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8.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巴西高原 的原始碼
←
巴西高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巴西高原</big> ''' |- | [[File:巴西高原高原.jpg|缩略图|居中|[http://i.serengeseba.com/uploads/i_1_183889524x1953991021_26.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巴西高原 外文名: PlanaltoBrasileiro 面 积: 500多万平方千米 地理位置: 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 海 拔: 300~1500米之间 气 候: 热带草原气候 |} '''巴西高原'''(葡萄牙语:PlanaltoBrasileiro)是[[南美洲]]东部位于[[巴西]]境内的广阔[[高原]],面积50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高原(仅次于[[南极]]的冰雪高原)。<ref>[https://dili.chazidian.com/baike-10420/ 巴西高原]查字典地理网</ref> 巴西高原位于南美大陆东部,介于南纬5°~30°之间,北邻[[亚马孙平原]],西接[[安第斯山]]麓,南与[[拉普拉塔平原]]相连,东临[[大西洋]]。巴西高原为一古老高原,发育于巴西陆台,古老的基底岩系由[[花岗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和[[石英岩]]等组成。地表起伏比较平缓,地势向北和西北倾斜,大部分具有上升准平原特征,海拔在300~1,500米之间。 ==地质地貌== 由于各部分构造的具体情况、升隆程度及岩性等不同,在地形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异。东部([[圣弗朗西斯科河]]以东)属大西洋地盾,曾经受元古代的[[褶皱运动]]及新第三纪的断裂上升作用。经过长期的侵蚀和准平原化过程,形成了现今的波状起伏高原。 ==气候== 高原南跨[[亚热带]],接近[[地球]][[赤道]],所以气候热,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且量大,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主要生长着热带稀树草原[[植物]],是南美洲杉的盛产地域。 巴西高原分布最广的气候是热带草原气候,其次是[[热带雨林气候]],分布最小的是亚热带湿润气候。巴西高原东部有高高的脊状山岭,在[[里约热内卢]]到圣多斯一带,形成了大西洋沿岸大峭壁。大峭壁背负高原,面对大洋,从大西洋中远远望去,就像一座铜墙铁壁屹立在大洋彼岸。 ==矿产资源== 巴西高原不仅是巴西的[[农牧业]]重要产地,[[铁]]、[[锰]]、[[金刚石]]等矿藏也很丰富。高原上的[[矿产]]资源尤为丰富,含有铁、锰、铅、锌、铬、镍、锡、[[石英晶]]、[[云母]]等多种矿藏。其中以伊塔比拉为中心的“铁矿四角地区”是世界著名的优质大铁矿区。南纬20°以南的巴拉那河流域的高原地面上覆有大面积的熔岩。 ==高原生活== 巴西共分潮湿赤道带、潮湿热带、半潮湿热带、半干旱热带和潮湿亚热带五个气候带。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缓慢上升。然而亚马孙流域,尽管处于赤道带,但气温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高,平均温度不超过27℃,最高气温不超过36℃。巴西利亚、[[圣保罗]]等高原城市平均气温仅19℃,气候宜人。在南部亚热带地区,平均温度在16℃—20℃,一些地势高的地方平均温度只有10℃,冬天有时还要下雪。不过巴西各地的湿度相当高,特别是在沿海地带。年降雨量随地区不同而有差异。在潮湿赤道带的亚马孙地区年降雨量最高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节。 部分巴西人在巴西高原上生活,是因为气候好,物产丰富。巴西是[[欧洲]]人的[[移民]]国家,欧洲可以从高原上找到与他们国家类似的天气。比如南部的portoalegre是很有名的[[德国]]人聚居地。巴西最大的州圣保罗和里约都是在平原和高原交接的地方。并不完全属于[[平原]]也不完全 属于高原。巴西利亚在巴西板块的中心,由原来的里约迁都到这里是出于带动全国[[经济]][[政治]]的发展考虑和里约治安差的综合考量。 潮湿热带地区主要是在北里奥格兰德到圣保罗州北部的沿海地区,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区从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内地、南马托格罗索州和马托格罗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亚州、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内地,均属半潮湿热带气候,每年分旱季和湿季,年降雨量为1500毫米。半干旱热带在巴西东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于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于一段时期,全年大部分时间缺雨。南回归线以南的巴西土地属潮湿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与[[中国]]的季节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为春季,12月22日 —3月21日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为冬季。 ==重要城市== 自1960年后,巴西首都已从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中部的新城巴西利亚。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750 美洲史地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巴西高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