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8.101.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尊王攘夷 的原始碼
←
尊王攘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尊王攘夷.jpeg|有框|右|<big>尊王攘夷</big>[https://jpreki.com/wp-content/uploads/2015/01/sonnoujyoui.jpg 原图链接][https://jpreki.com/sonnoujyoui/ 来自 人物事典 的图片]]] '''尊王攘夷'''一词源自春秋时代,“尊王攘夷”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公羊传]]》,该书是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部专著之一。本意为“尊勤君王,攘斥外夷”,后来演化为具备复杂含义的[[政治]]术语,在[[中国]]、[[日本]]、[[朝鲜]]等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 [[周夷王]]时(前9世纪),诸侯开始轻慢周天子,周天子威权稍弱,[[楚国]]熊渠自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齐桓公]]二十三年(前663年),山戎攻打[[燕国]],燕向齐求救,齐桓公派兵救燕。齐桓公二十五年(前661年),山戎攻打邢国,[[管仲]]提出“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齐桓公再次发兵攻打[[山戎]]以救[[邢国]]。 鲁僖公四年(前656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进入楚国,质问楚国为何不按时向周天子进贡祭祀所用的茅草而导致祭祀大典无法及时进行,使得楚国承认自己的错误。 [[鲁僖公]]九年(前651年),齐桓公召集各路诸侯召开[[葵丘之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周襄王]]派宰孔参加,并赐王室[[祭祀]]祖先的祭肉给齐桓公<ref>[https://www.sohu.com/a/312153213_120107448 尊王攘夷,齐桓公的称霸之路] ,搜狐,2019-05-07</ref>。 ==朝鲜== 在清兵入关时,[[朝鲜]]士人也有“尊王攘夷”之说法,所谓“王”,是指曾在日本[[丰臣秀吉]]攻打朝鲜时,帮助抵御日本的中国[[明朝]]皇帝,“夷”即是“东夷”:“日本”。 ==日本== [[日本幕府]]时代,为了巩固幕府将军的[[统治]]地位,幕府提倡朱熹所提出的朱子学,称为“新儒学”。这哲学主要提出阶级有序和强调历史的思想,反而让武士想起了真正的国家元首是天皇。另一方面,日本本土的[[神道教]]在幕末时代复兴。神道教的神职人员从古代的日本[[诗歌]]发现,日本的执政者理应是天皇,而非幕府将军。这成为尊王攘夷的理据。幕末,幕藩体制陷入危机,亦面临外国侵略威胁,武士阶层指责且屏斥[[江户幕府]]的军政,呼吁应奉还天皇实权,以抵抗侵犯日本的外夷,也就是对强行叩关的外国人予以征讨,此种政治诉求活动即尊王攘夷,又称尊皇攘夷,“皇”出自“天皇”。 [[长州藩]]是尊王攘夷运动的中心,代表人物有吉田松阴、高杉晋作、久坂玄瑞等,成员有各地武士,富商,[[农民]],国学者,神官及倒幕派公卿等。1863年6月6日,幕府同意攘夷,6月24日通告闭港。翌日长州藩开始在下关海峡炮击外国[[船]]只,挑起[[下关战争]]。8月,[[英国]][[军舰]]进攻萨摩藩,迫使后者投降屈服,转而支持公武合体。1863年,幕府及公武合体派发动八月十八日政变,自[[京都]]驱逐倒幕派和尊王攘夷派代表。1864年,长州藩军队开入京都,与幕府军队作战,史称[[禁门之变]]<ref>[http://lishi.xuexila.com/ribenlishi/1617.html 日本的尊王攘夷运动介绍],学习啦 ,2015-9-25</ref>,最终战败,幕府则联合外国[[军队]]发动长州征讨,迫使长州藩放弃尊王攘夷运动。尊王攘夷派自此开始向[[倒幕派]]转化,为日后大规模倒幕运动埋下伏笔。 ==视频== ===<center> 尊王攘夷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重耳传奇:晋文公重耳尊王攘夷,获封无数,真的太厉害了!</center> <center>{{#iDisplay:m0886ud2ujm|560|390|qq}}</center> <center>齐桓公“尊王攘夷”,赢得威望,成为春秋第一霸主</center> <center>{{#iDisplay:d0611gssdf8|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70 政治學總論]]
返回「
尊王攘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