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62.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奏鸣曲与毁灭 的原始碼
←
奏鸣曲与毁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奏鸣曲与毁灭.jpg|缩略图|[https://item.winxuan.com/1201025166 奏鸣曲与毁灭]]] '''《奏鸣曲与毁灭》'''是智利当代著名诗人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的诗作,他在拉美文学史上是继现代主义之后崛起的伟大诗人。<ref>[https://www.sohu.com/a/148967661_780533 【我们读世界】世界最伟大的100位作家(下)搜狐网]</ref> ==作品原文== 在走了许久之后,谁知道有多长和多远, <br> 糊涂得好像去庄园和领地, <br> 悲苦的希望单独支撑着我, <br> 与坏伴相随,各怀异梦, <br> 我热爱那仍存于我眼中的坚韧, <br> 在心中仍倾听我的骑手的脚步, <br> 仍咬住睡眠之火和毁掉的盐: <br> 在夜晚,在黑暗中,在飞翔的悲伤里, <br> 是他在不停地注视着营地的边缘, <br> 旅人毫无防备, <br> 羁留在渐黑的阴影中,在颤动的翅翼中, <br> 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我石头般的手臂保卫着我。 <br> <br> 在泪水的科学中人不可能制造圣殿 <br> 在我的单调的,努力工作的下午, <br> 在荒凉的披盖着月光的墓地, <br> 熟悉的蜘蛛们,我爱得如此强烈的废墟, <br> 我珍视着我失掉的自我,我有瑕疵的体格, <br> 我的银色的打击和永恒的丧失。 <br> 滚圆的葡萄闪烁着,它葬礼的酒 <br> 仍在抖动,仍在留存, <br> 贫瘠的占有,那不可靠的家, <br> 谁曾举行过煤渣的典礼? <br> 谁爱那丧失的事物,关心绝对的东西? <br> 父亲的骨骸,失事船只的残骸, <br> 他自己的告别,他自己的逃避, <br> 他自己悲哀的力量,他的悲苦的神? <br> <br> 我躺着等待,此刻,等那无生命的,那伤害, <br> 等那奇怪的证明——我举起它 <br> 用残酷的方式,写于灰烬中, <br> 是我选择的被忘掉的形式, <br> 我给大地的名字,我梦想的价值, <br> 用我冬天的眼睛,我分成的 <br> 天边无际的数量,在这世界的每一天。 <ref>[https://www.gushimi.org/shiren/4344.html 古诗大全]</ref> ==作者简介== 巴勃罗·聂鲁达(1904年7月12日-1973年9月23日),智利当代著名诗人。 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波德莱尔等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既吸收了智利民族诗歌特点,又从沃尔特·惠特曼的创作中找到了自己最倾心的[[形式]]。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他早期的爱情诗集《二十首情诗和一首绝望的歌》被认为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聂鲁达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有兴趣,一生中曾经三次到过中国。1928年他作为外交官赴缅甸上任时,出发来中国,给宋庆龄颁发[[列宁国际和平奖]],此行中,他还见到了茅盾、丁玲、艾青等文学界名流,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在访问中国时他得知,自己的中文译名中的“聂”字是由三只耳朵(繁体“聂”)组成,于是说:“我有三只耳朵,第三只耳朵专门用来[[倾听]]大海的声音。”<ref>[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1447629 澎湃新闻]</ref> == 参考文献 == [[Category:813 世界文學總集]]
返回「
奏鸣曲与毁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