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151.24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峡山水库 的原始碼
←
峡山水库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峡山水库</big> ''' |- | [[File:峡山水库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峡山水库 水库总库容;14.05亿立方米 兴利库容;5.03亿立方米 始建于;1958年11月 地点;山东省 设计灌溉面积;153万亩 |} '''峡山水库'''又名峡山湖,坐落于山东半岛,位于潍坊市区东南50里,在潍坊市潍河中游的昌邑、高密、诸城、安丘四县市交界处,库区气候宜人,风景优美,物产丰富,花草树木繁多,是 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天然场所。水库于1958年11月动工兴建,1960年建成。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210平方千米,总库容14.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03亿立方米。是山东省第一大水库,素有"齐鲁第一库"之称。 根据省水利厅要求,为保障[[青岛]]市供水安全,开始潍坊峡山水库启动向青岛地区调水工作,总调水量为2500万立方米。峡山水库水通过引黄入峡输水干渠至引黄济青渠道,最终送至青岛[[棘洪滩]]水库。 ==序言介绍== 库区地处鲁东隆起区胶莱断陷盆地西南部,沂沭断裂带东侧,胶潍平原与潍河中游丘陵区接壤处,大部分为丘陵和坡麓平原,土层为亚砂土及亚黏土,堆积厚度一般为3米左右,底部为碎屑岩。库区地势南高北低,水库西岸为低矮的丘陵,东岸为孤岭残丘。峡山水库防洪标准为千年一遇,校核标准为万年一遇,溢洪闸最大泄洪流量18500立方米每秒。峡山水库枢纽工程由主坝、4段副坝、[[溢洪道]](闸)、[[放水洞]]、[[水电站]]组成。主坝北依峡山,全长2.75千米,最大坝高21米,坝顶宽7米,由黏土心墙砂壳坝和均质土坝组成。副坝位于潍河东岸,即南辛副坝、[[武兰]]副坝、[[刘家沟]]副坝、[[郑公]]副坝,分别与丘陵、高地相连接,全长28.88千米,顶宽6米,坝顶高程44.0~44.7米,为均质土坝。溢洪道建在峡山与鞋山之间,溢洪闸长332米,堰顶高程28.83米,建闸15孔,每孔净宽16米。沿库建有5处放水洞向灌区供水,设计总供水能力138.9立方米每秒。峡山水库水电站共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3475千瓦。 [[山东]]省最大的人工水库——峡山水库,坐落于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当年集几十万人力物力,建造的人工水库,当初的目的是防洪。1974年水位和大坝齐平,大坝外几十个乡镇,数个县城都有被淹的危险。几十年过去了,谁也想不到,水库现在时有干涸。 每次来到这里,都要去水库看看,离得很近,童年就是在水里泡大的,夏天男女老幼都去水库游泳。现在已经成为永远的回忆。有时翻开旧图片看一下,沧海变桑田。 ==水库效益== 峡山水库灌区总土地面积26.2万公顷,人口133.9万。灌区涉及[[昌邑]]、[[安丘]]、[[高密]]、[[寒亭]]、[[坊子]]及潍北农场,现已建成总干渠6条,长120.1千米;干渠43条,支渠412条。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0.2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6.93万公顷,最大实灌6.23万公顷,年供水量1.85亿立方米。灌区内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水稻]]、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水库结合农业灌溉,为北部沿海地区提供饮用水水源,同时北部沿海2.7万公顷盐碱地得到改造。<ref>[https://www.360kuai.com/pc/9b0be9de4ef780f28?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潍坊峡山水库开始向青岛供水了!青烟潍威四市共用峡山水!] , 快资讯 2019-09-21</ref> ==水库数据== 水库总库容 14.05亿立方米,兴利库容5.03亿立方米。库区涉及范围大,包括县市4个、乡镇11个、移民村97个。峡山水库主坝全长2680米,为均质坝,主要在安丘境内。