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247.25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徐侨 的原始碼
←
徐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徐侨</big> ''' |- |[[File:2-3-1.jpg|缩略图|居中|[http://wmw.yw.gov.cn/2018gjfy/images/2-3-1.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 名: 徐侨 字: 崇甫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 出生日期: 1160年 逝世日期: 1237年 主要作品: 《[[读易记]]》3卷、《[[读诗记]]》等 主要成就: 理学、诗歌、散文 祖 籍: 浙江诸暨 谥 号: 文清公 |} '''徐侨'''(1160—1237),字崇甫。南宋政治家、理学家。义乌清德里龙陂(今浙江义乌佛堂镇徐塘下村)人。中年辞官归里,在孝冯祠旁创办“东岩书舍”,传讲学17年,以博学、刚直、显达而煊赫于世。[[朱元龙]]、[[康植]]、[[王世杰]]、[[叶由庚]]、[[朱中]]、[[龚应之]]皆其门人。<br> 后人谓之徐井巷。其孙以祖莹在野墅之西山,近置田园,为看护坟莹,有徙居野墅之徐湖塘,前临龙溪,后枕青龙山。南宋绍兴庚辰(1160)徐侨出生于野墅徐湖塘龙陂里。(绣川徐氏宗谱,龙陂徐氏谱)<br> 他的著作有《[[读易纪]]》3卷,《[[续史纪咏]]》1卷、《[[杂说]]》1卷、《[[文集]]》10卷。皆不存。唯存《[[毅斋别录]]》1卷。<br> ==人物生平== === 人物初期 === 徐侨生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六月十八日。幼少时颖悟勤读,行为端庄,年二十入国子监为大学生。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中进士第,初授信州上饶县主簿。部使者闻他任职贤能,拟荐举,问徐侨有何要求,侨答:“我当尽忠职守,做好应做的工作。”任满,升绍兴府掌管律令、定罪、盗贼、赃赎诸事的司法参军。他的父亲人杰病逝,遂丁忧回里守孝。服满,调任南康军司法,又因母鲍氏逝世而归里守丧三年。<br> 当时南宋疆域,北边与金国划淮河而治。高宗时秦桧掌朝政,力主和议,向金国输币纳绢,但求苟安。孝宗时力谋中兴,有所振作。宁宗开禧二年(1206),权臣平章军国事(位略高于丞相)韩侂胄,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动“北伐”,结果失败,金军占据淮南,迫近长江。南宋朝廷在礼部侍郎史弥远策划下,并与杨皇后合谋,假传圣旨杀死韩韩侂胄,割下首级盛于木匣中送金朝以乞和。徐侨此时丁忧服满,晋京候选,知道此事后,即谒见签书枢密院事林大中(永康人),说:“韩侂胄死有余罪,但函首求和,屈辱过甚,惧非所以立国。”大中赞同徐侨见解,曾于朝会中转达这个意见,但当时朝议已定,无可更改。时人称道徐侨为维护国家尊严而敢于尽言。大中欲留徐侨在京师临安府任教官,而徐侨愿循例接受吏部铨选,出任严州掌理刑狱诉讼的推官。<br> 在严州,徐侨遇重要公事必反复论证,不贬人炫己,因此,虽然有同他意见不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对他敬重钦佩。