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35.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常德 的原始碼
←
常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常德'''(湖南省地级市) [[File:行政区划.png|缩略图|常德行政区划[http://www.changde.gov.cn/col/col27/index.html 原图链接]]] ==简介== '''常德''',古称"武陵",别名"柳城",是[[湖南]]省省辖市,湖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核心城市之一,也是[[长株潭]]3+5城市群之一。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是一座拥有二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湘西北铁路枢纽城市。 常德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首届魅力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华诗词之市等称号。 常德市现辖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桃源县、临澧县、石门县、澧县,共6县2区,以及代管1县级市津市市。 常德综合实力位居湖南省前列,经济总量常年保持湖南前三甲,常德正致力于打造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并全面发挥湘西北地区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的职能。<ref>[http://www.changde.gov.cn/col/col25/index.html 常德概况]常德市人民政府网 发布日期:2019-04-19 10:56</ref>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常德 面积:18189.8平方公里 外文名称:Changde 人口:622.59万(2011年) 别名:柳城 方言:西南官话-常德话 [[File:常德市10.jpg|缩略图|常德市[https://p1.ssl.qhimg.com/t012b67687fe25c5d26.jpg 原图链接]]]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气候条件: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所属地区:中国 湖南省 著名景点:桃花源,夹山寺,壶瓶山,柳叶湖,诗墙,太阳山,丁玲公园,白马湖公园,常德桃花岛水上乐园等 下辖地区:2个市辖区、1个县级市、6个县 机场:常德桃花源机场 政府驻地:武陵区朗州路120号 火车站:常德站,石门县北站等 电话区号:(+86)0736 车牌代码:湘J 邮政区码:415000 地理位置:洞庭湖水系沅江和澧水中下游 行政代码:430700 大学:湖南文理学院 市树:樟树 市花:栀子花 ==历史沿革== 30万年前,常德地区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县澧南乡、张公庙镇、津市市窑坡乡、石门渫水下游一带以及鼎城区灌溪镇岗市等处有旧石器时代的遗迹40多处,经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锤、石球、尖状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这些简陋的原始工具采集果实,猎取野兽。 澧县城头山遗址的发掘证明,距今9000年前,常德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这时期的原始人已掌握了石器磨制和陶器制作技术。距今7000多年的石门皂市下层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早期文化的代表之一。这时期生产工具已有河卵石加工磨制的斧、凿等砍伐用具和鱼网坠,并已掌握了原始制陶技术,生产简单的饮食器皿。 距今6500多年的安乡汤家岗遗址,反映了常德当时以母性为主导地位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生活。距今5000多年的安乡划城岗遗址,是常德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有力证明。这时期生产工具大为改进,石器钻孔、切割和抛光技术比较成熟,陶器普遍采用慢轮修整。 [[File:常德市1.jpg|缩略图|常德市[http://img1.voc.com.cn/UpLoadFile/2018/04/06/201804061252022695.jpg 原图链接]]] 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在今武陵区城东建筑城池,设黔中郡,迄今2200多年历史。[[秦代]],常德属黔中郡,郡衙设临沅县。[[西汉高祖]]时取“止戈为武,高平为陵”之意,改黔中郡为武陵郡,隶属荆州刺史部。东汉光武帝恢复武陵郡,建武26年(公元50年)郡治从义陵(今溆浦县)又迁往临沅县。顺帝阳嘉3年(公元134年),荆州刺史部移治于索县(现鼎城区韩公渡镇城址村)。 [[三国]]时,常德市归吴国管辖,仍名武陵郡,隶属荆州。西晋,常德市分属武陵、天门、南平三郡。 [[唐代]],武陵、澧州隶属江南西道。 [[北宋]],改朗州为鼎州,改澧州为澧阳军州,均隶属荆湖北路。