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6.17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张奇文 的原始碼
←
张奇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张奇文4.jpg|350px|缩略图|右|[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张奇文4.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de0a9560100t9kk.html 图片来自潍坊传媒网]]] '''张奇文''' (1935年 - ) 男, 主任医师、教授。[[山东]]寿光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昌潍医校]]。1958年参加首届西医学习中医班。历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正厅级)等职。现为中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会长,山东省医学学会会长,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学术顾问、名誉会长,澳洲中医学院客座教授、学术顾问。 1960年出席全国文教群英会,1978年出席全国科技大会,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为省政协四、五、六届委员。 <ref>[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01239010174070169&wfr=spider&for=pc 潍坊83岁的张奇文自幼学习中医 至今仍在把脉问诊]</ref> == 基本信息 == {| |- | '''姓名''' || 张奇文 || '''民族''' || 汉族 |- | '''出生日期''' || 1935年 || '''毕业院校''' || 昌潍医校 |- | '''出生地''' || 山东潍坊 || '''职业''' || 教授 |- | '''国籍''' || 中國 || '''出版著作''' || 实用中医儿科学儿科医籍辑要 |} == 人物生平 == [[File:张奇文3.jpg|270px|缩略图|右|[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张奇文3.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b2550180102wy4a.html 来自潍坊华硕堂中医馆]]] '''张奇文''',主任医师,教授。上口镇北半截河村人,历任潍坊市中医院院长、[[潍坊市]]卫生局局长、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等职。他是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学会创始人之一,先后作为学科带头人主持全国儿科学会工作达 18年之久,为中国中医儿科学术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悬壶济世的“李老爷”,他一生崇拜。张奇文一生受寿光历史上的名中医“李老爷”影响很深,看病行医一切以生命为重。<ref>[http://wfrb.wfnews.com.cn/content/20181102/Articel05003TB.htm 张奇文:笃定传艺授业的“铁杆翁”]</ref> 在[[张奇文]]诊所的门外,贴着这样的警示句:大人物、小人物,性命不分大小;有钱的、没钱的,治病不以钱量。张奇文说,他以这种要求来约束自己和员工,他的这种思想的产生和当年“李老爷”的治病精神有相通之处。<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b2550180102wy4a.html 名老中医张奇文来奎文华硕堂中医馆坐诊啦!!]</ref> 在和记者的聊天中,张奇文首先讲到的就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名中医“李老爷”——— 李莪华。“李老爷”是李家官庄村人,对于他的事迹,张奇文从小就十分了解。“‘李老爷’看病十里以内不劳车马,看过一次后便主动上门复诊,且自带干粮烧饼,自带烧酒,御寒防饥,决不食病人家酒饭。”张奇文说:“此举曾被人耻笑,但他认为‘此吾性之所嗜也’。”“李老爷”死后,乡亲们为他建庙立碑,并在他的忌日农历四月十三开始举行三天庙会。张奇文小时候总爱到庙会上去,瞻仰那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李老爷”,并立志要做他那样的医生。 “在行医后,才真正体会到‘李老爷’的伟大。”张奇文说,医疗机构以利益为重,医生很少考虑患者的感受,有的人甚至吃喝拿要。他认为,这违背了从医之道,与他的做人原则也是不符的。他一生以“李老爷”为榜样,济世救人,首重医德。两次获得“全国劳模”“急病家之所急,痛患儿之所痛。他人子女犹如亲生娇儿。”这是张奇文作为儿科医生的治病准则。 1957年,张奇文从昌潍医校(潍坊医学院前身)毕业后,来到昌潍地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为了提高医术,张奇文拜晚清秀才儒医郄秋浦、名医曹同文为师。“那时,我真正把中医的命运和前途与自己紧紧联系在一起,时刻鞭策自己做一个无愧于祖宗的中国人,对得起病人的称职医生。”不是豪言壮语,这是张奇文发自内心的独白。 [[File:义诊.jpg|350px|缩略图|左|'''义诊现场活动'''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义诊.jpg 原图链接][http://weifang.dzwww.com/wfxwn/201611/t20161123_15182037.htm?pc 来自潍坊新闻]]] 看病时,他视救死扶伤为天职,不遗余力为病人医治。病号出院后,仍主动上门为其复诊。碰到困难的家庭,拿出工资为其垫付医药费。那时,张奇文因医德医术兼具而受到老百姓的爱戴。1960年6月,经过层层推选,张奇文被选为“全国劳模”,出席全国文教卫生“群英会”。 此后,张奇文对自己要求更高,刻苦钻研中医知识。到1978年已在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再次因为突出贡献而被评为“全国劳模”,作为全国医药科技大会代表团成员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劳模”的精神发挥至今。 “看到家庭困难的病号,诊费、药费全免,有时一楼的药店一天能接到十几张免费药单。”张奇文的徒弟王家俊描述。