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34.1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工字型大廈 的原始碼
←
工字型大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工字型大廈'''<br><img src="http://www.divinehere.com/column/18johnson/061800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www.divinehere.com/column/18johnson/0618004.html 圖片來自divinehere]</small> |} '''工字型大廈'''('''H block'''),又稱'''H型大廈''',是[[香港公共房屋]]大廈的一種,並在1970年代後期開始興建,主要用作出租[[公屋]]用途。 ==說明== 工字型大廈於1976年發表,橫切面呈「H」字型;樓高26至28層,而升降機大堂設於大廈正中,即「工」字的中間的一筆。大廈設三部[[升降機]],三部各服務不同的層數,多數安排為除1樓及頂層外每三層一停(但部份已更換升降機的屋邨,會在1樓加開層站;至於頂樓因升降機機房結構所限,不會加開層站,但會在下一層安排多一台升降機可達)。兩條[[樓梯]]設於升降機後,樓梯為重疊設計(鉸剪樓梯),兩樓梯交錯設於同一位置。此外大廈亦集合中央走廊式大廈、露台相連式大廈及[[雙塔式大廈]]設計的優點。 圖為一工字型大廈標準7人單位的平面圖,單位內除了[[廁所]]、[[廚房]]及[[露台]]外,並沒有固定的間隔,居民可按需要自行間隔。露台與大廳間有一[[百葉窗|百葉玻璃窗]]相隔,令露台位置的光線可照入大廳。雖然稱為露台,實際上並非露天,而是[[騎樓]],該位置居民多用作掛衣服、安放[[洗衣機]]的地方。 工字型大廈的單位[[面積]]一般比較大,最大的工字型大廈單位建築面積達 93.9平方米,位於[[沙田]][[博康邨]]博文樓及博安樓2樓。是香港公型屋邨中擁有最多大型單位的大廈型號之一。 由於早年採用[[三相電]],不少居民乘著法律漏洞安裝舊式[[熱水爐]],導致接連發生[[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事件,因此當局修例增設氣體熱水爐通風口,因此1984年起入伙的工字型大廈,細部設計均與早年入伙的稍有差異(熱水爐通風口改為裝於廁所窗下的空位;而之前建成的則將通風口延伸出廁所窗外)。 此型號大廈優點是通風良好,尤其是其細房(即是類似雙工字型的01,08,09,22,23,30室之類的單位)三面環窗,且窗戶面積頗大,夏天大多打開大門及窗戶而較少使用冷氣,而其他類型單位通風亦都較其他型號大廈(包括雙塔式)為佳;第二是光線充足;第三是讓建築師能夠彈性修改樓宇的不同組合,以按照地盤的地勢和公屋的大廈分布,使公共屋邨的編排更多變化。亦包括之前各種設計的結構優點,並而能夠採用最新的建築方法<ref name="房委會"> {{Cite book | author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title = 1975-1976年度香港房屋委員會工作報告 |location = 香港 |publisher = 香港房屋委員會 | date =1976年 | pages = 第14頁}} </ref><ref name="H_block"/>;第四是每層單位的住戶分組成聚居,並成為一個小型社會,使鄰居的關係更為密切。同時每位住戶的居住較為清靜,並不受外來的影響。 全港首座標準'''單座工字型'''公屋大廈為落成在1979年的[[柴灣]][[環翠邨]]怡翠樓,而全港首座標準'''雙工字型'''公屋大廈為同落成在1979年的[[黃大仙]][[彩雲邨]]觀日、伴月樓;最後一座於[[徙置區]]範圍加建的是落成在1986年的[[葵涌]][[石籬邨]]石逸樓;經歷9年時間,於1988年落成的[[元朗]][[朗屏邨]]鳳屏、鵲屏樓成為全港最後一座標準型雙工字型,不過當時[[Y型大廈|Y型公屋大廈]]已經相當普遍了。 ==類型== 工字型大廈可分為'''單座工字型'''(single-H block)、'''雙連座工字型'''(Double-H block)及'''三連座工字型'''(triple-H block)三種;三種工字型大廈均以單座工字型為基本,單位的設計亦頗為統一。 