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1.90.1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开幕词 的原始碼
←
开幕词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ref>[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635833775300061564.html?fr=bks0000&word=%E5%BC%80%E5%B9%95%E8%AF%8D 2024新年晚会开幕词]百度知道</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https://img0.baidu.com/it/u=3034779155,1390189557&fm=253&fmt=auto&app=138&f=JPEG?w=760&h=760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基本介绍 == 基本简介 开幕词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为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 作用简介 开幕词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节选自《应用写作》杂志2004年第2期《开幕词写作例谈》) == 文体简介 == 格式简介 开幕词由首部、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项目内容与写作要求如下: 首部。 包括标题、时间、称谓三项。 标题。 一般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有的标题由致词人、事由和文种构成,其形式是《×××同志在××××会上的开幕词》;有的采用复式标题,主标题揭示会议的宗旨、中心内容,副标题与前两种标题的构成形式相同,如《我们的文学应该站在世界的前列——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开幕词》;也有的只写文种《开幕词》。 时间。 标题之下,用括号注明会议开幕的年、月、日期。 称谓。 一般根据会议的性质及与会者的身份确定[[称谓]],如“同志们”、“各位代表、各位来宾”、“运动员同志们”等。 正文。 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开头部分。 一般开门见山地宣布会议开幕。也可以对会议的规模及与会者的身份等作简要介绍,如“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有×××人,其中有来自……”,并对会议的召开及对与会人员表示祝贺。需要说明的是,开头部分即使只有一句话,也要单独列为一个自然段,将其与主体部分分开。 主体部分。 这是开幕词的核心部分。通常包括三项内容: 一、阐明会议的意义,通过对以往工作情况的概括总结,和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说明会议是在什么形势下,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和达到什么目的召开的; 二、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提出大会任务,说明会议主要议程和安排; 三、为保证会议顺利举行,向与会者提出会议的要求。 结尾部分。 提出会议任务、要求和希望。 结束语。 开幕词的结束语要简短、有力,并要有号召性和鼓动性。写法上常以呼告语领起一段,用“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格式内容 篇幅要求简短,快速切入正题,内容切忌重复、啰嗦;语言要求口语化、富有感情色彩,又要求生动活泼;语气要热请、友好,也要激动、慷慨。 写作要点 开幕词是在一些大型会议开始时由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所作的开宗明义的讲话。它具有宣告性、提示性和指导性。 (一)开幕词的特点 一是简明性,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二是口语化。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明快、上口。三是宣告性,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四是引导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五是鼓动性,开幕词带着对活动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 (二)开幕词的种类 按内容可以分为侧重性开幕词和一般性开幕词两种。侧重性开幕词往往对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或会议的中心议题等,作重点阐述,其他问题一带而过。一般性开幕词则只对会议的目的、议程、基本精神、来宾等作简要概述。 (三)开幕词的写作方法 通常由标题、称谓及正文三部分组成。 1、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边再加上领导人姓名;三是用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 2、称谓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3、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但写作中一定要把握会议的性质,郑重阐述会议的特点、意义、要求和希望,对于会议本身的情况如议程等,要[[概括]]说明,点到为止;行文则要明快、流畅,评议要坚定有力,充满热情,富于鼓舞力量。最后是结尾,一般都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 范例参考 例文一: 在 "中国国际xx展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女士们、先生们: 早上好!由新加坡xx有限公司主办。中国xx协会与我分会所属的上海市国际贸易信息和展览公司承办的"中国国际xx展览会"今天在这里开幕了。我谨代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中国国际商会上海分会表示热烈祝贺!向前来上海参展西班牙、比利时、中国台湾省、香港地区以及我国各省的中外厂商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届展览会将集中展示具有国际水准的各类xx产品及生产设备,为来自全国各的科技人员提供一次不出国的技术考察机会;同时,也为海内外同行共同切磋技艺创造了条件。 朋友们,同志们: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也是经济、金融、贸易、科技和信息中心。上海作为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将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我国政府已将浦东的开发开放列为中国今后十年发展的重点,上海南浦大桥的正式通车,将标志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已经进入实质性的启动阶段。上海将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扩大与各国各地区的合作领域。我真诚地欢迎各位展商到上海的开发区和浦东新区参观,寻求贸易和投资机会,寻找合作伙伴。作为上海市的对外商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上海市分会将为各位朋友提供卓有成效的服务。 最后,预祝"中国国际xx展览会"圆满成功!感谢大家! 例文二: 校运会开幕词 各位裁判,各位运动员,老师们,同学们: 天高气爽,金桂飘香。在举世瞩目的“神舟5号”载人飞船胜利升空的大喜日子里,我们豪情满怀地迎来了第八届学校田径运动会。首先,我谨代表本届运动会组委会向全体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和大会工作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体育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是民族素质、人民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而学校体育则是一个国家体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 办学几年来,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体育摆到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教师队伍充满生机,体育设施不断完善,推动着学校体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在开发区第二届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我校夺取了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和广播操比赛第一名;金华市首届中小学生定向运动赛,我校获得初中组团体第二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刚刚上个月,我校参加金华市“田歌杯”体育传统项目中学生健美操比赛,又荣获了市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为我校争光的体操健儿和教练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贺! 本届校运会场地小,赛程短,任务重,参赛运动员共有1221名,分9个单项6个组别,赛前还将举行入场式的评比和广播操比赛。 希望全体运动员发扬“团结、友谊、奋进”的良好风格,弘扬“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严格遵守竞赛规程,自觉服从裁判,顽强拼搏,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希望裁判员以严谨、公正的态度自始至终做好裁判工作,大会工作人员各尽其职、通力合作,为大家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更希望全体同学提高安全意识,做文明观众,使本届校运会开得安全、文明、有序、[[高效]]。 最后,预祝本届校运会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基本格式 开幕词一般由标题、称谓、正文三部分组成。 1、标题——会议全称加上开幕词 2、称谓——一般写作“各位代表”、“先生们,女士们”,如有特邀嘉宾,可写作“尊敬的××先生,各位代表,朋友们”等。 3、正文——向大会介绍参加的领导同志和各方面的来宾,通报到会代表人数和团体名称;[[回顾]]过去的工作、成绩、经验及不足;提出本次会议的议题和议程。 4、结尾——结语部分,一般以“祝愿大会获得[[圆满]]成功”做结尾,也可以捉出带有[[鼓动]]性的口号。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800 語言、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开幕词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