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63.13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後村上天皇 的原始碼
←
後村上天皇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後村上天皇''' </p> |- |<cente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28/e2/46683281fc5cfec2d434ee525603.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5%BE%8C%E6%9D%91%E4%B8%8A%E5%A4%A9%E7%9A%87/wiki-4714276-1540156 圖片來自itsfun] </small> |} '''後村上天皇'''(ごむらかみてんのう;[[嘉曆]]3年(1328年)-[[正平 (日本)|正平]]23年/[[應安]]元年3月11日(1368年3月29日))為日本第九十七代[[天皇]](([[延元]]4年/[[曆應]]2年8月15日)1339年9月18日—1368年3月29日在位),也是[[南朝 (日本)|南朝]]第2任天皇(在位:[[延元]]4年/[[曆應]]2年8月15日(1339年9月18日) - [[正平 (日本)|正平]]23年/[[應安]]元年3月11日)。初名'''義良'''(のりよし / のりなが),後改'''憲良'''。 他是[[後醍醐天皇]]的第七皇子,為[[阿野廉子]]所生。<ref>[https://www.itsfun.com.tw/%E5%BE%8C%E6%9D%91%E4%B8%8A%E5%A4%A9%E7%9A%87/wiki-4714276-1540156 後村上天皇],itsfun</ref> 1911年([[明治]]44年),日本政府確認南朝朝廷這一系的天皇為[[正统 (史观)|正統]],後村上天皇被當作日本歷史上的第97代天皇。 ==生平== 1333年([[元弘]]3年/[[元慶]]2年),[[鐮倉幕府]]滅亡,其父[[後醍醐天皇]]開始了史稱[[建武新政]]的改革。為了討伐[[東國]]的[[北條氏]]餘黨,[[北畠親房]]、[[北畠顯家]]父子,奉當時依然年幼的義良前往東國,駐紮在[[陸奧國|奧州]]的[[多賀城]]。[[建武 (日本)|建武]]元年(1334年)5月,義良在多賀城被封為親王。翌年[[足利尊氏]]在[[鐮倉]]公開豎起叛旗反對新政,並進攻[[京都]];北畠父子奉義良親王回到京都,討伐尊氏。建武3年(1336年)3月在後醍醐天皇的[[行在]][[比叡山]]行[[元服]]禮,同時敘三品陸奧太守的官位,在足利尊氏兵敗出奔[[九州島|九州]]之後再次前往奧州。1337年([[延元]]2年/建武4年)多賀城遭到攻擊,義良親王前往[[靈山 (福島縣)|靈山]]避難,8月再次回到京都。 12月同[[鎮守府將軍]][[北畠顯家]]一起攻打鐮倉,1338年(延元3年/[[曆元]]元年)正月西上[[美濃國]],並在[[青野原之戰]]中擊破足利軍,借道[[伊勢國|伊勢]]、[[伊賀國|伊賀]]方面回到後醍醐天皇的[[吉野行宮]]。9月,義良親王、[[宗良親王]]以及[[北畠親房]]、[[北畠顯信]]父子一行,從[[伊勢國]][[大湊]]出發,試圖前往[[陸奧國|奧州]];不料途中遭遇[[暴風]],一行人離散,義良親王漂泊到了[[伊勢國]]。翌年3月回到[[吉野]]成為皇太子;同年8月15日接受父親[[後醍醐天皇]]的讓位踐祚,是為後村上天皇。 1348年([[正平 (日本)|正平]]3年/[[貞和]]4年),[[室町幕府]]的[[執事]][[高師直]]襲擊吉野,後村上天皇前往[[紀伊花園]](今[[和歌山縣]][[葛城町]])避難,後來移駕[[大和國]]的[[賀名生]](今[[奈良縣]][[五條市]])。1350年(正平5年/[[觀應]]元年),[[足利將軍家|足利氏一族]]發生內訌([[觀應擾亂]]),[[足利直義]]在與執事[[高師直]]的爭權中失敗,投奔南朝。