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39.17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山西梆子 的原始碼
←
山西梆子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山西梆子</big>''' |- |<center><img src=https://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228/dcb9fbbc21dc4411bae2c6c5d541d315.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image.baidu.com/search/detail?ct=503316480&z=0&ipn=d&word=%E5%B1%B1%E8%A5%BF%E6%A2%86%E5%AD%90&step_word=&hs=0&pn=18&spn=0&di=7169026086108397569&pi=0&rn=1&tn=baiduimagedetail&is=0%2C0&istype=2&ie=utf-8&oe=utf-8&in=&cl=2&lm=-1&st=-1&cs=530917432%2C1582461719&os=3406161617%2C3635790673&simid=79301868%2C1060799824&adpicid=0&lpn=0&ln=1387&fr=&fmq=1671746514297_R&fm=detail&ic=undefined&s=undefined&hd=undefined&latest=undefined©right=undefined&se=&sme=&tab=0&width=undefined&height=undefined&face=undefined&ist=&jit=&cg=&bdtype=0&oriquery=&objurl=https%3A%2F%2F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2Fimages%2F20180228%2Fdcb9fbbc21dc4411bae2c6c5d541d315.jpe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4p_z%26e3Bf5i7_z%26e3Bv54AzdH3Fda8badd0AzdH3Fgcn80nd9dm_z%26e3Bfip4s&gsm=1e&rpstart=0&rpnum=0&islist=&querylist=&nojc=undefined&dyTabStr=MCwyLDMsNCw2LDEsNSw3LDgsOQ%3D%3D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晋剧 外文名称;Shanxi opera/Jin opera 别名;山西梆子、中路戏、中路梆子 地理标志;山西省 批准时间;2006年 非遗级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类别;传统戏剧 遗产编号;Ⅳ-18 申报地区;山西省 发源地;山西中部 代表人物;丁果仙 程玉英 冀美莲 芦变嫦 种类;戏曲 流行地区;山西省、陕西、内蒙古 特点;旋律婉转、流畅 曲调优美、圆润 代表曲目;《打金枝》、《金水桥》 |} '''山西梆子'''又名晋剧,[[汉族]]地方戏曲,山西四大梆子剧种之一,因产生于山西中部,故又称中路梆子,也称为“中戏”,外省称之为山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晋剧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柔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2006年05月20日,晋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18。<ref>[https://www.360kuai.com/pc/923f04dc60aa95f83?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晋剧《烂柯山下》唱响中国戏剧节],快资讯 , 2021-10-18</ref> ==剧种简史== 起源过程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出现于明代的蒲州梆子逐步发展成为如今的山西的四大剧种: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 发展过程中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 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民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建国后则称晋剧。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间是晋剧的发展高峰时期,当时班社众多,人才辈出,尤其是以丁果仙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员出现之后,晋剧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 中路梆子的起源应在清代咸丰年间。道光初年,被当时称作山西梆子的蒲州梆子再度复兴,所谓:"道光皇帝登龙廷,山西梆子又时兴",蒲梆北上,来到了晋中、太原一带演出,不仅轰动了太原,而且也震撼了北京,这也正迎合了中路地区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贾们的娱乐[[要求]],于是他们就以承包形式,邀请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这就是中路富商承办戏班的开始,但剧种仍为蒲剧。其代表班有平遥县的万和班、小平遥班,及介休县的吉庆班等。 咸丰初年,蒲梆开始冷落下来,致使中路地区出现了一个戏剧活动相对空缺的时期,这对酷爱着戏的中路群众,尤其是富商们来说倍感失望,于是少数人便开始邀请赋闲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艺人等,组织研讨班子,拟创立自己的剧种。