副坝长24300米,在[[昌邑]]、[[高密]]两市。溢洪道(闸)位于峡山与鞋山之间的天然马鞍形上,带闸控制,设11孔10×6.6平方米弧形钢闸门,设计最大泄量为5090立方米/秒。电站分2级,一级设计装机3台1800千瓦,二级设计装机4台800千瓦及1台漏水发电机75千瓦。 [[File:峡山水库2.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发展历程== 当时修建这座水库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潍河下游两岸的洪涝灾害、农田灌溉和沿海群众吃水问题。历史上潍河曾叫淮河,因为它频繁决口,泛滥成灾,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所以下游的两岸群众称它为"坏河"。过去,昌邑、潍县的群众常说:"开了[[吴家漫]],昌邑、潍县跟着转。开了[[红崖口]],[[昌邑]]、[[潍县]]跟着走。""开了田家湾,淹了东半天。过了胶莱河,淹了三合山。" 峡山水库的修建由昌潍地委和专署直接领导,组织昌邑、高密、安丘、潍县4个县的民工参与建设。昌潍专署和地委成立了水库建设指挥部和水库工程党委,由副专员[[刘勇]]任指挥兼党委书记,副专员[[张兴堂]]为副指挥兼党委副书记。指挥部下面设有办公室、工程科、供应科、器材机械科、迁占科等。水库工程党委下设政治部,政治部下设组织科、宣传科、治保科、团委等,[[张钧任]]政治部主任。峡山水库修建期间,水库工程指挥部主要负责人先后换了三任,第一任是副专员[[刘勇]],第二任是副专员[[王凤文]],第三任副专员[[张精业]]。王凤文任职时间短,张精业任职时间最长,直到水库建成。 水库工程指挥部下面4个县分别设立指挥部 {| class="wikitable" |- ! 指挥部!! 指挥!! 当时职务!! 副指挥!! 当时职务 |- | 昌邑县|| 盛永治兼党委书记|| 昌邑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范学法|| 昌邑县副县长 |- |高密县|| 王培林|| 高密县副县长|| 朱同任|| 高密县检察院检察长 |- | 安丘县|| 刘永森|| 安丘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 |- | 潍县|| 赵群|| 潍县副县长|| 王纯|| 潍县农工部长 |} 1958年10月开始,水库整个工程建设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办法,昌潍地区成立指挥部,将工程分为四个工段,各县一包到底。县成立"团",以[[公社]]、耕作区、[[生产队]]为单位组建"营、连、排",实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管理办法,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但由于当时工具简陋,民工生活艰苦等原因,工程进度和质量受到一定影响,给以后的施工管理埋下隐患。 1958年11月到1959年春,施工的主要任务是大坝清基。 1959年2月到年底,重点是修筑大坝,同时建溢洪道、发电站和水闸。电站和水闸于当年完工,但由于缺货没能安装水轮发电机, 1963年才安装发电。 1960年春,先是搞原河道合拢,让河水改道走南面[[安丘]]裴戈庄导流沟。 1960年4月2日,开始大坝合拢,大坝合拢有3个县参与,北面是[[潍县]],中间是[[昌邑]],南面的[[安丘]],昌邑段最早完工。整体合拢于6月份完成。然后是大坝石头护坡,到10月基本完成。至此,峡山水库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又陆续进行了修建溢洪道消力池、修建输水洞、加修反滤层等工程。 1960年8月12日,潍河发生特大洪水,峡山水库入库流量达到每秒6830立方,水库大坝和潍河下流两岸群众安然无恙。 1960年9月,水库建成蓄水。放水洞设7个,安丘灌区从主坝南端埠望庄放水洞引水,放水洞洞身直径2米,有压涵管,设计流量3.5立方米/秒,1964年建成,主要担负赵戈镇3.5万亩灌溉任务。 1974年8月13日,潍河出现更大的洪水,入库流量达到每秒10400立方,水库再次发挥防洪作用,化险为夷。这两次洪水,如果没有峡山水库,潍河下流肯定要出现毁灭性的灾害。峡山水库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1976年,开始利用10年的时间,对水库进行保安全工程建设。 1986年至今,进行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工程均达到优良,促进了水库工程效益的发挥。 