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56.10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幽州 的原始碼
←
幽州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幽州''',又稱“燕州”,古代[[漢族]]地區十二州<ref>[https://www.sohu.com/a/351587707_99964340 从天下九州到十二州、十三州,你是哪一州?],搜狐,2019-11-04 </ref>之一,原屬《禹贡》[[冀州]]地域,由[[舜]]所析置。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40"> File:幽州地图.jpg|<big>幽州地图</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0818/051c84012f9d41c08608409d91713919.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48613689_38192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File:荆州1.jpg|<big>荆州地图</big>[http://img9.bimg.126.net/photo/vzzNGFh9dGxwa6dQMx3-GA==/4005107443615924289.jpg 原图链接][http://zhangyongblog.lofter.com/post/1cc9a1ed_3c0d17f 来自 焱 的图片] File:九州.jpg|<big></big>[http://dingyue.ws.126.net/6rfYcRe4J1O4tMD1wKfq8G0bs590EDxruKJGAJkyVbr0D1543020499887compressflag.jpg 原图链接][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1C7D1H905432G10.html 来自 网易号 的图片] </gallery> ==起源== {| class="wikitable" |+《禹贡》九州、《职方》九州和西漢政區的關係 ! 《尚书·禹贡》九州 !! 《周礼·职方》九州 !! 西漢政區 |- | rowspan=3 | 冀州 || 冀州 || 冀州 |- | 幽州 || 幽州 |- | 并州 || 并州 |- | rowspan=3 | 雍州 || rowspan=4 | 雍州 || 朔方 |- | 涼州 |- | 司隶 |- | 梁州 || 益州 |- | [[兗州]] || 兗州 || 兗州 |- | 青州 || rowspan=2 | 青州 || 青州 |- | [[徐州]] || 徐州 |- | rowspan=2 | 揚州 || rowspan=2 | 揚州 || 揚州 |- | 交趾 |- | 荊州 || [[荊州]] || 荊州 |- | 豫州 || 豫州 || 豫州 |} ==地理範圍== 幽州的中心是[[蓟城]](今北京中部和北部,或[[蓟县]])。上古称为“蓟”,[[蓟国]]的国都;[[春秋]]中期,[[燕国]]灭蓟国,[[迁都]]于此,改名为“[[燕京]]”。《周礼·职方》记载,“东北曰幽州”,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与[[河北省]]北部、[[辽宁省]]全境地域。其南面是面積縮小的[[冀州 (九州)|冀州]](河北省南部),西面是[[并州]]([[山西省]]),北面和东面则是接壤外族地區如匈奴、夫餘和朝鮮。 ==歷代行政區劃== [[汉朝]]至[[西晋]]期间於幽州地域设有[[幽州刺史部]],以春秋战国的燕国国都[[蓟县 (燕国)|蓟县]](今北京市范围)为治所。[[十六国]]、[[隋朝]]、[[唐朝]],幽州的名称、治所、范围时有变化([[隋炀帝]]时叫[[涿郡]]、唐[[天宝 (唐朝)|天宝]]年间叫[[范阳郡]]),但位置基本不变。唐朝时,幽州土贡:绫、绵、绢、角弓、人、栗。户六万七千二百四十三,口三十七万一千三百一十二。下领九县:[[蓟县 (燕国)|蓟县]]、[[幽都县]]、[[广平县]]、[[潞县]]、[[武清县]]、[[永清县]]、[[安次县]]、[[良乡县]]、[[昌平县]]。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地方政权,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后晋]]的建立者[[沙陀]]人[[石敬瑭]]为了打败后唐,把[[燕云十六州]]让给[[契丹]]<ref>[https://www.5068.com/gs/sxwqn/730911.html 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的故事],5068儿童网,2018-11-24 </ref>。后来[[宋太宗]]率军[[北伐]]时,它的名字仍叫“幽州”。[[辽朝]]于[[会同 (年号)|会同]]元年起在幽州建立了[[陪都]],号[[辽南京|南京]][[幽都府]],开泰元年改号[[析津府]],后又改號“燕京”。 幽州这一名称不再被使用。 此后朝代更替,它陆续又叫过“[[金中都|中都]]大兴府”([[金朝]])、“大都路(即[[元大都]]或汗八里)”([[元朝]])、“[[北平府]]”(明初)、“北京[[顺天府]]”([[明朝]]、[[清朝]])、“[[京兆地方]]”([[中華民国]]初年)、“[[北平市]]”([[中華民国]])、“[[北京市]]”([[中華人民共和国]])。 ==视频== ===<center> 幽州 相关视频 </center>=== <center> 春秋战国时期 这里是燕国国都;秦汉时期 此地称为幽州;也是隋唐时对外用兵的军事重镇... </center> <center>{{#iDisplay:o0378q0cs21|560|390|qq}}</center> <center> 093 辽国增派援军守幽州 </center> <center>{{#iDisplay:o3069jesp15|560|390|qq}}</center> == 参考文献 == [[Category:664 唐及五代地理志]]
返回「
幽州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