朝臣余嵘认为徐侨“学洞圣原,行表乡曲,不当使之陆沉州县。”意思是说徐侨熟悉儒家经典,行为足以为人表率,不应屈居在州县任职。余嵘以刑部详行使者巡视州府,至严州,召见徐侨,接待热烈隆重。临别时,破格请徐侨在庭中上车。徐侨说:“此浙西提刑厅事也,非属吏所当逾越。”揖谢,退出门外才上车回衙。<br> 宁宗嘉定七年(1214),徐侨到朝中任刑、工部架阁文字,即掌理刑部、工部文犊档案,整理文字工作,又改宣教郎。召试馆职(宋洪迈记:“国朝馆阁之选,皆天下英俊,然必试而后命。一经此职,遂为名流。”),试题为《[[巩固边防策论]]》。徐侨在文中说:“自古为国,不忧天下之多事,而忧大体之不举,大势之不振。比如身体,边陲之虞,特一股之患,元气苟充,于一股乎何有?正人天下之元气也,公论国家之药石也;元气充盛则病无由生,药随所患而攻则何疾不除?而近来正直的言论受沮,公论窒而正道屈。今君子在朝丽君子之道不行,未免缄默。当务之急从正君心始,而欲正君心,朝中大臣须先自正其心。”馆职试通过,徐侨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即在朝廷掌经籍图书、国史实录官署的秘书省,担任校对典籍、刊正文字工作,同时兼任宗室吴王、益王府教授。后又授直宝谟阁,江东提点刑狱公事。<br> ===任职川郡=== 当时朝廷及各级官衙费用浮滥,州县官吏贪污者甚多,需索无度,加上每年须向金国输银30万两、绢30万匹,民众负担苛重,怨声载道,国本不固。徐侨自请外放,差遣知和州军州事。<br> 和州时属淮南西路,治所历阳(即今安徽和县),隔长江与东北方的建康(今江苏南京)相望,为江防要地。徐侨至和州,整顿军务,修缮防御设备,尤重抚恤民隐。本地所依靠的只有“敢勇”一军,但平时疏于训练,战斗力弱。徐侨挑选精壮五百人,造械器,委将校,每日教以弩射叉枪之法,每十天亲自查阅一次,奖优罚怯,众皆激励自奋。路安抚使(上级主帅)檄调此军,反复下调令四次,甚至严词诘难。徐侨以此军足可保卫乡土,不应外调;倘责备加罪,自己可以离开,而此军负守土之责,不可去。结果终未调离。<br> 宋朝沿用前朝“和籴”制度,即以低价强制征购粮食,且实行“推置”、“对籴”、“均籴”、“博籴’、“括籴”等等搜括,比赋税更为苛扰。和州黎民尤其不满和籴溢量,即每征购一石须加几斗以为“火耗”,又称“升耗”。徐侨下令取消升耗,按实际收购数量计算给费。又顾虑以后升耗之外又加溢量,就上奏请准朝廷豁免升耗,严禁溢量无偿征购粮食,民团稍苏,百姓称便。金军渡淮南侵,徐侨部署防御既定,僚属争请揭牌闭关,徐侨不为所动。监州(通判)欲遣妻儿渡江以避,徐侨正色道:“不幸受困,当共死守。”敌知和州有备,不敢侵犯。<br> 次年,徐桥改知安庆府。安庆亦在淮南西路,治所怀宁(即今安徽潜山县),接近边防前线。徐侨上奏章,大意说:今有可乘之时机而自弃其机,有可附之人心而自离其心,有可振之国势而自推其势。积是三失,战不能,和不可,于是议者益坚自守之说。有必战之志,能战之具,而后可以言守。边淮之地未尝不为固守之备,而上下常有不可守之疑虑,其患有六:上下避事,将帅异心,籴运扰民,巡警非任,民兵无实用,官军无固志。愿声大义以厉天下之志,广至恩以怀中原之心,图远略以蓄全胜之威。移制司(又称制置使,掌本路各州军马屯防)于两淮要地,凡军务概任其所为,使得以专其赏罚予夺之权,朝廷则严黜陟以责其成效,则六患革而三失去矣。徐侨上策,颇得朝中赞赏。<br> 嘉定十一年(1218)冬,徐侨升任提举江南东路常平茶盐公事。过长江,见淮民流亡建康、镇江一带者以万计,饥寒交困,遂命令州县官以国家积贮的常平仓粮食赈济。有官员认为须请示制置使的批准方可开仓,欲申文上报批复后实行。