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66.12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岩须 的原始碼
←
岩须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岩须</big> ''' |- | [[File:3094619.png|缩略图|居中|[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ibUTgKpWXdiaJbLErWgD6y6dmCQDVn5ZvYCIj3iaNPChGkHCq5lcXHsM1kDQeWJicUM7fPIia3HYlQaoic8pCibMTlMA/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x_co=1 原图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84927523&ver=2233&signature=5nZTQSfnvqL0zDkjQvi3rWqa5VTX5aCc5C5ChJH-U4jEvAJJZhEIieVImsk0YEPPWq8xJom*SoBLbx9x5kkZtHcdpE8cAH9tVSJ8oyr0SpRpN28wnLoklvzeHRoxcpNK&new=1 来自 微信公众号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岩须 拉丁学名:Cassiope selaginoides <br> Hook. f. et Thoms. 别称:长梗岩须、雪灵芝、水麻黄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杜鹃花目 科:杜鹃花科 属:岩须属 |} '''岩须''' Cassiope selaginoides Hook.f. & Thoms.岩须(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长梗岩须(峨眉植物图志)、雪灵芝、水麻黄、万年青([[云南]]中甸)、铁刷把([[四川]]松潘)常绿矮小半灌木,高5-25厘米。<ref>[https://www.huayugu.com.cn/yanxu/ 岩须], 花语谷, 2020-01-18</ref> == 形态特征 == 常绿矮小半灌木,高5-25厘米;枝条多而密,外倾上升或铺散成垫状,小枝长5-7厘米,直径2-2.4毫米,无毛,密生交互对生的叶。叶硬革质,披针形至披针状长圆形,长2-3毫米,宽(0.7-)1-1.7毫米,基部稍宽,2裂叉开,顶端稍钝,幼时具1长达0.75毫米的紫红色芒刺,背面龙骨状隆起,有1深纵沟槽,向上几达叶顶端,背面有光泽,无毛,腹面近凹陷,被微毛,边缘被纤毛,以后变无毛,留下疏齿状的残余或全缘。花单朵腋生;花梗长1.5-2.2厘米,有时更短,被蛛丝状长柔毛,顶部下弯,花下垂,基部为苞片所包围;花萼5,绿色或紫红色,裂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3毫米,无毛;花冠乳白色,宽钟状,长7-10毫米,两面无毛,口部5浅裂,裂片宽三角形;雄蕊10枚,较花冠短,花丝长5-7毫米,被柔毛。蒴果球形,直径5-8毫米,无毛,花柱宿存。 == 植物特性 == 花期4-5月,果期6-7月。本种为本属中分布较广、个体数量较多的一个种。 == 本属概述 == D Don in Edinb.New Phil.Journ 17:157.1834 常绿矮小灌木或半灌木。茎平铺或上升。叶片小,互生或交互对生,鳞片状,无柄,通常覆瓦状排列成4行,或斜展而不为覆瓦状,全缘,有时边缘有流苏状缘毛,背面有1深槽或平坦或弓突。花单一,腋生稀顶生,常弯垂;萼裂片4—5,蕾期覆瓦状排列,果期开展,不增大;花冠钟形,白色或淡红色,裂片4—5,短而外弯;雄蕊8—10,稀1 2,着生花冠内侧基部,花丝线形,纤细,花药卵形,顶部有2芒,芒通常反折;花盘具10个钝齿;子房上位,4—5室,花柱柱状,柱头单一,每室有多数胚珠。蒴果圆球形,室背开裂。种子细小,长椭圆形,劲直或弯曲,两端钝或具附属物。约20种,分布北半球的环极地区,南经[[苏联]]、[[中国]]、[[日本]]、[[喜马拉雅]]地区、[[克什米尔]]地区。我国有11种,产[[四川]]、[[云南]]、[[西藏]],常见于高山。 本属模式种:四棱岩须Cassiope tetragona(Linn.)D.Don == 亚科概述 == E.Busch in Kom.F1,URSS 18:66. 