开元二十六年),蒙舍诏首领皮逻阁兼并五诏,建立起南诏国,并将都城从蒙舍(今巍山)搬迁到了太和城(今太和村),并以此为基地,继续征服周边地区,控制今天云南大部。 750年(天宝九年)到754年,唐朝先后三次派[[鲜于仲通]]、[[李宓]]率大军攻打南诏国,南诏王阁逻凤与吐蕃结盟,三次大败唐军。 779年(唐大历年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今大理旧城。南诏国在大理境内定都时间共达163年。[[唐德宗]]贞元十年(794年),派遣节度使前往南诏,与[[南诏王]][[异牟寻]]会盟于苍山,两国再度恢复和平。 902年([[唐昭宗]]天复二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927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937年(后晋天福二年),段思平也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段氏自称是汉人后裔,立国后,大力推行汉文化,并与[[南宋]]遣使通商。 大理国历经了316年后,在1253年,为[[忽必烈]]亲征所灭。1274年,[[元朝]]为便于统治,在押赤城(又名中庆路,今昆明市)设置了云南行省,同时设立大理路及太和县,隶属于云南行省。从此云南的中心城市便由大理转移到了[[昆明]]。 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今大理古城。1659年,清军攻入[[云南]]。[[清代]]沿袭明制。1856年(清咸丰六年)爆发云南回变,建立[[杜文秀]]回族政权,控制云南大部分地区。 [[中华民国]]建立后,裁撤大理府,太和县则改名为大理县。1950年析置下关市,1983年,下关市与大理县合并设立了县级大理市。目前是[[大理白族自治州]]的州府,全市人口中约三分之二是白族人<ref>[http://www.yndali.gov.cn/dlszf/c103383/201701/dd6d0f948ab149f3b632fa234dcba160.shtml 大理的历史沿革],大理市人民政府,2017-01-06</ref>。 ==地理地势== [[File:苍山杜鹃花.jpg|缩略图|右|苍山杜鹃花[http://y1.ifengimg.com/64a3e7547b80c6a8/2015/0605/rdn_5571423775548.jpg 原图链接][http://js.ifeng.com/travel/tips/tj/detail_2015_06/05/3976509_0.shtml 来自 凤凰网 的图片]]] 大理地势西高东低,全市年平均气温15℃,降水量1056毫米。农业主产稻谷、[[小麦]]、[[玉米]]、猪、牛、禽蛋等,特产有云南山[[茶花]]、苍山[[杜鹃花]]、大理[[雪梨]]、下关沱茶等。目前工业主要集中于[[洱海]]南岸的[[下关镇]]附近,有烟草、[[茶叶]]、食品、纺织等门类,盛产大理石。 位于大理古城和下关之间的“太和村”是古南诏国早期的都城,有[[太和城遗址]]<ref>[http://www.cssn.cn/gd/gd_rwhn/201602/t20160205_2861257.shtml 南诏文化的象征:大理太和城遗址],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6-2-5</ref>,规模较大,是国家级文物。位于洱海西北岸的[[喜洲镇]]则是白族居民的聚居地,当地的民族风情浓郁,民居颇具特色。位于洱海北岸的[[上关镇]]古代为大理古城的军事屏障,境内遍植朝珠花,以“上关花”而闻名。此外,附近还有[[鸡足山]]和[[巍山]]等景区。 ==气候特点== 大理市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年均气温l4. 9℃,年日照时数2227. 5小时,年降雨量为1051.1毫米,年均元霜期228天,同时还以风高著称,故有“风城”之称。 大理市地处低纬高原,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形成年温差小,四季不明显的气候特点,“四时之气,常如初春,寒止于凉,暑止于温”,四季温差不大。全州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差异显著。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增高而增多。河谷热,坝区暖,山区凉,高山寒,立体气候明显。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大理市土地面积29459平方千米。 山地占全州总面积的80%以上。现有耕地183161公顷,其中,田90458公顷、地92703公顷。园地面积13333.3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5%,是[[柑橘]]、[[苹果]]、[[桃]]、[[梅]]、[[梨]]、[[茶]]、[[桑]]等生产基地;水域面积55333.3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9%左右。全州土地使用状况:林地约占60%、牧地占20%、耕地占11.2%、其它用地占8.8%。土壤类别分属于8个纲、13个土类、23个亚类、76个土属、236个土种。紫色土类占土地总面积的31.75%,红壤土占27.7%。 ===矿产资源=== 大理境内地质成矿条件好,矿产种类较多。金属矿有锰、[[铁]]、锡、锑、铅、锌、铜、镍、钴、钨、银、[[金]]、铂、钯、钼、铝、汞等矿床矿点200多个。 非金属矿有驰名中外的大理石大型矿床。据初步勘查,仅[[苍山]]小岑峰一带大理石储量就达1亿立方米。还有储量丰富的石灰石、[[石英砂]]、萤石、粘土、煤等;金属矿有铂、钯、锰、锑等。 ===利资源=== 水资源有淡水湖泊[[洱海]],丰富的苍山泉水和地下水;地热资源有温泉仅塘子铺温泉,水流量就达1310立方米/小时,水温达76.5℃。地下水径流量以最枯流量资料的75%计算也达2.26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大理市是一个天然的[[植物]]种质基因库。植物种类有温带甚至一些寒带地区植物的种类代表,还有从[[亚热带]]直至热带北缘植物的种类代表;有古老或较为原始的种类,也有后来演化、衍生的植物种类代表。植被的垂直分布明显,州境内的[[点苍山]]、[[鸡足山]]从山脚到山顶分布着[[热带]]北缘至温带、高山寒带的各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和景观。州内的主要植被类型有半湿性常绿阔叶林、寒温山地硬叶常绿栎类林、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灌丛、干热河谷灌丛、高原湖泊水生植被6类。森林资源丰富,是[[云南省]]的重点林区。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铁杉]]、冷杉、马尾杉、思茅松、[[柏树]]、樟树、椿树、栎树等。珍稀树种有[[银杏]]、牟尼柏、罗汉松、秃杉、[[红豆杉]]、珙桐等树种。 ==交通状况== 2018年,全州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3.31亿元,增长13.9%。 2014年大理市公路通车里程1335公里,G5611大丽高速、G56[[杭瑞高速]]途径大理市境内,此外,还有攀大高速等在建高速。2014年旅客周转量969598万人公里,其中铁路38692万人公里,公路890130万人公里,航空33537万人公里,水运7240万人公里。大理市有一火车站“[[大理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广大铁路终点站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大丽铁路]]起点站。 [[大理机场]]于1995年开通航班。现开通[[昆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5个中国国内城市航线,承运航空公司包括东方航空、[[南方航空]]、中国国际航空、重庆航空、云南祥鹏航空、西藏航空和[[北京]]首都航空。2015年大理机场运输起降1.1万架次,游客吞吐量达12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600吨。 214国道、320国道、 348国道过境。 ==民族风俗== ===三道茶=== 提起大理,“[[三道茶]]”、洱源乳扇都是不能不说的。三道茶分别为苦茶、甜茶、回味茶<ref>[https://www.xincha.com/s/dalibaizusandaochashenyi/ 大理白族三道茶深意],新茶网,2019-12-28</ref>。苦茶,民间又称为响雷茶,多为烤制,味苦;甜茶,则在茶中加入[[核桃]]片和红糖,喝完后口中回甘;第三道,加入[[蜂蜜]]、[[花椒]],有的加入乳扇,故称回味茶。大理古城文献楼点,大理南诏文化城内,还有喜洲严家大院内的三道茶都是比较地道的,另有民族歌舞表演。 乳扇是一种呈扇形的乳制品,是洱源[[白族]]人民待客的一道上等菜。[[云南]]十八怪之“牛奶做成扇子卖”,指的就是“乳扇”。乳扇的食法很多,可生吃可熟吃,也可烧、炸、煎、煮等。用乳扇、烤茶、核桃面等泡制的白族三道茶。 ==民间曲艺== ===白族调=== 是白族人民在歌舞时随口兴唱的一种曲调,以白族话演唱,生活气息浓厚。 ===诵经调=== 是白族人民在做本主崇拜,诵经时所演奏的曲调。主要乐器为[[木鱼]]等,曲调庄重、和谐,显得古老、深沉。但是它并不等同于[[洞经古乐]],二者在音色以及曲调上还存在一定区别。 ===本子曲=== 实际上是白族调的一种,分为独唱和对唱。独唱时,除了起头第一段外,往往把第二段无限重复,只在节奏与感情方面略作调整;对唱时,每人八句,反复进行。 ===吹吹腔=== 俗名“板凳戏”,是白族的古老剧种之一。[[吹吹腔]]以大理为界限,大理以南称为南派,以北则称为北派。两派风格各有特色。吹吹腔讲究韵律,风格多样,表演生动,地方色彩浓厚。 ===大本曲=== 又名本子曲,是[[白族]]特有的民间说唱曲艺。本子曲往往是以人演唱,一人以三弦伴奏。唱词内容多为白族民间故事以及汉族的文学作品,如《白王的故事》、《蓝季子会大哥》、《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本子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南腔、北腔和海东腔。南腔婉转、轻柔,北腔平直、顺畅,十三腔高亢、粗犷。 ===洞经古乐=== 原为一种道教音乐。在[[明代]]时期由内地传入西南。随后,在长久的历史演化之中,这种道教音乐慢慢地为西南少数民族所接受,并逐渐融入了民族音乐与[[乐器]],形成了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洞经古乐。