徐侨发怒,说:“赈饥如救溺,怎能按照常规文书往还,迁延误事?”急命发粮,且奏请劾罢两人官职。此一举措,救活无数饥民。<br> ===遭贬讲学=== 徐侨任新提举官职视事近半年,到五月,按例当上便民奏章。徐侨长在农村,又长期任职州县且在朝廷数年,熟知民众爱憎及官场陋习,在奏章中坦陈所见所思。其中说:“国所恃以立者民也,为民而安者兵也。今天下之民憔悴愁苦,类欲无生;天下之兵,饥穷羸弱,动皆窜衄。为陛下治民者率皆贪吏,统其兵者莫非偾帅(即败军之将)。”又说:内外文武之臣,“昔窃公帑,今夺民产;昔盗军储,今钩虏货。”开禧年间奸臣专政,“臣尝言庙堂为交易之地,台谏为囊?之所。”“今天下如不系之舟,置之渺茫之中,风涛上下汹汹,盗贼左右纵横,而舟中之人方且争取金珠,竞攫锦罽(jì)。”“中原苦残虏如坠涂炭,畏强鞑如畏虎狼,望仁义之师如饥渴之须饮食。苟中国之政率正矣,则归者如市,英豪谁敢不服,其机一转手间耳。愿明诏大臣以正己之道正人,忧家之虑忧国;斥逐奸佞,亲近忠直;守廉隅者临民,阅诗书者总戎;以弭污虐之风,以系军民之心,以消僭叛之萌。庶几致安于已危,迓治于将乱。”<br> 时史弥远擅专朝政,阅表大怒,指使掌监察的谏官捏词弹劾。徐侨听到这个消息,即解印辞职,军民嗟惜,设香案于道旁拜送。过六年,宋理宗赵昀即位,崇尚儒学,礼待耆老,表彰恬退。礼部侍郎真德秀人朝奏荐,说直谏敢言如徐侨,愿置之言论之地,实为国家转弱图强之本。赞同此议的人相继,俱为当时奸相史弥远所阻。<br> 徐侨辞官回义乌,先借住五云寺(今东河乡何斯路村南面,寺早废)僧舍,悠游山林,寂居闲处。后徙南乡赤岸清德里,在东岩下筑室数间,名东岩书舍,供慕名前来求教的门人肄习住宿。<br> 徐侨家在农村,向来耕读传家,父亲人杰重视教育,长子侃,次子悼,成人后皆从学金华吕祖谦。吕是南宋金华学派(婺学)的创立者,世称东莱先生,学业宽容涵蓄,博综诸家。徐侨少时从胞兄处得知要学大体奥旨,长大时,因吕祖谦在朝廷任官,不久病故,因此从学吕祖谦门人叶邽,为吕再传弟子。入大学后更励志刻苦求学。任上饶主簿时,集理学大成且对后世影响甚深的朱熹,路过上饶,徐侨以师礼接待,当面请教,畅谈数日。朱熹对人说:“崇甫明白刚直士也,讲学已有意趣。”次日,赵户曹谒朱问学,朱熹说:“上饶主簿析理殊精,可从之游。”此后书信往还,讲绎辨质反复不置,并给徐侨的书斋命名“毅”,自此“毅斋”成为徐侨别名。徐侨平日不问外事,独于接引问学的人,至老不倦。他教从学者以“命、性、心、中、诚、仁”六字为穷理之要,“九思”(《[[论语·季氏]]》:“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意即反复地多方面地思考;“九容”(数学名词,引申为言论行动必须合乎规矩),为主敬之本。他不但教学生对儒学经典即字即语,辨析名义,融会贯通,更强调省察实践。又以“理义之悦我心,名利之害乎道”两语劝警学生。门人朱元龙、康植、王世杰、龚应之、叶由庚、朱中等皆各有所成就。南宋时理学开始流行,义乌理学之士不少,学问渊博,躬践实履及传播此学,以徐侨最为著名,元朝、明朝著名儒士文人,多与徐侨有师承关系。《[[义乌县志]]》开始在立传人物中别标《[[理学]]》,徐侨传列首篇。<br> ===晚年复出=== 宋朝有“祠禄”制度,大臣罢职后,可以主管或提举道教官、观名义,无职事而享俸禄。宝庆初,参政知事葛洪、丞相乔行简(皆东阳人)因念徐侨闲居已久,代为奏请祠禄封赏,理宗封徐侨华州云台观主管,徐侨推辞。至绍定二年(1229),理宗又封徐侨建康府崇禧观主管,徐侨又辞,并数次以年老提出告老还乡,终得皇帝允许,遂回义乌于丹溪结庐居住。<br> 理宗绍定六年(1233),史弥远死。