1952.--Andromedeae Drude inEngler u.Prantl,Nat.Pflanzenfam.4(1):40.1897,pro trib. 通常为常绿灌木,植株大多无毛,稀有鳞片或腺毛;花通常5数;花萼与子房分离,花受精后花萼大小几无变化;花冠坛状或钟状,花后脱落;花药顶孔裂或缝裂,背部有芒或钝形无芒;蒴果室背开裂,果瓣中部有隔膜;种子有翅或无翅。 约含16属,主产美洲,大多数产暖温带,少数种类产欧洲和北西伯利亚,亚洲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南至东南亚巽他群岛,1属产非洲,限于马达加斯加。我国有7属:岩须属、吊钟花属、木藜芦属、马醉木属、珍珠花属、金叶子属及地桂属 == 本科概述 == 木本植物,灌木或乔木,体型小至大;地生或附生;通常常绿,少有半常绿或落叶;有具芽鳞的冬芽(主产非洲的欧石南亚科除外)。叶革质,少有纸质,互生,极少假轮生,稀交互对生,全缘或有锯齿,不分裂,被各式毛或鳞片,或无覆被物;不具托叶。花单生或组成总状、圆锥状或伞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两性,辐射对称或略两状或高脚碟状,稀离生,花冠通常5裂,稀4、6、8裂,裂片覆瓦状排列;雄蕊为花冠顶部通常有芒状或距状附属物,或顶部具伸长的管,顶孔开裂,稀纵裂;除吊钟花属Enkianthus为单分体外,花粉粒为四分体;花盘盘状,具厚圆齿;子房上位或下位,(2--)5(--12)室,稀更多,每室有胚珠多数,稀1枚;花柱和柱头单一。蒴果或浆果,少有浆果状蒴果;种子小,粒状或锯屑状,无翅或狭翅,或两端具伸长的尾状附属物;胚圆柱形,胚乳丰富。约103属3350种(D.J.Mabberley,1996.The Plant-Book.),全世界分布,除沙漠地区外,广布于南、北半球的温带及北半球亚寒带,少数属、种环北极或北极分布,也分布于热带高山,大洋洲种类极少。我国有15属,约757种,分布全国各地,生产地在西南部山区,尤以四川、云南、西藏三省区相邻地区为盛,这里也是杜鹃属Rhododendron、树萝卜属Agapetes的多样化中心,且极富特有类群。此前曾记载国产属还有伏地杜鹃属Chiogenes[见《中国植物志》]、云间杜娟属Therorhodion(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扁枝越桔属Hugeria。本科的许多属、种是著名的园林观赏植物,已为世界各地广为利用,我国常见的有杜鹃属、吊钟花属、树萝卜属的种类。杜鹃属的木材是优良的工艺用材。产我国北方的一些越桔属植物的浆果,有极好的食用价值。此外从本科植物中提出过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挥发油类、香豆素类、酚类化合物及二萜毒素,研究工作表明,黄酮类、香豆素类化合物有平喘、消炎的功效,从白珠树属中提取冬绿油(地檀香油)。上述成分用于医药工业和日用品工业。但已知杜鹃属、马醉木属、金叶子属的一些种,其叶、花含有程度不同的毒性,可引起人、畜中毒,毒性强的成分为四环二萜毒素、梫木毒素等,在利用上述植物时必须注意去毒问题。本科植物是环北极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并在世界植被组成中占有重要位置,在我国西部、西南部高山、亚高山的湿润山坡以上的北极灌木群落、高山石南灌丛、大西洋沿岸的欧石南灌木群落、北半球北部的泥炭藓沼泽植被、冰沼植被、非洲好望角的硬叶常绿灌木群落等等,它们建群种或优势种均为本科不同属、种的植物。杜鹃花科分类系统的建立与发展已有漫长的历史。 == 分布区域 == 产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2 000-)2 900-3 500(-4 500)米的灌丛中或垫状灌丛草地。锡金、不丹亦有。 == 主要价值 == 【彝药】史补,草灵芝,岩灵芝。全草主头昏目眩,神衰体虚,口干烦渴,风湿疼痛,肠胃气滞,肝气不舒,饮食无昧《彝植药续》。<br> 史补:主治风湿疼痛,腹胀腹痛,头晕虚弱。头晕目眩,神衰体虚,口干烦渴,风湿疼痛,饮食无味。<br> 全株(草灵芝):辛、微苦,平。行气止痛,安神。用于肝胃气痛,食欲不振,肾虚<b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岩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