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点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试点演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榆次黑店班和祁县三庆班,[[参加]]艺人,除了滞留的蒲梆艺人、秧歌及皮影艺人外,还有吹鼓手、店员、矿工、票友。 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好转。 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们的喜爱。于是先后成立了上、下聚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在演出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改进,使唱腔及文武场面日趋完善;又学习外地剧种管理班社的经验,使戏班逐步走向了正规化。戏班人员,除文武场保留中路籍艺人外,其他演员大都以高薪从蒲州聘来,所以民间有:"祁太镏子,蒲州丸子"的谚语。戏班不属商业性质,盈亏全由班主自负。只是每到一处,将木制的、标有某某县某某财主所承戏班名称的虎牌立在前台,以示夸耀,还要在后台粉壁墙上题笔留名。这些舞台题笔内容广泛,成为如今研究晋剧发展史的金石之证。 随着中路梆子的日益定型,引起了中小财主和中等商人的成班兴趣。他们也从蒲州请来艺人或招来儿童,成立科班。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数州县初具规模。艺人的精彩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晋中仍有"四喜班,是好戏,秃红、吐丑、盖[[陕西]]。人参娃娃、大嘴丑,后边跟的一杆旗。 "等戏谚流传。 辉煌 光绪十年,中路梆子再次兴起,出现了中路艺人演中路戏的新气象,使旧日那种蒲梆艺人演中路戏的局面开始改变。从光绪十五年后到清末中路梆子进入一个辉煌时期。演出活动有庙会戏、集市戏、踩台戏、开光戏、商行戏、开市戏、求神戏、还愿戏、祭祀戏、婚丧寿庆戏及官戏等。一般村庄,每年也唱戏一台;大型集镇,每年多达5-10台,中路梆子已成为中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了,而且它也随中路商人远足张家口、包头、归化等地,与当地剧种竞献技。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关系,吸收民间艺术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风格,前场经谱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辖县的上路班;汾州府辖县的下路班;平定、辽州所辖县的东四处班而区分。直到解放后上述三者的较小差异,合为一体。中路梆子走向极盛之后,江南丝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只有蒲梆偶尔还来,已势头大减。 [[辛亥革命]]后,中路各县一度动荡不安,有钱有势者大都采取回避观望态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为前清衙门、镖局遗老等人充任。同时中路籍艺人队伍也已成长壮大,蒲梆艺人中除定居者外,其余已不再来中路搭班了。 民国5-19年(1916-1930),山西局势相对稳定,中路梆子又进入第二个辉煌时期。此时的中路梆子,班社林立,流派扩大。不仅扎根雁北、占领口外,且在河北省西部、陕西省东北部,以及省内原平阳府、潞安府所辖的北部各县,也发展建立了班社,形成了横跨中国北方的山西、陕西、河北、绥远、察哈尔 5个省区的大型剧种,从而被人们称为山西梆子。 名伶荟萃,竞争激烈。中路梆子形成了一个人才济济、实力强大、互相竞争的大好局面。剧目繁多,文武齐备。 由于人才辈出,上演的剧目多是名人手戏。 常见的有《[[六月雪]]》《[[凤仪亭]]》《[[金沙滩]]》《[[上天台]]》《[[白蛇传]]》《[[铁弓缘]]》《[[百子图]]》《[[法门寺]]》等,共 200余本、回、出。可谓文武皆能、行行不挡,百花齐放。此时,各个班社尽展新招,各门艺人也在唱、做、念、打特技等表演方面各领风骚。 从20年代起,山西梆子的部分老艺人健在,舞台格局能维持男女同台演出,故涌现出了太谷锦艺园等上三班好戏。民国24年(1935),以著名女艺人丁果仙为首的步云剧社,和以盖天红为首的唐风剧社,分赴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大大地扩大了山西梆子的影响,也与兄弟剧种艺人交流了经验,丰富了自己。后来山西梆子出现了由男角主演逐步向女角主演转化的局面。随之也带来了潜在的问题:因女子演戏更能招来观众、更能挣钱的影响,各地掀起了一般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热潮。山西梆子由于演员"阴盛阳衰",所以使许多优秀的盔靠戏、硬功戏、武打戏以及花脸、丑角戏等,逐步停演或失传,也使这个北方剧种特有的激昂奔放的道白、[[唱腔]],和起伏跌宕的表演程式,逐步被婉转悠扬的曲调和绵绵缠缠的作派所代替,从而失去其昔日的那种阳刚之气和铿锵特色。 低潮 阎锡山、冯玉祥倒蒋失败后,山西经济萧条。山西梆子的部分班社误入歧途,腐败风气传入戏班,造成台风不振,艺人思想堕落、艺术水平下降,给许多艺人的生活带来严重困难,以至少数坤角艺人,迭遭不幸,陷入困境,不能自拔。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很快入侵山西,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迫使各地戏班全部解体,艺人四散,其中部分人亡命国外,部分入改行种地。只有少数人进入太行、晋绥、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以崭新的面貌为抗日军民演出服务。抗战前后的10多年间,山西梆子所遭受的劫难,造成了晋剧[[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时期。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有许多文艺团体演唱中路梆子。晋绥根据地先后组建的七月剧社、人民剧社、吕梁剧社、二中剧社,太岳根据地的新华农村实验剧团、沁源绿茵剧团、太岳中学业余剧社等,演出了《[[打金枝]]》《[[反徐州]]》《[[陆文龙]]》《[[红娘子]]》《[[千古恨]]》和现代戏《[[新屯堡]]》《[[血泪仇]]》《[[王德锁减租]]》等,移植上演了新编历史剧《[[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等。