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236.10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席狮舞 的原始碼
←
席狮舞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席狮舞</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6819b6ef6a550d74.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9773804&sid=10120477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席狮舞 批准时间;2008(第二批) 非遗级别;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序号;108 项目编号;Ⅲ-5 类别;传统舞蹈 所属地区;广东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广东省梅州市 |} '''席狮舞'''是[[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郊范围内特有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属当地客家人在丧礼中做佛事时的重要表演项目,带有宗教舞蹈的明显特征,与佛教在粤东客家地区的流传有密切关系。是梅州市区客家民众在进行传统人生礼仪“[[香花]]”佛事时、僧尼穿插于佛场间的一种游艺活动。唐朝文宗太和年间(公元832年)佛教传入梅州与当地的文化生态相结合、从而伴生出“香花”派,而《[[席狮舞]]》是“香花”佛事中独有的项目之一。 席狮舞的流传与梅州客家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梅州人是中原汉民族的后裔,所以客家人喜欢狮子,也特别喜欢舞狮,在梅州客家这个信仰繁杂的民系里,人们深信狮子能驱邪,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安康。从清末至上世纪文革前,席狮舞在梅州城区民众做“香花佛事”中发展兴旺、十分盛行。 2008年,席狮舞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f>[http://www.gndaily.com/kj/system/2019/09/12/030086254.shtml “降妖除魔”的传统民间祭祀舞蹈:席狮舞],客家新闻网 , 2019-9-12</ref> ==基本简介== 狮舞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舞狮子”,是中国传统百戏杂耍的重要组成部分。狮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普遍流行于中国汉族地区,在春节等节日庆典活动中频繁出现,通过热闹欢快的表演寄托中国人祈求吉祥、消除灾害的美好愿望。中国各地的狮舞形态不尽相同,地域特色十分鲜明。它一般分南狮、北狮两大类,南狮矫健凶猛,多表演高难技巧;北狮娇憨可爱,多以嬉戏玩耍为表演内容。 席狮舞也称“[[打席狮]]”,是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城郊范围内客家人特有的一种传统舞蹈,也是“[[香花]]”佛事独有的项目。唐文宗大和年间,佛教传入梅州,与当地的文化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香花”派。古代梅州人多依山傍水而居,房舍矮小,住处极为分散。一旦遇到丧事,往往需昼夜处置,延续时间很长,这样参加丧礼的宗亲族戚和朋友的住宿便成了不易解决的难题。在此情势下,“香花”佛事中的席狮舞以特殊的方式帮助人们寄托哀思,并祝愿在世之人安康祥和,因而成为了丧礼中的重要环节。 席狮舞表演以神似取胜。活动进行时,表演者以草席罩身,模仿狮子行走跳跃。整个表演包括“[[出狮]]”、“引狮”、“[[舞狮]]”、“种青”、“[[偷青]]”、“藏青”、“[[抢青]]”、“逗狮”、“[[入狮]]”等环节,前后约需20分钟,演出时以锣、鼓、钹和客家大锣鼓等打击乐器从旁伴奏。 早在[[唐代]][[文宗太和]]年间(约公元832年),佛教即传入古梅州地区,后被称为“[[香花]]”佛教,僧尼的佛事活动就称为香花佛事。因客家人喜爱舞狮,僧尼便在民间的丧礼道场中,引入舞狮配合禅器敲击,席狮舞就在香花佛事中逐渐衍化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 席狮舞表演的一大特色是以一张草席扮狮,而且是在舞蹈开始时,由一人即时将草席卷为长筒状,并在上端反复绕成“∞”形作为狮头,下部作为狮被,随即将狮子披在身上,作为席狮的扮演者起舞;另一人则一手拿长命草作“青”,一手持扇伴舞。表演的主要动作有狮摆头、狮脖伸缩、蹲狮、卧狮、摇扇跳步、逗狮退步等,节拍比较自由;还有引狮、出狮、舞狮、偷青、抢青、逗狮、入狮等程式和套路。整个舞蹈似狮非狮,即道具造型不像狮,而表演却酷似狮,达到了神似的效果。 席狮舞的表演和伴奏均由寺庙的僧人进行,所用乐器皆为[[堂鼓]]、[[铜锣]]、[[小钹]]等佛家禅器,乐曲较为简单沉闷,且可多次反复。在丧事的特定场合,进行超度亡灵的佛事中穿插席狮舞表演,象征驱凶辟邪,降瑞迎祥,既让死者亲属寄托哀思,又在悲痛中得到精神慰藉。 ==艺术特征== 《席狮舞》也称“打席狮”。《席狮舞》的原生形态是由梅州“香花”佛教僧尼创造,在民间也由“香花”佛教僧尼表演传播,表演者以一张“[[草席为狮]]”作为表演的主体,模仿狮的行走跳跃形态,与“南狮”相似的表演程式来表演,在似狮非狮中求其神似,以诙谐风趣的表演风格和鲜明独特的客家特色,深受梅州城区民众喜爱。