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5.217.8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彭燕郊 的原始碼
←
彭燕郊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彭燕郊 | 圖像 = [[File:彭燕郊.jpg|缩略图|center|[http://news.sciencenet.cn/admin/upload/img/200842215313863.jpg 原图链接]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0842221240848204921.html?id=204921 來自科学网]]] | 圖像說明 = 著名诗人、学者、编辑家 | 出生日期 = 1920年9月 | 國籍 = 中國 | 别名 = 陈德矩 | 職業 = 诗人、学者、编辑家 | 知名原因 = | 知名作品 = 《[[彭燕郊]]诗选》</br>《高原行脚》</br>《[[和亮亮谈诗]]》</br>《夜行》</br>《[[野史无文]]》。 }} '''[[彭燕郊]]''',原名陈德矩,"[[七月派]]"代表诗人。1920年9月出生于福建莆田黄石。 <ref>[http://roll.sohu.com/20121115/n357634438.shtml 亲属追讨彭燕郊书稿], 搜狐网, 2012-11-15</ref>1938年后历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宣传队员,军战地服务团团员,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常务理事、创作部副部长,《[[广西日报]]》编辑,《光明日报》副刊编辑,湖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湘潭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193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诗集《[[彭燕郊诗选]]》、《[[高原行脚]]》,评论集《[[和亮亮谈诗]]》,主编《[[诗苑译林]]》、《[[现代散文诗名著译丛]]》、《[[外国诗辞典]]》等。 == 人物信息 == 彭燕郊是"[[七月派]]"代表诗人,其代表作有《[[东山魁夷]]》、《[[小泽征尔]]》、《[[钢琴演奏]]》、《[[混沌初开]]》等,近年创作的逾千行长诗《生生:五位一体》被誉为"[[构筑起20世纪汉语的精神史诗]]"。彭燕郊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编辑家]],在诗歌创作和研究、编辑出版、民间文学、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 ,赢得了[[文学界]]和[[文化界]]的广泛敬重。 彭燕郊先生原名原名陈德矩,1920年9月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县]]。1938年参加新四军,曾在新四军政治部战地服务团和对敌工作部工作。从1939年开始,彭先生分别在《[[七月]]》、《抗敌》、《[[现代文艺]]》、《[[文化杂志]]》、《[[诗创作]]》、《抗战文艺》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有影响的抗战作品。 1941年至1946年任桂林《[[力报]]》副刊编辑,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常务理事、创作部副部长、部长。1946年至1949年任《[[广西日报]]》副刊编辑。1947年,因为参加民主运动被国民党逮捕,囚禁近一年。在狱中,他仍然坚持诗歌写作。 1949年彭燕郊先生到北平参加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后在《光明日报》主持《[[文学周刊]]》、《[[民间文艺]]》等副刊。1950年至1953年任[[湖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湖南省文联常务理事,曾参与筹组湖南省文联,筹办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省第一个文学刊物《[[湖南文艺]]》,并任编委。1953年至1955年在湖南师范学院任副教授,湖南省第二届政协委员。 1955年,彭燕郊先生受[["胡风冤案]]"影响,被错误地下放到长沙市街道工厂劳动至1978年。 1979年3月被聘请到[[湘潭大学]]任中文系副教授 。同年到北京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1981年评为教授,从1980年起历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湖南分会副主席,湖南省文联委员,湖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一、二届全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文科组组长、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彭先生还参与创办并主编《[[楚风]]》杂志,主持编撰"[[湖南民间文学丛书]]"。1982年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 1987年退休。 == 早期作品 == 1939年开始在《七月》、《抗敌》、《[[现代文艺]]》、《[[文化杂志]]》、《诗创作》、《[[抗战文艺]]》等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作品。之后在[[桂林]]、[[重庆]]等地从事革命文学活动和民主运动。曾任中华全国文协桂林分会常务理事,编辑《力报》副刊《半月新诗》、《[[半月文艺]]》以及《诗》、《广西日报》副刊等,同时在各地报刊上发表了大量诗歌、散文作品,许多作品广泛流传,受到读者的热烈称赞。1947年,在民主运动高潮中被国民党逮捕,囚禁近一年。在狱中坚持诗歌写作。 1949年至北平参加全国第一次文代会。会后在《光明日报》主持《[[文学周刊]]》、《[[民间文艺]]》等副刊。1950年6月,来湖南在湖南大学、湖南师院任教。曾参与筹组湖南省文联,筹办新中国以来湖南省第一个文学刊物《[[湖南文艺]]》,并任编委。 == 胡风案 == 1955年6月,因"[[胡风案]]"被关押。被押期间仍在心中默默写诗,每段用一个词代表,不断默记,出狱后记写下来。曾在街道工厂劳动,做过翻砂工、油漆工等等,同时坚持诗歌创作并潜心研究文学艺术和美学理论等。 == 执教湘潭 == 1979年3月被聘请到湘潭大学任中文系教授。同年10月获平反。随后至北京出席全国第四次文代会。1980年起,任第一、二届全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文科组组长、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湖南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等,创办并主编《[[楚风]]》杂志,主持编撰"[[湖南民间文学丛书]]"。1984年从湘潭大学退休,居长沙,从事文学写作、编辑等。 彭燕郊先生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曾经开设了《[[诗歌原理]]》、《[[民间文学]]》、《[[现代诗]]》、《写作实习》、《[[现代文选]]》、《人民口头创作》等课程,培养了硕士研究生多名。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他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之贡献了自己的许多精力。