音乐家常苏民等专门对晋剧音乐进行了搜集整理。解放战争时期,有的团体随着解放大军挺进西北,直下西南,有的晋剧工作者在其他省区扎根落户,使中路梆子的活动区域和影响进一步扩展。 新中国的成立,给山西梆子开创了第三个辉煌时期。1956-1958年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县市以上剧团,相继建立健全起来。最优秀演员集中在省城太原演出,于是把山西梆子正式定名为晋剧,各地县所属剧团名称,也统一改为某某晋剧团。 文革的发生,使晋剧成为被冲击的目标之一,使晋剧再次走向低谷。1967年,剧团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又统一改唱样板戏,上场艺人还要通过政审后方能登台。晋剧元气大伤,造成了发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时期。 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政府号召振兴晋剧,各级剧团相继调整了班子,充实了演员,添置了行头,整理了旧戏,赶排了新戏,有的还晋剧表演与当前流行的轻音乐等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增强了晋剧的演出效果。 同时也涌现出宋转转、史佳花、崔建华、李天喜、王晓萍、王二庆、栗桂莲、孙红丽等艺术新秀。恢复和新编了《[[下河东]]》《[[十五贯]]》《[[玉蝉泪]]》《[[卧虎令]]》 《[[伐子都]]》《[[吴王剑]]》《[[三下桃园]]》等剧目,并多次汇集省城调演评比,甚至有的还到北京献艺。另外有少数人获得了晋剧表演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有的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有的晋升为一、二级演员。 这个剧院的著名演员有王爱爱、田桂兰、冀平、马玉楼、刘汉银、郭凤英、王宝钗等。山西省晋剧院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打金枝]]》《[[含嫣]]》《[[小宴]]》《[[杀宫]]》《[[算粮]]》等。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广为熟知的剧目有《[[打金枝]]》《[[辕门斩子]]》《[[卖画劈门]]》《[[游西湖]]》《[[风雨行宫]]》《[[算粮]]》《[[见皇姑]]》《[[樊梨花]]》《[[徐策跑城]]》《[[芦花]]》《[[程婴救孤]]》(又名《[[赵氏孤儿]]》)等。 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9年11月12日,晋剧项目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传统剧目==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 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每一部戏无不表现出独有的特点。 特色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并有新剧仄出。 在发展过程中,晋剧保留了蒲州梆子慷慨激昂的艺术[[特色]],同时形成婉转细腻的抒情风格。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 唱腔 晋剧的表现技巧也多姿多态,难度也较大,如翎子功、帽翅功、椅子功、鞭子功、梢子功、耍茶碗、耍头巾、甩辫子等都很有特色。 晋剧的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分为三类:"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控,共有七种板式:平板、夹板、二性、流水、介板、滚白、导板。"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腔儿"有"五花腔"、"三花腔"、"走马腔"、"二指腔"、"十三咳"、"四不象"、"导板腔"等。"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晋剧的这种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比较圆润和工细的独特风格。因而,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晋剧赢得众多观众喜爱最直接的因素。 晋剧十分注意运用二人以上的对唱、轮唱手段发挥其唱腔的艺术特色。如《[[忠报国]]》,通过大花脸、须生正旦的轮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当前感情。轮唱中多用适于叙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走雪山]]》中是以老生与青衣的对唱,来表现曹府遭祸后,老家人保姑娘仓皇逃难的故事。先以介板对唱,表现主仆脱离虎口时的狼狈状态;继以二性轮唱,追叙受迫害的经过,男声方落,女声又起,交替歌唱,别有韵味。 在晋剧中也有大段独唱。这种独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计]]》、《[[见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莲和沈后的单独唱段,无锣鼓之响,有丝弦之音,行腔运调有如甘露细雨,点点入地。在晋剧唱腔中,还有用平板、夹板、二性、流水等组成的套唱腔。一般用于追叙、忏悔、思考问题等。 滚白是用以表现泣不成声,极度悲哀的情绪。从过门到唱腔,都有极大的感染力。如《[[芦花]]》中闵德仁的两闪滚白,往往是演员挥泪而歌,观众弹泪而听。 晋剧弦乐牌曲很多。表现愉快情绪的有[绣荷包]等。表现苦恼的有[太阳神针]等,紧张用[紧杀鸡],舒缓用[大寄生]。这些曲牌可单独使用,也可联辍使用。如《[[打金枝]]》中的《[[闹宫]]》与《[[春秋配]]》中的《[[拣柴]]》的音乐,就是用若干曲牌组成的联奏曲。唢呐曲牌也很多,如坐帐用的[开门鼓]、[慢拜场]等,能渲染元帅升帐时隆重庄严的气氛。《[[战宛城]]》中用的[对舞],有千军万马奔腾攻战的气势。 打击乐的锣鼓点,约有四、五十种。使用时,可根据剧情发展需要来选择。如[闷场](俗称揉肚子),可配合人物捶胸、顿足、立坐不安的动作与呼喊节奏。