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33.21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射洪市 的原始碼
←
射洪市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射洪市'''四川省县级市,遂宁市代管。南北朝西魏时期,始置射江县,于北周(公元557年)改名射洪县,2019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批复同意四川省撤销射洪县,设立县级射洪市。射洪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上游,位于成渝经济区北弧中心,属全省“一极一轴一区块”成都都市圈增长极。射洪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弧中心,现辖21个镇、2个街道、282个行政村、68个社区,幅员面积1496平方公里,人口95.81万。先后获评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全国全面小康成长型百佳县、全国财政管理工作先进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奖项“长安杯”、全国最美乡村创建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唯一的丘陵地区经济发展示范县、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县、全省新产业新业态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市、全省服务业强县示范县、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全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全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等荣誉称号。成功入列全省8个全国百强县培育县之列,争取到全省“一县一策”培育政策和遂宁市21条扶持措施。 射洪历史文化悠久。2019年11月18日,射洪正式撤县建市。初唐大诗人陈子昂、著名国画家孙竹篱、“松鹤大师”王辛、“西部虎王”张扬学、“巴蜀奇书”赵敬亭、“画家将军”敬庭尧等才俊辈出历史沿革 秦惠文王灭巴,蜀两国,设置巴,蜀两郡。西汉析巴,蜀郡置广汉郡,领辖广汉等十三县。广汉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现沱牌镇)的通泉坝,为今射洪县境内建县之始。此时,今射洪县境分属广汉,郪两县。广汉县和郪县的分界线,东西以涪江和梓潼江为界,即涪江以东和梓潼江左岸地区为广汉县。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区为郪县(治今三台县郪江乡)。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改益州为庸部,改广汉郡为就都,改广汉县为广信县。今射洪县境分属广信,郪两县。 东汉时,刘秀政权恢复益州,广汉郡,广汉县名,东汉末年,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郪两县。 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二年(224),分广汉郡四县置东广汉郡。郡治广汉县(今射洪县柳树镇)。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郪两县。 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废东广汉郡,复置广汉郡,今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郡广汉,郪两县。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罢德阳郡,置遂宁郡,广汉县由广汉郡划入遂宁郡。今射洪县境分属遂宁郡广汉县,广汉郡郪县。恭帝元熙二年(420),刘裕夺取晋王朝政权建立宋王朝,史称刘宋。分广汉郡置新城郡,郡治北伍城县(今三台县潼川镇),领辖北伍城,怀归两县。 刘宋(明帝)泰始五年(469),改遂宁郡为东遂宁郡,郡治巴兴县(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广汉县隶属东遂宁郡。今射洪县境属东遂宁郡广汉县,广汉郡郪县。 萧梁(502~553)撤郪县并入北伍城县。新城郡领北伍城县。南齐,改北宕渠郡(治今盐亭县城),置西宕渠郡,析广汉县,置通泉县。领辖广汉,通泉两县。今射洪县境分属广汉,通泉,北伍城三县。 西魏宇文泰平蜀,恭帝二年(555)分北伍城县,置射江县(治今射洪县金华镇),隶属昌城郡。