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18.2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弹性原理 的原始碼
←
弹性原理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9.itc.cn/images01/20230201/573cf2232c8e445e9be96ed2e119b32e.pn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636255689_121495988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弹性原理'''是名词术语。 关于中国[[文字]]的起源<ref>[https://www.sohu.com/na/585329105_121164128 中国汉字是怎样起源的?源始于殷商?文字有600年的历史?],搜狐,2022-09-15</ref>主要有两种观点:起源于刻画符号和“图画文字”起源说<ref>[https://www.sohu.com/a/146154600_594411 揭秘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来源图画还是记号?],搜狐,2017-06-05</ref>。我们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名词解释== 所谓弹性原理,是指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用以适应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实现灵活[[管理]]。 弹性原理的重要性 弹性原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在于:管理所面临的问题是多因素,这些因素既存在复杂联系又是经常变化的;事先不能精确估计;因此,管理的计划方案管理的方法都应当有一定弹性,也就是适应性和应变能力。 管理的弹性原则和管理弹性分析 在对系统外部环境和内部情况的不确定性给予事先考虑并对发展变化的诸种可能性及其概率分布,作较充分认识、推断的基础上,在制定目标、计划、策略等方面,相适应地留有余地,有所准备,以增强组织系统的可靠性和管理对未来态势的应变能力,这就是管理的弹性原则。 弹性,一般指物体在外界力的作用下,能作出反应并维持自身稳定性的能力与特性。这种特性必须是一方面能够有所变化(例如弹簧通过伸缩变形),而另一方面又能不被破坏(如伸缩后的弹簧,仍然是原来的弹簧,一旦外力撤走即恢复自身原本面目)。对于现代组织系统而言,弹性就表现为能够对外部环境变化作出能动的反应并最终达成有效目标的能力。一遇到麻烦就马上降低要求甚至放弃目标,那是一种不可逆的“塑性变形”而决不是什么“弹性适应”。组织系统的弹性却必须通过富有弹性的管理来实现,所以我们称之为“管理弹性”。 根据产生弹性的主体,可将管理弹性分为局部弹性和整体弹性。局部弹性指的是局部自身的应变能力,主要表现在某部门在变化中为实现整体目标而完成自身局部任务的能力。整体弹性指整个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应变、适应能力。局部弹性,尤其是关键环节的弹性,是系统整体弹性的基础,但正如系统理论指出的,整体弹性具有整体“新质”,并非全部局部弹性的机械相加。 卓有成效的管理追求的是积极弹性,它是在对变化的未来作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留有灵活余地。积极弹性也就是“多一手”或“多几手”,组织系统应当备有多种方案和预防措施,它的目的在于一旦态势有重大变故,能够不乱方寸、有备无患地做出灵活的应变反应,从而能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消极弹性则是降低可能实现的目标,做什么都“留一手”,闲置部分资源,准备用不图上进或巨大浪费为代价,来增强所谓的“弹性”。例如,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要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和风险因素,多准备几套备用方案,不要等到真的发生不利的局面时企业措手不及,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变化,失去经营活动的主动性。 增强管理弹性的途径和方法 (一)树立全面的积极弹性观念 实际上,在管理活动的每一个方面、环节、位置,都存在“弹性”问题,并且在每一个“点”上,都有积极弹性与消极弹性之分。因此,管理者必须树立全面的积极弹性观念。例如,汽车工业,自从利用大规模的自动化流水线后,效率极大提高,产量剧增,但是,却带来从流水线产出的汽车都一个模样、简直无法区别的单调性。汽车消费者往往要求消费上的多样化,甚至个性化,日益反感甚至厌恶这种产品的单调性。怎么办呢?这就产生了提高产品适应消费者日益多变而各不相同的需求特点的能力问题,即产品弹性问题。消极的做法是,要么取消流水线,要么在生产、技术、设备、流水线水平不变前提下,增添若干不同的流水线,生产不同样式的汽车并在外观色彩上作些变化。这样,在市场需求量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必然以低效率或者低开工率、高成本换取适应性,结果可能得不偿失。而目前世界上一些先进的汽车企业,却是采取弹性生产作业方式,通过技术改造、革新,使同一条流水线上配有多种不同成套的关键设备,可以通过这些关键设备的互换、重组,在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出多种形态、功能各异的汽车主体,然后再经过外观色彩、部分配件的变化搭配,就可生产数十种不同的汽车,另一方面,加强广告、营销工作的科学性和预测水平,订货工作远远走在生产前面以提高市场的确定性,从而能够按订单甚至按购买者个人的特殊要求来安排生产。这种积极弹性的“应变”,带来了高适应性和高效益的统一。 (二)努力提高关键环节的局部弹性 所谓关键环节,是指那些对组织整体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确定性程度小,变化可能性及变化的方向、程度非常大,其变化难以直接控制的环节。 关键环节必然要成为管理者贯彻弹性原则时应予以极度重视的“局部焦点”。当然,并非同时具备上述所有特性的环节才成为关键环节。同时,所谓关键与非关键环节之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提高关键环节的弹性,主要是通过备有多种方案和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来实现的。首先,我们要对某一问题、对象在未来将产生多少不同方向的变化以及变化的概率作出判断。例如,我们不能说明天就一定下雨或不下雨,但我们可以判断下雨的概率,从而我们可以事先做出种种方案以备不测之用,并沿着可能性最大的方向去行动。其二,要根据判断采取种种防范措施,事先防患于未然。其三,在势态处于萌芽状态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利因素,促使局面向有利方向发展。 (三)增强系统整体弹性 通过局部弹性的提高,可以增强整体弹性,但现代管理更多的是从整体入手来解决管理弹性问题。比如企业,为避免单一产品市场的不稳定,可采取多角经营方式,同时生产和经销多种不同的产品,以提高企业整体弹性,扩散和减弱市场风险。当然,一旦提高整体弹性的方案确定,也还要靠各方面局部弹性的增强来支持。 (四)计划要留有余地 要增强积极弹性,很重要的一点是计划要留有余地,而这一点主要体现在计划的内容及其指标上。目前一些企业采取一种“滚动计划”,实质上就是在计划和方案确定上留有余地,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明朗化、确定化,通过几个时间阶段,使计划的各项指标由粗到细,由宽泛到精确,从而更加符合客现实际,能够指导行动取得更好成果。因为,计划作为现代管理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必须体现长远性,但长远的未来则无法精确肯定,只能在总体方向、目标上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计划的行动指导性,又要求精确、严密,这样,在计划的具体指标上又必须留有余地,以便在现实发展中,再进一步细化、明确下来。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弹性原理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