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186.2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工業技術研究院 的原始碼
←
工業技術研究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工業技術研究院''' </p> |- |<center><img src="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www.taiwantradeshow.com.tw/exhibitor-logo/202009/T-96083310.pn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aiwanintlwaterweek.com/zh-tw/exhibitor/C227EC489DCD9949131C1DFA0A8A0D8A/info.html 圖片來自taiwanintlwaterweek] </small> |} '''工業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研院''',英文簡寫:'''ITRI''')是國際級的應用研究機構,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自1973年成立以來,率先投入積體電路的研發,並孕育新興科技產業;累積近三萬件專利,並新創及育成包括[[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台積電]]、[[聯華電子|聯電]]、晶元光電等上市櫃公司,帶動產業發展。總部位於[[新竹市|新竹]],並在美國、歐洲、日本皆設有辦事處。<ref>[https://www.taiwanintlwaterweek.com/zh-tw/exhibitor/C227EC489DCD9949131C1DFA0A8A0D8A/info.html 工業技術研究院],taiwanintlwaterweek</ref> 面對環境的機會與挑戰,工研院擘劃「2030技術策略與藍圖」,厚植AI人工智慧、半導體晶片、通訊、資安雲端四大智慧化共通技術,聚焦「智慧生活」、「健康樂活」、「永續環境」三大應用領域的研發方向,用科技創新翻轉生活,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發展解決方案、創建嶄新市場,以謀求人類社會福祉,引領產業社會邁向美好未來。 == 介紹 == 工研院是台灣最大的產業技術研發機構,也是開創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先鋒。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經濟部|經濟部]]資源委員會於1945年10月接收隸屬於台灣總督府的「'''天然瓦斯研究所'''」,暫時改名為「'''天然氣研究所'''」。1973年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推動聯合工業研究所、'''聯合礦業研究所'''、'''金屬工業研究所'''合併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1975年,RCA獲選為台灣積體電路合作計畫的夥伴,1976年,第一批赴美受訓的工程師整裝待發,1977年,工研院建立台灣首座4吋晶圓的積體電路示範工廠,並自1980年起,陸續衍生了包括[[聯電]]、[[台積電]]、[https://www.tmcnet.com.tw/ 台灣光罩]、[https://www.vis.com.tw/tc/ 世界先進]等半導體大廠,奠定了台灣IC產業起飛;1983年工研院更開發出與[[IBM]]相容的個人電腦,並將技術移轉給國內業者,帶動週邊產業的蓬勃發展,奠定了個人電腦資訊產業的基礎。 工研院運用了研發環境的獨特性,以及透過綿密堅實的產業網絡關係,連結區域或產業之研發能量,積極協助台灣產業發展與升級。2005年起,為配合台灣整體區域產業發展政策,強化科技與地方產業的連結,陸續在台南六甲設立「南分院」、南投設立「中分院」,深耕台灣產業創新的研發專區。 