据《元和郡县志》记载西魏恭帝(554~556),改西宕渠郡为涌泉郡,并移郡治于涌泉县(通泉更名,治今射洪县洋溪镇),领辖涌泉,广魏(广汉改名)两县。今射洪县境属射江,涌泉,广魏三县。 北周(557~581),改射江县为射洪县,射洪得名自此始。今射洪县境属射洪,通井(涌泉改名),广汉(广魏改名)三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罢郡置州,涌泉郡,昌城郡被废,改通井县为通泉县,并光汉县(广汉改名,讳炀帝杨广名)入通泉县。县治今射洪县柳树镇。 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新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开皇十八年(598),改新州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炀帝大业三年(607),罢州置郡,射洪、通泉两县属新城郡(治今三台潼川镇)。今射洪县境属射洪、通泉两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改新城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梓州为梓潼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梓潼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未变。今射洪县境仍属此两县。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射洪,通泉两县初隶梓州梓潼郡。太祖乾德四年(966),梓州梓潼郡改为静戌军。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改为静安军。端拱二年(989)复改为东川节度,神宗元丰三年(1080)又改为剑南东川节度,徽宗重和元年(1118)改设为潼川府,射洪、通泉两县隶属关系仍旧。 元世祖至元二十年(1283),通泉县"兵后地荒",并入射洪县,隶属潼川府(治今三台县潼川镇)。 明洪武十年(1377)五月,并射洪县入盐亭县。十三年(1380)十一月,又恢复射洪县建置。 清初,射洪县属潼川直隶州(治今三台县潼川镇)。雍正十二年(1734)升州为府,隶属潼川府。嘉庆七年(1802),隶属川北道潼川府,直至清末。 民国元年(1912),裁川北道,以府,州直隶省政,射洪县隶属四川省潼川府。民国2年(1913),废潼川府,复置道,又隶川北道,民国3年(1914),又旋改属嘉陵道。 民国7年(1918)起,四川军阀割据,四川形成"防区制"。今射洪县太和镇南,先为四川省第五卫戍区范围,后为李家钰卫戍范围。太和镇北先为川军第5师吕超部控制,后属川军第10师刘斌部,川军杨森第2混成旅杨汉城部及国民革命军第29军田颂尧,孙震部的卫戍区范围。 民国24年(1935),射洪县隶属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直至民国38年铦(1949)12月。 1950年1月置射洪县(县治并由金华镇迁至太和镇),隶属川北区行署遂宁分区。 1952年9月,隶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10月,射洪县划归绵阳专区。 1968年9月,绵阳专区改为绵阳地区,射洪县仍隶属。 1985年2月,撤销绵阳地区,射洪县隶属遂宁市。 2013年1月21日,射洪县从太和镇析出部分行政区域,增设平安和子昂2个街道办事处。 '''位置境域''' 射洪地处四川盆地中部丘陵区北缘,介于北纬30°40′,东经105°10′-105°39′之间,县境呈心脏形,西北高,东南低,东西最宽处46公里,南北最长处58.6公里,幅员面积1495.97平方公里。<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射洪市] </ref>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属遂宁专区,1958年并入绵阳专区,1985年归遂宁市管辖。 1996年,射洪县辖20个镇、10个乡,县政府驻太和镇。 2010年1月12日,四川省政府(川府民政[2010]1号)批复同意将射洪县柳树镇更名为沱牌镇。 2012年,将太和镇部分行政区域析出设立平安和子昂2个街道处。平安街道辖原太和镇的清家堰等8个社区,办事处驻太和大道北段42号;子昂街道辖原太和镇的衙署等14个社区,办事处驻太和大道南段23号;太和镇辖香樟社区和花土地等9个村,镇政府驻武安场。 '''区划详情''' 2013年,辖3个街道、20个镇、10个乡、591个行政村、55个社区。 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 子昂街道办事处、平安街道办事处、紫云街道办事处 (注:二零一二年行政区划调整公告(15)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射洪县从太和镇析出部分行政区域,设置平安和子昂2个街道办事处。) 