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8.19.2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姬叶虎尾兰 的原始碼
←
姬叶虎尾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Bv4er.jpg|缩略图|[http://p0.ifengimg.com/pmop/2017/0427/4CCB274868FE334533E1A7E99812234773410F3F_size36_w640_h418.jpeg 图片来源]]] '''姬叶虎尾兰'''Sansevieria gracilis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龙舌兰科]][[虎尾兰属]]。 ==植物特征== 植株呈放射状生长,肥厚的肉质叶较硬,广锥形。叶端急尖,全缘,叶面凹槽状,背面半圆形,叶缘黄褐色,叶色灰绿,具横向浅绿色虎纹斑。总状花序,小花浅绿色。除此之外还有叶面具宽窄不等、银白色纵条纹的银脉虎尾兰;叶片宽阔呈扇形的广叶虎尾兰(也称扇叶虎尾兰),也见于栽培。<ref>[http://shuju.aweb.com.cn/technology/2004/12/26/1120041226081500.shtml 农搏数据中心]</ref> ==分布== 原产[[热带]][[非洲]],现做小型观叶植物广泛栽培。 ==生长习性== 适应性强,性喜温暖湿润,耐干旱,喜光又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排水性较好的砂质壤土较好。其生长适温为20一30℃,越冬温度为10℃。 ==繁殖== 虎尾兰可用分株和扦插繁殖。 ===分株=== 适合所有品种的虎尾兰,一般结合春季换盆进行,方法是将生长过密的叶丛切割成若干丛,每丛除带叶片外,还要有一段根状茎和吸芽,分别上盆栽种即可。(把植株从盆里脱出,用利刀将子株和母株分离,要尽量避免损伤根系,让割离的子株尽可能多的多带些根系。子株分离后要置放于室内阴暗的地方,防止雨淋,并控制浇水,以免导致切口的腐烂,待新叶长出后才能转入正常的养护。) ===扦插=== (适合大量繁殖)仅适合叶片没有金黄色镶边或银脉的品种,否则会使叶片上的黄、白色斑纹消失,成为普通品种的虎尾兰。方法是选取健壮而充实的叶片,剪成5~6厘米长,(切下的叶片要置于干燥阴凉的地方数天,让切口干燥后,直插或斜插于介质中,插入深度为切段长的1/3或1/2,插后浇一次透水。)插于沙土或蛭石中(注意不可倒置),露出土面一半,保持稍有潮气,一个月左右可生根。(在15~20度的条件下,约一个月就会从基部发根或长出根状茎,并逐渐长成新株。待小苗长出2~3片叶时可上盆定栽。) ==栽培要点== 栽培土质不拘,但以肥沃之腐叶壤土生育最佳。 全日照、半日照或荫蔽处均能生长,其中以半日照通风生育最良好。施肥每二个月一次,腐熟堆肥或三要素均理想。 性喜高温多湿,亦极耐旱,盆底排水力求良好,晚秋到春天时期减少浇水。 虎尾兰盆栽以大盆丛植较为美观,定植后即可移入室内观赏。短叶虎尾兰则用五寸盆植一株。久植过于拥挤时应强制分株,换土后再栽植。生育适温摄氏20-28度。10度以下要预防寒害。<ref>[http://www.zgny.com.cn/ifm/tech/2009-09-27/86954.shtml 中国农业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_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姬叶虎尾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