《席狮舞》的流传与[[梅州客家人]]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有关,古梅州人多依山近水而居、房舍矮小、居住极为分散,办丧风俗都是日夜连宵、时间又长,众多的宗亲族戚、朋友 的住宿就成了大问题,缘此,“香花佛事”中的“席狮舞”就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必须项目。狮子是汉民族的辟邪兽,梅州客家人是中原汉民族的后裔,所以客家人喜欢狮子、也特别喜欢舞狮,在梅州客家这个信仰繁杂的民系里,人们深信狮子能驱邪、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安康。据城郊碧峰寺僧人“席狮”二代传承代表[[释彰龙]]法师回忆,从清末至上世纪文革前,《席狮舞》在梅州城区民众做“[[香花佛事]]”中发展兴旺、十分盛行。“席狮”舞时,由一个和尚就地卷起草席作为“狮子”,另一个和尚拿“青”(多用长命草作“青”)持扇伴舞,表演程式有出狮、引狮、舞狮、种青、偷青、藏青、抢青、逗狮、入狮等数个环节,整个表演约需20分钟左右,用锣、鼓、钹、客家大锣鼓风格伴奏。虽然《席狮舞》的道具和伴奏都很简朴,但显现出一种特有的质朴、亲和美,颇有“鼓盆而歌、长歌当哭”的意境,并有祝愿和保佑在世之人安康祥和之意。 席狮舞因诙谐的表演风格和鲜明的客家特色深受梅州群众的喜爱。其所使用道具和伴奏乐器简朴,显现出一种质朴亲和之美,颇具“鼓盆而歌”、“长歌当哭”的意味,席狮舞因而成为梅州丧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承价值== 席狮舞具有浓厚的梅州客家地区特色,其作为香花佛事中一项特殊活动,在民间丧礼习俗中有着特殊功能,表现形式也甚为独特,对佛教传播、人生礼俗、社会心理和狮舞流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席狮舞在梅州城区民俗活动里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是客家传承“[[孝悌]]”美德的缩影,是梅州客家人健康、独特、传递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共建和谐的表现方式之一,是客家民俗文化的体现,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传承人物== [[释宝华]],原名[[池宝华]],法名释宝华,男,1960年生。当地碧峰寺主持,席狮表演功底扎实,神态威猛、跳跃灵活,翻滚自如,生动传神;扮演舞中的沙僧朴实自然,诙谐风趣,把人狮和谐共处表演得流畅精彩、细腻有致。曾受邀赴美国的大学作席狮舞和打莲池等专项技艺表演。 原名[[池彰龙]],法名[[释彰龙]],男,1927年生。当地碧峰寺驻寺大和尚,席狮舞功底深厚,经验丰富,解放前年轻时,就能在出狮、入狮、抢青、跃涧等舞蹈环节中融入武术功夫,把席狮表演得威风凛凛,既生猛又灵巧,至今仍为梅州城中的老者所称道。 ==保护措施== 2007年04月26日,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07年6月18日,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社会影响== 从上世纪的50年代初起,源于民间、兴于民间的《席狮舞》开始走上文艺舞台,1982年6月[[蔡汉强]]、[[丘彩云]]同志收集、挖掘、整理、创作《席狮舞》,参加梅州地区民间艺术汇演获二等奖;1983年6月《席狮舞》获全省业余文艺作品三等奖;1986年7月《席狮舞》获广东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优秀奖;同年12月易名民间三人舞《[[席趣]]》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创作三等奖。1987年1月13日梅州地委、行署作出关于表彰、奖励1986年文化艺术优秀成果的决定,获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赛三等奖的《席狮舞》创作者[[蔡汉强]],表演者[[丘岳]]、[[李卫玲]]、[[刘建文]]受到表彰。1987年3月17日[[李烈原]]撰写《[[“席狮”古艺发新花]]》一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北京广播电台对李烈原撰写的通讯进行了广播。1990年8月梅州市艺术学校在蔡汉强老师创作的《席狮舞》的基础上重新编排,获闽、粤、赣三边首届舞蹈邀请赛三等奖。1994年12月,在第12届世界客属恳亲会上表演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客家春秋]]》节目中,《[[席狮舞]]》的表演让客家先民庆祝丰收的场面达到高潮。2005年12月,经创作升华的《[[中秋席趣]]》获广东省第三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舞蹈类金奖。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t015890n3pl|480|270|qq}} <center>探寻·传承之碧峰寺席狮舞</center> </center>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990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席狮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