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36.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太巴塱部落 的原始碼
←
太巴塱部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太巴塱部落'''<br><img src="https://www.erv-nsa.gov.tw/image/10564/?r=1530269313111"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rv-nsa.gov.tw/zh-tw/attractions/detail/41 圖片來自TAIWAN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small> |} '''太巴塱(阿美語:Afalong、Tafalong)''',[[台灣]][[原住民族]]最大部落之一,[[台灣]][[阿美族]]最大部落,位於[[花蓮縣]][[光復鄉]]東境,與西邊的[[馬太鞍]]相鄰。為阿美族傳統製陶四大中心之一。「'''Afalong'''」出自於[[阿美語]],漢譯為'''阿巴塱''',其[[意譯]]則指當地有許多白螃蟹,族人因此直接以「白螃蟹」取名;後來被改稱「'''Tafalong'''」,即漢譯為「'''太巴塱'''」 在阿美族的遠古傳說中,祖先來自現今[[豐濱鄉]][[貓公山]]一帶,一路來到太巴塱才定居下來 。太巴塱發祥地原本被族人認為是在河床地,後來在2000年一場考古挖掘之下,在部落後方的小山坡挖出2000餘年前陶片,屬於[[卑南文化]]遺址之[[巨石文化]]一部分,因此被當地族人視為這裡是太巴塱發祥地。 ===起源傳說=== 根據太巴塱阿美族人的傳說,他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住在'''阿拉巴耐(Arapanay)'''(今[[台東市]]南方),由於'''弗拉拉卡斯'''(Felalakac)為了追求[[迪雅瑪贊]](Tiyamacan)而引發[[大洪水]],迪雅瑪贊的四哥'''拉拉康'''(Lalakan)和姐姐'''蘿濟'''(Doci)一同駕著小木臼,在波濤淘湧的海浪中,從阿拉巴耐漂流至奇密社東北方的[[八里灣山|吉拉雅山]](Cilangasan),因為沒有其他人漂來,姊弟二人為了繁衍後代,因而結為夫妻。婚後生男生女,到了第三代,有位名叫Rarikayan no Cidal者下山,住在[[奇美部落|奇密]]另立一社。他們的子女們出外狩獵,偶然發現北方的一片原野,乃從[[八里灣山|吉拉雅山]]下山向北移動,終於在太巴塱社,他們稱它為Siaksakay([[移川子之蔵]],1935:482-486)。 [[光復鄉]]前任鄉長萬仁光及地方民意代表曾經到Sisaksakay去,發現不少遺物是祖先留下來的,因此認為,昔時太巴塱社阿美族遷來之初曾以此為拓殖據點。今他們的後裔皆稱該地是祖先早期之發祥地。在Piharaw時代,族人又從Sisaksakay遷居[[光復溪]]右岸與[[沙荖溪]]匯合處另建一聚落,稱Cifangaian。住了一段時間,因遇[[颱風]],溪水暴漲,耕地流失,往高的地方移居,另建一社,名太巴塱,這就是太巴塱歷史的開始。 ===清朝=== 咸豐七年(1857),分別有閩、客籍自台灣西部移民到太巴塱,從事商業及農墾。光緒元年(1875),清政府派遣陳輝煌駐軍位在今[[壽豐鄉]]的[[吳全城]],招撫太巴塱社,並且修築到太巴塱的棧道。光緒十三年(1887),臺灣建省,東台灣設立臺東直隸州,太巴塱隸屬[[台東直隸州]][[奉鄉]]新福堡,由秀姑巒府肯分局管轄。 ===日治時期=== [[大日本帝國|日本政府]]統治台灣時期,太巴塱隸屬[[鳳林郡]]。大正十二年左右(1923),日本政府壓迫並禁止太巴塱舉行[[豐年祭|Ilisin]],後來由於部落族人寄望日本政府能夠許可部落再次舉行祭典,日本政府才再次以'''月見祭'''的形式舉辦,並且要求族人敬奉日本[[神道教]]。大正十六年(1925),日本政府為掃除太巴塱、馬太鞍[[獵首]]習俗,並且清除傳統建築中的首棚(saksak),於是將首棚架上頭骨集中,設立'''太巴塱納骨塔'''。1933年,日本政府為化解馬太鞍、太巴塱部落彼此仇恨 因而搭建跨越兩部落間的馬沸溪橋,因此在 1933 年設立太巴塱紀念碑。現在位於太巴塱國小大門左側位置。