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6.1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稻埕長老教會 的原始碼
←
大稻埕長老教會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大稻埕教會'''<br><img src="http://acts.pct.org.tw/Org_change/pct_imgs/C03002toa-tiu-tia_1411.jp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www.pct.org.tw/churchdata.aspx?strOrgNo=C03002 圖片來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small> |}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ref>[https://www.travel.taipei/zh-tw/attraction/details/359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台北旅遊網,</ref> 位於[[臺灣]][[臺北市]][[大同區]]甘州街40號,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由[[馬偕]]博士設立,是[[臺北市]]最早建立的禮拜堂。民國91年(西元2002年)公告為市定古蹟。 大稻埕長老教會、濟南基督長老教會、中山基督長老教會、淡水禮拜堂是臺北地區僅存的4座建於[[臺灣日治時期]]的長老教會教堂,4座教堂興建年代最早為大稻埕長老教會。 ==歷史==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前身是「大龍峒教會」,為馬偕牧師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所創立,因中法戰爭民眾攻擊各地禮拜堂,大稻埕教會亦受損嚴重成廢墟。運用臺灣巡撫劉銘傳撥付的賠款,在[[牛磨車街]]重建,並更名「枋隙教會」,為當時全臺教會最具規模的殿堂。 *日本大正4年(西元1915年)有[[臺灣茶業之父]]美譽的[[李春生]]提議獨資捐地建造,並改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稻埕教會]],即今日舊禮拜堂。 *大稻埕教會民國96年(公元2007年)新建後方教會大樓,舊禮拜堂仍保留左右兩側牆面,立面以原貌原磚原圖重新砌成往前移動6公尺,成為現在舊教堂崁入新教會大樓特殊景象。 *民國91年(公元2002年)舊禮拜堂公告為直轄市定古蹟。 ==建築== *大稻埕教會建築以仿歌德式建築為主調,據悉為「臺茶之父」李春生以福建廈門一帶,西方傳教士所建教堂為參考,立面上面有西方歌德式對稱式窗戶、小尖塔和山牆,加上希臘柯林斯式(古希臘古典建築的一種形式)之挺立、高大、古典柱頭的雙柱,將教堂立面做完美的三分切割,表達基督教父、子、聖靈三位一體的教義。 *立面洗石子裝飾的山牆,融合經典中西風格,有許多臺灣傳統圖案。山牆上方有流暢的曲線形山頭,山牆兩端,各有一座小尖塔,下方是一對仿柯林斯式柱頭的柱子,山牆中央有一扇周圍有泥塑裝飾的牛眼窗(西式建築物上,兼具裝飾與採光的圓形窗子,形狀如牛的眼睛,故名牛眼窗),下方有哥德式的尖拱和傳統浮雕,是日治大正時期大稻埕一帶建築常見的設計。 *臺灣建築形式一般都是開單門(城門、民宅)、3門(牌樓、寺廟)或5門(寺廟前殿、牌坊)…等單數門,很少見到雙數門。大稻埕教會禮拜堂因當時民風保守,為區隔男女,所以在左、右各開一個門分別進出,在當時的建築實屬少見。 *民國96年(西元2007年)禮拜堂立面已損毀,為保留原貌,並空出新建地興建新教會大樓,遂將舊禮拜堂整個地基挖起後,連同兩側磚牆向前推動6公尺,立面再利用原來的磚頭,以原貌原圖重新砌成。新大樓則設計成凹字型,將舊禮拜堂崁入新教會大樓中,此一特殊外觀,在臺灣史無前例。 *大稻埕教會是臺灣少數禮拜堂內,擁有大型管風琴的教會,這組由瑞士Mathis公司承製的40支音栓,共有2,377支音管管件,機械式觸鍵裝置,建於民國102年(西元2013年),是全臺灣第四大管風琴組。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稻埕長老教會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