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57.13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建筑的七盏明灯 的原始碼
←
建筑的七盏明灯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7445133/12d41ac2f82ce467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385721/6275182919/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建筑的七盏明灯》是罗斯金的一部有关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享誉英美艺术界,为好几代人评判艺术价值提供了标准。该书阐述了建筑的七大原则:“牺牲原则”、“真理原则”、“权力原则”、“美的原则”、“生命原则”、“记忆原则”和“顺从原则”,为二十世纪的很多建筑和设计提供了灵感。此外,罗斯金认为建筑是从先辈手中继承下来的东西,并映射出先辈生活的景况。这种思想对当今的建筑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 建筑的七盏明灯的创作者 == 作者简介 == [[约翰·罗斯金]](1819-1900)是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人物之一,兴趣广泛,在很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既是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又是科学家、诗人、环保主义者和哲学家。他一生游历四方,足迹遍布英伦诸岛和欧洲大陆。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金河王》、《近代画家》、《建筑的诗歌》、《[[建筑的七盏明灯]]》、《[[威尼斯的石头]]》、《[[佛罗伦萨的早晨]]》、《[[亚眠的圣经]]》、《[[时至今日]]》、《野橄榄之冠》、《[[芝麻与百合]]》、《空气女王》、《[[十九世纪的暴风云]]》、《绘图要素》和《透视要素》等。罗斯金的作品语言优美,内容深刻,对甘地、托尔斯泰和普鲁斯特有较大影响,普鲁斯特甚至为了翻译罗斯金的作品而下决心学习英语。 == 原文摘录 == 四种欣赏: 感情欣赏(简单而出于本能,无法区分真伪,较低层),自豪欣赏(得不到穷人欣赏的建筑不真正值得欣赏,对大和对称的热爱总是和庸俗和狭隘联系在一起),匠人欣赏(这种情感对建筑师的真正构成来说,也仅仅相当于诗人拥有一双对音部非常敏感的好耳朵。任何建筑,假使其出众之处仅仅在于其合乎比例,那么它只能算是首建筑打油诗或者一项押韵练习),艺术和理性欣赏(唯一值得拥有,雕塑和绘画实际上才是要做的一切) 雕塑与绘画: 建筑大师不是别人,正是在门廊上雕塑浮雕的人 建筑队伍总是很庞大,但是却大致可分为两类人:石匠和雕塑家 人类只能从事两种美术活动,亦即雕塑和绘画,我们所说的建筑只不过是它们美好的物质表现,或者将它们置于适当的位置。 格言一:我们可能随时都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但却并不总是晓得什么是可能的。 格言二:一切实际法则都是对道德法则的解释。 在普通人的大脑中,暂时现象所留下的印象到了第二天就会消失。持续的壮观不仅必要,而且对他们有益;上苍索取的牺牲从来不会毫无用处。 对那种将自己的大门砌得堂皇气派、将自己的门口铺设平整而却让教堂的门很窄,门槛被踏烂了的感情,对那种将自己的内室不惜工本装饰得富丽堂皇而让教堂四壁空空的感情,我不能理解。 格言五:家庭奢华应当为国家的辉煌牺牲。 我们要的不是教堂,而是牺牲;要的不是敬仰之情,而是崇拜之举;要的不是礼物,而是奉献。 格言六:近代建筑师能耐有限,但是却甚至连这些有限的能耐都不愿拿出来。 首先请想一想哪种装饰适合远观,哪种适合近看,把它们分散开来,让细腻的在下面,靠近眼睛,让粗犷的在上头。 我们只是偶尔才会想到那些简朴得有些傲慢的风格本身之所以会令人愉悦,其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反差,倘若千篇一律都是这种风格,就会令人厌倦。它们是艺术的休止符和单音调,正是更高层次的艺术快乐——高得多也快乐得多的愉悦,才产生了那些美丽的色彩丰富的镶嵌墙面。 == 书评 == 我自知没有那么强的耐性,所以选择了这本《建筑七灯》,这是我第一次如此仔细的揣摩作者的文字含义,当然,这本书确实耗费我很大力气,但是仍有许多地方无法领略,暂且谈谈我所理解的那些东西吧。 