1937年,日本政府實行地方改名政策,太巴塱因土地富饒,因此便改稱「'''富田'''」,並沿用至[[國民政府]]遷臺之後。 ===光復後=== 國民政府遷台後,此時全臺的行政區域進行全面的調整,花蓮成立[[光復鄉]],富田被劃分成[[東富村|東富]]、[[西富村|西富]]、[[南富村|南富]]、[[北富村|北富]]等四村<。現今仍有人使用「太巴塱」或「富田」稱之。 ==經濟== 太巴塱部落經濟以務農為主,農業用地佔全光復鄉的65%。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箭竹筍|箭筍]]、[[黃藤|藤心]]以及[[紅糯米]]等。箭筍的盛產季為二月到四月,據光復鄉公所農情調查的統計,太巴塱的箭筍年產量超過1,200公噸。 自民國八十五年,由於受到「社區總體營造」影響,部落經濟發展轉型到另一個階段,隨即培育木雕、皮雕、陶藝、編織、植物染布、珠串等產業,希望開創部落的工藝產業特色;農產部分,則將阿美族[[野菜]]改良培育成有機無毒蔬菜,轉型為部落健康食品。觀光發展,也成為太巴塱發展的項目,舉凡表演團體成立、各景點的修繕與維護、餐飲美食的研發與民宿,進行食衣住行育樂全面的推動,無不以觀光作為努力展的方向。 ==教育== 太巴塱部落內目前有[[太巴塱國小]]。前身為明治十三年(1901)設立的[[國語傳習所]]'''太巴塱分教場'''。明治十五年(1906)改設為'''太巴塱蕃人公學校'''。大正十年(1921)改名為'''台灣公立太巴塱蕃人公學校''',四月再度改名為'''太巴塱公學校'''。大正二十六年(1937)改名為'''富田國民學校''',並附設富田青年學校。並加強對於當地居民的日語教育。 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富田國民學校改為北富國民學校。1994年,居民申請將校名改回傳統地名,命名為'''太巴塱國民小學'''。 ==豐年祭== Ilisin為阿美族語豐年祭之意,每年最重要的祭典。阿美族語「i」有「在」的意思,而「lisin」是「祭祀」、「儀式」的意思,因此「ilisin」有「正在進行祭祀、儀式」的含義,通常字首以大寫Ilisin來專指這個每年最重要的年祭,對於族人來說是個非常嚴肅的祭祀活動,且在Ilisin期間是禁止吃魚及水產類食物,因魚有魚腥味,會使祖靈因魚腥味而離開。 Tafalong(太巴塱)部落位於花蓮縣光復鄉境內,為花蓮溪與馬太鞍溪所沖積的平原,行政區域包括有東富、西富、南富與北富四個村,又稱為「富田地區」,主要是希望這裡「稻作富饒」。Tafalong部落名稱的由來有兩種說法,其中一說法是阿美族人由Cirangasan(現豐濱鄉里牙津山)下山後建社,以阿美族語稱「下山」為Masofolong,後人訛其音為Tafalong。另一說法則是主要取自阿美族語中「白螃蟹」(Afalong)之意,早期在Ilisin過後都會到河邊去抓魚,據說有一年剛好三、四個月都沒有下雨,河水乾枯,魚群死亡,那時只抓到白色的螃蟹,而這些螃蟹都是靠近河邊濕地挖洞穴居住,且體質上十分耐旱,因此沒有滅種,族人便將該地取名為「Afalong」,日本人依音翻成「Tafalong 太巴塱」。 大約600多年前,阿美族先民從豐濱鄉大港口上岸,部分族人越過東部海岸山脈,到現在部落北方約5公里處的Saksakay舊部落(今東富村11鄰附近)落腳,後來隨著人口的增加,才向西拓展,也就是現在的部落發展,Tafalong為花蓮縣境最大的阿美族部落,也可以說是全台灣最大的原住民部落之一,人口約有4,000人。 阿美族社會運作是由「頭目暨年齡階級」、「祭司(巫師)」、「母系繼嗣」三大要素所構成,年齡階層是由男性所組織,階層內嚴格執行紀律,並承擔族內公共工作事務,目前Tafalong部落共有15個年齡階級組織,大致以五年為一個階層,每個階層都有其特殊的含意與所賦予的使命。「Ilisin年祭」是以系列文化活動形式呈現,早期為十二天,為因應社會變遷及不影響年輕人在外工作,目前濃縮為七天(前三天為教育訓練及準備期,後四天為祭儀、圑聚、歡慶、交誼、競技、感恩等等文化系列活動)<ref>[https://tiprc.apc.gov.tw/blog_wp/?p=12042I Lisin Ko Tafalong],原住民族委員會,</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733 臺灣]]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太巴塱部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