《[[斩黄袍]]》中高怀德上场,《[[回荆州]]》中赵云上场,《[[长坂坡]]》中张飞斥责赵云之后,都是用这种鼓点来衬托人物烦躁和焦急情绪。中路梆子有时在四股眼、夹板、二性唱腔之前,使用[七锤子]与弦乐接,必要时带[撩子]配合剧中人耍马鞭、或接门的动作。《[[坐楼杀惜]]》中宋江杀死阎婆惜,从她身上搜索[[梁山]]书信时,用[小战]伴奏,有力地渲染了其战战兢兢,极度紧张的状态。 行当 晋剧中,分传统的生、旦、花脸三大行为红、黑、生、旦、丑五行。 清末民初,晋剧中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指的是: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 十五小行指的是:正红、老生(正红、大黑兼)、大黑、二黑、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 中、北路梆子清代时大致与蒲州梆子的脚色行当相同,后逐渐发展变化。到清末民初,中、北路梆子已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 五大行: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 胡子生行当中还有老生、红生之分。老生,扮演老年长者,挂白三缮或苍三绺,表演以倡做为主,苍老、凝重、朴实是其主要特色。红生戴黑三绺,勾红脸,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 小生 分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纱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穷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纱帽生,戴纱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仪态端庄洒脱。翎子生以头插锥尾为主要标志,多扮演武将和文武双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为这类脚色绝活。巾子生,戴巾于,穿褶子,持折扇(故又称扇子生),主要演风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风流潇洒、儒雅俊秀。穷生,穿素道袍或富贵衣扮演落魄书生一类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穷困潦倒及贫而有志的神情形态,娃娃生,扮演少年儿童,戏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学员扮演。武生:分短打、长靠两种。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短打武生,戴罗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为主,武生扎大靠,着厚底靴,表演上以开打、功架为主。 旦行 主要有正旦(包括闺门旦)、小旦(冀美莲冀派)、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 正旦,又称大旦、青衣,多饰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妇女。 以唱做为主,宁静端庄、晓理贤慧为其主要特色,另外有一些唱功戏中的未婚女子(所谓“闺门旦”)也由正旦应工,正旦常与胡子生配戏,戏的分量一般都较重。 小旦,多扮演青少年女子,有小旦、花旦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物的性格及表演特点。小旦多扮演正派纯真的青年女子,表演以唱做为主。 以活泼伶俐、天真烂漫、举动敏捷见长。花旦则以做功和念白为主,多扮演放浪泼辣或妖艳俏丽的青年女子,以泼辣刁狠为主要特点。 正旦、小旦为梆子戏中的主要行当,故有“一窝旦(正旦和小旦)吃饱饭”,“一旦挑八角”之说。老旦,扮演老年[[妇女]],彩旦,也称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刁奸的妇女,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一般为小打扮,不穿蟒靠,重武打。 一般班社由刀马旦兼任。 刀马旦、多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身扎大靠,头戴七星额子,插翎子,唱做打和舞蹈并重。这类脚色大都由功底扎实的小旦演员扮演,故亦称为刀马小旦。 花脸行 也称净、黑头。分大花脸、二花脸。多扮演相貌、性格、品质特异的人物,均以面部勾脸(即在面部勾画各种颜色的脸谱)为主要标志。大花脸,偏重唱、念、做、举止稳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物,如包拯、[[曹操]]、徐彦昭等。大花脸有花脸、白脸、黑脸、红脸、净脸之分,由人物的性格、品质及行为所定。 如包拯黑脸,以示其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曹操、潘仕美由因其奸诈、残忍,勾白胸;关羽勾戏脸,以表示其忠心不二的品质和英武刚强的性格。过去,有“花脸不挑班”之说,但也有个别艺术成就高的演员仍可以挑班,如晋剧花脸学员乔国瑞(狮子黑)即曾挑班多年。 代脚制 过去,梆子戏有代脚制(也称代行制),这是由于旧班社中演职人员不足所致。彩旦通常由丑行代,个别小旦演员也代之,如晋剧演员冀美莲演《[[拾玉镯]]》的刘媒婆、《[[风筝误]]》的丑姑娘,深得广大观众赞誉。建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观众的要求,剧团编制逐渐扩大,演职人员大大增加,戏校和训练班也注意培养老旦[[演员]],除少数剧团外,多数均有专人扮演。但彩旦、娃娃生的代脚制仍延用至今。 传统乐队 晋剧传统的乐队由9人组成,旧称“九手面”。文场有板胡、二弦、三弦、四弦,称“十一根弦”;武场有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 ==流派== 三大门 晋剧的行当有“三大门”(须生、正旦、大花脸)与“三小门”(小生、小旦、小花脸)之分,各行均有专工戏,其中须生的唱功戏《[[渭水河]]》《[[大报仇]]》《[[困铜台]]》《[[斩子]]》《[[芦花]]》;功架戏《[[出棠邑]]》《[[临潼山]]》《[[三劈关]]》;正旦唱功戏《[[白蛇传]]》《[[假金牌]]》《[[乾坤带]]》《[[骂殿]]》《[[教子]]》;大花脸唱功戏《[[明公断]]》《[[九江口]]》《[[沙陀国]]》;功架戏《[[海神庙]]》《[[打渔杀家]]》《[[玉虎坠]]》《[[取洛阳]]》;武功戏《[[战宛城]]》《[[白水滩]]》;小生唱功戏《[[告御状]]》《[[双罗衫]]》《[[火焰驹]]》《[[忠义侠]]》;功架戏《[[长坂坡]]》《[[伐子都]]》;小旦做功戏《[[梵王宫]]》《[[百花亭]]》;功架戏《[[凤台关]]》《[[游西湖]]》《[[破洪州]]》《[[双锁山]]》等等都是久负盛名的经典。 