四十多年來,工研院一直以「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主要任務,從創新研發、人才培育、智權加值、衍生公司、育成企業、技術服務與技術移轉等過程,對台灣產業發展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自成立以來,培育超過上百位CEO,新創及育成,累積近三萬件專利,不但為台灣開創許多前瞻性、關鍵性的技術,並孕育多家台灣新興科技產業,培育無數科技人才。由工研院轉進企業界的員工,許多人實際成為台灣經濟的掌舵者,包括[[張忠謀]]、[https://www.nctu.edu.tw/outstanding/%E8%83%A1%E5%AE%9A%E8%8F%AF 胡定華]、楊丁元、[https://www.itri.org.tw/ListStyle.aspx?DisplayStyle=01_content&SiteID=1&MmmID=1036234671167627651&MGID=654072144645137351 章青駒]、[[蔡明介]]等對台灣產業具有影響力的人士,這些工研人在台灣科技產業中,如同織起一張綿密的網,讓台灣新興的科技產業從無到有,屢創佳績。 == 沿革 == *1973年,時任經濟部長[[孫運璿]],推動將經濟部所屬的[[聯合工業研究所]]、[[聯合礦業研究所]]、[[金屬工業研究所]]合併,成立'''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1976年,與[[美國無線電公司]](RCA)簽訂技術移轉授權合約,成功引進[[半導體]]製程技術。 *1980年,衍生成立[[聯華電子]],為國內第一家專業4吋[[晶圓]]製造公司。 *1985年,研發[[碳纖維]][[複合材料]],技轉[[自行車]]、[[高爾夫球]]及[[網球拍]]廠商,其中技轉廠商之一的[[巨大機械]]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自行車廠。 *1987年,衍生國內第一家六吋晶圓製造廠「[[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開創全球第一個晶圓代工製造營運模式。 *1989年,衍生設立「[https://www.mirle.com.tw/ 盟立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為國內最具規模的整合性工業自動化公司。 *1990年,召集國內46家廠商成立「[[筆記型電腦]]聯盟」,建立產業分工體系,促使台灣日後成為全球最大的筆記型電腦生產國。 *1993年,衍生成立「[https://www.vis.com.tw/tc/ 世界先進積體電路公司]」,是國內第一家八吋晶圓製造公司,使台灣晉升為世界半導體主流國之一。 *1995年,執行「共用引擎計畫」,自[[英國]][[蓮花汽車]]技術移轉,開發台灣第一部量產之1.2升8閥及16閥汽車共用引擎,並促成華擎機械之成立。 *1996年,成立開放實驗室,加速產業技術開發及開創新興高科技產業。 *2002年,完成台灣第一座符合國際水準之多功能cGMP中草藥試驗工廠建廠。 *2005年,獲亞洲育成協會(AABI,Asian Associatin og Business Incubation)「亞洲最佳育成中心」(AABI Award)獨家榮銜。在[[台南縣]][[六甲區|六甲鄉]]成立「南分院」,將工研院研發能量延伸至南台灣。 *2007年,啟用全國首座軟性電子量產開發實驗室,此為領先全球具量產開發技術能量的開放合作實驗室,加速國內軟性電子產業的發展。 *2008年,建置開發[[WiMAX]] Forum認可的全球首座[[WiMAX]] Forum應用實驗室(MTWAL),協助國內業者進行各種概念服務的驗證測試。 *2009年,建置台灣首座獲全球認證(IECEE)的太陽光電測試實驗室(IEC 61215 CBTL),成為全球唯一非會員國取得認證資格的國家。 *2010年1月,加入國際照明委員會(CIE),為國家級會員。 *2010年3月,與美國UL合作,推動電動車電池模組暨充電系統安全認證技術標準。 *2010年6月,打造亞洲首座三維立體積體電路(3D IC)研發實驗室。 *2011年1月,與德國Fraunhofer簽訂歐盟科研計畫協定(FP7 Grant Agreement)。 *2011年7月,推動綠色低碳院區計畫Green Campus、成立社會公益委員會。 *2011年9月,與日本[[九州大学|九州大學]]合作,建立全國首座人因照明實驗室。 *2011年11月,[https://itic.com.tw/ 工研院創新公司](ITIC)與日本三菱日聯投資公司(MUCAP)成立台日創投基金。 *2012年3月,LED照明測試實驗室取得CBTL認證,為國內第一座符合IEC國際標準之LED照明測試實驗室、成立「商業化諮詢委員會」推動新創事業。 *2013年6月,於[[荷兰|荷蘭]][https://spark.stpi.narl.org.tw/public/article/show?id=8a8a839165c1baae0165c1baf590007a 恩多芬高科技園區]成立工研院荷蘭辦公室、與[[台泥]]合作建立臺灣首座「鈣迴路補或二氧化碳先導型試驗廠」、成立「工研院科技新創俱樂部」,為台灣高科技產業營造創業氛圍。 *2013年7月,工研院六甲院區「南部雷射光谷育成暨試量產工場」啟用。 *2013年8月,成立工研院中分院,帶動中部產業發展。 *2014年1月,成立亞洲首座通過具國際公信力認證資格的功率模組測試實驗室。 *2014年3月,全球首座正式營運的OCP開放運算計劃認證中心開幕。 *2014年9月,工研院中分院與經濟部中台灣創新園區開幕。 *2015年4月,研發成果「可高速充電鋁離子電池」刊登於英國Nature期刊,為再生能源儲能產業注入創新能量。 *2015年5月,成立「工研新創群英會」平台,匯聚創業家CEO的成功創業經驗,培育更多新的年經創業家。 *2015年6月,於美國矽谷成立「台灣創新創業中心」串聯國際新創產業鏈。 *2015年12月,工研院燃料電池認證實驗室獲得產品安全測試驗認證機構UL認證,為亞洲實驗室通過認證首例。 *2016年4月,與全球第二大漆包線塗料生產廠商-[http://www.totoku-toryo.co.jp/chinese/company 東特塗料株式會社],簽訂電動車馬達散熱關鍵材料合作備忘錄,展開跨國高導熱絕緣樹脂技術合作。 *2016年7月,與台泥公司進行碳捕獲及利用技術合作簽約儀式,協助廠商擴大建置微藻養殖示範系統及研發中心,進行微藻固碳及加值化應用。 *2016年9月,與圖形處理器(GPU)加速運算技術大廠[[英伟达|NVIDIA]](輝達)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深度學習、人工智慧導入自動駕駛車輛,及共同開發機器人智慧化。 *2016年11月,成立巨量微組裝產業推動聯盟,串連顯示、LED、半導體及系統整合廠商,共同建立跨領域產業交流平台。 *2017年10月,率先進駐[[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沙崙綠能科學城]],與[[台塑]]共同打造染料敏化電池試量產線。 *2017年11月,攜手[[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國家科學院]],擴大科研創新合作平台綜效。 *2017年12月,創新園區正式揭牌啟用,以共創模式打造創新研發與產業化聚落。 *2018年7月,成立「電網管理與現代化策略辦公室」,推動電網管理技術和解決方案。 *2018年7月,成立「循環經濟策略辦公室」,推動跨域整合型循環經濟產業創新研究。 *2018年7月,與[https://www.more.com.tw/ 車王電子]、[[華德動能科技|華德動能]]、X-by-Wire新創公司iAuto及臺灣大學等合作,發表國內首部「自動駕駛中型巴士」及「自動駕駛商用車」。 *2018年8月,成立「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提供台灣產官學研各界專業的市場資訊與顧問服務。 *2018年10月,成立「人工智慧應用策略辦公室」,推動產業AI化與AI產業化。 *2019年2月,整合25家電力、電網及再生能源等領域的領導企業與學校,成立「電網人才發展聯盟」,力促臺灣能源轉型。 *2019年8月,攜手臺灣中小企業銀行、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三方合作,結合資金市場與科技市場,以無形資產評價獲取銀行優惠利息融資,開我國首創。 *2019年10月,與新竹市政府合作,共同推動「Taiwan No. 0001」自駕車正式於新竹南寮漁港揭牌上路,成為全臺首輛能在開放場域驗證的自駕車。 *2019年10月,工研院光電測試實驗室獲得權威 DiiA 聯盟認可,成為國內唯一取得 DALI(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DALI)認證殊榮之測試實驗室。 *2019年12月,國內第一座兼具自然、人文、科技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正式啟用,提供業者進駐,並進行綠能技術研發及產業測試驗證等,打造出臺灣的綠金聚落。 *2020年1月,與宏碁集團子公司愛普瑞及宏遠興業,以智慧穿戴裝置「iStimUweaR複合式智能穿戴系統」,共同簽署合約,搶攻全球數位運動商機。 *2020年2月,與工具機公會、精機中心、金工中心、紡織所等單位,共同協助廠商布建生產口罩之設備。 *2020年2月,與[[強生公司|國際嬌生集團(Johnson & Johnson)]]旗下楊森藥廠(Janssen Pharmaceuticals)共同研發「雙效免疫治療藥物開發技術」。 *2020年2月,與日本創投公司UMI簽署戰略性合作夥伴協定,針對感測器、微機電系統、資訊與通訊之特殊化學品及半導體材料等應用,透過技術合作創新與加值,引進日本風險資金,共同布建未來市場。 *2020年4月,發表「熱影像體溫異常偵測技術」,藉由非接觸式探測紅外線能量的方式,進行體溫的檢測,以創新科技守護防疫的關鍵第一線。 *2020年4月,發表「智慧關懷居家管理系統」,透過系統自動化排程訪查主動關懷,支援第一線防疫人員的關懷負擔。 *2020年5月,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合作,率全國之先在類負壓隔離病房中,導入「非接觸影像心律偵測」及「物聯網智慧閘道器」(IoT Gateway)兩項技術的「零接觸是防疫科技平台」。 *2020年5月,攜手退輔會榮家榮願投入「智慧長照共創簽約」,結合創新智慧科技與豐富照護經驗,打造智慧照護驗證試驗場域。 *2020年6月,與台大生醫分院、[[馬偕紀念醫院|新竹馬偕]]共同合作開發「正壓採檢亭」,具有安全設計、採檢量高、節能舒適、獨立潔淨、組裝迅速等五大特色。 *2020年6月,攜手博晟生醫,以「兩相材料軟硬骨關節修復技術」,研發出國內首件自主研發的再生醫學產品。 *2020年7月,「iPMx分子快速檢驗系統」完成TFDA案製造核准,並參與全球60個國家與超過400個實驗室參加之COVID-19檢測能力測試,結果全數正確。 *2020年7月,攜手信保基金與26家金融行庫,以資金導入及技術提升兩大主軸,結合資本市場與科技市場,協助台灣中小企業與新創公司掌握成長契機,創造台灣智慧價值。 *2020年7月,與資策會、精機中心、金屬中心等法人共同開發「智慧機械雲平台」,協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2020年8月,與韓國富川市簽署「新世代環境物聯網汙染溯源及預測技術」合作意向書。 *2020年8月,打造國內首台呼吸器原型機,獲得TFDA專案製造許可。 *2020年8月,攜手泰博科技與土耳其Arcelik開發「複合式個人化健康檢測站」,兩分鐘即可完成生理資訊量測,並透過雲端將數據傳至醫院,降低醫護人員面對面接觸感染風險。 *2020年9月,與臺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及世界雷射應用領導品牌德國創浦集團(TRUMPF)攜手成立「臺灣半導體與電子產業先進雷射應用服務中心」。 *2020年9月,聯手產官研近50餘家廠商代表,共同成立「臺灣電動車輛電能補充產業技術推動聯盟」,期以整合臺灣產業與消費者需求,制定共同充電介面。 *2020年10月,與新思科技合作成立人工智慧晶片實驗室(AI Chip Design Lab),加速臺灣AI晶片發展。 *2020年11月,與英國化合物半導體應用創新中心(Compound Semiconductor Applications Catapult; CSA Catapult)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0年11月,啟用「TBIC生醫產業跨域整合實驗場域」(Taiwan Integrated Biomedical Industrial Center),以三大驗證實驗室與四大模擬臨床場域,為國內第一個智慧醫療跨域整合實驗場域,吸引國際知名生醫產業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AZ)率先投入成立「未來醫療實驗室」。 *2020年12月,「南部產業創新策略辦公室」正式揭牌,整合產官學研的創新計劃資源,推動南部產業發展。 *2020年12月,舉辦世界首度虛擬整合之無人機競技賽,是全球首場結合數位無線圖傳,並首次採用虛實障礙賽道的競技無人機比賽。 *2020年12月,以「節能展示屋」攜手日本東京電力Power Grid等12家國內大廠,共同投入百億智慧智能商機。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工業技術研究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