單座工字型的最大特色是設有可供11人住戶入住的B型單位,而這種樓宇只在沙田區的[[秦石邨]]、黃大仙區的[[東頭邨]]、[[黃大仙下邨|黃大仙下(二)邨]]及[[彩雲邨]]、葵青區的[[長康邨]]、東區的[[環翠邨]],以及元朗區的[[水邊圍邨]]出現。 雙連座工字型即由2座單座工字型組合而成的樓宇,分為高座及低座,即兩座相連的工字型有一座會較高,而標準雙工字型大廈的樓高約為26至28層。大部份屋邨會以高、低座同用一名,如[[博康邨]]博文樓;小部份則會高座、低座各有名字,如[[彩雲邨]]的其中首座雙工字型的高座名為觀日樓,而低座名為伴月樓。雙工字型高座與低座相連位置是垃圾房,供兩座共同使用,因此兩座大廈實際上互通,但垃圾房門會鎖上,只供清潔工人使用(除了在更換升降機時,部份屋邨會暫時開放相關通道供受影響居民使用)。 三連座工字型即由3座單座工字型組合而成的樓宇,由兩座低座及一座高座相連而成,大廈可以因應屋邨規劃以品字型方式相連或向外相連。但是,此類大廈並沒有第三代設計。 經特別設計的工字型屬於單向走廊,布局類似後期出現的[[相連長型大廈]],此類大廈[[走廊]]為單向式,以及大廈層數較矮,只有約13-15層,但同層的單位數目較多,且使用另一款單位設計,普遍單位面積較大,不少單位更設原裝梗房。該類大廈只在[[大窩口邨]]及[[禾輋邨]]出現。 ==大廈設計== 工字型大廈可大致分作三代設計,因此單位及外型的設計亦有所不同。 而第一、二代設計的大廈因機房位置限制而升降機不能到達頂層(即低座的26樓、高座的28樓),受影響的升降機將於下一層加設一層站,方便頂層住客。上述安排已在[[東頭邨]]貴、振兩座大廈率先實行。至於[[東頭邨]]、[[隆亨邨]]及第三代大廈的機房位置較高,升降機可以到達頂層。 消防泵房絕大多數設於14樓。 另外,部份大廈的其中一條樓梯不能直接由樓上通往地下(但會在二樓加設平台連接另一條樓梯通往地下)。 ===第一代=== 第一代工字型大廈的每邊翼尾設有8人單位及5人單位各一,廚房及廁所設於大廈最末端。 ===第二代=== 第二代工字型大廈則重新設計成更實用的7人及9人單位;將8人單位的長走廊縮短,而單位的廚廁及露台的大小亦縮小並改設於大門附近,以騰出更多空間作分間房間之用。 ===第三代=== 第三代工字型大廈的設計與第二代相似,唯於廁所設有煤氣熱水爐通風口,而7人單位浴室通風窗的面積亦縮小(只限於個別大廈)。 ==現況== 所有工字型大廈已升格為甲級保安系統,如24小時護衛當值、[[閉路電視]]監察、大廈入口附有密碼鎖、電閘及對講機裝設大閘。房委會已將部份工字型大廈住宅單位通過[[租者置其屋]]計劃出售<ref>[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b5/print/0,,3-263-1-0-0-0,00.html 房委會 租置屋邨資料資料]</ref>,亦計劃為工字型大廈加設[[冷氣機]]去水喉,減少冷氣機滴水的情況<ref>[http://www.legco.gov.hk/yr05-06/chinese/panels/hg/papers/hg0105cb1-618-6-c.pdf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 為租住公屋大廈裝設冷氣機冷凝水去水管]</ref>。 工字型大廈落成時對消防要求並不是太嚴格,因此房屋署已展開更換防火木門計劃,逐步為所有工字型大廈單位更換防火木門。然而,根據房署的更換木門計劃,工字型大廈每層有四個單位的木門不會更換,因此有居民感到不滿<ref>[http://www.housingauthority.gov.hk/hdw/content/document/gb/aboutus/ha/paperlibrary1/shc/SHC4605.pdf 香港房屋委員會 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議事備忘錄---與關注團體舉行會議的紀要]</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920 建築藝術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工字型大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