常德之名始于北宋;南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鼎州升为常德府。 [[元代]],常德府、澧阳军州分别改为常德路、澧阳路,隶属湖广行中书省江南北道。 [[明朝]]初期,恢复常德府,澧阳路改为澧阳府,皆隶属湖广布政司分守上荆南道。洪武9年(公元1376年),将澧阳府降为澧州。 [[清代]][[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澧州为直隶州。清代,常德府、直隶澧州同隶属于岳常澧道。至清末,常德府辖武陵、桃源、龙阳、沅江四县;直隶澧州辖石门、慈利、安乡、安福(现临澧县)、永定五县。 1914年,湖南省政府废除府、厅、州,保留“道”,岳常澧道改为武陵道,原常德府、直隶澧州各县由武陵道直辖,道治常德。公元1922年,湖南省撤销“道”制,仅存省与县两级,常德各县直属省管辖。 1935年,[[国民政府]]在沅陵县设立湘西绥靖处,将19个县绥靖县划为5个行政督察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专员兼任驻地县长。 1936年,国民政府正式设立专员公署,石门、临澧、澧县划在第二区。 1937年湖南省普遍设立行政督察区,第二区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沅江、汉寿、澧县、临澧、石门、慈利、桃源等11个县,专员公署治所由慈利县迁往常德县。 1938年11月,第四区从常德迁往澧县,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也称常澧区专员公署。 1940年,湖南省调整行政区划,行政督察区第二区改为第四区。 1943年11月,日军纠集7个师团约10万人进攻常德,[[王耀武]]率七十四军参加会战 。他率主力在常德东北地区与敌激战,常德被日军陆、空军及坦克优势火力猛攻16天,全城夷为平地 。坚守常德城的部队是七十四军五十七师,57师固守常德18天,全师仅余数百人 。王耀武率五十一师反击,在友军的配合下,经过6天激战,终于收复了常德城,常德血战一时被广为传颂 ,这就是著名的“常德会战”。 1949年7月中旬至8月初,第四行政督察区各县先后获得解放。8月4日,南下途中组建的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及全体工作人员抵达常德城。常澧专署为湖南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辖常德、华容、南县、安乡、澧县、临澧、慈利、桃源9县。8月中旬,各县相继成立人民政府,并分别于8月5日和8月15日建立常德市、津市市,成立人民政府。8月28日,常澧区更名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区行政专员公署(简称常德专署)。 1955年2月16日,根据省人民政府已改为省人民委员会的通知,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德区专员公署改为湖南省常德专员公署。随后,各县市人民政府都改为人民委员会。 1962年12月30日,国务院424号文件批准,恢复益阳专区,益阳市及益阳、桃江、南县、沅江、华容、安化六县划归益阳专署管辖。 1966年3月,常德专区生产领导小组成立,代替常德专署行使职权。4月10日,专区生产领导小组撤销,成立常德专区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11月,其名称改为常德地区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1968年2月28日,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行使原专署职权。3月至9月,各县(市)先后成立革命委员会,取代人民委员会。 1979年3月24日,常德地区革命委员会撤销,常德地区行政公署成立。1979年11月至1980年12月,各县(市)撤销革命委员会,恢复县(市)人民政府。 1988年元月,国务院以国函18号文件批准,撤销常德地区,建立省辖常德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以湘政函22号文件通知,撤销常德地区和常德县,设两区,原常德市改为武陵区,原常德县改为鼎城区,两区行政区域不变,津市市为省辖县级市,省政府委托常德市代管。1988年6月20日至24日,常德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正式成立常德市人民政府,选出正副市长。 截至2014年,常德市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常德市共有19个街道、103个镇、97个乡、4个民族乡。 [[File:常德市2.jpg|缩略图|常德市[http://images.rednet.cn/articleimage/2017/07/25/231426111.jpg 原图链接]]] ===名称由来=== 北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在鼎州设常德军,后升州为常德府。此名取材于《老子》“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和孔颖达《诗经·大雅·常武疏》:"言命谴将帅,修戎兵戎,无所暴虐,民得就业,此事可常为法,是有常德也",“有常德以立武事,因以为戒焉。”其义为上行德政,下安本分,谓之常德。“常德”之名始于此。 ==行政区划== 常德市现辖武陵区、鼎城区、安乡县、汉寿县、桃源县、临澧县、石门县、澧县,共6县2区,以及代管1县级市津市市,另外还设有经济管理区:常德经济技术开发区、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湖管理区,西洞庭管理区以及东山峰管理区,有乡(镇)225个、行政村4170个。