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19.1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夾纈印染 的原始碼
←
夾纈印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夾纈印染五.jpg|thumb|right| [https://i1.read01.com/SIG=3je49au/3049447876587a75534b.jpg 原圖連結] [https://itw01.com/QACSFEV.html「圖片來源 壹讀 」] ]] '''夾纈印染(100種中國符號-22)''' 中國傳統印染「四纈」技藝之一的夾纈。源於唐代的印花染色方法,在中國已經有近千年的歷史。 夾纈,是利用雕板在綢綿等物上夾染出預定的效果的技藝,是中國雕版印染、印刷的源頭。<ref>[http://www.dongyangjing.com/bbs_disp.cgi?zno=80403&&kno=001&&no=0920 東洋鏡 一個日本老太太與中國藍印花布]</ref> 《辭源》中「夾纈」的解釋:「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樣花紋,以絹布對摺,夾入此二版,然後在雕空處染色,成為對稱花紋,其印花所成的錦、絹等絲織物叫夾纈。」 2006年,溫州夾纈被浙江省、溫州市人民政府認定爲“傳統工藝美術品種”。之後,又被列入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f>[https://zh.unesco.org/silkroad/content/lian-he-guo-jiao-ke-wen-zu-zhi-zhan-lan-wei-shi-jie-zha-ran 絲綢之路 -《為世界蠟染》展覽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ref><ref>[https://www.xuehua.us/a/5eb8b96c86ec4d5541448f8a?lang=zh-tw 雪花新聞-行走文化帶| 領略大運河沿途八省市的非遺魅力]</ref> ==夾纈印染藝術== 做為最古老的一種印染藝術,始於秦漢時期,盛行於唐宋,隋煬帝曾令工匠們印染五彩夾纈花羅裙,賞賜給宮女和百官妻女,唐朝時期,夾纈色彩斑斕,極為盛行。 官兵的軍服也用"夾纈"來做標識,唐代詩人們也留下"成都新夾纈,梁漢碎胭脂"、"醉纈拋紅網,單羅掛綠蒙"的詩句。<ref>[http://www.chinesewords.org/dict/309960-402.html 漢語網-漢語詞典 - 醉纈的意思]</ref>夾纈藝術到了唐代非常的盛行,(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薩身上穿的多是夾纈織物)。 《唐語林》引《因語錄》雲:"玄宗時柳婕妤有才學,上甚重之。婕妤妹適趙氏,性巧慧,因使工鏤板為雜花之象而為夾纈。因婕妤生日獻王皇后一匹,上見而賞之,因敕宮中依樣制之。 ==不可思議的重複之美== [[File:夾纈印染一.jpg|thumb|左| [https://i3.read01.com/SIG=3mm9vc1/3049447876584e4c6253.jpg 原圖連結] [https://itw01.com/QACSFEV.html「圖片來源 壹讀 」] ]] 夾纈圖案,藍底白花,對比強烈,紋樣多以戲曲人物為主,劇種涉及崑曲、京劇、亂彈等,輔以花鳥蟲獸等大吉祥紋樣。<ref>[https://read01.com/zh-tw/NyOQD4R.html#.XszZBGgzbv0 壹讀 一塊藍色的絹錦,承載了唐朝的時尚潮流]</ref> 藍夾纈的印染工藝非常繁複,從植物染料採摘、制靛青、到布匹的印染、圖案壓模,每道工序都需手工操作。 詩人[[白居易]]在《玩半開花贈皇甫郎中八年寒食日·池東小樓》中亦有「成都新夾纈,梁漢碎胭脂」的詩句。夾纈之名既入詩,也為史料文獻所載,由此更可說明唐代夾纈盛極一時。 由於宋代皇室兩度禁止民間私自染織,複色夾纈成為了皇家專用。元明時期夾纈漸漸走向單色,後來出現更加簡練的印染工藝,夾纈也瀕臨失傳。至近代基本絕跡,最後僅僅在浙江一帶流傳下來。