下辖20个镇: [[太和镇]]、[[金华镇]]、[[仁和镇]]、[[青岗镇]]、[[明星镇]]、[[洋溪镇]]、[[香山镇]]、[[大榆镇]]、[[广兴镇]]、[[潼射镇]]、[[涪西镇]]、[[陈古镇]]、[[凤来镇]]、[[金家镇]]、[[天仙镇]]、[[太乙镇]]、[[曹碑镇]]、[[沱牌镇]]、[[复兴镇]]、[[官升镇]]。 下辖10个乡: 伏河乡、青堤乡、双溪乡、文升乡、瞿河乡、万林乡、太兴乡、东岳乡、金鹤乡、玉太乡。<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行政区划] </ref>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 县境大地构造属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的川中褶皱带,处于中台山半环状构造和绵阳、合兴场、龙女寺环状构造与威远辐射状构造的结合部位,由一系列连环节旋扭构造组成。构造简单,形态单一。 '''地貌''' 县境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相对高差375米,最高点是县北武东乡天宝寨,海拔674.4米,最低点是县南涪江出境处,海拔299米。地貌类型复杂:北部低山、高丘,山高坡陡,沟狭谷深,坡地成台;西部中丘,多中宽谷,谷坡转缓;东南低丘,谷宽底平,丘坡缓,丘形多成台阶状、馒头状;涪江由西北向南蜿蜒贯穿县境,梓江由东北向西汇入涪江,构成流水侵蚀堆积的河谷地貌。众多的溪流如树枝状分布于涪江、梓江两岸,而瑰溪及与之平行的小溪则各自流出县境。低山地貌,占县幅员面积的15.4%;低丘地貌,占幅员面积的21%;河谷地貌,占幅员面积的10.9%。县境山脊多沿北40°西向的构造裂隙组发育,源于龙泉、龙门两大山系,海拔500以上,相对高度150-200米的山脊有20余条,分布于涪江东西两岸。 '''气候''' 射洪县气候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其气候特点为云多雾重、冬暖春旱、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和夏旱伏旱、秋多绵雨。无霜期长达284天。年平均日照1306.9-1471.8小时,年平均辐射总量为90.67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17.2°C。年降雨量908-993mm,年平均蒸发量为985.7-1265.1mm。 '''水文''' 县境位于盆中岷、沱、嘉中下游与盆北嘉陵江中下游春季较少水区的分界线上。民国时期龙宝山设有水位观测站,1951年1月太和镇水文站(1967年1月改名射洪水文站),1953年5月天仙寺水文站先后成立,以始有水文观测资料。涪江发源于松潘县雪宝顶,经绵阳涪城区、三台县、射洪县、蓬溪县、遂宁市船山区、重庆市潼南、合川注入嘉陵江,全长670公里,流域面积36400平方公里。<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自然资源] </ref> ==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 射洪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40.5%。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水资源''' 县内雨量较充沛,水系发达,溪河密布。自然水系以涪江为主干流,梓江、青岗河、桃花河、富同河为主支流,呈树枝状延伸全县境域。全县还人工修建了人民渠、前锋渠、武引渠等引水工程渠系。 '''植物资源''' 植被主要是以柏木为代表的针叶林,其次是以栎柏、桤柏为代表的针阔混交林,再其次是以栎木、桤木为代表的阔叶林。另外,在村舍四周,还有以慈竹为代表的竹林。 '''动物资源''' 动物物以养殖动物为主,有养殖动物30种,野生动物18种,鸟类74种,鱼类94种。 '''矿藏资源''' 射洪县境内石油、天然气、盐卤等资源较丰富。已成功开采天然气井3口,实现天然气自给有余。中石油天然气北环主干线纵贯全境,已成功争取3亿立方米天然气指标。岩盐资源已探明储量,卤水12.89亿立方米,盐源67.72亿吨。<ref>[http://www.sc.chinanews.com.cn/zttp/2021-04-26/1 | 自然资源] </ref>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2年末,射洪县总人口100.54万。男女人口比例为105.97:100,人口密度为672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出生率8.65‰、死亡率6.04‰、自然增长率2.61‰。全县农业人口75.37万,非农业人口25.17万。 '''民族''' 射洪县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83%。