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35.1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幸州山城之戰 的原始碼
←
幸州山城之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幸州山城之戰''' </p> |- |<center><img src="https://pic2.zhimg.com/v2-cab3e5b33b78f58969420751fd0c5c7d_1440w.jpg?source=172ae18b"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zhuanlan.zhihu.com/p/31782786 圖片來自zhihu] </small> |} '''幸州山城之戰''',又稱'''幸州大捷''',是[[萬曆朝鮮之役|第一次萬曆朝鮮之役]]中的一場戰鬥,地點位於[[朝鮮半島]]的[[幸州山城]]([[韓語]]:행주산성,現在的[[京畿道]][[高陽市]][[德陽區]][[幸州內洞]]),發生在[[萬曆]]二十一年/[[文祿]]二年(1593年)的陰曆二月十二日。這場戰鬥的結果是朝鮮勝利,此戰和[[晉州大捷]]與[[閑山島大捷]]並稱為壬辰衛國戰爭中的三大捷。 ==戰前==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正月月底,明、日雙方發生[[碧蹄館之戰]],明軍戰敗,由於補給問題還有擔心位於[[咸鏡道]]的[[加藤清正]]經由[[元山市|德源]]、[[陽德]]從後方偷襲包圍,明軍司令[[李如松]]撤退回[[平壤]],[[漢城]]附近只剩下少部分聯軍勢力駐守。<ref>{{Cite web |url=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936355/132 |title=《日本戦史・朝鮮役 (本編・附記)》,132頁|script-title=ja:《日本戦史・朝鮮役 (本編・附記)》,132頁 |accessdate=2013-10-21 |archive-date=2013-10-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1175914/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936355/132 |dead-url=no }}</ref> ===明軍駐防狀況=== * 副總兵[[查大受]]——[[臨津江]]右岸(游擊作戰) * 副總兵[[祖承訓]]、[[王必迪]]、參將[[李寧 (明)|李寧]]——[[開城]] ===朝軍駐防狀況=== * 巡邊使[[李薲]]——[[坡州]] * 都元帥[[金命元]]——[[臨津鎮]] * 倡義使[[金千鎰]]、京畿道水使[[李蘋]]、忠清道水使[[丁傑 (朝鮮)|丁傑]]——[[江華島]] ==戰爭起因== ===日軍西進戰略=== [[碧蹄館之戰]]雖然日軍付出比明軍慘重的傷亡,但仍利用人數和地利優勢擊潰明軍,一掃[[平壤之战 (1593年)|平壤之戰]]戰敗的陰霾,日軍企圖西進,[[高陽市|幸州]]位於[[漢城]]西北只有二十八里,形勢重要,成為西進的第一個攻略目標。 ===幸州的戰略價值=== [[高陽市|幸州]]位於[[漢江 (韓國)|漢江]]下游東岸,除了是[[漢城]]西方重要的屏障,也是從[[漢城]]西進的必經之地,此外,控制了[[高陽市|幸州]]也等於控制了附近水路,[[漢江 (韓國)|漢江]]在此處北轉接入[[臨津江]],聯軍可以從此處延[[漢江 (韓國)|漢江]]逆流而上直撲[[漢城]]。 [[幸州山城]]矗立在[[德陽山]]頂(海拔約125公尺),南面有[[漢江 (韓國)|漢江]]天險,東側又有[[昌陵川]]保護,附近遍佈沼澤,只有西北方向狹窄的唯一出路,是一座易守難攻的山城。 ===權慄移防幸州山城=== 早在萬曆二十年七月,[[權慄]]就在[[梨峙之戰]]以寡敵眾,把[[小早川隆景]]的第六軍團擋在[[全羅道]]之外,被朝廷授予全羅道巡察使,之後[[權慄]]逐漸向北部運動,在[[漢城]]附近與日軍多次交手,聯軍攻陷[[平壤]]後,[[權慄]]搶先進佔[[水原秃城]](今[[烏山市]][[紙串洞]]),日軍曾經圍攻一個多月依然無法攻下。 [[碧蹄館之戰]]後,[[權慄]]又進駐[[幸州山城]],除了本部約2300人守城之外,又派副將[[宣居宜]]領1700人駐守[[衿川區|衿川]]、全羅道召募使[[邊以中]]駐防[[陽川區|陽川山]],彼此互為犄角,部屬完畢,[[權慄]]又命令手下趕緊加固城防,在城下建造許多防柵,並且搜集了許多火器和投石車。 ==戰爭過程== 二月十一日,朝鮮斥侯隊在[[漢城]]附近遭到日軍襲擊,傷亡八十餘人。二月十二日大清早,天還沒亮,日軍自漢城出發,大約六點抵達[[幸州山城]]並開始攻擊。 ===日軍編制=== *第一隊 [[小西行長]](6629人) *第二隊 [[石田三成]](1546人)、[[增田長盛]](1629人)、[[大谷吉繼]](1505人)、[[前野長康]](717人) *第三隊 [[黑田長政]](5269) *第四隊 [[宇喜多秀家]](5352) *第五隊 [[吉川廣家]](9522) *第六隊 [[毛利元康]](1425人)、[[小早川秀包]] *第七隊 [[小早川隆景]] 日軍號稱出動三萬餘人,這次出戰日軍並未詳細記載各部動員人數,此處引用同年三月廿日幸州山城之戰後日軍奉行在[[漢城]]統計的各部人數。 ===日軍攻城=== 日軍從西北山坡分三批依次進攻,[[吉川廣家]]、[[毛利元康]]、[[戶川達安]]三隊挺進突破第一城柵,但[[幸州山城]]正面空間不大,戰場狹窄,日軍仰攻相當困難,朝鮮守軍各式弓弩火器紛紛射擊,還不斷扔下滾木和石塊,一時之間矢石多如雨下,第一波攻勢很快便敗退下來,日軍趕緊補充兵力再次進攻(第四隊、第五隊、第六隊),在守軍高密度火器箭矢攻擊中,終於攻破重重柵欄抵達城下,雖然日軍的傷亡不斷擴大,但是人數的優勢開始讓朝鮮守軍感受到壓力了,城中陷入緊張的氣氛,不過主將[[權慄]]身先士卒,帶著佩劍四處督戰,大大激勵了士氣,守軍又退無可退,背水一戰,在小小的山城之中,守軍爆發出無比的戰鬥力。<ref name="징비록">{{Cite web |url=http://www.ugyo.net/yk/ilki/ilkiKisaView.jsp?ttype=&data1=008&data2=010&data3=&iTcnt=95&scroll=1&SearchType=region&B_SUJI_ID=KSAC_M_D00500853&B_BOOK_ID=KSAC_T_D00500853_001&B_KWON_ID=001&B_STYLE_ID=001&iPage=3&B_KISA_ID=00052&iSeq=28 |title=《懲毖錄》,柳成龍 |accessdate=2013-10-21 |archive-date=2013-10-22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2181121/http://www.ugyo.net/yk/ilki/ilkiKisaView.jsp?ttype=&data1=008&data2=010&data3=&iTcnt=95&scroll=1&SearchType=region&B_SUJI_ID=KSAC_M_D00500853&B_BOOK_ID=KSAC_T_D00500853_001&B_KWON_ID=001&B_STYLE_ID=001&iPage=3&B_KISA_ID=00052&iSeq=28 |dead-url=no }}</ref> ===朝軍水路增援=== 戰鬥進行到下午,京畿道水使[[李蘋]]從[[江華島]]帶了十幾艘船從[[漢江 (韓國)|漢江]]上對[[幸州山城]]進行補給並企圖增援,日軍未能控制水路,無法將[[幸州山城]]有效的包圍,到了下午五點,日軍撤退回到[[漢城]],[[權慄]]再次率領朝鮮部隊以寡敵眾守住[[幸州山城]]。 ==戰後== ===日方傷亡=== 這次作戰日軍傷亡慘重,包括總大將[[宇喜多秀家]]在內,[[前野長康]]、[[石田三成]]、[[吉川廣家]]等將領皆負傷。 ===朝鮮慘勝=== 雖然朝鮮守軍獲得勝利,但也付出相當大的傷亡,而且[[幸州山城]]已經殘破不堪,無法在抵擋下一次攻擊,[[權慄]]害怕日軍再次進攻,便主動毀壞營柵,撤往[[臨津江|臨津]]和都元帥[[金命元]]會合。(日方則記載撤往[[坡州]]和[[李薲]]會合。) ===明軍截糧=== 明軍主力此時雖然正向[[平壤]]撤退,但是亦收到這場戰鬥的諜報,[[李如松]]立刻派手下尋找機會去襲擊日軍的[[龍山區 (首爾)|龍山糧倉]],日軍在守軍不足的狀況下損失大批糧草,陷入和明軍同樣補給困難的窘境,使得雙方漸趨向議和的共識。 日方記載明軍截糧和此戰同時,[[小西行長]]甚至因此在二月廿四日組成消防隊,而《[[明史紀事本末]]》記載為三月,時間上有些許出入。<ref>{{Cite web |url=http://open-lit.com/listbook.php?cid=62&gbid=417&bid=16946&start=0 |title=《明史紀事本末·第六十二卷·援朝鮮》 |access-date=2013-10-2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1021202319/http://open-lit.com/listbook.php?cid=62&gbid=417&bid=16946&start=0 |archive-date=2013-10-21 |dead-url=yes }}</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幸州山城之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