1992年,对电站进行改造,将一级1台500千瓦机组增容至650千瓦,新增二级1台650千瓦,现总装机容量达3475千瓦。 1996年,为了解决库区移民人多地少的矛盾,安丘市委、市政府大胆决策,实施了浅滩地改造工程,投资2100万元,筑坝23000米,改造土地2.13万亩。改造区内,上林(粮)下鱼(藕),经济效益大增。因[[赵戈镇]]的网箱养鱼、池塘养鱼面广量大,且质量上乘,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淡水养殖之乡"。 [[File:峡山水库3.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旅游景观== ===自然风光=== 1、峡山。峡山位于峡山水库北岸,象一只猛虎傍水而卧,俗称卧虎山、斜山。海拔171.1米,前后均为峭壁,东南稍坡,山势雄伟,风光绮丽。山上建有[[玉皇庙]]、[[娘娘庙]],山腰有[[吕祖洞]]、[[伯温洞]],相传明朝[[刘伯温]]在此隐居。 2、野沟河。[[野沟河]]源于太保庄镇永望屯村,向东经丈岭、北孟流入胶新河,全长约15公里,是一条保护较好的原生态河流。目前,在丈岭以西1000米处开发建设了渔池湖休闲娱乐风景区,修建了拦河坝、渔池湖山庄,湖面拓展到200亩,目前已初具规模。 3、石坑河。[[西连潍河]],东接胶新河,全长20公里,流经太保庄镇、北孟的部分村庄。因河道比较窄,部分河段被填平或改造。有些河段原生态面貌保护比较好。 4、七里兰岛。[[七里兰岛]]位于峡山水库南端,总面积约100亩(水位高时约60亩)。岛上树木丛生,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5、渠河、潍河下游水面宽阔,潍河新老河道之间的夹河套面积较大,风景秀丽,具有开发旅游的良好条件。 ===生态保护=== 1、太保庄万亩生态林。位于潍河与引黄济峡工程之间的夹河套,土地面积约12000亩。目前,林木种植总面积达到5000多亩,真正形成了"遥望一碧万顷,近看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象。 2、王家庄万亩生态林。位于水库西岸浅滩地带,总面积10000亩,目前已建成6000亩,林带与水库相映,库内碧波万顷,库外绿树一望无际。 ===文化名人=== 四公 在潍水沿岸,自古就流传着冰雹不打四公之说。这四公系指[[黄公]]、[[盖公]]、[[郑公]]、[[狄公]]。后是指这四公所在的四座山,即赵戈镇的黄公山、盖公山、砺埠山和狄山。 黄公,名黄石公,战国时著名兵家。在朱子村后隐居此山,去世后人们把他安葬在该山的最高处,并把该山改称"黄公山",以兹纪念。之后,又在他讲学的旧址建黄公祠(祠内黄公偶像端坐其中,[[韩信]]、[[张良]]置身其两侧,均为木雕),并派人看管。现不复存在。 盖公,生于本镇,是秦汉间有名的大贤,创立了"盖公之道"。晚年隐居朱子村南之山,逝后人们将其安葬在该山之巅,并将该山定名为"盖公山",后又立祠纪念。现不复存在。 郑公,名玄,字康成,东汉时人,著名经学大师。郑晚年被袁绍胁迫去随军,半道而亡,葬在他母亲的家乡,即现在的青州市郑母村,后又移葬其家乡[[潍水]]东岸的[[砺埠山]]上(此山在郑公管区郑公后殿村。)东汉末年,在其墓前立郑公祠,后经唐、清、民国和1987年四次整修,供游人瞻仰。现占地5亩多,有三间二层结构房屋,另有偏房,有人看护。 [[File:峡山水库4.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宋渭春墓 (县级) 民国 岞山镇张百户屯 于荫堂故居 (县级) 清--民国 岞山西下湾村 胶济铁路岞山站(县级)近代 岞山镇岞山村 岞山遗址 (县级) 商周 岞山镇岞山山前 西北院遗址 (县级) 周 岞山镇西下湾村西北 明镐冢 (县级) 王家庄子镇朱子村 祖茔碑刻群 (县级) 清 岞山镇西下湾村东 龙柏 2棵 树围1.2米 岞山镇东章村 国槐 1棵 树围3.9米 岞山镇东章村 国槐 1棵 树围2.62米 昨山镇马家屯村 小叶朴 1棵 树围3.85米 丈岭镇下坡村 国槐 1棵 树围3.65米 丈岭镇牛脊埠村 原安邱市的王家庄子镇朱子村附近与赵戈镇石头崖村交接地段有法林寺遗迹;[[盖公山]]、黄公山、韩信潍水战,[[朱子祠]]等遗迹;黄旗堡镇杞城一带,[[汶河]],潍河沿岸是原始社会文物密集区;原王家庄子镇李家古城村一带有故城遗迹、墓葬群。金线村抗战战场,诸城市的前凉台一带,特别是靠潍河地段,是文物重点调查地域。 ===文物古迹=== 孙猛冢、昌安故城和邓袭墓,朱子村的三宝塔、法林寺、朱子祠和[[明镐冢]]等。 [[孙猛冢]]。孙猛是秦朝的一员大将,在与齐国的军队作战时战死。作战地点就在本镇孙孟村。孙猛战死后,葬于此地。后受人尊敬,其墓渐大,称为孙猛冢。现不复存在。 昌安故城和邓袭墓。现李家古城村为原昌安县故城遗址。昌安县,汉置,唐初省入安丘。唐乾元二年,安丘县治徙此。北宋初安丘县治迁走,城遂废。