不得不承认,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强烈的感受到一位虔诚的信徒对上帝的热爱。他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一切,那些树木,那些鸟儿,甚至那些房子都是人们按照上帝的旨意建造的,而人类只是上帝创造的所有一切的管理者,所以我们得尊重上帝,按照他的法则去办事。在前言部分他说:在行动中不提及上帝的意愿才构成我们的无理,把上帝的意愿到处应用才是对上帝的真正尊敬。当然他之所以如此笃信上帝跟小时候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她的母亲是个虔诚的清教徒,每天花上几小时与儿子读《圣经》,所以说上帝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在作者的脑中,当然个人认为,在某些方面这种虔诚使他的思想偏向一些狭隘。 如果说对上帝的热爱是无法选择的,那么对于自然和诚实的强调则是作者自身发展的结果。他热爱自然中一切,我们的建筑来源于自然,同时他也十分痛恨建筑的不诚实。下面我将按照作者谈论的七盏明灯进行我自己理解性的分析。 第一盏明灯:牺牲明灯。这个题目本身就带有宗教色彩,让人想到神秘的生死之事。其中有句话说道:为了让人类理解赎罪机会,从一开始就必须用一种流血牺牲来预示该计划。我理解为首先让人类从开始就感到自己的罪过,而我们是靠上帝来救赎的,所以但凡涉及到上帝的事情上,比如礼拜,比如宗教建筑都必须用最虔诚的态度做最大的努力和付出。廉价的牺牲品被拒绝,不是因为它不能代表基督,也不是因为它不能实现牺牲的目的,而是因为它表现出一种吝啬,这是对上帝的不敬。建筑作为一种人类表达对神的敬爱之情的方式之一当然也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且他关注的是宏观上的爱和尊敬,对于细节之处的华丽非常排斥,这不禁让我想起密斯那句“上帝存在于细节之中”。两个看似完全相反的态度,同样是上帝,同样是细节。其实两者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前者反对那些在细节之处华丽的浪费,表现了一种对于原始性和基本性的赞同。而后者则强调了细节之处带给人的愉悦感和精细度,是对通过细节反映建造建筑的态度,而对于建筑的认真态度却是两位的共同点,罗斯金认为那些蹩脚的,粗制滥造的装饰使人无法感受到原作的高贵之处,即使没有好的材料,粗糙的作品也必须是同类作品中最好的,这是一种生活态度,认真的生活态度。 其实他对于装饰的态度也反映了他对于诚实这一概念的强调。他说:诚实原则必须再次左右我们的处理方式:我们决不能让任何装饰覆盖整个建筑,使得它近看时非常精细,远观时却是非常粗陋。那是诡计和欺诈。这是对于建筑关于远近取舍明智处理方式。这是要根据建筑的性质来决定的。想起国外的某个机场,远处看非常壮观,而那些高高在上一般游客看不清的地方却是最粗糙的水泥裸露,因为这样既不影响效果又可以节省费用。这大概反映的就是罗斯金的思想。而这也何尝不是一种牺牲,一种对于该牺牲的地方采取明智的放弃。 第二盏明灯:真理明灯。在这一章中,他强调真理的唯一性。认为在一切之中,只有真理才没有限度,只是不断的突破破坏。而诽谤,虚伪和背叛这些被认为是破坏的东西,不是因为它们虚假,而是因为它们给我们造成伤害。错误的大小决定于诱惑的程度,认为诱惑最小时所犯的错误最重。这点我很赞同,因为在诱惑非常小的情况下仍犯错则表明其贪念之大。这样看来,错误不分大小,诱惑才有大小之分。真理需要实践来检验,与其说讲真理是出于意志,不如说是出于习惯。我们可以用行为来展现真理的存在,但是并不是说忠实的展现我们的手艺可以使真理大踏步前进,而是当手艺本身受到豪侠之气的驱使才是作者所希望看到的现象。而这一点则正是将真理作为习惯的表现。正所谓的“治标先治本”的道理。 在这章中,作者反复强调的仍是诚实性。通过阐述疯狂与道德的矛盾性,他表示想象可以存在,而且这是无法避免的属于人类对于不可能的事物的概念的自愿召唤,但是想象必须了解到它的不存在性,当想象开始欺骗时,就变成了疯狂,这是与我们作为道德动物背道而驰的。而且那些伟大的画作从不欺骗,所有的艺术家也都不应该具有此种行为。也就是说良心和艺术是并存的。就好比我们能有拥有一座诚实的建筑,其寒酸可以原谅,其实用值得尊敬,但是对于卑鄙的欺诈则只剩下嘲讽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一直对铁筑建筑持有否定的态度,他从审美角度出发认为铁只能作为连接部件,不能作为结构构件,结构构件只要用我们自然中原始材料例如泥土、木料和石头就足够了。因为这些原始材料是自然的产物,是尊贵的,是非人工的,而铁是机器时代的廉价产物,本身不具备高贵的品质,所以用铁如同饮酒一样,饮酒可以治病,但不能赖以生存。我想到我们现在生活在几乎全部都是工业产品的时代,不要说铁的应用,我们周围几乎所有的一切都是机器的产物,从而使我们失去了对于原始事物应有的认知和感受,这无疑是一件可悲的事。 