共有少数民族33个,合计1609人,占总人口的0.17%,其中,蒙古族309人、彝族270人、回族244人、藏族243人、苗族122人、羌族68人、朝鲜族45人、壮族和布依族分别为43人、维吾尔族37人、白族35人、满族26人、傣族24人,此外,还有土家族、侗族、僳僳族、东乡族、哈尼族、仡佬族等20个少数民族。 ==经济== '''农业''' 射洪有耕地40928公顷,气候条件优良,农业复种指数达到26.8%,被评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先进县"。2010年实现粮食总产量45.89万吨,生猪出栏122.28万头,家禽995.13万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56家,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362个,建立优质产品基地45万亩。劳务输出(县外)33.01万人,劳务收入30.33亿元。新建各类微型水利工程540处。 '''工业''' 射洪县域工业经济体系已经形成。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截止2010年底,射洪有上市公司4家(沱牌集团、美丰股份、华纺银华、天齐锂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1户,年产值上亿元企业51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51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6.1%,实现销售收入198.21亿元;利润总额9.57亿元,增长22.4%。全县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08.1%。建成银华工业城、美丰工业城、沱牌工业城三大工业城和洪城新区。 '''金融保险业''' 截至2010年末,全县有银行、信用社共8家,小额贷款公司1家,证券营业所2家,保险机构2家。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0.5亿元,比年初增长17.6%。其中,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94.45亿元,增长9.2%。各项贷款余额71.61亿元,增长17%。2010年实现保费收入14132.5万元,比上年增长16.5%。2010年托管股份总市值10.1亿元;累计开户2421户,实现证券交易额121.5亿元。<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经济] </ref> ==社会事业== '''城市规划''' 2013年射洪县城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1.42万,已达到中等城市水平。在城区改造了县地标建筑子昂城,并建设了新世纪广场、未来广场、子昂文化广场、盐井广场、滨江植物园及平安广场(避灾公园)等一批公共娱乐场所。休闲广场、公园、绿地点缀其间,东、西、南、北片区开发热火朝天,一座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即将崛起。沱牌镇、金华镇、仁和镇等全国、四川省重点小城镇也有相当规模。射洪两处拦断涪江建厂发电,装机总量10万千瓦;新建成的沱牌热电厂,新增容量1.2万千瓦,电力供应富余,是中国电气化建设先进县。29个行政村通公路,60%的社通电话,光纤电视入户率达75%,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达10万户。全县工农业产值比已经达到87:13,工业经济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脊梁。已经完成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三馆建设。 '''医疗卫生''' 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和全国示范中医院四川省射洪县中医院(国家三级专科医院),使射洪保持着较高的医疗保健水平。完成28所乡镇卫生院建设,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甲级村卫生室30个。完成县中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业务综合楼建设年度任务。 '''教育事业''' 2013年,年末射洪县有科研机构20个,各类科技人员15000人。是全国"星火技术密集区"和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县有全国、四川省重点学校5所。其中四川省射洪中学为国家级示范普通高中;四川省射洪县金华中学、四川省射洪县柳树中学、四川省射洪县太和中学均为四川省示范重点高中,教育质量在全市也首屈一指。