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95.10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對立教宗 的原始碼
←
對立教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對立教宗'''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easyatm.com.tw/img/c/559/nBnauM3X3cTN5QzMzEjN4IDN0MTMxQTN0IDMwADMwAjMxAzLxYzL4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B0%8D%E7%AB%8B%E6%95%99%E5%AE%97 圖片來自easyatm] </small> |} '''對立教宗'''(或稱'''敌对教宗'''、'''偽教宗'''、'''反教宗''')指由在[[羅馬天主教]]會內,具爭議的教宗選舉而得到可以成為[[教宗]]的名譽之人。由於天主教[[樞機團]]自歐洲[[中世紀]]開始負責[[選舉]]教宗,這些對立教宗通常與已被樞機團選出的人對立。一些來自較少的[[教會]]而自稱教宗之領導也可以稱為對立教宗。<ref>[https://www.easyatm.com.tw/wiki/%E5%B0%8D%E7%AB%8B%E6%95%99%E5%AE%97 對立教宗],easyatm</ref> ==介紹== 羅馬天主教的動蕩時期中進行了具爭議的選舉。其中一些如[[費利克斯五世]]的選舉被大部分教宗選舉人士認為無效。另外,一些如對立教宗[[克勉七世 (對立教宗)|克勉七世]]的選舉在選後被宣佈無效。 最早的對立教宗[[依玻里多]]由公元3世紀的一批教會人士在[[羅馬]]城選出,以對抗[[教宗加理多一世]]。希依玻里多在加理多一世的承繼人[[教宗彭謙]]陪同下被[[流放]]到[[薩丁島]]的[[礦場]]。後來依玻里多在死前與天主教會和解,並在死後被教會封為[[基督教聖人|聖人]]。11世紀和12世紀,[[神聖羅馬皇帝]]時常跟教宗們發生爭執,導致最多對立教宗的出現。一方面,皇帝們經常支持對立教宗,來增加自己的本錢;另一方面,歷代教宗亦會支持[[德意志地區]]的[[皇位覬覦者]]來左右帝國政策。 14世紀和15世紀末,一批互相對抗的教宗被選出。其中一系被[[羅馬天主教]]會認定是教宗而另一系被認定為對立教宗。由于出現了一眾宣稱可以成為教宗的名譽之人,教會因而出現了混亂局面;這是導致在15世紀末16世紀初的[[宗教改革與更正教|宗教改革]]的原因之一。參見[[基督教大分裂]]和[[本篤十三世 (對立教宗)|對立教宗本篤十三世]]。 在出現兩或三位宣稱可以成為教宗之人的情形下,誰是教宗或誰是對立教宗並不一定清楚。而事後再從他們之中分出正偽會造成事前已出現誰是真正教宗的錯覺。各教宗的支持者可以幫助人選,但誰是教宗要看事情發展去向。 如果奉行[[宗座缺出論]]之對立教宗不計在内,自1449年起已沒有對立教宗;現時羅馬天主教會認為成為對立教宗是對教會進行分裂的行為,成為對立教宗的人會自動受[[絕罰]]處分(天主教術語為「自科絕罰」)。 == 對立教宗列表 == # [[諾範]],251年-258年 # [[對立教宗費利克斯二世|斐利克斯二世]],355年-365年 # [[對立教宗Ursicinus|伍西]](Ursinus),366年-367年 # [[對立教宗Eulalius|恩賴]],418年-419年 # [[對立教宗Laurentius|老楞佐]],498年-499年,501年-506年 # [[對立教宗Dioscorus|狄奥斯哥鲁]],530年 # [[對立教宗Theodore|戴多祿]](與巴斯卦對立),687年 # [[對立教宗Paschal|巴斯卦]](與戴多祿對立),687年 # [[對立教宗Theofylact|Theofylact]],757年 # [[對立教宗Constantine II|君士坦丁二世]],767年-768年 # [[對立教宗Philip|斐理]] # [[對立教宗John VIII|若望八世]],844年 # [[對立教宗Anastasius|亚纳大削三世]],855年 # [[思篤 (對立教宗)|思篤]],903年-904年 # [[對立教宗博義七世|博義七世]],974年、984年-985年 # [[對立教宗若望十六世|若望十六世]],997年-998年。[[若望二十世]]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在[[教宗若望十九世]](1024年-1032年)与[[教宗若望二十一世]] (1276年-1277年)之间,没有任何若望二十世的历史记载。 # [[對立教宗額我略六世|额我略六世]],1012年 # [[本篤十世 (對立教宗)|本篤十世]],1058年-1059年 # [[何諾二世 (對立教宗)|何諾二世]],1061年-1064年 # [[克雷孟三世 (對立教宗)|克雷孟三世]],1080年及1084年-1100年 # [[對立教宗Theodoric|鐸理]],1100年-1101年 # [[Antipope Adalbert|雅博]],1101年 # [[Antipope Sylvester IV|西尔维斯特四世]],1105年-1111年 # [[Antipope Gregory VIII|额我略八世]],1118年-1121年 # [[Antipope Celestine II|赛勒斯丁二世]],1124年 # [[亚纳克二世]],1130年-1138年 # [[Antipope Victor IV (1138)|維篤四世]],1138年 # [[Antipope Victor IV (1159-1164)|維篤四世]],1159年-1164年 # [[Antipope Paschal III|巴斯加三世]],1164年-1168年 # [[Antipope Callixtus III|加理多三世]],1168年-1178年 # [[Antipope Innocent III|諾森三世]],1179年-1180年 # [[對立教宗尼閣五世|尼各老五世]],在羅馬的對立教宗,1328年-1330年 # [[克雷孟七世 (對立教宗)|克雷孟七世]],[[亞維農教廷|亞維農]]系對立教宗,1378年9月20日 -1394年9月16日 # [[本篤十三世 (對立教宗)|本篤十三世]],亞維農系對立教宗,1394年-1423年 # [[亞歷山大五世 (對立教宗)|亞歷山大五世]],比薩系對立教宗,1409年-1410年 # [[若望二十三世 (對立教宗)|若望廿三世]],比薩系對立教宗,1410年-1415年 # Gil Sánchez Muñoz([[對立教宗克勉八世|克勉八世]]),亞維農系對立教宗,1423年-1429年 # [[Bernard Garnier]](第一位對立教宗本篤十四世),亞維農系對立教宗,1425年-約1429年 # [[Jean Carrier]](第二位對立教宗本篤十四世),亞維農系對立教宗,1430年-約1437年 # [[薩伏依]]公爵阿梅迪奥八世(稱爲[[斐利克斯五世]]),1439年11月5日-1449年4月7日 == 宗座缺出論 == 由於教宗[[保祿六世]]和召集[[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若望二十三世]]以來羅馬天主教所進行的改革,一些被稱為[[宗座缺出论|宗座缺出論者]]認為因此這些教宗都是[[異端]]。改革中最被批評的是將Novus Ordo Missae代替傳統上使用[[拉丁語]]的[[天特會議|脫利騰]][[彌撒]]。雖然在若望二十三世的管治以前已經有各種形式來允許用當地語言的彌撒慶祝,很多對立教宗也反對當地語言的[[彌撒]]儀式。由於很多天主教[[神學]]家認為異端教宗不是[[天主教徒]],而因此更不再是教宗,所以宗座缺出論者相信現時的教宗不是真正的教宗。一些宗座缺出論者團體因而擁有自己的教宗來取替他們反對的教宗。雖然這些新教宗會被稱為對立教宗,但追隨他們的人數比傳統上的對立教宗來得少。由於對立教宗的一部分人認為被普遍接受的教宗應不會停止行使對他們的權力,因此這些人士已經建立起他們自己的宗教架構。所以他們是對所有天主教教會而言的對立教宗,而同時又是他們[[團契]]的教會首領。 宗座缺出論之對立教宗經常視庇護十二世以後的教宗承繼者為對立教宗。另有不少的對立教宗自封[[伯鐸二世]]。 20世紀和21世紀中宗座缺出論之對立教宗包括帕爾馬爾天主教教會的[[Clemente Domínguez y Gómez]](額我略十七世),1978年—2005年間自封於[[西班牙]],[[Manuel Corral|Manuel Alonso Corral]]([[對立教宗伯鐸二世|伯鐸二世]]),2005年于西班牙承繼額我略十七世。 Reformed Church of Christ/Apostles of Infinite Love的[[Michel-Auguste-Marie Collin]](克萊孟十五世),1963年間自封於[[法國]][[Clémery]](后来在[[加拿大]][[St. Jovite]])"[[Renewed Church of Christ]]" 或"[[Church of the Magnificat]]" 教宗、 [[Jean-Gaston Tremblay]](額我略十七世),1968年於[[加拿大]]承繼克萊孟十五世;不要与加拿大政界人物[[Gaston Tremblay]]混淆。 Conclavist運動的 [[David Bawden]](米加禄一世),1990年自封於[[美國]][[堪薩斯州]]、[[Victor Von Pentz]](李诺二世),1994年自封於[[英國]][[赫特福德郡]]或被數位宗座缺出論者在意大利 [[阿西西]]選為教宗、[[Lucian Pulvermacher]](庇护十三世),1998年自封於美國[[蒙大拿州]],自創所謂「真正天主教會」([[true Catholic Church]])並自封為教宗。 [[Francis Konrad Schuckardt]](哈德良七世,1937——2006),在離開TLRC(later the CMRI)後於1984年自封于[[美國]][[華盛頓]]。 ==== 其他對立教宗 ==== * [[Gino Frediani]](Emmanuel),1973年 - 1984年间於意大利自封,"[[New Church of the Holy Heart of Jesus]]"的教宗 * [[Valeriano Vestini]](Valeriano),1990年自封於意大利[[凱迪]] * [[Maurice Achieri]] of Le Perreux(伯铎二世),1995年自封於法國 * [[Julius Tischler]](伯铎二世),[[德國]] * [[Pierre Henri Bubois]](伯铎二世),[[比利時]][[布魯塞爾]] * [[Chester Olszewski]](伯铎二世),1980年自封於美国[[費城]] * [[William Kamm]](伯铎二世),[[澳洲]],[[Order of Saint Charbel運動]]的教宗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人物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對立教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