次年足利直義在[[播磨國]][[光明寺城]]([[光明寺合戰]])和[[攝津國]][[打出濱]]([[打出濱之戰]])大破[[足利尊氏]]。足利尊氏以脅迫高師直出家為條件,同足利直義達成了和解;另一方面,足利尊氏發現足利直義一派已控制了[[关东地方|關東]]、[[北陸道|北陸]]、[[山陰道|山陰]]地區,其養子[[足利直冬]]的勢力又進入[[西國]],因此決定廢除[[北朝 (日本)|北朝朝廷]],向南朝投降。足利尊氏廢黜了北朝的[[崇光天皇]],並交出了[[三神器]],史稱[[正平一統]]。同時在足利尊氏的要求下,南朝朝廷下達了討伐駐守[[关东地方|關東]]的[[足利直義]]的[[綸旨]]。 後村上天皇試圖在足利尊氏討伐直義期間趁機奪回京都。1352年(正平7年/[[文和]]元年)陰曆2月,天皇率軍從賀名生出發,經[[河內國]]的東條(今[[大阪府]][[富田林市]])到達[[攝津國]]的住吉(今[[大阪市]][[住吉區]]),閏2月19日到達[[山城國]]的男山(今[[京都府]][[八幡市]])。[[楠木正儀]]率南朝軍擊破[[足利義詮]],成功奪回[[京都]]。足利義詮逃往[[近江國]],南朝軍則擒獲了北朝方面的[[崇光天皇|崇光上皇]]、[[光嚴天皇|光嚴上皇]]、[[光明天皇|光明上皇]]和原皇太子[[直仁親王]]。3月足利尊氏開始反擊,被迫放棄京都,以男山為立足點。5月為足利義詮所敗,逃往河內東條,6月回到賀名生。[[室町幕府]]與南朝朝廷反目,足利義詮於8月17日擁彌仁親王([[後光嚴天皇]])在京都踐祚,復辟了北朝朝廷。1354年,後村上天皇移駕[[河內長野市|河內天野]],以[[金剛寺]]為[[行宮]]。次年正月,足利直義的養子[[足利直冬]]再次投奔南朝,天皇試圖再次奪回京都,但被足利尊氏、足利義詮擊敗。 1359年(正平14年/延文4年)陰曆12月,後村上天皇移駕[[觀心寺]](今[[大阪府]][[河內長野市]]),翌年9月北上[[住吉]]。1361年,在室町幕府爭權中失勢的[[執事]][[細川清氏]]投降南朝,後村上天皇讓他同[[楠木正儀]]一起攻入京都,但不久因遭到[[足利義詮]]的反擊而撤退。 連年的戰爭使南朝的實力不斷衰退,南朝不得不對室町幕府妥協。1367年,後村上天皇派[[葉室光資]]同幕府談判。但光資要求幕府向天皇投降,遭致足利義詮的憤怒,和談破裂。同年天皇得病,次年在[[住吉大社宮]]駕崩,享年41歲。 後村上天皇這一[[諡號]],同其父[[後醍醐天皇]]一樣,都是在生前自己指定的。其諡號來源於日本[[平安時代]]的明君[[村上天皇]],體現了其本人想當治世明君的願望。 ==系譜== 後村上天皇是[[後醍醐天皇]]的第七皇子。其母是[[阿野公廉|藤原公廉]]的女兒[[阿野廉子]]。 * [[女御]]:藤原勝子?([[嘉喜門院]]・三位局)- 生父不詳、[[二條師基]]養女 ** 第一皇子:寬成親王([[長慶天皇]])(1343-1394) ** 第二皇子:熙成親王([[後龜山天皇]])(1350?-1424) ** 第二皇女:良子内親王? - [[北畠顯泰]]室? * [[中宮]]:源(北畠)顯子 - [[北畠親房]]女 ** 第一皇女:憲子内親王([[新宣陽門院]])(1345?-1391?) * 母不詳 ** 第三皇子:[[惟成親王]](?-1423) ** 第四皇子:[[泰成親王]](1360?-?) - [[後龜山天皇]][[皇太子|皇太弟]]? ** 第五皇子:[[師成親王]](1361-?) ** 第六皇子:[[說成親王]](?-?) - [[護聖院宮]]家? ** 第七皇子:[[良成親王]](?-1395?) 以上系圖為近世所作的南朝系圖,其真實性存疑。事實上根據第一手史料的記載來看,能夠確認為後村上天皇皇子女的僅僅有寬成、熙成和護聖院宮三人。新宣陽門院及惟成親王等人的皇子女身份無法確認其真實性。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1 日本]] [[Category:日本軍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後村上天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