皇帝开始亲揽国政,谋取用老成宿望的人以惩贪风,新大化。当时朝野仰首盼望真德秀、魏了翁、徐侨等诸人入朝主政,皇帝下旨,委徐侨秘书少监,徐侨推辞。次年改元端平,又委徐侨为太常少卿,再次婉言谢辞。帝诏婺州知州以礼津遣,徐侨犹力辞未上路。帝对讲官叶味道(曾任太学博士兼崇政殿说书)说:“徐侨屡召未至,可谕朕意促其来。”叶转达上意,徐侨才于端平元年(1234)九月到临安入见皇帝,奏说:“帝王之为天下,其要道有四:正心,齐家,知人,安民。学以正心为本,治以知人为急。君心正则朝廷正.以至百官万民莫敢不正。”委兼侍讲,职掌为皇帝进读书史,讲释经义,备顾问应对。同年十一月,又兼国子祭酒,总治皇朝最高学府国子监之事。过十日,又命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任命公布,国子监太学生莫不敛肃风动,皆称得师。后迁侍讲。在讲解中,徐侨,敷陈友爱大义,遂复皇子竑济工爵位(赵竑原是皇位继承人,宝庆元年八月被史弥远阴谋害死,改由赵昀继宁宗赵扩为帝)。<br> 蒙古遗使臣至京,徐侨以他无国书,不应按正式使节接待,不宜留住国宾馆。此建议与原为史弥远党羽、时任丞相的郑清之意见不合,未被采纳。徐侨力求辞职,帝慰留甚勤,御笔授工部侍郎,兼职依旧。徐侨决意求去,因辞不受。帝亲谕知枢密院事(即丞相)乔行简说:“联更新政化之初,特召老成有德望之人,以重朝廷,以辅朕不逮。徐侨乃坚欲退去,朕屡留之不可。卿可以朕意谕之。”两日后宣召,帝抚劳再三,命坐赐茶,徐侨力恳免新命,帝面谕不要坚辞。六月,升集英殿修撰、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赐紫金鱼袋。徐侨以“领祠劝读乃体貌重臣之殊礼,尤非资浅者所当。”再四恳辞,帝允仍任侍讲。<br> 南宋孝宗后期由宗室赵汝愚任丞相,得到朱熹等大批理学家的拥护,外戚韩?胄则受冷落。宁宗即位,韩受重用,言听计从。庆元元年(1195),赵汝愚被贬永州,朱熹的道学(理学)亦视为“伪学”,禁止传播。庆元三年(1197) 十二月,又定以赵汝愚、朱熹为首的朝野文武59人为“伪学”党籍,重要成员遭贬斥,史称“庆元党禁”,至嘉泰二年(1202)才解除。徐侨时任州县佐吏,职位不高,又两次丁忧在家守孝,故未因理学信徒而受迫害,但理学的流传则遭大挫折。徐侨任侍讲,主要为皇上讲解儒家经典兼及理学。他与侍读真德秀等人,合力请准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从祠孔庙。“五经”尤其是“四书”及朱熹的解释重新成为士子必读书,历元、明、清朝代各级科举考试皆据此命题。理学得以复兴且长时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学术、伦理思想体系。他不赞成只将理学作为猎取功名的工具,强调真履实践,修身齐家,利国惠民,始终言行?致,因而受人敬重。<br> 徐侨九次上奏章,请求辞官归故里。嘉熙元年(1237)四月,诏“徐侨辞荣避宠,雅志莫回,有道之朝当遂其高风而励其靖节”,以集英殿修撰、提举佑神观兼侍读,徐侨力辞不敢当,以宝漠阁待制致仕,告老还乡。十一月病逝于家,享年78岁。讣闻于朝,谥文清。墓葬五云山南麓。夫人胡氏,先侨15年病故。长子?,从事郎、监潭州南岳庙。次子钧,迪功郎、新绍兴府上虞县主簿。幼子?,承奉郎、宁国县丞。<br> ===守官居家=== 《[[宋史·徐侨传]]》记:“若其守官居家,清贫刻厉之操,人所难能也。”他安贫乐道的操守,也成为同时代正直士大夫的榜样。真德秀自箴:“居贫未若义乌之安”,就是指徐侨讲的。