须生 1.丁派:创派人丁果仙。代表艺术家有武忠、阎慧贞、刘宝俊、张鸣琴、刘汉银、白桂英、马玉娄、孙红丽、降经元等人。 2.盖派:创派人王步云(盖天红)。代表艺术家有乔玉仙、王仙兰等。 3.马派:创派人马兆麟。代表艺术家有马秋仙、李月仙、谢涛、王红鹃、王和爱。 4.张派:创派人张美琴。已经基本失传,但武忠虽然拜的是丁果仙,更多的象张派[[唱腔]]。 5.杂派,多以男须生为主,如李玉成、杜录等。 6.改革派:主要是结合嗓音条件改革自创的流派:主要代表人:孙昌。李明星也在积极探索。 青衣 1.程派:创派人程玉英。 代表艺术家有要换桑、王万梅、王爱爱、乔玉鹃、崔晓红、乔月香。 2.牛派:创派人牛桂英。 代表艺术家有卢变嫦、梁美平。 3.梁派:创派人梁小云。现已经基本失传。 4.花派:创派人花艳君。代表艺术家有胡[[嫦娥]]。 5.爱爱腔:创派人王爱爱。代表艺术家有史佳花、陈转英、刘建平、杨志爱等。 6.栗派:创派人栗桂莲。代表人物有郭梅云。 花脸 花脸流派不好划分,只提一下有影响的人物:王正魁、金世耀、郝付、张嘉盛、冯继忠、李争光、王春海等。三小门 小生 1.郭派:创派人郭凤英。代表艺术家有郭彩萍、张智、李和平、裴静卫、王波等。 2.宋派:创派人宋云仙。代表艺术家有赵文丽、付翠平、荣娟等。(另外大家很关心的李建国也可以归入宋派,因为他是宋云仙师姐王玉林的[[徒弟]]。也可以另立一派。) 3.王派:创派人王宝钗。代表艺术家有张志平、郑强等。 4.李派:创派人李爱梅。代表艺术家有杨小瑞等。 小旦: 1、冀派:创派人冀美莲。 代表艺术家有冀萍、王晓萍等。 2.程派:创派人程伶仙。代表艺术家有董美珍、王素平、桑桂香、等。 3.田派:创派人田桂兰。代表艺术家有崔建华、陈红等。 4.刘派:创派人刘元芝。(由于刘老师在和顺晋剧团,人们知道可能不多,但他的唱腔甜美、圆润、嘹亮、别具[[特色]],其实王晓萍是她的徒弟,后改拜冀萍老师) 5.杜派:创派人杜玉梅。 6.转转腔:创派人宋转转。代表艺术家有白卫卫等。 小花脸 京剧丑行,俗称小花脸,是一门魅力独特、美学品位极高的表演[[艺术]],讲究的是丑中见美、俗不伤雅、亦庄亦谐。 它历史悠久,早于京剧的生、旦、净诸行当,在戏里插科打诨、调节气氛,极尽诙谐幽默之能事。 ==戏曲机构== 中路梆子为蒲剧北上晋中演变而成。在其演变过程中,艺人为适应当地群众的欣赏习惯,吸收、融合了祁(县)太(谷)秧歌、汾(阳)孝(义)秧歌的腔调及打击乐,在语音、唱腔、表演方面均发生变化,形成了高亢激越而又清新柔和的风格。 在晋中出现的本地班社有清道光、咸丰年间临县的“德盛班”,灵石苏溪的“双庆班”,介休“竹风园”及榆次聂店的“四喜班”等。至同治年间,祁、太票号大为发展,商业资本远及京、津、苏、杭等地,为中路梆子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徐沟县孟封乡尧城村奶奶庙戏台上留有“[[同治]]十二年,四月初八、初九、初十日,祁邑上聚梨园到此一乐”的题壁。当时的祁县上、下聚梨园是驰名晋中的中路梆子“字号班”,它到清徐乡村演出,班内重金邀集南北名伶,两班轮番出演,且在音乐上进行改革试验,说明当时中路梆子已进入发展时期。 中路梆子形成初期,以蒲籍演员为主,较著名的有“老十二红”、“一千红”、“八百黑”、“九百黑”、“玉印黑”、“天明亮”、“老三盏灯”、“老元儿红”等,然后由蒲籍艺人培训中路“娃娃”(学艺儿童)。这种以蒲籍艺人为主到以中路艺人为主的过渡,经过了四五十年,约在19世纪末完成。代之而起的中路籍名艺人有“油糕旦”、“三儿生”(孟珍卿)、毛毛旦(王云山)、“十二红”(杜福盛)、“盖天红”(王步云)、“十三红”(张锦云)、“说书红”(高文翰)、“狮子黑”(乔国瑞)等。这批早期的中路籍演员,在艺术实践中大胆吸收晋中民间艺术, 显示出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进了中路梆子的发展。 中路梆子早期还沿着通往绥蒙的商路向北扩展其活动区域。张家口时为商路重镇,人口密集,贸易兴隆。据记载,清末张家口“大部分商业,都操在山西人之手。因此山西梆子腔便占据了娱乐事业的第一位。“落籍”于“口外”的中路梆子,艺术水平提高得很快,对山西内地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如唱花脸的“老狮子黑”(张玉玺)、郭寿山、张胜林,唱须生的“十三红”(张培亭),唱小旦的筱桂桃等即是“口外”培养出的名伶。内地有不少刚出科的演员,也要先去张家口、归绥(今[[呼和浩特]])、包头等地献艺,并同流布在那里的其他戏曲艺术进行交流,一旦回到晋中便声誉大震,观众称之为“从口外回来的名角”。 直到今天,中路梆子仍是内蒙古、河北张家口地区及冀西井陉一带、陕西[[榆林]]地区的主要戏曲剧种,并有不少职业剧团。清末民初,依仗晋中盆地发达的商业经济和文化素养,中路梆子票社方兴未艾,许多商人和自由职业者热衷于吹拉弹唱,常与职业艺人研讨唱腔,切磋技艺,对中路梆子音乐、唱腔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治、光绪年间,太谷北洸村曹克让创办的“三多堂”自乐班,每年腊月邀集名伶交流竞艺。此外,太原县城的“聚文会”,太原城内的“济生馆”,祁县的“戏曲研究社”等,都曾享誉一时。 清同治元年(1862)至民国10年(1921)历时50多年间,是中路梆子走向成熟的[[时期]]。本世纪20年代末,以大女子、二女子、大牛牛、二牛牛、丁巧云、丁果仙为代表的一带坤伶相继出现于舞台,他们以俏丽的扮相和柔美的声腔独领风骚,以致民间有“男的不如女的,‘盖红天’不如‘二果子’”的舆论,引起中路梆子的一次大变革。从此,坤伶声誉鹊起,人才辈出。本世纪30年代,中路梆子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丁果仙(果子红)、张宝魁(筱吉仙)、“三儿生”(孟珍卿)、“狮子黑”(乔国瑞)、高文翰(说书红)、李子健、盖天红、王云山(毛毛旦)等中路梆子各派名伶相继进北平演出,轰动剧坛。 民国26年(1937)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太原和晋中平川的戏曲艺人纷纷出逃。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抗日根据地,有许多文艺团体演唱中路梆子。