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0.4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的原始碼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奥林匹克森林公园'''<br><img src="https://img1.qunarzz.com/travel/d2/1507/83/5e8af81ab0a342.jpg_480x360x95_d264e1ac.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travel.qunar.com/p-oi704330-aolinpikesenlingongyuan-1-2?rank=0 圖片來自去哪兒]</small>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 (北京市)|朝阳区]],地处[[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北部,占地680公顷,建成时是北京规划建设的最大的城市公园<ref>{{cite news |url = http://news.xinhuanet.com/environment/2009-08/05/content_11832030.htm |title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国庆节将免费对外开放 |date = 2009-08-05 |accessdate = 2012-04-28 }}</ref>,是[[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奥运会]]配套工程之一,但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并未开放,而是在残奥会结束的2008年10月开放了南园,2009年开放了北园。作为[[北京中轴线|北京城市中轴线]]的北端终点<ref name="mlbjzzx">{{cite book |author = 李建平 |authorlink = 李建平 |title = 魅力北京中轴线 |publisher = 文化艺术出版社 |year = 2008年 |ISBN = 978-7-5039-3519-0}}</ref>,森林公园提出“通向自然的轴线”的概念,轴线逐渐融入自然,并消失在森林中。[[北京五环路|北五环路]]穿公园而过,将公园分为南北两园,南园以人工景观、休闲娱乐为主,北园则以生态园林、自然野趣为主,两园通过中轴线上跨越五环路的一条生态廊道相连。 == 历史 == 北京获得[[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后,在2002年3月至7月间,[[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面向全球对[[奥林匹克公园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案进行了国际征集,美国[[佐佐木建筑师事务所]]和中国天津华汇工程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联合设计方案获得一等奖。这个方案中,沿着中轴线建立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纪念大道,向北消失与森林公园中,而森林公园的规划为:以[[北京五环路|五环]]为界,南园以水为主,设计大面积的“龙湖”作为龙形水系的“龙头”,隐喻[[东海]],并在中央设置一岛寓意[[蓬莱仙岛]];北园以山为主,主峰高50至60米,寓意[[昆仑山脉]];南北园间设置3座绿色廊道。同年11月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和中心区景观设计方案征集中,佐佐木建筑师事务所和[[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联合方案中标,这个设计延续了前述设计的主要特征。 随后,由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联合方案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深化,并做出了最终方案,于2005年10月27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原则性批准。方案的主要改动包括:取消了五千年纪念大道的设置,同时将森林公园和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分开,分别交由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主山由五环北侧移到南侧,相应的压缩南园主湖面积,主山借原有地名命名“仰山”,主湖借“奥林匹克”的“奥”字命名“奥海”。整个园区的中轴线设计为“通向自然的轴线”,从城市逐步走入自然,最终消失于森林公园中<ref name="whlypart1">{{cite book |title = 五环绿苑——奥林匹克公园 |editor =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卷主编 |location = 北京 |publisher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year = 2009年 |ISBN = 978-7-112-09878-1 |pages = 1–12 }}</ref>。 森林公园南区占地380公顷,定位为“生态森林公园”,以人工景区为主,主要提供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而北区占地300公顷,定位更靠近自然野趣,主打[[生态]]牌,通过减少设施和游人数目来创造适宜动植物生长繁衍的环境,是源生树种种源基地和鸟类保护区。南北两园间通过一个生态廊道相连<ref>{{cite news |url = http://travel.people.com.cn/GB/9795202.html |title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区十一免费开放 主打生态牌 |date = 2009-08-05 |accessdate = 2012-04-28 }}</ref>。 