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9.189.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居士 的原始碼
←
居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居士</big>''' |- |<center><img src=https://img12.360buyimg.com/imgzone/jfs/t1/133438/6/4299/880528/5f0a9f4aE9832593f/d30661bbfa4c01b6.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B1%85%E5%A3%AB&step_word=&hs=0&pn=15&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1503385538%2C3781220499&os=1456148739%2C2406697710&simid=1503385538%2C3781220499&adpicid=0&lpn=0&ln=1788&fr=&fmq=1674514431855_R&fm=result&ic=&s=undefined&hd=&latest=©right=&se=&sme=&tab=0&width=&height=&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img12.360buyimg.com%2Fimgzone%2Fjfs%2Ft1%2F133438%2F6%2F4299%2F880528%2F5f0a9f4aE9832593f%2Fd30661bbfa4c01b6.pn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tpj4_z%26e3B31_z%26e3Bv54AzdH3F08m9m80cncc_z%26e3Bip4s&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2LDQsNSwzLDEsNyw4LDI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居士 释义;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 古代;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的修行人 自称;文人雅士的自称 级别;居士级,大居士级。 |} '''居士''',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同时,这名词还是文人雅士的自称,如道家[[李白]]自称青莲居士,苏轼自称东坡居士,唐寅自称六如居士,孙越自称明月居士等等。有学问的人的称谓。 最早出现于儒家《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道教]]人也有"居士"的称谓,印度佛教传入后,又被用翻译入佛经。 在我国[[古代]],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在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我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07675545.html 居士是什么意思] , 百度知道,2020年11月27日 </ref> ==如何成为居士== 依据中国道教协会《关于道教宫观管理办法》第六条第八款之规定:"宫观可接受信仰道教的公民为居士。道教居士要遵守宫观管理[[制度]],不干预宫观事务"。由本人申请,自愿选择师父,经茅仙洞清天观批准。 年满18周岁,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尊师重道的道门信众拜师皈依入道,居士证是道教宫观核发的身份证明,它是居士的教职身份凭证 。 ==居士修行== 佛教"在家居士"修行时的事项主要包括:皈依三宝、受持五戒、持斋、修行[[菩萨]]六度、居家八法等等。 1.皈依三宝,一心向善,确信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依靠之处,更不皈依佛教以外的其它宗教与神庙,这是在家释徒的必要条件。 2.其次是奉行[[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要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可不断绝尘缘,一切生活依旧。 3.持斋,持斋是在每月一定的日子里实行一种克己的生活,即过午不食,不涂香装饰和观歌舞剧,不坐卧高广床座。持斋的日子一般是阴历朔日、初八、十四、望日、二十三、二十九(晦日)。 4.大乘经典则广说在家菩萨应当怎样修六度、[[四摄]]等等。 5.居家八法,居家八法是佛陀针对在家人求得现实和未来安乐的八种修行,即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乐,还可得来世的安乐。 遵守三皈、五戒和持斋,对人努力行善,对自己清净身心,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是佛教在家信徒修持的标准。实际上有不及这个[[标准]]的,也有超过这个标准的。 ==词语概念== ===基本信息=== 词目:居士 拼音:jū shì 1. [lay Buddhist]∶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的人的泛称。 2. [hermit]∶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 ===引证解释=== 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 注:"居士,道艺处士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齐 东海上有居士曰 狂矞 、 华士 昆弟二人者立议曰:'吾不臣天子,不友诸侯,耕作而食之,掘井而饮之,吾无求于人也。'"《魏书·儒林传·卢景裕》:"其叔父 同 职居显要,而 景裕 止於园舍,情均郊野,谦恭守道,贞素自得,由是世号居士。"《北史·韦夐传》:" 夐 对翫琴书,萧然自逸,时人号为居士焉。" 2. 称道教中人。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政和以后,道家者流始盛,羽士因援 江 南故事,林灵素等多赐号金门羽客、[[道士]]、居士者,必锡以涂金银牌,上有天篆,咸使佩之。" 4. 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人的泛称。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 徐 嘲之曰:'道长日为客,宁不一作主?'道士笑曰:'道士与居士等,惟双肩承一喙耳。'"《[[儒林外史]]》第二十回:"﹝老和尚﹞说道:'居士,你但放心,说凶得吉;你若果有些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花月痕》第五回:"老尼便向 痴珠 合掌道:'居士何来?'" 5. 文人雅士的自称。 如李白自称 青莲居士 ;欧阳修自称 六一居士 ;[[苏轼]]自称 东坡居士;等等。 6. 梵语意译。 《维摩诘经》称, 维摩诘 居家学道,号称维摩居士。慧远 义记:"在家修道,居家道士,名为居士。"《南史·虞寄传》:" 寄 因宝应不可谏,虑祸及己,乃为居士服以拒绝之。常居 东山寺 ,伪称脚疾,不复起。" 唐元稹《度门寺》诗:舍利开层塔,香炉占小峯。道场居士置,经藏大师封。 ==基本含义== 居士:梵语的中文意译,梵文Grha-pati,意为[[家长]]、家主、长者、或'居家之士'。原指印度第三商工阶级毗舍族 Vaisya 的富翁或德高望重的有道之士而言。但在今天中国佛教社会,已普称一切信佛教的在家佛教徒为"居士"了。 "居士"一词,并非佛教的词。在中国的《礼记》中就已有了"居士锦带"一语,那是指的为道为艺的处士,在现实生活中称谓含有隐士、高人、山人、奇人之意义。 在[[印度]],Grha-pati也不是由于佛教所创。梵语称Grha-pati为"迦罗越",不论信不信佛教,凡是居家之士,便可称为居士。 在中国,居士一词原出于礼记玉藻篇,于韩非子一书中,亦谓有任矞、华仕等居士,皆指颇有道艺而不求仕宦之处士。其后,中国与日本多不依经律所说之本意,而泛称有道之处士为居士。 唐宋时期,道教修行之人也自称居士,对中上层知识分子影响很深,所以许多人物便以"居士"为号。比如笃信道教的[[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自称'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范成大自号"石湖居士";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等等。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q0182480wk5|480|270|qq}} <center>陶永吉居士:用盲人摸象比喻净土法门的殊胜</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220 佛教總論]]
返回「
居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