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9.47.23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天主的羔羊 的原始碼
←
天主的羔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dbffddbb/e850b1e333d93a1d_s.jpg width="230"></center> <small> [https://search.kongfz.com/product_result/?key=%E5%9F%BA%E7%9D%A3%E6%95%99&status=0&_stpmt=eyJzZWFyY2hfdHlwZSI6Imhpc3RvcnkifQ==&pagenum=2&ajaxdata=1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天主的羔羊'''(拉丁语:Agnus Dei;英语:Lamb of God;或译上帝的羔羊、神的羔羊),是基督教中耶稣的称号之一,出自福音书作者约翰所著《约翰福音》第1章第29节记载的施洗者约翰([[天主教]]汉译:圣若翰洗者)指耶稣为[[人类]]的救主、弥赛亚(基督)的话“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 古[[希腊]]时期,君士坦丁堡被称为拜占庭,拜占庭帝国之名便来源于此<ref>[https://www.sohu.com/a/145993499_714433 跨越千年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西行文化],搜狐,2017-06-04</ref>。拜占庭帝国从来不是这个国家的国名,只是史学界为了区分同时存在的“神圣罗马帝国”而对东罗马帝国的一个称呼,也是对东罗马帝国典型的希腊文化特点<ref>[https://www.sohu.com/a/206815805_162758 古希腊文明的形成及其特征],搜狐,2017-11-27</ref>的概括。 ==简介== 在基督教神学原指基督耶稣作为理想的“为全[[人类]]赎罪”的代罪羔羊的[[角色]],这比喻源自古犹太教在逾越节时屠宰小羊,将羊血涂在门户边上的献祭仪式。 礼拜仪式祷文及配乐 《羔羊颂》(拉丁语:Agnus Dei)是[[天主教]]会[[罗马]]礼的弥撒、圣公宗和信义宗高派教会的圣餐礼、东仪天主教会的礼拜仪式礼仪中的一部分,在分饼礼同时被唱或说出,被用作祈祷文,内容是崇拜者向神的羔羊耶稣祈求和平。据说这是由教宗塞尔吉乌斯一世(687-701年在位)因拒绝禁止以羔羊描绘基督的特劳拉大公会议(英语:Quinisext Council 或 Council in Trullo)就将这首来自叙利亚基督教呼求天主的羔羊的传统圣咏加入罗马礼弥撒。 拉丁语祈祷文如下: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miserere nobis. Agnus Dei, qui tollis peccata mundi, dona nobis pacem. 天主教弥撒汉译为: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垂怜我们。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垂怜我们。 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求你赐给我们平安。 《羔羊颂》正如其他的弥撒祈祷经文,被不少作曲家配上音乐,通常会被用作弥撒曲的一部分但亦有被独立唱颂的场合。较具知名度的作品有塞缪尔·巴伯(1910-1981)的弦乐柔板四重奏的拉丁语八声部合唱改编版。 ==视频== ===<center> 天主的羔羊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真假基督教——宗教界知名人士揭批邪教系列专题片</center> <center>{{#iDisplay:j0637q8yzz9|560|390|qq}}</center> <center>人类社会有两个难题,正确的信仰和盲目的迷从</center> <center>{{#iDisplay:g3044t94n0e|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200 宗教總論]]
返回「
天主的羔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