森林公园于2005年6月30日开工,2008年7月3日落成,但在奥运期间未曾开放,直到奥运结束的10月26日才向游人开放南园。而北园至2009年10月才向游客开放。 == 水系 == 森林公园水面面积为67.7公顷,其中主湖20.3公顷,各处[[湿地]]5.71公顷,市政河道25公顷(包括清河导流渠和仰山大沟等),其他水面16.69公顷。清河导流渠和仰山大沟承担为[[北小河]]提供水源的任务。南园利用原有洼里公园、碧玉公园水域,挖湖堆山形成主湖,作为龙形水系的头部;北园水系则引自清河导流渠,蜿蜒曲折,营造山林野趣。 水循环方面,非汛期,北园通过市政[[中水]]补水,南园通过泵站实现水循环,利用中水和暗管补充蒸发量;汛期,清河导流渠和仰山大沟用于奥林匹克中心区排洪功能,水可以得到及时补充但水质不能保证,为此只能采用局部小循环的模式。园区的湿地可以为园区水循环提供净水能力,净化[[清河 (北京)|清河]]上游来的经污水处理的再生水。当发生特大暴雨时,园区通过清河和北小河两路退水<ref name="whlywater">{{cite book |title = 五环绿苑——奥林匹克公园 |editor =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卷主编 |location = 北京 |publisher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year = 2009 |ISBN = 978-7-112-09878-1 |pages = 84–101 }}</ref>。 == 植被设计 == 设计师基于对北京本底[[群落|生物群落]]、公园场地本底的调查,确定设计原则。整个设计以[[生态学]]为指导,保持[[生物多样性]],同时体现“通向自然的轴线”的理念,南园以休闲娱乐为主,北园以生态保护和恢复功能为主。乔木配植主要采取混交林的形式,包括乔木混交林和乔灌混交林,以达到四季景色不同的特点<ref name="whlygardening">{{cite book |title = 五环绿苑——奥林匹克公园 |editor =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卷主编 |location = 北京 |publisher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year = 2009 |ISBN = 978-7-112-09878-1 |pages = 102–124 }}</ref>。 == 体育场馆 == 公园西部建有部分奥运场馆: * [[国家网球中心]] * [[国家速滑馆]] == 文物古迹 ==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内,有多处文物古迹,包括龙王庙一座,还有现存的14通螭首龟趺石碑以及2组(4根)墓表。 * [[龙王庙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龙王庙]]: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西南部,[[科荟路]]北侧。 * [[卫武家族墓]]:位于龙王庙以东,[[科荟路]]北侧。现存3通石碑,1组(2根)墓表。 * [[图海家族墓]]:位于龙王庙以北。现存5通石碑。 * [[海望家族墓]]:位于卫武家族墓以北,现存4通石碑。 * [[吴努春墓]]:位于海望家族墓以东,现存1通石碑。 * [[兆惠墓]]:位于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曲棍球场|曲棍球场]]。现存1通石碑,1组(2根)墓表。 此外,兆惠墓东北原有[[乾隆帝]]第九女[[和硕和恪公主]]与[[兆惠]]之子[[札兰泰]]合葬墓,和硕和恪公主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下嫁札兰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公主病逝。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札兰泰病逝,与公主合葬此处。1930年代,该墓被盗毁。 == 交通 == 参照[[北京植物园]]和[[天坛公园]]所做的客流预测显示,南园年游客接待量在450万人次,北园在80万人次;南园高峰日接待量3.4万人次,北园6600人次。对外交通方面,[[北京地铁8号线|地铁8号线]][[森林公园南门站]]预测可以承担每日2万人次的客流量;地面公交系统则预计可以承担6000人次,这样公共交通系统可以提供高峰日75%的游客量,游客自备车需满足25%的游客量,因此公园内建设了3000个停车位。公园内部道路也按高峰日游客不会感到不适、极端日不能保证全程舒适但不会造成拥挤进行设计。 公园四边道路分别是:东侧[[安立路]]、南侧[[科荟路]]、西侧[[林萃路]]、北侧跨[[清河]]北侧的[[清河北路]]、东北角的[[洼里三路]]。其中科荟路中段封闭改造为花坛,远期可能实施为地下隧道。[[北京五环路|北五环]]东西向穿公园而过;[[奥林东路]]、[[奥林西路]]分别从东部和西部南北向穿过。公园在周边道路和五环路上规划11个游览出入口。其中南门为主入口,此外在北五环设置有2个一级入口分别通向南园和北园,供游客自备车使用。 公园主要道路全部和城市道路分离,一级园路路宽8米,二级园路路宽4.5至6米,三级园路路宽1.5至3米。沿主干道设置[[电瓶车]]游览路线,在主要景点和路口设置站点<ref name="whlytransport">{{cite book |title = 五环绿苑——奥林匹克公园 |editor =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卷主编 |location = 北京 |publisher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year = 2009 |ISBN = 978-7-112-09878-1 |pages = 125–134 }}</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new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