国家级重点职中四川省射洪县职业中专学校已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学校。<ref>[http://chz.wenming.cn/wmzh/201410/t20141022_1410817.html | 社会事业] </ref> ==交通条件== 射洪县交通便捷,已建成四川绵遂高速、成德南高速公路,省道绵渝路射洪段(S205线)和五座涪江大桥,绵遂高速附属段涪江五桥已建成通车,拟建绵遂内宜铁路。射观路、大仁路、盐射路、西金路、张永路、射蓬路、夏团路、金潼路等10条县道公路以及乡村公路联网构成。截止2010年末,县境内省道和出境县道基本完成提档升级改造,5条出县通道全部打通,县城至30个乡镇以及乡镇与乡镇间都已修通了油路、水泥路,92%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 公路运输方面,到2010年末,建有县城一级客运总站1个,乡镇四、五级汽车客运站17个,招呼站点154个。县内有富临、开元两家二级客运经营资质的企业,拥有载客营运汽车971辆(含出租汽车239辆)、14856座,开行跨省超长客运班线9条、客车48台,市际客运班线16条、客车105辆,县城到中心集镇客运线路44条、客车250辆,中心集镇到行政村客运线路72条,客车236台,全县30个乡镇客运通车率100%,农村客运班线已覆盖原592个行政村中的544个。全县货运物流企业7家,货运代理15家,有载货营运汽车2399辆。 水运方面,全县有涪江、梓江通航河流2条、通航里程111.18公里,客、渡、游、工程作业船舶共304艘,农业生产自用船65艘,渔业船舶275艘,客渡游渡口码头23处,规模砂石码头27座,涉及有船乡镇、单位22个。 ==旅游资源== '''景点概述''' 射洪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华山陈子昂读书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华侏罗纪公园,有在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子昂故里文化旅游区,有蜀中四大名观之一的金华山道观,有省级森林公园平安风景区,有金湖、螺湖、太湖、柳湖,有沱牌生态工业园。 ==旅游景点== '''目连文化的发源地''' 射洪县青堤乡青堤渡有"青堤古镇"之称,古称目连故里或目连祖籍,其遗迹尚可追寻。青堤现有唐传至今的刘氏青堤墓;清朝道光年间的木刻碑及唐圣僧目连故里石碑。石碑是大清光绪28年巡察所立。以及傅家行善积德捐资修建的"会缘桥"、"积善桥"的残桥还存在。还有镇西刘氏府第和刘氏四娘居住的花园寺等遗迹。 目连故里是目连孝道文化的发源地。 '''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 中华侏罗纪公园位于龙凤峡风景旅游区,射洪县明星镇东南4公里处,距成南高速公路大英段隆盛出入口4公里,距中国死海15公里,景区面积12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龙凤峡长3公里,属丘区极为少见的深切峡谷地貌。峡谷内有原始部落遗址鞑人洞和大规模的汉代墓群,有香火旺盛的宋代以来的庙宇4处。 '''金华山风景区''' 金华山景区,位于射洪县城以北20公里的金华古镇(金华镇),面积约50平方公里,内含一山(金华山)、一湖(金华湖)、一堤(金湖堤)、一坪(西山坪)、一城(金华古镇)。因"一代文宗"陈子昂生名闻遐迩。陈子昂读书台系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安森林公园''' 平安森林公园前山门位于县城北大门转盘附近。这里南下重庆、涪陵,北上绵阳、广元,西去成都、德阳,东往南充、万县,堪称交通枢纽,地理位置极佳。山门不大,但气势非凡。两旁绿树夹道像是欢迎游人,两条石雕巨龙领你直上风景区管理处,带你进入第一道景区--平安寨林区。 '''楞严阁''' 楞严阁是川中著名道教寺观和旅游胜地,位于四川射洪县南十五公里的洋溪镇街后龙背山头。 '''陈满姑故里''' 陈满姑故里,位于射洪县官升镇青果村古房沟,原青果村五社。现有清朝时期为青果乡村贞烈女子陈满姑所立的女儿碑。还建有射洪籍作家吴因易的创作生涯馆,并陈列有由我国著名作家马识途、贾平凹等名家字画30余轴。 '''其他景点''' 涪江射洪段,射洪桃花源风景区,大悲殿,药王庙,射洪县香山寺,射洪县狮子山,射洪天宫山,射洪鲤鱼山,玉皇观,寡石岩,狮子嘴,古饶益寺。<ref>[https://new.qq.com/omn/20210602/20210602A0D9EM00.htmll | 旅游景点] </ref> ==重大事件== '''汶川地震''' 受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地震影响,射洪县除了极少数较老房子有倒塌外,其余房子都很安全。沱牌公司在汶川地震之后积极参与抗震救灾工作,捐出了1000万余元用于灾区灾后重建。抗震救灾有序有力。千方百计救助群众3.5万人次,免费救治伤病员315人。