“我每月有七八千元的退休金,儿女们也都十分出息,我不缺钱,诊所够支付员工们的工资就行。”张奇文说。毕生精力传播中医之道“作为一名老中医,我感觉肩上有沉甸甸的责任,那便是将国粹精华继续传授下去。”张奇文说。 1981年—1985年,张奇文牵头与周凤梧等人主编了《名老中医之路》一书,共三辑,刊载了近现代97位名老中医的治学与成才之路。出版后,该书印刷万余册,很快被抢购一空,不得不再版。20多年过去了,张奇文认为又涌现出新一轮全国名老中医,于是,张奇文决定再编辑《名老中医之路续编》,拟于2010年出版完成。<ref>[http://www.sohu.com/a/29361106_119700 “厅级郎中”张奇文再收八徒弟 ] 2015-08-26 15:06</ref> [[File:张奇文2.jpg|330px|缩略图|右|'''收高徒'''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张奇文2.jpg 原图链接][http://www.sohu.com/a/29361106_119700 图片来自大众网]]] 作出这个决定看似简单,而张奇文却要为此付出太多,“责任心使然”,这是老先生的解释。很多业内人士感叹于他的奉献精神。 著名国医大师、广州中医药大学93岁的邓铁涛教授称该书“是一部20世纪当代名医的‘成才史’,是历史的新分支;是一部世界独有的中医教育史;也是一本20世纪中医传奇文学,十分有价值。“ 开创中医高等教育改革办学之先河 “培养中医人才,要从少年抓起。”张奇文大胆提出这样的言论。 他说,他在整理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时,悟出这样一个道理:中医学习要从少年抓起。“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扭转中医后继乏人和从业人员素质下降的局面。”张奇文说,他决定办一个中医专业少年班。要办一个中医少年班?这个党委书记(那时他任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是不是在胡搞?当时所有人的心中都打了个大大的问号。山东省委、教育厅、卫生厅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办! 第一届少年班于1985年开始招生。学员从14岁—16岁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中选拔,学制8年,预科三年,本科五年;预科阶段中,趁年轻背诵中医启蒙著作和四大经典选读,外加中医文化课;本科阶段,系统学习高等中医教育教材,临床带教,早定向跟师。据了解,张奇文创办的中医少年班在全国尚属首例。3届学生毕业后,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成了硕士生、博士生,成为可靠的中医事业接班人。他的试验成功了。 [[File:收徒1a.jpg|350px|缩略图|左|'''名老中医张奇文收高徒''' [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收徒1a.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de0a9560100t9kk.html 图片来自潍坊传媒网]]] 有专家认为,学员从少年时期就确定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其对中国医药学浓厚的兴趣,使其尽早树立从医的志向,这对振兴中医是十分有效的。目前,这一培养模式在国内医药院校仍被采用。已有五届“洋中医”毕业 “中医治病确有很好的疗效,中国人代代相传,有着丰富的与疾病抗争的经验和医学文献传世,理应发扬光大。”张奇文说。 在此之前,中医在国外的地位是尴尬的。在很多西方人的眼里,中医与封建政府腐败无能等量齐观,不屑一顾,把早已传到国外的中医中药看成是江湖骗子卖艺者。“这一点让我们这些老中医觉得心痛。”张奇文说,心痛之余,他要采取一些行动。从1989年,张奇文担任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始,至今他已先后六次应邀去澳大利亚讲学访问。 “此行,让澳大利亚人开始对中医疗效有所了解,增进了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张奇文说,之后澳大利亚教育部经过反复论证,批准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ET)和墨尔本大学分别设立中医系和生物医学院,这成为西方国家第一个将中医药纳入正规教育的国家。张奇文还担任主编编写了《[[汉英中医辞典]]》,并写论文分析澳大利亚中医现状,提出八条建议,均被采纳。据了解,目前已有五届“洋中医”毕业。 2000年,维多利亚正式通过立法,成立了维州政府中医医管局,与西医医管局有着平等的地位。此消息一公布,轰动了整个[[澳大利亚]]乃至全世界,数以万计的海外侨民无不欢欣鼓舞。《中国中医药报》报道,张奇文是“澳洲中医立法的有功之人”。他为中医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张奇文被选为澳洲中医学院特聘资深教授及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学会联合会名誉会长、学术顾问,几次被挽留定居澳洲,但均被婉拒。张奇文说:“我的理想在国内。” “厅级郎中”乐为百姓消病灭灾,11月28日,记者一行到达张奇文的诊所时刚过8时30分,门口的病人已排起了长队。看病热情、实惠、医术高超,这位“厅级郎中”、“平民大夫”早已名声在外。<ref>[http://weifang.dzwww.com/wfxwn/201611/t20161123_15182037.htm?pc 潍坊市中医院第八届膏方养生文化节拉开帷幕暨新综合楼启用大型惠民义诊活动举行]2016-11-23 15:37:00 </ref> [[File:张奇文2_(2).jpg|350px|缩略图|右|'''“一老一少一世界”'''[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张奇文2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kaixian.tv/gd/2015/1130/29010.html 图片来自潍人口导报 ]]] 胡女士6岁的女儿得了一种顽疾,她每周带着女儿从济南远道而来看病。“每次过来张教授都给予照顾,不用挂号,先给我们看,这样不会耽误返回的客车。”胡女士说。“我们是从德州来,在这看病好得快,张教授人又好,上次带的钱不够他也照样给我们拿药。”一位农民模样的中年男子说。王家俊告诉记者,随着张教授知名度的提高,很多外地的病人都慕名而来,他一律照顾。对于特殊病号,张教授上门就诊,从不收取费用。 张奇文退休后先办本草阁、慈幼堂,后办百寿堂,沉潜社区,问病乡里。