昌安城作为县城前后历时八百余年,现尚存土城墙遗址一段,长约五百余米(后因村民建房屋用土被整平)。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封[[邓袭]](邓禹之子)为昌安侯,食邑于此。李家古城村北半里许有古冢,相传即昌安侯邓袭墓。现不复存在。 [[File:峡山水库5.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三宝塔]]、[[法林寺]]、朱子祠和明镐冢,均在朱子村。朱子村很早即为塔寺并存的佛教圣地。三宝塔,何时所建,不详。但从重修三宝塔记事碑得知,该塔在北周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周武帝宇文邕发起的灭佛运动中被毁,隋朝开皇八年重修。这个被毁的年代,比人们称之为塔祖的西安大雁塔还早近百年。 法林寺。何时建的说法不一。明万历[[《安丘县志》]]载,金崇庆元年(1212年)建,而清末[[《安丘乡土志》]]载,明正德二年(1507年)建。究竟建于何时,没有定论。 [[法林寺]]前面的石龟长2.8米,阔1.44米,高0.94米。其大,为全国庙宇石龟之冠,比孔庙内的石龟还大。因年久风化,其体多处裂璺,为抢救这一历史文物,在潍坊市文化局暨安丘市文化局的支持下,于2003年6月29日将其北移至高处,并建亭等加以保护。 朱子祠。宋朝庆元三年,大儒[[朱熹]]曾在法林寺一古槐下讲学,后为纪念朱熹,在槐之北建朱子祠。新中国成立后,这棵古槐依然奇特壮观,其粗难以用抱计量。下部环树有三个大枯洞,每洞可容人入出,上部绕树有大小不等的九个小枯洞,人称三门九窗。树上枝叶茂密,树下绿荫宜人,与朱子祠浑为一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不少文人曾来此凭吊。 明镐冢。在朱子村后,为县级文物。该冢与黄公山上的黄公冢和盖公山上的盖公冢,方位成品字形,人称"三冢鼎立。 ==水产资源== 峡山水库水源地有丰富的水产资源[[,鲤鱼]]、甲鱼、[[鲫鱼]]、黑鱼、[[鲢鱼]]、鲶鱼、[[田螺]]、河蚌等水产品非常丰富。近年来,为促进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群众大幅增收,潍坊市将发展水库渔业增殖作为当地的一个亮点来抓,通过连年向水库中投放四大家鱼中鲢、鳙等品种幼苗,进行人工增殖和管护,资源量和年捕获量逐年增加,增殖效果明显。 峡山水库的地下泉水甘甜爽口,在水库的周围乡村正在进行户表工程,为沿库各村庄饮用水安全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促进峡山的发展,峡山于2007年被划出昌邑,成为由潍坊市直管的峡山经济开发区。大量外来投资正在逐步到位,未来的峡山将在旅游开发上进行大刀阔斧的建设。 ==修建历史== 峡山水库开始时上阵劳力36000人,最多时达到73000人,加上后勤人员超过10万人。水库工程指挥部对民工实行军事化管理,每个县为一个兵团,兵团之下设营,1个公社为1个营。昌邑县当时16个公社,共组建了15个营。高戈庄公社位于库区,全部土地被水淹没,公社整建制取销,社员异地安置。 水库工程指挥部驻[[昌邑县]]东扶戈庄村,昌邑县指挥部驻昌邑县庞家山后村,民工全部在工地上住工棚。工棚是向下挖半米深,四周筑起1米高的土墙,上面用木头和草搭顶,里面用草铺成地铺,条件十分艰苦。水库国家投资6900万元,基本上全是[[工程费]]、[[材料费]],不下发各县,只给民工1个工日1毛钱的生活补贴。民工都是从家里带粮食、咸菜和工具,由村里记工分,其它没有任何报酬。<ref>[https://wenda.so.com/q/1535143634211356 峡山水库的修建历史] , 360搜索 2018-03-24</ref> 峡山水库由[[山东]]省[[水利勘探设计院]]负责设计,边设计边施工。水库主坝2700多米,南北走向,高21多米,封顶7米。副坝28000多米,高14米左右。<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724/09/7443026_772777261.shtml 山东最大的峡山水库怎样建成的?十万人用时近两年!] , 360doc个人图书馆 2018-7-24 </ref> 修峡山水库淹没了大概100多个村庄,其中有[[昌邑县]]的60多个村(高戈庄公社的全部,昨山和丈岭各一部),安丘县的一部分,高密县的一小部分。库区移民有的安置在本县,有近4万人被安置到吉林省。移民听从安排,不计较个人得失,表现出了很高的觉悟。但是,去东北的很多群众由于水土不服,患大骨节病,受了不少罪,后来大部分人回到了原籍。 [[File:峡山水库6.jpg|缩略图|右|300px|[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峡山水库库容是13.77亿立方,兴利库容为5.01亿立方。