第三盏明灯:权利明灯。其中一句格言这样说:建筑有两种智力:尊敬和统治。表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融合的态度,人只是自然中的管理者,人类要对上帝留在这个世上的建筑表现出正确而谦卑的尊敬,并要了解人类对这些建筑的统治,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标记人与上帝最强大、最美丽的建筑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点就是在做建筑的时候尺度的概念很重要。一幢建筑物为了显示其大小,必须一下子全部被看到,更简单的说,从上到下,从一端到另一端,必须有一条看得见的界限,因为一旦界限的连续性被打破,界限的长度因此无法估计。这也体现了建筑的诚实性观点。用建筑真实的尺度来体现它所要表达的概念,或是宏伟,或是小巧。建筑的相对庄严更多取决于块的重量和活力,而不是其他任何特征:任何块,包括体积、光、阴影和色彩,不是这当中某一种的总和,而是他们的宽度,不是断续的光、散碎的阴影或者分散的重量,而是坚实的石头,明媚的阳光和纯净的阴影。 第四盏明灯:美的明灯。对于美的阐述,作者则更加强调了自然的力量。他认为所有的美的线条都是来自于自然中最常见的那些线条。恰到好处的装饰应当模仿有机生命的真实形状,尤其是人的形状。而那些存在于蜂巢和动物器官中的线条性状则不能被接受,因为它们并不常见。人类的想象力应该基于自然之上,离开了自然,人类就没有能力想象。但是凡是能够想象得出的形状,在宇宙中的某个例子总能找到例子。上帝的美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最容易、最常见的即最“自然”,凡是藏在动物体内的形状,造物主不想让人们看到,所以我们不应该扒开它们去刻意寻找“美”。现在好多大师拿出很多高端的理论来阐述自己的作品,比如动物体内的细胞等,按照他的理论则是与自然相悖的,是丑陋的。当然很多时候我也很不能明白好端端的一个作品干嘛非要给它加上让人觉得很神秘噱头,好像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它的理论基础是不可小视的。 第五盏明灯:生命明灯。在美的基本特征中,有相当大的部分依赖于有机物中维系生命的能量的表达,或者依赖于天性被动无力的事物对这种能量的服从。生命是一种拓展和延伸,是使一切事物被赋予精神上的特征,从而使其具有生命力。建筑最高层次的尊严和令人愉悦取决于其产生过程中做涉及到的智力生命的生动表达。其中想象力为生命提供了土壤,使干涩无力的建筑具有生气。手工业则为这种生命提供了途径,人们在手工业的过程中全心投入,将某种无价的东西注入到作品当中,这一点,人们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好比我们的手绘时代,在那个时候你在绘画的同时体会着你的作品,从而为作品赋予了生命力。好比喝茶和喝可乐的区别。喝茶是需要泡的,茶是需要品的。 第六盏明灯:记忆明灯。建筑是记忆。没有建筑我们照样可以生活,没有建筑,我们照样可以崇拜,但是没有建筑,我们会失去记忆。人类的记忆由两样东西记载,一是诗歌,二是建筑。那么我们该对承载我们记忆的建筑采取什么方式呢?其一,使得当代建筑成为历史;说的是我们的建筑要具有历史性,而不是简易房。其二,将过去的建筑作为最宝贵的遗产加以保护。建筑应该是神圣的庙宇。所以建筑本身来说应该具有坚固性,因为它将记载我们一代人甚至是下代人下下代人的历史。但是他也同时强调,为了保持历史的真实性,我们不应该对古建筑做任何修复,因为建筑之所以辉煌就在于其岁月的痕迹。若是对他们进行修复则被视为是邪恶的,虚伪的。 第七盏明灯:顺从明灯。建筑存在是基于各个国家政治、生活、历史和宗教信仰的化身。而顺从原则则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政治因为它而稳定,生活因为它而快乐,真理因为它而被接受,创造因为它而延续。所以说顺从是使得我们的世界得以延续的基本原则。根本没有绝对的自由,我们始终在规则中扩大个人自由化,但始终不能脱离它。我们建筑师也必须学会普遍接受的风格。我们必须首先确定哪些建筑被认为具有高度权威,并需用心去学习它们的营造方式和比例法则,然后再对不同的装饰和用途进行分类。有句话说的好:我们并不缺少新的建筑风格,但是我们缺乏某种风格。指的是在一种风格上完善,也就是夸大化的过程。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79724/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建筑的七盏明灯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