他目前已年过七旬,但对待每一个病人都耐心、认真。“我的前半生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当官、做学问,现在有时间了,我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终生所热爱的事业上来。”张奇文说。 日前,张奇文教授又获得两项新荣誉。在第 26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上,被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发展突出贡献奖”;当选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 张奇文退休后,回到潍坊,为人民群众诊治疾病。11月28日,在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赵守祥的陪同下,记者来到潍坊,对其进行采访。老人家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努力:“我这一生做过的三件事最让人欣慰:‘一老’、‘一少’、‘一世界’。‘一老’便是编辑了《名老中医之路》丛书;‘一少’就是创办的‘中医专业少年班’;‘一世界’便是将中医知识推向国外,在澳大利亚培养5届‘洋中医’。这些在全国来说都是开创性的。” 虽有那么多成就,但张奇文认为自己就是一名大夫,他的努力和终生奋斗的目标便是济世救人,他所有的努力也都和这个目标有关。 ·他刚刚当选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他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两次被评为“全国劳模”;·他在全国首创“中医专业少年培训班”·他六次到澳大利亚传播中医学,使其成为第一个将中医纳入正规教育的西方国家;·他退休后为老百姓诊治疾病,被誉为“厅级郎中”、“平民大夫”。 == 主要贡献 == [[File:中医1.jpg|300px|缩略图|左|[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中医1.jpg 原图链接][http://weifang.dzwww.com/wfxwn/201611/t20161123_15182037.htm?pc 图片来自潍坊新闻]]] '''张奇文'''长期从事中医内科、儿科、妇科的临床治疗与研究工作,从1958年起相继写出《中医学上的肾与肾虚证》、《房劳伤》、《论暑必兼湿》、《中药治疗肺结核咯血》、《试论内因七情》、《调补冲任》、《麻疹透表法则探讨及重症肺炎的辨证施治》、《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小儿腹泻辨证施治治疗100例的临床分析》、《小儿变蒸刍议》、《祖国医学对小儿保健的认识》等七十余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在国内外期刊, 1982年主编出版《幼科条辨》(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4年合著出版《自学中医阶梯》(重庆出版社出版), 1985年合著出版《中医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与周凤梧、丛林共同主编出版了《名老中医之路》(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File:药膏.jpg|300px|缩略图|左|[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药膏.jpg 原图链接][http://weifang.dzwww.com/wfxwn/201611/t20161123_15182037.htm?pc 图片来自潍坊新闻]]] 1985年校注出版了《丹溪治法心要》(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86年合著出版了《中医精华浅说》(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1989年主编出版了《实用中医保健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年主编出版了《儿科医籍辑要丛书》(计六册,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2年主编出版了《古今儿科临床应用效方》(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3年主编出版了《中国灸法大全》(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 1995年主编出版了《妇科医籍辑要丛书》(计四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5年与江育仁教授主编出版了《实用中医儿科学》(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File:Zhu1.jpg|250px|缩略图|右|[https://pediainside.com/wiki/File:Zhu1.jpg 原图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6b2550180102wy4a.html 来自潍坊华硕堂中医馆]]] 1996年被英国剑桥名人中心收录入《世界名人词典》。 1997年主编出版了《温热病证治精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2001年主编《实用汉英中医词典》(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 50年代提出流行性脑炎治疗中的“暑必兼湿”之争,应是“暑多兼湿”的观点。 60年代对小儿“变蒸”、“胎毒”学说结合现代医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70年代提出“妇科治疗首重调补冲任”; 80年代提出“小儿疾病诊断应重视望诊,四诊合参”、“儿科临床治疗应重内外合治”; 90年代提出“肺胃肠相关论与肺胃肠相关病在儿科临床中的地位”、“儿科剂型改革的新思路”,均受到国内外中医界的重视。 == 视频== '''小儿推拿 张奇文''' {{#iDisplay:h0646gvty8b|480|360|qq}} == 参考资料 == [[Category:医生]][[Category: 教授]][[Category:中国人]]
返回「
张奇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