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0.198.2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的原始碼
←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尼米茲級航空母.jpg | thumb | 300px |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br> [https://kknews.cc/zh-tw/military/klx5q2r.html 原圖鏈接] ]] '''尼米茲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英語:Nimitz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國海軍所使用的多用途超級航空母艦同時也是[[美國海軍]]新世代的航空母艦,為美國海軍第二代核子動力航空母艦。 *自1975年時正式啟用後美國一共建造了10艘同型艦。 *[[福特級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於2017年正式就役前,此級航空母艦佔據了美軍乃至於全世界最大軍艦頭銜數十年。 *可搭載不同用途的艦載飛機對敵方飛機、船隻、潛艦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並保護海上艦隊。 *由4至6艘[[巡洋艦]]、[[驅逐艦]]、[[潛艦]]和[[補給艦]]隻構成。 *尼米茲號是這個級別的航空母艦中的第一艘,1975年啟用,布希號是其第十艘和最後一艘,於2009年啟用。 *尼米茲級的前三艘船(尼米茲號、艾森豪號、卡爾文森號)和後來的五艘(從羅斯福號開始)的規格略有不同。 *布希號航空母艦是尼米茲級航母中造價最高,技術最先進的航母,也是世界上現役攻擊力最強的航空母艦。 *布希號航空母艦全長332米,船體吃水線以上大約有20層樓高,能運載將近6000名水兵和海軍陸戰隊員。最大航速30節,滿載排水量超過10萬噸,最多可搭載百架戰機,造價62億美元。ref name="每日頭條">{{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military/klx5q2r.html | title= 尼米茲級中造價最高的航母,現役攻擊力最強的航母之一| language=zh | date=2019-07-08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清風鷹涯 | accessdate=2020-02-18}}</ref> [[File:尼米茲級航空母1.jpg | thumb | 300px | 尼米茲級航空母 <br> [https://kknews.cc/military/nxpq662.html 原圖鏈接] ]] ==產品特性== *裝備4座[[升降機]]、4台[[蒸汽彈射器]]和4條攔阻索,可以每20秒彈射出一架作戰飛機。 *艦載作戰聯隊中的機型配備根據作戰任務性質的不同也有所不同。 *主要以[[企業號]]的艦體設計為基礎,將原本多達8具的A2W反應器換成率各50000馬力的A3W反應器;成本與佔用體積就會大幅降低。 *水線長度與企業號相同,達1040英尺(316.99m)。 *艦上總共能攜帶260萬加侖的JP-5航空燃料與2960噸航空彈藥(企業號的籌載量是2500萬加侖航空燃油與2000噸航空彈藥)。 *可攜帶為護航母艇使用的鍋爐燃油,配備兩套長行程的C-13-1蒸氣彈射器(310英尺)以及兩套標準行程(250英尺)的C-13蒸氣彈射器。 *滿載排水量95300噸級,比企業號增加6%,建造成本估計為4.25億美元,比企業號稍減約5%。 *A3W每次裝填後的爐心壽命也比A2W增加至少兩倍,理論上可將服役生涯重新裝填燃料的次數減半。 *單機輸出功率12萬軸馬力以上的A-4W/A1G反應器 (因此原本規劃的A-3反應器就從來未曾付諸實現); *船型、飛行甲板、彈射器佈局等再進行細部調整,包括將斜角甲板角度從企業號的11.13度減少為9.5度、進一步延長斜角甲板、四部彈射器都使用長行程的C-13-1等等。 *水線長度維持與企業號以及SCB 250相同的1040英尺(316.99m),總長度比企業號略減將近10英尺,但水線寬比企業號略增1英尺,達134英尺(40.23m)。 *A-4W由貝蒂斯核子動力實驗室(Bettis Atomic Power Laboratory)與科諾斯核子動力實驗室(Knolls Atomic Power Laboratory)合作研發,由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的核子反應器部門生產(A4W的W代表西屋) *尼米茲級服役後,取代企業號成為全世界現役排水量最大的軍艦。 *尼米茲級的最高航速降至30到31節,低於先前的企業號(35節)或採用傳統動力的小鷹級、佛瑞斯塔級(約33節) *是[[二次大戰]]以後美國海軍最慢的航空母艦;由於C-13-1彈射器力道強勁,具備無甲板合成風讓重型艦載機彈射起飛的能力,因此最大航速的降低並不影響起飛性能。 *A4W更換鈾燃料棒的頻率比A2W更低,達到13年,意味著尼米茲級具有更好的壽期成本效益。 *反應器數量大幅減少,更多艦內空間來搭載航空燃油與彈藥比企業號增加將近50%,比小鷹級增加將近80%。 *尼米茲級的設計雖然稍微犧牲了航速,但整個航空作業能量提高不少,堪稱十分成功的設計。 *為了預防核子推進系統失效,尼米茲級四個大軸各配備一個功率8000KW的柴油機當作應急推進主機。 *艦上的電力由四具功率各8MW的蒸氣渦輪發電機(SSTG,總功率32MW)與4具2MW的輔助柴油主機負責。 *原始設計尼米茲級每次進行更換核燃料與大修是13年,爾後由於技術進步以及出勤調整,延長為15年與23年。ref name="MDC軍武狂人夢">{{cite web |url=http://www.mdc.idv.tw/mdc/navy/usanavy/CVN68.htm| title=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MDC軍武狂人夢 | author=海軍區 | accessdate=2020-02-18}}</ref> *布希號航空母艦在自身防護方面,無論是水下防護、對反艦飛彈的防護,它都更加重視,包括兩舷、艦底、機庫甲板都是雙層船體結構,艦內有數十道水密橫艙壁,水下部分有增厚甲板、多層防雷隔艙。 ==艦載設施== *排水量: 100,000–104,600長噸(101,600–106,300噸) *全長:1,092英尺(332.8公尺);水線:1,040英尺(317.0公尺); *全寬: 252英尺(76.8公尺);水線:134英尺(40.8公尺) *吃水: 最大:37英尺(11.3公尺);限制:41英尺(12.5公尺) *動力來源:2座西屋A4W核反應爐; 4座蒸汽渦輪引擎; 4軸; 260,000馬力(194兆瓦) *速度: 30節以上(56千米每小時以上;35英里每小時以上) *續航距離: 無限距離;20-25年 *乘員: 軍艦:3,200人; 飛行大隊:2,480人; 船員 6,012人 *傳感與處理系統: AN/SPS-48E 3-D空中搜索雷達; AN/SPS-49(V)5 2-D空中搜索雷達;AN/SPQ-9B目標截獲雷達;AN/SPN-46空中管制雷達; AN/SPN-43C空中管制雷達;AN/SPN-41著陸輔助雷達; 4個Mk 91 NSSM引導系統;4個Mk 95雷達 *電子戰&誘餌: SLQ-32A(V)4電戰反制系統; SLQ-25A Nixie魚雷反制系統 *武器裝備: 16–24枚RIM-7海麻雀飛彈或RIM-162飛彈; 3或4座/枚方陣近迫防禦武器系統或RIM-116公羊飛彈 裝甲 在關鍵部位設置有2.5英寸(64公釐)厚度的克維拉裝甲; 艦載機 85–90架標準艦載機與直升機 ==參與製造廠商== * 紐波特紐斯造船公司 ==相關報導== *美媒《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5月5日刊登名曰<China Building 'Nuclear' Aircraft Carriers: Could the Navy's Worst Nightmare Come True?>文章,稱中國將在第四艘航母上使用核動力。 文章稱,具體細節現在不得而知,這種航母速度或為30節,能搭載70架艦載機——很像美國的「尼米茲級」或「福特級」航母。 *綜合內地媒體報導,其實中船重工早前已證實,中國正在研製核動力航母;據悉,國產核動力航母排水量將達10萬噸,採用直通甲板,電磁彈射,並搭載中國5代隱形艦載機。 *據《環球時報》日前報導,國產核動力航母的研製工作目前不僅僅是啟動,應該是已取得初步進展。很可能意味著核動力航母將在2025年前後裝備部隊,中國核動力航母或許不遲於2020年開建。 *據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報導,尼米茲級是當今世上最大的航空母艦,其中又以雷根號最為出類拔萃。它的艦身長333米、總面積4英畝半,排水量9萬7千噸,擁有2座核子反應爐、4具發動機,其所產生的動力可以持續在海上航行20年之久,完全不需要靠岸加油。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2艘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Nimitz Class Aircraft Carrier)在經過漫長的維護與升級作業後,自上個月底起,陸續重返艦隊。自2012年開始林肯號進港整修,在經過長達7年的中期維護與升級作業後,林肯號成為尼米茲級中首艘可以搭載海軍F-35C Lightning II戰機的航空母艦。ref name="自由時報">{{cite web |url=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748401| title= 美2航艦升級完成重返大海 林肯號可搭載F-35| language=zh | date=2019-04-03 | publisher=自由時報 | author= | accessdate=2020-02-18}}</ref> ==参考來源== {{Reflist}} {{#ev:youku|XNDIzMjQzNzU2MA| 480 | inline | 戰鬥力最全面的尼米茲級航空母艦完整解析 | frame}} </center> [[Category:400 應用科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