[[巍山]]洞经音乐与大理洞经音乐为洞经音乐的两个分支。巍山洞经音乐融入了南诏音乐的古典与庄重;大理洞经音乐融入了白族民乐的优美与动听。虽然音色之中偶有区别,但是在乐器方面同采用了笛子、锣、鼓、二胡、三弦、绕、铃子等为伴奏。 [[洞经音乐]]常常是在诵经之时进行演奏的。诵经腔调随着音乐游走,相互融合,无比庄重,宛如对古代英雄的赞歌,可谓是天籁之音,悠扬飘逸。 ===大理扎染=== [[File:扎染是白族的传统工艺.jpg|缩略图|右|扎染是白族的传统工艺[https://img.mp.itc.cn/q_70,c_zoom,w_640/upload/20161129/aa3130d3110b493899152718029da92e_th.jpg 原图链接][https://m.sohu.com/a/120180755_105999/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扎染是白族的传统工艺,历史相当悠久。用蜡刀将蜡涂于土布之上,旋即用棉布在土布的不同部分捆扎,随后入染料浸染。晾干之后,去掉捆扎的棉布,土布之上就会留有图案各异的扎痕。纯手工制品,朴实大方,素雅凝重。由于棉布捆扎部位不同会造成不同的图案,因此扎染手法多样,变幻无穷。由扎染土布制作的产品非常丰富,如:桌巾、门帘、服装、民族包、帽子等等。 ===剑川木雕=== 做工精细,造型多样,形象生动、美观,质地坚硬柔韧,可谓是集明清各式木雕之精华。 ===建筑特色===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占有大理市人口的65%。白族风情多姿多彩,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族民居一向外观整齐、庄重、大方,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墙基、门头、窗头、横梁皆用石头砌成,屋顶以板瓦为沟,筒瓦为顶。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讲究,往往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为“两房一耳”,即两幢楼房互相垂直,交叉处有一耳房;二为“三房一照壁”,即三幢楼房,主房对面为照壁;三为“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楼房,每一处交叉点都有一耳房;四为“六合同春”,即有两个大院,每院三幢楼房,各方的楼廊彼此相连,通行无阻,称为“走马转角楼”。 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其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 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各种各样的照壁也体现了主人的意愿与企盼,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艺术品。 ==民族服饰== 白族服饰在色彩上大多为红白相间,采用对比鲜明、明亮的色块反衬出色调的协调。女子服饰艳丽、朴素,上身衣装以及头饰较为复杂,下身裙饰比较简单、朴素,而且,年轻姑娘的服饰较为艳丽,年长女子的服饰崇尚淡雅。年轻姑娘好梳辫子,头饰叠成长条形盖于头上,红色的绳子绕辫挽上,形成上为龙马角,下为龙凤尾的格局,左侧一条缨穗垂于耳畔,随风飘扬。“苍山绿,[[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正是对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 ===白族飘带=== 白族挑花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系围腰头的带子。带端呈扁矛形,带面由宽而窄,与腰头加接处最窄。中老年妇女常用黑、蓝色布料,少数用彩绸,较长且宽大。青少年女子喜用白、蓝色,一般用布料较短且窄。均用挑花装饰,以白线为主,少用红线。年轻人的飘带挑花图丰富,有花卉、飞禽等上百种。图案千变万化,带端部位皆挑绣蝴蝶。 ===白族首饰=== 白族金属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等白族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清[[光绪]]年间,仅大理就有“三宝”、“三元”、“恒丰”、“福美”等铺号十六家,能打制周围白、汉、彝、苗等民族妇女、儿童佩带的金银首饰。有扭丝镯、扁桃镯、剪链、八仙、帽花、戒指、耳环、三须、五须、针筒、耳勺、牙签、冠针、围腰牌、蝴蝶、龙凤等数十种。 ===白族童帽=== 服饰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南、[[洱源]]、剑川、鹤庆、云龙等地区。男女幼童头饰。以鱼尾帽为母体,演变出虎头帽、猫头帽、[[狮子]]头帽、兔子头帽、青蛙帽、老鼠帽等多种形式。均以彩绣装饰。常用图案有[[梅花]]、[[菊花]]等。帽两端缀以圆形银饰,正前上方饰[[琥珀]]、[[玛瑙]]制成的[[青蛙]]、佛像或各种造型的银饰品。有的在头顶两侧装弹簧绣球,在帽尾缀银铃。 ===白族头巾=== [[File:挑花头巾02.jpg|220px|缩略图|右|挑花头巾[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18/29185c3d583342e99e80a1754ac32b1b.jpe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76200424_82005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白族头饰工艺品。方形。女用。流行于云南大理、洱源、[[剑川]]、鹤庆、云龙、[[丽江]]、兰坪等地白族聚居区。按工艺可分为四类: 挑花头巾:蓝布底白线挑花,用几何针法挑制各种图案。青年人头巾挑花艳丽、繁多。随年龄增长,花纹图案不断简化。蓝底白线挑花这一反彩线挑花的色调,是白族妇女头巾最突出的特色。 刺绣头巾:流行于[[洱源]]西山、乔后等山区。以天蓝或浅绿色布为底,边为锯齿形彩线挑花,中间绣有山花野草,色彩以大红大绿突出。 扎染头巾:主要流行于大理周城地区。用白布以靛蓝扎染。朴素、明快。 多层头巾:流行于剑川三河、[[丽江]]九河等地。除有较简单的蓝底挑花外, 多用头巾包扎造型与层数区别长幼。少幼女童的头巾为单层,用红线扎成兔耳形;青少年女子用红线将双层头巾在头上环扎一周, 翻披在后;婚后妇女则戴多层头巾,少则八层,多则十余层。无论层数多寡,最上边一层定为蓝色,挑制白花。老年人头巾层数减至三五层,以黑线挑花。 ===白族绣鞋=== 刺绣工艺品。流行于云南大理。主要有三类:其一为船型绣花鞋。盛行于大理海东、下关山区、洱源等地。以鞋体象木船得名。以船形为母体,演变出鸡冠鞋、鱼型鞋等。共同特点是:鞋头高翅,鞋尾留有尾扣,鞋帮全部刺绣。常用图案有佛手、[[石榴]]、[[梅]]、菊、[[桃]]等花果及[[蝴蝶]]、青蛙、公鸡、蟹等动物。鲜艳夺目。其二为圆口绣花鞋。即系带圆口布鞋,各地均盛行。仅在鞋头绣一组图案,如梅、桃、[[山茶]]等花卉,左右对称。上述两类为妇女穿用。姑娘从小即学,一双接一双,日积月累,到婚嫁时已数十双,甚至上百双。接新娘的队伍中有专人挑鞋,示新娘勤劳、能干。其三为绣花凉鞋,男女青年穿用。采用雪白布面与布壳粘合,剪成所需鞋帮形状,滚上边,绣以几何图案或二方连续图案,以上革底,最后在鞋头钉上绣球。通常只在节日盛会或赶集约会时穿用。 ===民族舞蹈=== 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代表。舞蹈表演所用的彩棍为山竹所制,竹间穿有一串三枚或两串六枚的[[铜钱]]。舞蹈时,舞者右手持彩棍,左手拨动鞭的两端,并用鞭轻打身体各关节。 霸王鞭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配合这音乐的节奏,更加优美动听。[[霸王鞭舞]]有上百种舞鞭方法,舞蹈动作连贯,轻盈矫健,而且常常能与其他舞种相合拍,组成多种动作,形成“一条龙”、“四梅花”等队形图案。 霸王鞭舞老少皆宜,并且人越多气氛越热烈。民族节日期间,每每于各白族村寨之中欣赏到如此趣意盎然,动作美观、轻灵的舞蹈。 ==名胜古迹== ===南诏古城遗址=== 南诏德化碑是唐碑中的精品,在这里花点时间,有助于你更多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 ===大理古城=== 内保存较为完整的白族风格为主的民居建筑群,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整座古城背靠[[苍山]]面对洱海。城内的街道呈棋盘式分布,石板路面青瓦坡顶的民居为白族建筑风格。古城内有民居、店铺、寺庙、[[博物馆]]、教堂、学校,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民俗,身处其中能感到白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虽几经修缮,但仍保留原有的格局。古城南北保留着完整的城楼,巍峨的南城门有块匾,上书“文献名邦”。 ===崇圣寺三塔=== [[File:崇圣寺三塔02.jpg|280px|缩略图|右|三塔倒影美如画[http://image.naic.org.cn/uploadfile/2018/0108/1515384192953168.jpg 原图链接][http://www.naic.org.cn/html/2018/gjsy_0108/36276.html 来自古建中国网图片]]] 它曾经是南诏的象征,如今也是大理的标志性景点。三塔原是南诏时期一组规模庞大的佛教建筑的一部分,后因战乱等原因其他的建筑被毁,只剩下了三塔,成了后人凭吊历史的依据。主塔又名千寻塔,正东砌照壁,镌有“永镇山川”4字。[[崇圣寺三塔]]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f>[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1METLH705444UAQ.html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南篇:大理崇圣寺三塔],网易网, 2015-5-20</ref>。 ===崇圣寺=== 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崇圣寺曾以五大重器(三塔、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像、三圣金像、“佛都”匾)闻名于世,但崇圣寺与另外的四大重器均毁于历代的战火及自然灾害。