<ref>[http://www.changde.gov.cn/col/col27/index.html 区划人口]常德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9-03-11 10:12</ref>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常德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是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地处长江中游洞庭湖水系、沅江下游和澧水中下游以及武陵山脉、雪峰山脉东北端。常德市东据西洞庭湖,与益阳市的南县、沅江市湖汊交错;西倚湘西山地,与蜿蜒在张家界市慈利县、永定区及怀化市沅陵县的武陵山脉相承;北枕鄂西山地和江汉平原,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宜昌市五峰县的山地以及荆州市松滋市、公安县、石首市的平原相连;南抵资水流域,乌云山脉是常德市与益阳市资阳区、桃江县、安化县之间的分水岭。 常德最北端在石门县壶瓶山镇桐木山村(北纬30°07′53″),最南端在桃源县西安镇薛家冲村(北纬28°24′31″),最西端在国营东山峰,最东端在汉寿县百禄桥乡烟包山园艺(东经112°17′52″)。市境东西极宽174.6公里,南北极长187.2公里,常德市总面积18190平方公里。 ===地貌=== 常德市西北部属武陵山系,多为中低山区;中部多见红岩丘陵区;其间也出地形地貌。常德地貌大体构成是“三分丘岗、两分半山、四分半平原和水面”。山地面积677.61万亩,占常德市土地总面积的24.8%,平原面积978.98万亩,占总面积的35.9%,水面220.76万亩,占8.1%,丘陵岗地853万亩,占总面积的31.2%。 现断块隆起山(如太阳山)和蚀余岛状弧形山(如太浮山);东部为沅、澧水下游及洞庭湖平原区;西南部为雪峰山余脉,组成中山区。由此构成区内南、北高,中间低,两山夹一凹的基本地貌轮廓。常德市地貌的形成,自远古代武陵运动以来,已经受多次构造运动。远古代末,市境为一广阔的古海槽,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武陵山区随江南古陆上升,海水退出。此时,常德、临澧、石门等县成为陆地。印支运动,使全区海水全部退出,基本上结束海相沉积的历史。燕山运动,奠定了区内地貌轮郭的基础骨架,大致和今日相仿。新构造运动对现在地形影响最大,使西部地区继续上升,导致侵蚀作用强烈,形成构造地貌。中部常、桃盆地上升微弱或稳定,引起强烈的堆积和微弱的侵蚀、剥蚀、形成流水地貌;东部地区间歇沉陷,湖积盛行,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形成湖积~人为地貌和生物地貌。常德市整个地势由西向东部倾斜,地貌类型呈中山,中低山或山原,低山~侵蚀剥蚀丘陵,岗地-流水堆积平原和湖积围是平原的顺序展布。 常德市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515座(澧县1座、石门县469座、桃源县45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43座,最高峰壶瓶山标高2098.7米。 ====壶瓶山==== 壶瓶山属石门县境,位于湖南省最北端,地球上神秘的北纬30度线从其腹地穿过,主峰海拔2098.7米,被称为“湖南屋脊”,旅游开发区域约1200平方公里,其中自然保护区面积665.8平方公里,是大湘西旅游圈与大三峡旅游圈的交汇点,是湖南十大山岳景观之一,新潇湘八景之一。 ====太浮山==== 临澧太浮山原名彰龙山,相传汉代浮邱子在此修行得道而闻名于世,故改名叫太浮山。太浮山位于县城西南12公里。207国道、石长铁路从山脚而过。贯穿花岩溪、桃花源、夹山寺的旅游线路1801省道擦西南山脚而过。整个太浮山面积4300公顷,海拔高度604.5米,有99岭,33岔。其“二十四景”江南闻名。 ====雪峰山==== 湖南省东西两部不同自然景观及沅江和资水之间的分水岭。位于省境中部偏西,中国第二级地势阶梯的南段转折带,云贵高原东坡过渡到江南丘陵的东侧边幅;是较独特的地理单元。雪峰山属“原始江南古陆”的西南段,呈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广泛分布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一套由浅变质的板岩、变质砂岩及千枚岩组成的地层,震旦系变质碎屑岩亦发育良好,早古生代寒武—志留系的板岩、灰岩、细砂岩等组成的地层间有出露。 ====河洑山==== 河洑山位于沅江北岸,紧靠常德城区。在郁郁葱葱的河洑山脚下,有座古朴风情的小镇,相传这里两千多年前便已为市,以前叫平山后叫河洑山。解放初期正式建成河洑镇,如今只要你来到河洑镇便可看到,在你的脚下,高楼厂房掩映了绿荫之中,集市车水马龙,到处呈现着一副繁荣兴旺的景象。 ===水文=== 沅江又称沅水,是中南省份湖南的第二大河流,分南北两源,南源龙头江,源自贵州省都匀的云雾山,北源重安江,源自贵州省麻江县平月间的大山,两源汇合后称清水江,至銮山入湖南省芷江县,东流至黔城与潕水汇合处称沅江,流经会同、洪江、中方、溆浦、辰溪、泸溪、沅陵、桃源和常德等县市,至常德德山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1033公里(湖南568公里),流域面积89163平方公里,其中位于湖南省5106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93.3亿立方米。