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4.53.2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帝鱷屬 的原始碼
←
帝鱷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帝鱷屬'''<br><img src="https://i.pinimg.com/originals/d9/bf/54/d9bf541004ea6352519c729a145d311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interest.com/pin/333618284880619658/ 圖片來自pinterest]</small> |} '''帝鱷屬'''(屬名:''Sarcosuchus'')又稱為'''肌鱷'''、'''帝王鱷''',意思為“肌肉鱷魚”,是種已滅絕鱷類。牠們生存在於早[[白堊紀]]的[[非洲]],是曾經存活過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牠幾乎是現今[[鹹水鱷]]的2倍大,重量約是4到6公噸。 直到最近,對於這種動物的了解僅來自於少數牙齒與鱗甲,是由[[法國]]古生物學家[[艾伯特·拉伯]](Albert-Félix de Lapparent)在1940年代到1950年代於[[撒哈拉沙漠]]發現。 然而在1997年與2000年,[[保羅·塞里諾]](Paul Sereno)發現6個新標本,其中一個標本有將近一半的完整頭顱骨與大部分的[[脊柱]]。所有其他巨鱷都只有少數局部頭顱骨,所以帝鱷是實際上最大的巨鱷。 == 描述 == 當帝鱷成長完全時,牠們應該跟[[公車]]一樣長,約11到12公尺長,重達6000公斤。<ref name=SuperCrocFactSheet>{{cite web |url=http://www.supercroc.org/about.htm |title=Fact Sheet |accessdate=2007-09-22 |last=Lyon |first=Gabrielle |work=SuperCroc |publisher=Project Exploration}}</ref>而現今最大的鱷魚[[鹹水鱷]],僅有帝鱷的2/3長(6.3公尺),重約1,200公斤。 最大型的帝鱷應該是年齡最老的。根據一個成長80%個體(以已知最大型的帝鱷個體作為基準)的[[皮內成骨]](Osteoderms骨質外皮,)上的成長環,顯示帝鱷在牠50到60年的[[預期壽命]]間持續地成長。現代鱷魚以更快速度成長,花約12年成長到牠們的成年體型,成年後成長速率更為緩慢。 牠的頭顱與成人一樣大,約1.78公尺。上頜的長度大於下頜,形成咬合不正。頜部相當狹窄,尤其是幼年體。口鼻部佔了75%的頭顱長度。<ref name=sereno2001>{{Cite journal|author=Sereno, P.; Larsson, H.C.; Sidor, C.A.; Gado, B.|year=2001|url=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ntent/abstract/294/5546/1516|title=The Giant Crocodyliform Sarcosuchus from the Cretaceous of Africa|journal=Science|volume=294|pages=1516-1519}}</ref> 帝鱷的巨型頜部有132個粗厚牙齒,[[漢斯·拉爾森]](Hans Larsson)形容它們像是鐵路道釘。牙齒呈圓錐形,適合用來抓取、夾住獵物,而非現代鱷魚狹窄的撕裂用牙齒(類似某些陸地肉食性動物)。帝鱷的頜部咬合力可達到18,000[[磅]] 80,000[[牛頓 (單位)|牛頓]],讓獵物很難逃脫。 牠擁有一排覆蓋沿者背部排列的鱗甲或[[皮內成骨]](Osteoderms),最大的鱗甲達1公尺長。鱗甲可當裝甲用,可能輔助支撐牠們的巨大身體,但也限制了牠們的靈活性。 帝鱷的口鼻部末端有個奇特的凹處,稱為「鼓泡」(Bulla),相當於[[長吻鱷]]的「壺」(Ghara)。不像長吻鱷,所有帝鱷的口鼻部末端都有這凹處。這顯示它並非帝鱷的性選擇特徵,而只有雄[[長吻鱷]]擁有口鼻部末的凹處。這結構的用途仍然不清楚。[[保羅·塞里諾]]與其他爬蟲類專家對於凹處用途的看法,從幫助嗅覺到發聲器官都有。<ref name=geonews2001>{{Cite web|url=http://www.geolsoc.org.uk/template.cfm?name=Saurosuchus|title=Giant croc and a right load of bulla|publisher=Geology News|accessdate=11-4-2006|date=2001年11月|deadurl=yes|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426025559/http://www.geolsoc.org.uk/template.cfm?name=Saurosuchus|archivedate=2005-04-26}}</ref> == 行為與食性 == 如同[[真鱷類]],帝鱷也許有廣範圍的發聲範圍。帝鱷可能使用這些聲音來界定領地範圍、吸引異性、與牠們後代溝通。 帝鱷的眼窩略朝上,顯示這動物可能花大部分時間浸在水中,觀察岸邊的獵物。 牠們似乎以[[白堊紀]]的大型[[魚類]]與[[烏龜]]為食。突出的頜部與結實的牙齒是用來抓取與壓碎,牠们的主要獵物可能是大型動物與較小的[[恐龍]],牠們埋伏在水中,並將獵物拖入水中,將獵物壓碎、淹死、撕裂。 帝鱷可能與同一地層發現的[[似鱷龍]]產生獵食的衝突,似鱷龍是身長12公尺的[[獸腳類]]恐龍,有類似[[長吻鱷]]的頜部。保羅·塞里諾宣稱,因為這群動物非常大,牠們可以輕易地獵食大型恐龍,包括[[非洲]]地區的長頸部、小頭部的巨大[[蜥腳類]]恐龍。 其他鱷類生物學家懷疑這巨型動物的獵食能力。帝鱷長而瘦的口鼻部非常類似現代長吻鱷、[[偽長吻鱷]]、[[狹吻鱷]]的狹窄口鼻部,上述物種都是以[[魚類]]為食,不能追蹤大型獵物。與現代[[尼羅鱷]]與已滅絕的[[恐鱷]]相比,尼羅鱷與恐鱷都有非常寬廣、厚重的頭顱骨,適合咬食大型獵物。由於該地當時有大量的[[總鰭魚類]]動物,所以許多專家認為帝鱷只是種大型魚食性動物,是現代長吻鱷的佈滿鱗甲版本,而非恐龍殺手。 然而,未成年帝鱷與現代狹窄口鼻部鱷魚,兩者口鼻部寬度類似,但成年帝鱷的口鼻部極度擴展。若計算口鼻部相較於身體比例,帝鱷比尼羅鱷還狹窄,但寬度仍比長吻鱷寬。此外,帝鱷的牙齒並未如同大部分魚食性鱷類般互相交錯,顯示牠主要以魚類為食,而以陸地動物為補助,如同尼羅鱷。 與帝鱷住在同一水域的總鰭魚類經常身長超過2-3公尺,重達90公斤(其中最大型的[[莫森氏魚屬|莫森氏魚]]體長甚至能超過4 m)。這增加了獵食中型或小型陸地動物的可能性,而非以這些大型魚類為食,許多這種魚類擁有一層保護用的[[皮內成骨]]。 == 環境 == 在1億1000萬年前的早[[白堊紀]],[[撒哈拉沙漠]]是個熱帶平原,上面散佈着湖,有河流與溪流過,岸邊佈滿[[植被]]。根據目前所發現的化石,水生的帝鱷可能繁盛於這些溫暖、淺水、淡水棲息地。 現代真鱷類的體型與外形上非常相似,傾向於生存在不同區域;帝鱷是鱷形動物之一,鱷形動物體型與外型上差異很大,大 多生存於同一區域。有四種鱷形動物跟帝鱷在同一岩石層發現,包括有者8公分長頭顱的矮小鱷類。牠們佔據多樣且不同的生態位,而非互相競爭食物資源。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380 動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journ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帝鱷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