1990年代,重建崇圣寺被提上日程。2003年8月8日,重建工程动工。2005年4月22日,总投资1.82亿元人民币的崇圣寺重建工程全部竣工。其所属的崇圣寺三塔文化旅游区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崇圣寺主要景点有:寺前景点:[[崇圣寺三塔]]、大鹏金翅鸟广场 、[[南诏建极大钟]]、雨铜观音殿。 寺内景点:石雕 、大雄宝殿、药师殿 、护法殿、 弥勒殿 、十一面观音殿、 阿嵯耶观音阁 、山海大观石牌坊 、望海楼 、罗汉堂 、转经筒 、金刚杵、 财神殿、高僧殿、祖师殿。 ==著名人物== {| class="wikitable" |- | 人物 || 民族 || 个人事迹 |- | [[段思平]] || 白族 || [[大理国]]第一代国王,[[白族]]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 |- | [[张胜温]] || 白族 || 大理国时期著名的白族宫廷画师 |- | [[赵藩]] || 白族 || 清末民初白族著名[[诗人]]、学者、书法家 |- | [[李元阳]] || 白族 || 明代白族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号中溪,大理人 |- | [[王人文]] || 白族 || 清末[[四川]]护理总督,大理城内苍屏街人 |- | [[李燮羲]] || 汉族 || 作曲家 |- | [[杨杰]] || 白族 || 爱国将领、军事学者、革命烈士,字耿光,大理人 |- | [[张伯简]] || 白族 || 大理州[[剑川县]]金华镇人 |- | [[周保中]] || 汉族 || 东北抗日联军将领,大理湾桥乡人 |- | [[王德三]] || 汉族 || 烈士1930年1月,任中共[[云南省]]委书记 |- | [[杨丽萍]] || 白族 || 中国著名的舞蹈艺术家 |} ==城市名片== 截止2011年,大理市先后荣获“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苍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城市”等多项桂冠。 2017年12月24日,大理入选2017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ref>[http://news.cnwest.com/content/2017-12/24/content_15573818.htm 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出炉],西部网, 2017-12-24 </ref>。 2018年5月,第十五届(2018年)中外避暑旅游目的地排名”发布,大理州在2018中国避暑名城榜中排第14名。 2018年5月, “2018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正式公布,大理市上榜。 2018年5月28日,拟列为2017年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 2018年6月,大理市被评为“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2018年8月15日,“两山”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及全国“两山”百强县发布,大理市的“两山”发展综合指数A+,排名第100位。 2018年9月,大理入选2018城市文旅新引力排行榜,排名第70位。 2018年10月,大理市被确定为“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 2018年10月,大理市入选“2018中国西部百强县市”第13名。 2018年11月,荣登“2018中国幸福百县榜”<ref>[http://www.sohu.com/a/277408466_691045 通过自己的“努力”,云南这曾经的16县“升市”成功!] ,搜狐网,2018-11-23</ref>。 2018年12月21日,大理被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列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友好城市== [[意大利]]卡拉拉 [[日本]]美马市 中国[[凯里市]] ==视频== ===<center>大理有关的视频</center>=== <center>大理宣传片</center> <center>{{#iDisplay:t016257roo1|560|390|qq}}</center></center> <center>大理·一见钟情</center> <center>{{#iDisplay:q0553b0qj93|560|390|qq}}</center></center> <center>古城大理</center> <center>{{#iDisplay:s01589vuh7x|560|390|qq}}</center></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返回「
大理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