晋绥根据地先后组建的七月剧社、人民剧社、吕梁剧社、二中剧社,太岳根据地的新华农村实验剧团、沁源绿茵剧团、太岳中学业余剧社等,演出了《[[打金枝]]》《[[反徐州]]》《[[陆文龙]]》《[[红娘子]]》《[[千古恨]]》和现代戏《[[新屯堡]]》《[[血泪仇]]》《[[王德锁减租]]》等,移植上演了新编历史剧《[[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等。音乐家常苏民等专门对晋剧音乐进行了搜集整理。解放战争时期,有的团体随着解放大军挺进西北,直下西南,有的晋剧工作者在其他省区扎根落户,使中路梆子的活动区域和影响进一步扩展。 40年代,晋剧舞台又出现了如张美琴、“子都生”(刘少贞)、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夜明珠”(王艳凤)、“周瑜生”(孙福娥)、任玉珍、程玉英、花艳君等一批著名演员。 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期间,晋剧演出经过加工整理的《[[打金枝]]》《[[蝴蝶杯]]》和《[[赠剑]]》等传统剧目,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牛桂英、冀美莲、张美琴、王银桂、梁小云、刘仙玲、郭凤英等分别获得演员一、二、三等奖,老艺人乔国瑞获荣誉奖。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为了继承和发展中路梆子的传统艺术,成立了戏曲学校和培训班,培养出新一带晋剧演员。田桂兰、高翠英、王万梅、郭彩萍先后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 进入80年代,又有一批新的晋剧新秀涌现出来,其中如宋转转、吴爱卿、李天喜、冯继忠、崔建华、史佳花、栗桂莲、杨爱莲、王晓萍、张智、陈红、张瑞杰等。宋转转、栗桂莲获全国戏剧“梅花奖”,杨爱莲获“文华奖”,显示出晋剧艺术蓬勃发展的可喜景象。至1985年底,全省共有专业晋剧团体71个,从业人员达6000多人,可谓人才济济,叶茂根深。 ==知名艺人== 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有张宝魁,丁果仙,张美琴,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花艳君,梁小云,郭兰英,张鸣琴,李月仙,郭彩萍,阎慧贞,武忠,刘宝俊,马玉楼,苗洁,宋转转等人,音乐家刘和仁、刘和跃、任新宁等,理论评论家王笑林、王嘉、刘巨才等,他们对晋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郭彩萍 郭彩萍,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郭彩萍出生在梨园世家,从小受到艺术的良好熏陶,8岁学艺,深得小生泰斗郭凤英真传。从艺50年来塑造了诸多舞台[[艺术]]形象,从风流倜傥的书生到勇贯三军的吕布,从博学多谋的寇准到醉打金枝的驸马,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她唱腔高亢激越,表演洒脱自如,在女性小生行当中,极具阳刚之美。特别是她的翎子功堪称一绝,成为运用翎子技巧表情达意的一代典范,对晋剧小生行当的发展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并在其诸多弟子身上得到了发扬光大。 郭彩萍从艺50年来,足迹遍及山西城乡,长江两岸,多次应邀赴世界各地进行演出,她的艺术造诣和戏曲绝活儿受到国内外人士和梨园界同行高度称赞。正因如此,郭彩萍荣立特等功,并获劳动模范、优秀专家、三八红旗手等殊荣也就在情理之中。 武忠 武忠,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武忠主攻须生行当,师承晋剧大师丁果仙。他承传统而不泥古,创新风而不离形。他没有以自己的男声去刻意模仿女性须生的声腔,而是深悟大师的艺术[[思想]],善于博采广纳,集众家之长,成为丁派门里唱、念、做、表俱佳的须生名家。 在50年的从艺生涯中,塑造了诸多舞台形象,艺术足迹遍及全省城乡乃至全国各地。为使丁派艺术世代传承,武忠广收弟子并倾心教授,如今虽年事已高,却为晋剧事业后继有人、桃李满园而深感欣慰。说起武忠演出的剧目,《[[薛刚反唐]]》当属优秀剧目之一。特别是《[[跑城]]》一折,他充分借鉴了周信芳大师的表演风范,又继承发展了闫逢春善用帽翅表达人物情感的技艺,加之自己的发展创新,融会贯通,使这出戏成为晋剧历史上须生行当独有的艺术精品。 李月仙 李月仙,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李月仙12岁学艺,早年拜马兆麟先生为师,是马派艺术的杰出传人。她生性淳朴,在艺术上颇具灵气,14岁登台,17岁以一出《[[观阵]]》而显现出良好的艺术天赋。 李月仙作为女性须生,却处处显现着阳刚之美,注重唱、念、做、表的全面发展。在从艺生涯的50年里,塑造了诸多的舞台艺术[[形象]]。如今年事已高,却是桃李满天下,足见马派艺术后继有人。在李月仙诸多代表剧目中,她领衔主演的《[[三关点帅]]》唱响了三晋大地、黄河两岸,特别是这出戏拍成电影后,被中国梨园界称为晋剧史上的精品之作。李月仙高亢激昂的演唱、落落大方的身段,准确细腻的表演,被广大人民群众迷恋爱戴。 阎慧贞 阎慧贞,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说起阎慧贞,大家一定会和诸葛亮、闵德仁、唐王、田云山等一系列舞台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是因为她塑造的剧中人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阎慧贞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拜白晋山为师,专攻须生行当。当艺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时,她有了更高的追求,于60年代初拜在晋剧大师丁果仙的门下,从此追随丁果仙艺术流派并不断攀登新的艺术高峰。阎慧贞以唱功见长,她声音宽厚洪亮,音色圆润优美,较好地继承了丁派唱腔刚柔相济、以声传情的演唱特色。50年来,她的艺术足迹遍及晋、蒙、陕、冀等地,在广大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如今虽然年事已高,她依然为培养后备人才而带徒传艺。 高翠英 高翠英,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高翠英主攻刀马旦,我们常说成功者需要天赋加勤奋,应该说高翠英在这方面是梨园界的典范。