水库建成后当年就经受了严峻考验。 峡山水库在抗旱灌溉方面也发挥巨大威力。当时,峡山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为100万亩,其中昌邑60万亩,高密25万亩,潍县10万亩,安丘5万。水库配套设施建成后,实际灌溉面积达到了153万亩,其中昌邑78万亩,高密38万亩,寒亭26万亩,安丘8万亩,潍北农场3万亩。由于峡山水库每年放水灌溉压碱,昌邑、潍县北部的盐碱地得到改造,土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原来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亩产由原来200斤左右,提高到现在的2000多斤。群众吃水问题也得到了根本解决。 ==影视文献== 1959年12月24日,山东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昌邑市卜庄营的电影记录片,片名为[[《峡山水库帅旗飘》]]。片中绝大部分是卜庄营的镜头,片子长达1个半小时。该片于1960年1月16日拍摄完成,首先在峡山水库工地试映,然后在全国放映,影响很大。昌潍专区曾有两部拷贝,其中1部1966年3月还曾在昌邑县和地委礼堂放映过。同年7月份,专区招待所所长还接触过这部片子,后来"文革"形势乱了,片子下落不明。另一部存档的片子被省档案馆要去了,后来进了中央档案馆。1998年,曾有人查找过这部片子,据说在北京中央档案馆,已作为重要档案保存。 ==经济发展== 一是发展环库观光旅游业。突出观水的主题,建设"一环"观光路线。沿水库大坝建设108公里环库观光路,水库外侧100米发展生态林带,建成绿色观光长廊。对水库主坝两侧进行绿化改造,建设成绿色生态观光大坝。在水库上游建设万亩[[莲藕]]、万亩湿地、万亩林场、万亩生态农业园四个观光旅游区。对水库上游的岛屿进行开发,建成集餐饮娱乐垂钓于一体的水上乐园。 二是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业。突出玩水的主题,建设"一线"观光路线。在水库下游从潍河到九龙涧之间建设橡胶坝,形成较大的水面,发展水上运动等体育娱乐活动。在潍河两岸发展度假休闲娱乐区,配套建设高标准的商务、餐饮、住宿、休闲设施,聚集人气,形成高层商务活动中心和度假中心。 三是充分挖掘历史旅游资源。突出历史人文的主题,结合"一环"、"一线"旅游路线,对峡山[[刘伯温洞]]、[[郑公祠]]、[[朱子祠]]等历史旅游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增加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精品旅游路线,提高旅游开发的档次和水平 。<ref>[http://mini.eastday.com/a/180401134036837.html?qid=02263 山东省最大的人工水库——峡山水库,2011到2018年,沧海变桑田] ,中国数码之家 2018-04-01 </ref>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1986年,潍坊市人民政府确定峡山水库为城区水源地。到2000年先后建成了5项供水工程。目前,峡山水库平均每年向城区供水3000多万立方米,有力保证了城区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供水已成为峡山水库的一项重要产业。今峡山水库已开发,四周植树种草,并建成许多景点,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峡山水库属富营养型,饵料生物共7门50属,鱼类自然繁殖条件优越,库内主要经济鱼类有[[大银鱼]]、[[小银鱼]]、[[鲤鱼]]等近10种,年产量在6000吨以上。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e0890lw9k4z|480|270|qq}} <center>山东最大水库:潍坊峡山水库</center> {{#iDisplay:d0795fe4vh7|480|270|qq}} <center>高清航拍,潍坊峡山水库:已变成“山东第一大草原”</center> {{#iDisplay:b3028mhp1bs|480|270|qq}} <center>峡山水库迎来今年最大规模的增殖放流活动</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920 建築藝術總論]]
返回「
峡山水库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