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14.22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大黑河 的原始碼
←
大黑河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div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10px 0 1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center>'''大黑河'''<br><img src="http://www.hb-9.com/content/images/thumbs/0025385_%E5%A4%A7%E9%BB%91%E6%B2%B3%E5%B2%9B_1200.jpeg" width="250"></center><small>[http://www.hb-9.com/content/images/thumbs/0025385_%E5%A4%A7%E9%BB%91%E6%B2%B3%E5%B2%9B_1200.jpeg 原圖鏈結] [http://www.hb-9.com/introducelvyou/daheihedao 圖片來自恒伴旅游网]</small> |} </div> '''大黑河'''<ref>[https://kknews.cc/zh-tw/entertainment/p888o4e.html 呼和浩特"大黑河"攜美揚帆起航],每日頭條,2016-04-25</ref> 古名'''勒川'''、'''黑水''',位于[[内蒙古河套地区]]东北隅,是[[黄河]]上游末端一条大支流。全長236公里,流域面积17673平方公里。据《水道提纲》记载,因為7月至8月的水量只有一半,山區的腐殖層被沖刷下來後,促使河水渾濁暗黑,所以稱為'''大黑河'''。 ==流系特色== 水源來自[[內蒙古自治區]]中部蠻汗山東北坡駱駝脖子和雙鸚鵡一帶,與[[五貝灘河]]、[[水磨溝]]、[[哈拉沁溝]]及[[槍盆河]]等河流匯合,流經[[呼和浩特]]三角洲平原、[[托克托]]北部,最終匯入[[黃河]]。 *土地平坦、肥沃,渠系纵横,是自治区的重要[[粮食基地]]之一。 *北部为山区,约占流域面积的54%,其余为黄土丘陵区。在内蒙古境内,黄河流向由西向东,大黑河干流由北东方向流来,形成对流格局,故称[[逆向支流]]。 *大黑河水系的特点是干流和支流在山区均有固定流路,进入平原后则无固定流路,并多与灌溉渠道交织在一起,水系紊乱,排泄不畅。历史上大水之年,[[托克托]]附近常常是三面高水压境,南面又受黄河顶托,素有[[“万水归托”之称]]。 ==地理資源== 大黑河的[[水沙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山区和丘陵区是[[产水产沙]]地区,平原区是[[用水用沙]]地区。其水资源量较贫乏,天然年径流量共4.29亿立方米,单位面积产流量尚不及黄河流域平均数的一半。年输沙量美岱站为600万吨,平均每平方公里输沙1400吨,属轻微水土流失区,但有些丘陵地区仍较严重,每平方公里侵蚀量2000~4000吨。 ==歷史文化== *大黑河,秦代时称之为[[黑水河]],汉朝时上游称为[[荒干水]],下游称为[[沙陵河]],隋唐、辽、金时期称之为[[金河]],据[[《水道提纲》]]记载,其蒙古名为[[伊克图尔根河]],后因流域内[[土质黝黑]]而得现名。 *大黑河流域的土地肥沃,古时牧草丰美,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多次战争发生在这里,由[[契丹]]建立的[[辽王朝]]灭亡于此。有多个王朝先后筑城开发、防守,北方游牧民族发展到一定阶段,或为了与中原农业地区进行交易、交流,往往也修筑城池。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大黑河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