她身材适中,面容俊秀,声音圆润清亮,这些自然条件就是为戏而生的。在重文轻武的晋剧圈里,从事刀马旦行当的演员,要想争得一席之地确实很难。凡看过高翠英演出的 《[[昭君出塞]]》《[[风台关]]》《[[三关点帅]]》《[[大刀王怀女]]》等剧目的国内外人士,无不交口称赞。靠旗打出手出神入化,台步圆场如行云流水,刀枪把子运用自如,兵器对打惊险火爆,而这一切都来自台下的千锤百炼,高翠英以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的全面技艺赢得了梨园界和广大观众的良好口碑。因此荣获“梅花奖”,入围世界华人艺术家,荣立了特等功。 白桂英 白桂英,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白桂英早年学艺,先攻小生后改唱须生,上世纪60年代初拜丁果仙为师,凭着自己良好的艺术天赋,唱、念、做、表全面发展。她声音清脆悦耳,表演自然大方,追求唱腔的韵味,塑造人物丰满,无论在传统戏、新编戏、还是现代戏中成功塑造了众多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舞台形象。从吕布到周瑜,从诸葛亮到杨六郎,从宋士杰到张元秀,从双枪老太婆到李奶奶,白桂英都能表现得细腻传神,生动感人。 白桂英从艺50年来,走遍了山西的城市农村,把戏送到三晋大地的山庄窝铺,是一位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须生名家。 在全国中老年艺术家汇演中,她捧回了一尊“牡丹大奖”,足见其晚年良好的艺术状态。 ==赈灾义演== 在省演艺中心前的简易舞台上,88岁高龄的老艺术家乔玉仙的一段[[晋剧]]清唱,拉开了省晋剧院赈灾义演的序幕。随后,乔玉仙又捐款1000元,赈灾义演现场异常火爆,涌现出一幕幕感人的场面。上至80岁手拄拐杖的老妪,下至5岁龄童纷纷上台捐款,还有一位过路的青年当场捐款1000元,他说:“看到艺术家们以这种特有的方式来献爱心,我也被感染了,大家众志成城,一切灾难都会过去的。” 老艺术家王爱爱、马玉楼、冀萍、姬荣生、刘汉艮等也积极参加了演出,并当场捐款奉献爱心,他们中许多人已捐过款了。同时,省晋剧院远在孝义演出的部分演员也在当地开展了募捐活动,并通过电话连线的方 式与太原义演现场开展互动,相互鼓励。两场义演共计募款5万余元。王爱爱说:“看到灾区有解放军官兵、医务人员、抢险[[专家]]、新闻记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分昼夜奋力营救,让我们感动,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一方面在省文化厅组织下大家捐款,但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这远远不能释放我们献爱心的满腔激情。通过赈灾义演,看到那么多普通百姓捐款,我们一次又一次被感动了! ==活动== 山西省开展“文艺精品进校园”的一项重要活动,该项活动以“传承优秀文化、感受经典剧目、陶冶思想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为主题,旨在让大学生近距离接触高雅艺术,提高审美修养,塑造中国精神,建设“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2008年5月23日,山西新编晋剧《[[傅山进京]]》亮相北京大学百年讲堂。在1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剧组宣布将把首场演出收入全部捐给四川地震灾区。 2013年9月29日至30日,由山西省晋剧院打造的原创晋剧《[[巴尔思御史]]》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展演。 2015年4月15日晚,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创排的新编历史晋剧《[[傅山进京]]》在中北大学礼堂上演。 ==申遗== 2011年1月7日,山西省政府日前向文化部正式提交申请,晋剧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实践项目”。全世界仅有3项最佳实践项目,而中国在这方面暂时还是空白。 据山西省文化厅巡视员赵晋蓉介绍,山西是中国戏曲的资源大省和消费大省。地方戏曲剧种品类繁多,曾多达54个,占全国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居全国首位,有“中国戏曲摇篮”的美誉。山西每年的戏曲演出保持在3万场左右,占全国演出的十分之一,且戏价在全国居前列。在山西近现代史上,村村有戏台,戏曲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成为人缘感情交流的重要媒介。 晋剧的四大梆子——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均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立档保存、创作研究、加强传承、实地演出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实践项目”的原则和目标。 据了解,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佳实践项目是指那些在技术、方法、策略、[[方式]]、流程等方面被验证过的,可以产出人们期望的结果和突出的绩效的项目,是中国正努力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向。 据省非遗保护中心赵中悦主任介绍,山西一次能有两个项目“申遗”实属破例,而3月31日前所有申报材料将交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专业书籍== 1. 许合智司鼓之道:当代晋剧鼓师泰斗/张林雨,张志永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854页 2. 晋剧名生郭凤英/李文虎著;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258页 3. 晋剧文场艺术:兼论田九云牛巧珍师徒/张林雨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433页 4. 晋剧名家唱段集萃/刘和仁等编.--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10.