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澧水干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为主,北源源于湖南省桑植县杉木界,中源源于桑植县八大公山东麓,南源源于湖南永顺县龙家寨,三源于桑植县南岔汇合后东流。沿途接溇水、渫水、道水和涔水等支流,至津市市小渡口注入洞庭湖。干流全长388公里,流域面积18496平方公里(湖南1550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31.2亿立方米。 ===气候=== 常德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向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过渡的地带。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雨量丰沛,春温多变,夏季酷热,秋雨寒秋,冬季严寒。 常德市年平均气温16.7℃,年降水量1200-1900毫米,无霜期272天,适宜水稻、棉花、油料等作物生长。由于受地形影响,该地气候呈现非地带规律。西部山区,东部比西部略低,石门东山峰农场年平均气温9.2℃,而石门等澧水河谷地带年平均气温16.8℃。中部丘陵区、太浮山与太阳山对峙形成向北敞开的簸箕形盆地,致使临澧、桃源一带冬季易受冷空气袭击。平原区安乡县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以上。<ref>[http://www.changde.gov.cn/col/col26/index.html 自然地理]常德市人民政府网 发布日期:2018-12-26 10:27</ref> ==自然资源== 境内已探明矿藏145种,其中雄磺储量亚洲第一,金刚石、石煤、芒硝储量为全国之首,磷矿、石膏矿、膨润土等蕴藏量和产量均居湖南省前列。常德市南距桃花江核电站55公里,有充足的电能保障。 ==人口民族== 2013年末,户籍总人口为60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1万人。常德市男性人口310.0万人,女性人口297.2万人。18岁以下人口94.7万人,18—35岁人口134.2万人,36—59岁人口260.1万人,60岁以上人口118.3万人。常德市人口出生申报61486人,死亡人数24508人。<ref>[http://www.changde.gov.cn/col/col27/index.html 区划人口]常德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日期:2019-03-11 10:12</ref> 常德是一个散杂多民族的地区。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常德市4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7万人,占常德市总人口的8%,在湖南省14个州市中居第五位。除汉族以外,还有蒙古、回、藏、维吾尔族、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傣、佤、黎、畲、高山、水、景颇、土、仫佬、锡伯、普米、俄罗斯、鄂伦春、毛难、仡佬等45个民族。 [[File:常德白马湖公园音乐喷泉.jpg|缩略图|常德白马湖公园音乐喷泉[http://img.pconline.com.cn/images/upload/upc/tx/photoblog/1302/17/c0/18168387_18168387_1361032569401_mthumb.jpg 原图链接]]] ==历史文化== ===方言=== 常德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西南官话。这与历史上大规模的移民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秦汉以来,不断有北方居民南迁。西晋末年的永嘉丧乱,引起北方人口第一次大南迁,大量人口沿汉水流域南下,渡江到达洞庭流域,这次大迁徙一直延续到南北朝。唐朝的安史之乱,曾使“襄邓(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百姓,两京衣冠尽投江湘,故荆南井邑,十倍其初。”北方居民迁徙规模大,人数多,地域集中,使其语言不仅难以被本地土著语言所同化,反而给当地土著语言以巨大的冲击,这是常德话与北方话产生亲缘关系的历史渊源。 ===宗教=== 常德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个宗教。 ===习俗=== 常德城乡概以大米饭为主食,无论老少,有嗜辣习惯,爱吃糌辣椒、油炸辣椒、辣子酱、白辣椒。有腌制坛子菜、腌腊鱼腊肉的习惯。 常德盛产稻米,久而久之,形成了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的大众化小吃食品。在80年代后,米粉逐渐成为常德城镇居民早餐的主食。发糕,油粑粑,煎米茶,作为早餐,一般是边吃油粑粑,边喝煎米茶。 常德人喝茶很讲究,除一般泡茶外,还盛行擂茶待客。相传喝擂茶起源于东汉初年。当时马援征“五溪蛮”,兵困壶头山,瘟疫流行。土人教以用生姜、盐、茶叶、煎米制作此茶,饮后瘟疫即除,遂沿袭至今。 ===曲艺=== 武陵戏原名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武陵戏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武陵戏起源于明代,演唱弋阳腔和昆腔。弋阳腔曾受青阳腔影响,并长期和本地傩愿腔、民歌号子相结合,演化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楚调,即后来的高腔。 ==风景名胜== 常德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12年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项;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省级风景(旅游度假)区3个。 ===山水类=== 桃花源景区, 壶瓶山风景区, 夹山风景区,星德山, 花岩溪风景区, 柳叶湖。 ===人文类=== 澧州古城, 常德诗墙,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林伯渠故居。 ===休闲类===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 湖南东山峰云顶滑雪度假区, 清水湖旅游度假区,仙阳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西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家森林公园=== 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 夹山国家森林公园, 河洑国家森林公园,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 湖南嘉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湿地公园=== 毛里湖国家湿地公园, 沅水国家湿地公园, 书院洲国家湿地公园,涔槐国家湿地公园, 仙阳湖国家湿地公园。 ==著名人物== [[File:常德市3.jpg|缩略图|常德市[http://a2.att.hudong.com/61/92/01300001024098154338929083305.jpg 原图链接]]] [[宋教仁]],字遁初,号渔父,湖南常德桃源县人,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 [[林修梅]],孙中山总统府代理参军长,陆军上将。湖南省安福县(今临澧县)人,林伯渠堂兄。 [[林伯渠]],原名祖涵,号伯渠,字邃园,1886年3月20日出生于今常德临澧县修梅镇凉水井村,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 [[蒋翊武]],原名保襄,湖南澧县人,著名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开国元勋。 [[翦伯赞]],桃源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 [[王尔琢]],湖南石门人,黄埔一期,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将领,著名革命烈士,1928年牺牲于江西 [[丁玲]],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常德临澧人。 [[戴修瓒]],字君亮,湖南常德人,汉族,中国法学家。主要著作有《民法债编总论》等。 [[吴碧霞]],当代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教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熊选国]],湖南常德澧县人,曾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2011.08.26免职)、审判委员会委员、二级大法官,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正部级)。 [[袁纯清]],湖南省汉寿县人,现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员会主任。 [[魏文彬]],湖南桃源人,曾任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等。 [[陈思思]],湖南常德人,中国著名青年歌唱家,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新民歌领域的领军人物。 [[周碧华]],湖南安乡人。文化名人,国内知名博客专家,出版著作六种。 [[余嘉锡]],字季豫,湖南常德人,当代著名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生前曾任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国文系教授,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专门委员等职。著有《四库提要辨证》等。 [[张尧学]],湖南澧县人,汉族,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南大学校长(副部长级),中共中南大学委员会委员、常委。 [[王东京]],常德安乡人,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著有个人专著《国际投资论》、《大潮剖面》、《中国的难题》、《聚焦时政》、《中国的选择》等10多部。 [[欧阳常林]],湖南省常德市人,现任湖南广播电视总台台长、党委书记。 [[杨建平]],世界自由搏击冠。 ==参考资料== [[Category:660 中國地理總志]]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Category:680 中國地理類志]]
返回「
常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