接受社会捐赠1000万元,向灾区捐款捐物1750万元、运输救灾物资208吨。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350万元、生活补助资金3106万元、救灾粮油1100吨。城乡重建扎实推进。下拨灾后重建资金3.46亿元。完成农房重建13316户,在建3298户。完成城镇住房重建846户7万平方米,维修加固3310套38.5万平方米。定点安置受灾户123户391人。发放租房补贴180户36万元。审计重建救灾资金4.25亿元,确保专款专用。 '''特大暴雨''' 2012年9月10日,射洪县境内突降暴雨,导致多处受灾。当日,四川全省最大雨量出现在射洪青岗,达333.1毫米。截至9月10日射洪县因灾3人死亡、3人失踪。 暴雨造成射洪县境内射盐路、张永路、西金路等所有县道路交通中断,部分路段完全冲毁,青堤、青岗等乡镇道路满目疮痍,受灾尤为严重。截止2012年9月12日18时,射洪县域内的省、县、乡道路受损336公里、村道路受损1350公里,损坏桥梁48处,省道205线和县乡道路多处出现地质灾害,受灾路段一度中断。直接经济损失约12000万元。 特大暴雨还使射洪县部分学校遭受重创。青岗中学、金鹤小学、洋溪幼儿园等学校一楼图书室、微机室遭到淹没,金鹤郭家嗣小学、青岗幼儿园等学校一楼教室课桌椅被山洪冲毁,明星小学、双溪小学因山体滑坡操场严重受损,预计全县教育系统损失达2500万元以上。除青岗幼儿园外,其他学校有望在2012年9月13日、14日陆续恢复上课。射洪、大英、蓬溪已经全面展开灾后重建工作,生活、工作、学习秩序正在恢复。<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重大事件] </ref> ==风俗民情== '''地方风俗''' 射洪民风淳厚,素有自己创设的本土节庆,最有特色的节庆是三月三金华山庙会。 '''民族文化''' 射洪文化特色鲜明。远在初唐时期,陈子昂高举诗歌革新的大旗,开唐诗鼎盛之先河。陈子昂给后人留下了重教兴学的风气和革故鼎新的传统。 四川籍台湾著名军旅作家黄辉先生,在射洪县开办"黄辉作品陈列馆"积极推动两岸的文化交流。并每年设立"黄辉作品陈列馆青年文艺奖",鼓励着射洪青年文艺爱好者传承"子昂文化"。 ==著名人物==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射洪)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受武三思所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谢东山''' 谢东山,字阳升,号高泉,射洪县太和镇城南谢家坝(今城南王爷庙村)人。他于明世宗嘉靖七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登辛丑科进士及第,授兵部主事,后迁郎中,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经历仕宦20年,颇负名望。 '''赵燮元''' 赵燮元,字衡轩,清代射洪人,嘉庆丁卯科举人。学识过人,主讲金华书院,多所培植,有功后学。任云南永平县令,除盗息狱,颇有政声。著作有《性原》、《阻海遏盗数策》、《屯田遏盗海运三策》、《诸易管见》2卷、《知非斋文集》2卷、《虎帐元机》4卷、《澹远轩文钞》4卷、《澹远轩诗稿》2卷等。 '''钟体志''' 钟体志,字泽生,射洪县怀德乡(今东岳乡)人。生于清道光二十(1840)年。曾任江西浒湾县丞六载,继任德化、新喻、奉新诸邑知县。凡任中均兴利除弊,施行德政。著有《藻雪堂诗钞》1卷,《藻雪堂文钞》10卷,《柴桑佣录》4卷,《筹海蠡言》、《锦江别话》、《藻雪堂联语》各1卷。 '''夏肇庸''' 夏肇庸,字京珊,同治七年(1868)进士,射洪县太和镇西郊人。工诗善书,曾任山西交城、和顺两县知县。同治、光绪年间,曾组织修筑太和镇城墙。著有《清江擢秀集》、《蓉村诗稿》4卷、《京珊文钞》等。 '''杨焕之''' 杨焕之(1850-1932),四川射洪金山乡人,后迁居于官升乡塔子沟。以教书为业,光绪帝二十三年(1879)任《潼川府志》射洪采访,光绪帝二十六年(1882)列岁贡。 '''刘光谟''' 刘光谟(1846-1916),字文卿,射洪县洋溪镇高石阶村人(今洋溪镇岱钦桥村)。曾在自贡、合川等地的书院任教多年,晚年回乡,继续教书并整理校刊著作。对农政、水利、军事等均能学有所得,以期能为国效力。在外患频仍,国家多难的时候,表现出了可贵的爱国热忱。 '''文映江''' 文映江(1874-1950),字岷山,清末四川射洪蟠龙寺坝人,善诗文,轻写字,平身生活清苦,秉性孤傲,诙谐放荡,玩世不恭。一生能诗善文,往往出口成章。射洪人称他为"文麻子"。"并谓"有诗两千首,文一千多篇。"其诗文稿今尤存。1996年,射洪县政协文史委选取其中精华部分,收录诗文370余篇(首)编成《文映江诗文稿》公开发行,引起广大读者的极大兴趣。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射洪市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