他教书育人,关心学生,赢得了同学们的爱戴和尊敬。他的讲课,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泛受到同学们的欢迎和好评。在他的亲自指导和鼓励之下,[[湘潭大学]]学生于1980年成立了自己的文学社团"旋梯诗社",并且在20多年来,持续不断地开展活动,正式出版了系列诗集,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新人。彭燕郊先生也长期支持和关心旋梯诗社,即使年过八旬,还经常回校参加学生社团的诗歌朗诵和讲学活动。 彭燕郊先生敬业爱岗,对工作任劳任怨,为[[湘潭大学]]的发展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教育战线上的一名好教师,他是同学们的好师长、好朋友。彭燕郊先生的一生,是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一生,是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一生,是诲人不倦、甘为人梯的一生。 == 学术高峰 == [[File:T01b0ae2a3f4d160a0b.jpg|缩略图|左|center|[http://p5.so.qhimgs1.com/bdr/_240_/t01b0ae2a3f4d160a0b.jpg 原图链接]]] 80年代以来,彭燕郊先生的诗歌创作进入又一个高峰期并持续至今,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诗作,出版有诗集《[[彭燕郊诗选]]》、《[[高原行脚]]》、《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彭燕郊卷》、《夜行》、《[[野史无文]]》,诗论集《[[和亮亮谈诗]]》。2007年出版4卷本《[[彭燕郊诗文集]]》。曾主编《[[诗苑译林]]》丛书、《犀牛丛书》、《[[现代散文诗译丛]]》、《散文译丛》等丛书和大型诗歌文化杂志《[[世界诗坛]]》、《[[现代世界诗坛]]》,在全国[[文学界]]、[[文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彭燕郊先生是我国著名诗人、学者、编辑家,在诗歌[[创作]]和研究、编辑出版、[[民间文学]]、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了[[杰出]]的成绩,赢得了文学界和文化界的广泛敬重。 彭燕郊先生从十多岁开始创作诗歌,曾是著名的[[七月派]]诗人,他前期的诗歌既鲜明、深刻地表现了抗日、反蒋的时代精神,又因具有独特的艺术品质和现代感而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他的《[[冬日]]》、《[[岁寒]]》、《[[雪天]]》等诗作成为抗战诗歌的代表性作品收入各种文学选本,他的长诗《[[春天--大地的诱惑]]》曾被当时无数进步文学青年传诵,竞相以能多背诵其中的诗句为荣。他的《[[小牛犊]]》、《[[殡仪]]》《[[村庄被朔风虐待着]]》等诗是新诗中表现中国农村和农民生存状态的经典之作。他在国民党牢狱中用生命忘我谱写的狱中诗,更是中国新诗中的异彩。由于[[胡风]]冤案,他被迫沉默了20年,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写作,他这一期间的作品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潜在写作"的重要文本,已经引起了文学史研究者们的高度重视和赞誉。新时期以来,彭燕郊先生的创作已完全超越了"七月派"诗歌的范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他的大量诗作像当年那样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诵,将当代中国诗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新时期以来的彭燕郊诗歌,坚持艺术上的特立独行,不断锐意"[[变法]]",不断尝试突破新诗已有的传统模式,取得了令人惊异的文学成就。他的《[[钢琴演奏]]》、《[[过洞庭]]》、《[[家]]》等诗脍炙人口,流传广泛;他的散文诗《[[无色透明的下午]]》、《德彪西〈月光〉语译》、《门里门外》、《[[混沌初开]]》等等,都是新诗史上前所未有的作品。《[[混沌初开]]》长达2万多字,创作历时数年,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诗,也是彭燕郊诗歌的集大成之作,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获第一届"[[芙蓉文学奖]]"诗歌奖,被选入当代中国文学经典读本,有外文译本。 == 评价 == 彭燕郊先生有着广博的文化修养,其在诗学论著《[[和亮亮谈诗]]》中对世界[[现代诗歌]]发生、发展流向的开拓性论述,国内至今[[无出其右]]者。他主编出版的大规模、系统性的外国诗歌译著,在我国文学和文化史上尤具有开拓性的意义和历史文化积累的长久价值,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他关心湖南的民间文学事业,83岁仍抱病撰写长文为湖南省民间文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彭燕郊先生是老一代中国诗人中艺术创造力最旺盛、艺术开拓性最强劲的诗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诗歌和生活,专注于艺术创造,追求"诗意的人生、人生的诗意"。相对于时下许多诗人,他的作品的发表、出版与他的创作成就及声望是很不成正比的,但他甘于寂寞,从不自我炒作,在国内外赢得了崇高的[[艺术声誉]]。他79岁时发表史诗性的长诗《[[混沌初开]]》,80多岁高龄仍能在一个多月内写出千行长诗《五位一体》,即使因创作过劳、大病住院也在所不惜。在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直到88岁高龄,仍始终保持着思想和艺术上的[[独创性]]、[[先锋性]]、[[纯正性]],让年轻的先锋派诗人们也折服、赞叹不已,这在中国新诗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诗歌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以至于有研究者提出了"[[彭燕郊现象]]"的命题。作为当代中国文学中大师级的人物,彭燕郊的存在,大大提升了湖南诗歌和"湘军"文学的品位与境界,被评论家誉为"[[中国新诗的南岳]]"。 彭燕郊数十年来始终热爱党和人民,政治态度明确,他无私奉献,乐于助人,默默地为我国的文化建设事业作出了许多贡献,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赢得了文学、文化、教育等社会各界的普遍敬重。他的去世,不仅是他的家庭的不幸,而且是湘潭大学的不幸,也是湖南文学和中国文学的重大损失。 == 参考资料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r 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person/cor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Image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Separated entrie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TableTool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彭燕郊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