<ref>[https://zi.media/@yidianzixun/post/G6i3oH Z字媒體- 尋找中國缺失的「匠人精神」]</ref> 2004年,在中國東部的江蘇省無錫市有一座民間藍印花布博物館,裡面收藏者大量的中國民間藍印花布作品。[[陸瑞興]]是無錫市一位民間收藏家,他個人出資50多萬元人民幣在無錫建起這座中國藍印花布博物館,成為中國政府部門批准的無錫首家私人博物館。<ref>[https://m.tnc.com.cn/info/c-001001-d-108784.html 無錫有家民間藍印花布博物館-全球紡織網資訊中心]</ref>博物館集中展示了他多年來精心收藏的上千件來自全國各地、各民族,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民間藍印花布實物精品。 ==夾纈工藝== 現今,我們只能看到用靛藍染制的夾纈。靛藍,是一種傳統的植物染料,是尋常百姓家的服飾和居家裝飾材料,這種看似簡單的藍色花樣,裡面卻包含著非常複雜的製作工序,製作夾纈花雕版、調製發靛染料、夾纈印染這是藍夾纈製作的三個主要過程。 夾纈的花版製作是最為講究的一個環節。花版是用精心挑選的木版雕刻成圖案對稱的兩塊型版,具備著防染和上色的雙重功能,花版製作講究「明渠暗溝」,也就是版上的刻痕必須順暢,讓染液能夠在上面通過,便於上染。在印染時,是將織物夾於兩塊雕版之間加以緊固,然後將夾緊織物的印版放入染缸浸染,染液流過刻板的陰紋讓織物自然著色,被夾緊的陽紋部分留白,以此形成藍地白花的醒目視覺效果。 ==裝飾紋樣== [[File:夾纈印染八.jpg|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1lb8s94/30494478765864716b7a.jpg 原圖連結] [https://itw01.com/QACSFEV.html「圖片來源 壹讀 」] ]] 藍夾纈的圖案都有固定的模式,基本置於一個長寬大約四十、四十五厘米左右的一個長方形中,畫面以線條為主。由於上染時需要將布料對摺後夾在兩塊印版之間,因此圖案的中軸上會產生一條細細的藍線,恰好將圖案一分為二。 絕大部分圖案沿著中間藍線對摺圖案可完全的重疊、對稱,主體紋飾緊挨在中軸位置向兩邊鋪排,產生一種和合美滿、平衡中不失側倚變化的美感與情趣。 藍夾纈的工藝特性與傳統版畫相近,審美趣味則同民間剪紙相似,其常見圖案題材來源於社會生活,既為人們所喜聞樂見,又經過了高度概括,簡單明了的藍花白底更加容易呈現圖案特徵及造型美感。<ref>[http://daoti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138 -稻田- 中國藍印花布孤單的手藝-文化漫談]</ref> ==中國最後的夾纈作坊== [[File:夾纈印染.jpg|thumb|左| [https://img.itw01.com/images/2018/09/12/03/4414_UQ1Eab_QACSFEV.jpg!r800x0.jpg 原圖連結] [https://itw01.com/QACSFEV.html「圖片來源 」] ]] 進入元明後,工藝相對簡單的油紙鏤花印染風行中原,夾纈終於湮滅於典籍,一般認為已經絕跡。但它並沒有完全根絕,而是又回到民間頑強地生存下來。 就在溫州市蒼南縣一座不足100平米的民間小作坊里,至今仍斷斷續續地保持著這種最古老的織染工藝。這就是中國最後的夾纈作坊。<ref>[https://itw01.com/QACSFEV.html itw01-2018中國特色旅遊商品大賽結果出爐 溫州斬獲「一金一銀兩銅」l]</ref> 溫州夾纈以雕刻著精美對稱圖案的木質夾板為工具,以民間土紡棉布為主要布料,以藍草煉取的靛青為染料,所用的布料、染料、工具,都來自於自然界,生產過程從不使用任何化學原料,是一種「綠色環保產品」。這種夾纈,生產技術性強,生產流程環節相接,周密而考究。<ref>[https://read01.com/zh-tw/6OEzma.html#.XszKVWgzbv0 壹讀- 「百工之鄉」溫州的這些民間手工藝簡直絕了!]</ref> ==纈製作三要素== 中國歷史上,藍靛的種植制做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且地域廣泛。木藍屬中的蓼藍、松藍、馬藍、吳藍等,其葉和莖均可發酵成靛,現在均普遍被低成本易操作的化學染料所代替。 在溫州,中雁盪山黄檀洞村所產的靛青曾以質優色佳冠全地區之首。