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14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宣徽院 的原始碼
←
宣徽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宣徽院''' [[File:2b6bdb36f3334314b3035bdf4e934644.jpg|缩略图|右|[https://image.so.com/view?q=%E5%AE%A3%E5%BE%BD%E9%99%A2&src=tab_baike&correct=%E5%AE%A3%E5%BE%BD%E9%99%A2&ancestor=list&cmsid=1194d9e87d9c0b0f1ba330716cfb557b&cmras=0&cn=0&gn=0&kn=0&crn=0&bxn=0&fsn=60&cuben=0&pornn=0&manun=0&adstar=0&clw=265#id=4b7b0b7658f8728a3366eeb8b28bfdbd&currsn=0&ps=57&pc=57 原图链接]]] 官署名。[[唐]]后期设置,有南、北二院,以宦官充宣徽使与副使,无固定职掌。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享供帐之仪,一切内外供奉、都检视其名物。 [[五代]]及[[北宋]]沿置,南院使与北院使改用检校官充任,或兼领节度及两使留后,如阙,以枢密副使一人兼领二使,亦有兼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事者。南院资望优于北院。但事皆通掌,只用南院印,二使共院而分设办公厅。元丰改制废,以其职事分属有关省、寺。虽仍保留宣徽使名号,但无实职,仅以尊礼重臣。 == 基本信息 == {| class="wikitable" |- |名称 ||宣徽院 ||分类 || 有南、北二院 |- | 朝代 ||唐 || 职能 || 郊祀、朝会 |} == 历史记载 == 绍圣三年(1096),宣徽使名亦废,[[南宋]]不再置。辽会同元年(938),北面官署宣徽北、南院,有北、南院宣徽使、知事、副使、同知等官。 宣徽院 宣徽南院使 宣徽北院使 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仪,应内外进奉,悉检视其名物。旧制,以检校为使,或领节度及两使留后,阙则枢密副使一人兼领二使,亦有兼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者。南院资望比北院颇优,然皆通掌,止用南院印,二使共院而各设厅事。其吏史则有都勾押官、勾押官各一人,前行三人,后行十二人,分掌四案:一曰兵案,二曰骑案, 主赐群臣新史,及掌诸司使至崇班、内侍供奉官、诸司工匠兵卒之名籍,及三班而下迁补、假故、鞫劾之事。三曰仓案,掌春秋及圣节大宴、[[节度使]]迎授恩赐、上元张灯、四时祠祭及契丹朝贡、内廷学士赴上,并督其供帐,内外进奉视其名物,教坊伶人岁给衣带,专其奏覆。四曰胄案。掌郊祀、御殿、朝谒圣容、赐酺国忌供帐之事,诸司使副、三班使臣别籍分产,司其条制,颁诸司工匠休假之。故事,与参知政事、枢密副使、同知枢密院事以先后入叙位。熙宁四年,诏位参政、枢副、同知下,著为令。九年,诏:"今后遇以职事侍殿上,或中书、枢密院合班问圣体,及非次庆贺,并特序二府班。官制行,罢宣徽院,以职事分隶省、寺,而使号犹存。 初,吏部尚书王拱辰治平中知大名府,[[神宗]]即位,拜太子少保。独太子少师张方平许依旧领南院使致仕。哲宗即位,始迁太子太保而罢使名。明年,检校[[太傅]],改宣徽北院使,寻迁[[南院]],立班序位视签枢。[[元丰]]六年,拱辰除武安军节度使再任,自此遂罢使名不复除。元佑三年,复置南、北院使,仪品恩数如旧制。六年,以冯京为南院使,而方平亦复使名。中书舍人韩川言:"祖宗设此官,礼均二府,以待勋旧,未尝带以致仕。且宣徽,武官也;宫保,文官也,不宜混并。"不听。方平亦固辞不拜。七年,冯京亦以使致仕。绍圣三年,议者言官名虽复,而无所治之事,乃罢之。南渡以后,不复再置。 == 参考资料 == <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747855256390296172.html?fr=iks&word=%D0%FB%BB%D5%D4%BA&ie=gbk 宣徽院的介绍]</ref>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返回「
宣徽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