<br> 徐侨一生俭朴,“置物恶偏邪,衣虽素敝不弃,食虽蔬淡必洁”,也就是说不买贵重物品,穿衣素淡破旧不嫌弃,食唯求洁净而喜蔬厌肥。居官非规定的俸禄不受,别人馈送皆谢而拒收。徐侨于嘉定十一年解印归里后,朝中参知政事葛洪、丞相乔行简,代为请求祠禄,徐侨坚辞不受,还乡闲居,甘于清贫。晚年以病辞官归里,又一再坚辞祠禄。<br> 他常言:“无所欲则刚,无所私则明;刚以达此心之仁,明以断天下之疑。”又说:“己以廉而不能戢吏之贪、犹己贪也;心乎惠民而不能推奸以达惠,犹无惠也。”意思是说,当官必须不贪而无私,自己廉洁还须制止下属贪污,想给民以实惠必先肃清奸贪才能做到。因此,他每到一地,“以实心行实政,吏畏民怀,久而不忘。”提点江东刑狱的任命公布,不少赃官贪吏深知徐侨一向认为当时“贪风为天下大患”,他若主持刑狱,惩治贪污决不会枉法宽纵,因惧怕究罪而闻风纳印去职,先行回避。<br> == 人物著作 == * 据古《[[义乌县志·徐侨传]]》记载,徐侨著有《[[读易记]]》三卷,《[[读诗纪咏]]》一卷,《[[杂谈]]》一卷,《[[文集]]》若干卷,但世无传本。所能读到的只有《[[毅斋诗集别录]]》一卷,为徐侨十一世孙徐兴于明朝正德元年(1506)刊行。徐兴在此书序言中说:“文清公著作,‘以之格君心,淑后学,羽翼吾道,有补于世教也尚矣。故黄文献为作公传,必重称其著作,以其文之足以载道也。奈何世久人微,家无全册,仅有杂说数卷。’成化十四年(1478),‘复得先正忠文公所藏毅斋文集一十卷,几欲锓梓,区区屡困场屋,夜雨灯窗之累,莫之暇及。弘治壬戌(1502)□意遭回禄煨烬,可胜惜哉!尚幸是录存于别馆’而保存下来。” * 徐侨以“诗言志”,表露心声,言行一致。徐侨写诗态度严正:“嗟嗟我辈人,志不在名利;所趋必踏正,所论必根义。”(五古《[[送施持正解官]]》中句)五律《[[即事]]》,则清晰明确地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br> 在家贫亦好,居官贫更宜;<br> 布被不妨温,菜根有余滋。<br> 宾至草具杯,事闲遣兴诗;<br> 外此了无挠,澹然心地夷。<br> * 五律《[[送真景元直院将漕江东]]》之二:<br> 忧国诚如此,忧民事可知;<br> 政苛纷蠹螫,官墨厌膏脂。<br> 谁谓长城在,不扶元气衰;<br> 天颜还咫尺,时听远猷驰。<br> * 徐侨任官多年,除应得俸禄之外不妄取一文。晚年职位高,皇帝屡赐金帛,皆力辞不受。终其一生,既无崇高府第,亦无广厦厅堂,仅有只庇风雨的竹篱茅舍,但他植竹栽菊,恰然自乐。古风《[[竹门]]》中句:“清幽能共适,淡薄能相因。与夫学问徒,讲说敢辞勤。义理滋我悦,诗书陶我真。俱不役肴酌,且无昏精神。然当时省己,勿或浪尤人。古人重晚节,气衰当志新。古人贵老成,齿颓资德尊。初心苟无负,斯不愧斯门。”足以想见他的志趣与为人。<br> == 人物评价 == * 《宋史·徐侨传》对他的人格操守作了高度评价:“其守官居家,清苦刻厉之操,人所难能也。”他安贫乐道的操守,也成为同时代正直士大夫的榜样。真德秀自箴:“居贫未若义乌之安”,就是指徐侨而言的。<ref>[http://wmw.yw.gov.cn/2018gjfy/content/show_2_3.htm 规矩方圆, 义乌古代廉吏——徐侨]</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宋朝人物]][[Category:人文社科藝術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徐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