往昔每到出靛期,各地染師必雲集黄檀洞村,爭相預定。隨着各地染坊紛紛關門,黄檀洞村失去了主顧。 現在雖仍種植,但已不再制成靛青,而是直接出售植株根部--板藍根,村頭村尾廢棄的靛青坑隨處可見。 ===夾纈花雕版=== [[File:夾纈印染二.jpg|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364div9/30494478765848593762.jpg 原圖連結] [https://itw01.com/QACSFEV.html「圖片來源 壹讀 」] ]] (一)雕好花版後,將雕好的圖紋用紙複制下來,貼在另一塊木板上,作爲相對稱版塊的圖樣,再雕刻出一塊圖案紋路完全相同對稱版塊。 (二)下進行雕刻。最重要的在雕花版之前,應先細心領會原圖的精神和筆法,將圖案默記於心,才能持刀如持筆,得心應手地把圖案刻得傳神。 (三)圖案上的圓一定要刻成圓,直線要刻得筆直,平面、棱角要整齊,溝要成長方體,渠路要光滑,不能有任何阻礙。 (四)發刀時用力要均勻,下刀時要果斷,雕刻眼神等細小部位時,要細致耐心,以防花點破裂。 (五)雕好的花版必須長期放在水中浸泡保養,並脱去木材内的樹膠與樹脂。花版若長期不用,爲了防止蟲孳,可在泡版的水池或缸内,放入一些明礬,也可在泡缸内放養一兩條魚兒。 ===調製發靛染料=== [[File:夾纈印染七.jpg|thumb|左| [https://i1.read01.com/SIG=3oq0uuq/30494478765837314c48.jpg 原圖連結] [https://itw01.com/QACSFEV.html「圖片來源 壹讀 」] ]] 目前記錄在冊的,惟鄰村里璋、赤水(土羊)尚有5戶人家制靛。 印染夾纈之前,要先將靛青加入水中發酵成染液,稱發靛。發靛是夾纈生產的主要環節,發靛要有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嚴格把握入靛、加灰、攪拌,酸鹼度等每一個細節,才能把天然靛青染液配好。發酵的時間冬夏不一,夏快,冬慢,約需10至20天。主要通過觀察靛缸里的水色變化而定。連續數天加靛,用手撈起一把靛水,若靛水呈深黄色,即達到了可印染的有效濃度。 ===夾纈印染=== [[File:夾纈印染六.jpg|thumb|right| [https://i3.read01.com/SIG=b7r1v9/30494478765839514253.jpg 原圖連結] [https://itw01.com/QACSFEV.html「圖片來源 壹讀 」] ]] 印染是夾纈生產的最後一道也是最爲關鍵的一道程序,就是將整理好的白色棉布,對摺放在花版中間夾好,再連版帶布泡在發好靛的靛青液浸泡染色的過程。 需要經過整理布料、參花版、入染、氧化、多次入染、多次氧化,直至染成穩固的花紋等過程。 染台由八隻染缸組合而成,染缸大腹尖底,口徑約1米,腹徑約1.08,底徑約0.6米,大腹主要是爲了增加染液的容量,尖底能使渣滓集中沉澱於底部,以免與布料接觸,且有利於清理多餘的沉渣。 整理布料、參裝花版,將白布層層對摺,一層層夾入花版中間,直至壓好17塊花版,並用鐵框框緊、固定好。 入染時用杠杆弔起,不使布與布之間互相套叠黏,將整組的布和版浸入染缸,半小時後要弔起染布氧化,再浸染與氧化。染好一條成品纈布,先後共要進行8-16次的浸染和氧化。 [[File:夾纈印染三.jpg|thumb|左| [https://i2.read01.com/SIG=1pr9op9/304944787658686c7076.jpg 原圖連結] [https://itw01.com/QACSFEV.html「圖片來源 壹讀 」] ]] 染色過程結束,將布版組抬離染缸。用清水沖洗布版組至不見染色流出。取一小堆棉花之類易吸水的物品,將布版組横放在上面。待水幹後,拆解夾纈框架,並卸版取布。染好的布藍白分明,圖案清晰。 把取下的布拿到溪水中沖洗,直至不見染料的顏色漂出即行。置於平地上,將布攤開晾乾,即完成染制過程。 ==參考資料== [[Category:970 技藝總論]] [[Category:900 藝術總論]] [[Category:930 雕塑總論]]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返回「
夾纈印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