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80.1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徐光春 的原始碼
←
徐光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徐光春</big> ''' |- |[[File:徐光春.jpg|缩略图|居中|[https://imagepphcloud.thepaper.cn/pph/image/153/407/721.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 徐光春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44年11月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出生地: 浙江绍兴 |} '''徐光春''',男,汉族,1944年11月生,浙江绍兴人,197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毕业,大学学历,高级记者,博士生导师。 现任炎黄研究院院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徐光春:筑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根基==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是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成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的精萃读本。两部文集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为深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选材更精当、译文更准确、资料更翔实的基础文本,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具有特殊作用和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所在。我们党成立90多年来,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最重要的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我们要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必须始终掌握和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筑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根基。这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现实需要,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必然要求。 <ref>[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471350 「党建治学」徐光春:筑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实根基],澎湃网, --</ref> ==人物履历== 1961.09——1964.09,浙江省杭州第一中学学生(在高中二年级时被特邀担任杭州市委机关报《[[杭州日报]]》特约记者); 1964.09——1969.09,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学习; 1969.09——1972.01,北京市东方红炼油厂、北京市苏家坨公社、解放军6377部队农场劳动锻炼,安徽省军区宣传处报道员; 1972.01——1975.05,安徽生产建设兵团铸管厂宣传科干事兼《[[兵团战士]]》报记者; 1975.05——1979.09,安徽新闻图片社、安徽画报社记者; 1979.09——1984.03,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组长(1983.09—1984.01 中央党校进修部新闻干部进修班学习); 1984.03——1985.03,新华社安徽分社党组书记、副社长(主持工作兼安徽省委候补委员); 1985.03——1988.03,新华社上海分社社长、党组书记,上海新闻摄影学会顾问; 1988.03——1991.09,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党组书记,北京市对外宣传小组成员、北京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首都经济信息报]]》高级顾问(1987.09—1988.07 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班学习); 1991.09——1993.04,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 1993.04——1995.07,《[[光明日报]]》社总编辑(1993.06 明确为副部长级干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记协常务理事、中国报业协会顾问、全国高校校报协会名誉理事长; 1995.07——2000.06,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兼机关党委书记; 2000.06——2000.10,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机关党委书记,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0.10——2004.12,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局长、党组书记(1998.03—2002.12 兼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0.07—2004.12 兼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000.12—2004.12 兼中央文明委委员,2003.05—2004.12 兼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成员,2004.05—2004.12 兼中央对外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2004.12——2005.01,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5.01——2009.11,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2009.11——2009.12,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9.12——,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2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93年7月任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委员。 2005年01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2006年10月至2009年11月,河南省委书记。 2017年12月,炎黄研究院院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 现任炎黄研究院院长和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十九大代表, 中共第十五届中纪委委员,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2005.01补选)、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河南省第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河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人物作品== 徐光春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写有大量各类体裁的新闻作品和上百篇论文拍摄并发表了上千幅新闻摄影图片,著有《[[业余摄影实用手册]]》、《[[哲学与新闻]]》、《[[摄影特技]]》,其中《[[业余摄影实用手册]]》被评为全国优秀图书“金钥匙”奖。 《[[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光明网)。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軍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徐光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