--552页 5. 晋剧百年史话/王永年讲述;刘巨才,段树人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346页.--(山西戏曲史料丛书) 6. 晋剧呼胡演奏法/董文润编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391页 7. 晋剧音乐/张沛,郭少仙搜集整理.--2版.--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540页 8.中国戏曲志.山西卷/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2.--830页 ==现状== 中国晋剧艺术网是以山西戏剧为艺术主体且延伸其它艺术门类的大型戏剧门户网站、现代品牌。该网站不仅成为了山西省戏剧信息渠道与戏剧第一原创信息散发平台,也为山西省戏剧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展示、传播与交流搭建了最佳的桥梁。此次全新上线的56个剧种,更是彰显了山西戏曲大省的深厚底蕴。上世纪80年代,山西戏曲剧种就多达56个,为了尽可能详实、准确地呈现这些剧种,不少老艺术家出谋划策、寻找资料,网站在随后的工作中对剧中内容进行丰富填充,一些已近灭亡或者脱离舞台的剧种也得以在网站上重现,让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得以永久保留。 在地球村与互联网大家庭中,促进山西戏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与之同时有望实现中国晋剧艺术网更大的[[发展]]与突破。 作为影响深远的晋剧经典保留剧目,《[[打金枝]]》自诞生至今久演不衰,深受社会各界群众喜爱。山西省晋剧院推出了强大的演员阵容,唐代宗、沈后、升平公主等角色分别由李建清、刘建平、师学丽等饰演。其中刘建平是国家一级演员,师承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晋剧皇后”王爱爱,被观众誉为“晋剧小皇后”,曾获第九届全国戏剧文化奖表演金奖。 ==晋剧的创新==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信息飞速运行的今天,原有的理论、概念都在更新,尤其是传统文化更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这就要求传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现代晋剧《[[托起明天的太阳]]》,在现代戏的舞台呈现上做了一些尝试。在创新方面,突出戏曲表演的虚拟性。剧中有一场背人的动作,不能背真人在舞台上表演,这样既难看又不利于演技发挥。首先是要用戏曲的虚拟动作来完成,利用现代灯光技术,将真人做好上背的动作,给观众明确的[[理解]]后,用灯光分割,将背上的演员分开并在黑暗中急速滚进恻幕条,台上演员留下充分表演的机会,全面展示戏曲程式动作的虚拟性,大幅度、大写意、大虚拟地呈现戏曲表演程式动作的魅力,深受现场观众的欢迎。 新编晋剧《[[巴尔斯御史]]》,一上演就让观众耳目一新,同时还收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比如说从音乐的包装,它不是过去简单的四大件的伴奏,音乐有震撼力,表现力非常强,舞美灯光的气势,它能烘托整个戏的气氛,它都产生了非常强的戏剧效果和剧场效果,这在以往的传统戏上是达不到的。为适应《[[巴尔斯御史]]》的新创作手法,曾获中国戏剧“红梅奖”的须生演员李建清,打破30年晋剧表演以唱为主的老套路,将人物的性格特点、情感都融入到唱、念、作、打中,这一突破也让她收获了2013年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新编现代晋剧 《[[上马街]]》于前不久在太原精彩亮相,由谢涛及5位国家一级[[演员]]、9位“杏花奖”获得者组成的舞台精锐部队,不仅进行了倾情演绎,而且《[[上马街]]》的创作和立意更引来北京专家的高度评价。专家们认为,《[[上马街]]》是一个红色经典或者红色题材的现代戏创造,它在艺术个性、艺术感染力两个方面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戏里体现出来的党和人民的关系,变成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性的关系,是一种比较先锋的认识。 新编历史晋剧《[[于成龙]]》由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创排、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领衔主演。这部于2015年9月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2016年入选文化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2016年度十大重点扶持剧目”,获山西省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诸多荣誉。该剧受邀参加 “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也是山西省唯一一部入围本届艺术节“第十五届文华大奖”的参赛戏曲类剧目,再次反映出这部戏深厚的艺术价值和现实社会意义。 ==历史传承保护==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井陉县[[文化馆]]、山西省晋剧院、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获得“晋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2年5月10日,乌兰察布市群众艺术馆的晋剧入选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 参考来源 == <center> {{#iDisplay:i091411ucjs|480|270|qq}} <center>它被称为山西梆子,是山西特有的文化,迎泽公园竟能看到</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80 戲劇總論 ]]
返回「
山西梆子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