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51.9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徐诵明 的原始碼
←
徐诵明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徐诵明</big>''' |- |<center><img src=http://p3.itc.cn/q_70/images03/20201204/cafa6486eb1849918c0533ccbc6571fc.jpe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436280700_100093016 来自 搜狐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徐诵明''',字轼游,别号清来,1890年10月20日出生于[[浙江省]][[新昌县]]城关镇。 [[教育家]]和病理学家<ref>[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XZX201109029.htm 中国近代教育家、病理学家徐诵明 ],知网</ref>,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和现代医学教育的先驱<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5668738160171559&wfr=spider&for=pc 医史钩沉|徐诵明:呕心沥血为医学教育 ],中国青年报, 2020-12-10</ref>,中国病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早年赴日留学,期间加入同盟会。1918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 中国老一辈的医学教育家和病理学家。几十年内曾担任多所医学院院长,并领导医学教育工作。为建立中国的病理学科、培养病理学人才和推动、发展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28年11月至1932年8月任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1006059763328683&wfr=spider&for=pc “为国育人,幸甚矣” ],北京青年报, 2020-10-20</ref>。1932年至1937年任北平大学代理校长、校长。1937年后,他先后担任西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同济大学]]校长、[[沈阳医学院]]院长等职。建国后,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等职,是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在[[北京]]逝世。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校长 出生日期----1890年10月20日 出生地点----浙江新昌县城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医学教育家 逝世日期----1991年 毕业院校----日本九州大学 ==个人履历== 1890年10月20日 出生于浙江新昌县城。 1908年赴日学习。 1909~1910年在东京第一高等学堂预科学习并毕业。 1910~1911年在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学习。 1911年 在徐锡骥组办的陆军卫生部任革命军上尉连长。 1912~1913年回日本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学习并毕业。 1914~1918年在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部学习并毕业。 1918年留日本九州大学从事病理学研究。 1919年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任教。 1926年赴汉口任第二中山大学医科教授。 1927年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医处卫生科长。 1928年5月任教于京师大学医科。 1928年8月任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 1932~1937年任国立北平大学校长。 1938年任西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1939年任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 1943年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理事。 1944年任同济大学校长。 1946年任沈阳医学院院长。 1948年在浙江医学院任教。 1950年任卫生部教育处处长并兼北京医学院教授。 1953年任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 1956年8月任中华医学会编辑部主任,兼《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 1958年8月任《中华医学杂志》编辑。 1978年任第五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83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 1991年8月26日因肺部感染和呼吸、循环衰竭于北京逝世<ref>[http://character.workercn.cn/363/201704/26/170426105955676_5.shtml 徐诵明:“宽而有制,和而不流” ],光明日报, 2017-04-26</ref>。 ==技术成就== 徐诵明,字轼游,别号清来。1890年10月20日出生于浙江新昌县一户贫寒的塾师家庭。5~13岁在私塾读书。1904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预科。1907年浙江掀起反英护路风潮,他怀着科学救国思想,于次年瞒着双亲,由同学资助赴日本学习。此间,他经常去同盟会驻东京办事处,与章太炎结识,并由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4月,他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取得公费。1910年预科毕业后,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读书。结识了当时三年级学生吴玉章,经常一起讨论国内形势并积极参加声援国内革命的活动。1911年10月爆发武昌起义,他于11月返回祖国,在沪参加徐锡麟之弟徐锡骥组办的陆军卫生部,任革命军上尉连长。次年政局变化,孙中山辞去大总统一职,他重返日本学习,1913年从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毕业。1914年升入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由于学习成绩出色,1916年留日期间即受聘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1918年毕业后,留九州大学从事病理学研究一年。此间郭沫若也在日本求学,他举办的进步刊物经费困难,徐诵明为之慷慨解囊,并参加郭沫若组织的爱国反日义务通讯社--复社的活动。1919年秋回国,任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病理学教授至1928年。其间,1926年北伐军收复武汉后,他曾赴汉口任第二中山大学医科教授。1927年初曾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医处卫生科长。北伐军攻克南京后,赴宁负责接管鼓楼医院。宁汉分裂后,他拒绝何应钦提名的军医处长职务,回到北京。1928年5月任教于京师大学医科,8月就任北平大学(即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此时正值大革命进入低潮,他的学生、共产党员贺诚毕业后到了上海,徐诵明认为贺诚为人正直,成绩优良,故补发了校方借故扣发的毕业文凭,使贺诚得以在上海开业,而他的诊所为中共地下党召开重要会议提供了场所。1929年,徐诵明创办了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1932年北平大学校长沈尹默辞职后,徐诵明任北平大学校长至1937年。 1935年,日伪炮制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未征得徐诵明意见的情况下,即在天津一份日文报纸上公布其为委员。徐诵明当即向行政院驻北平代表何应钦申明坚决不同意,要求把自己的名字除去,并与北平各界知名人士蒋梦麟、李蒸、梅贻琦、胡适等人联名,通过路透社向全世界人民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华北自治的意愿,揭露日本侵华的企图。1937年春,国民党中央密令教育部解聘北平大学法学院、商学院进步教师陈豹隐、李达、许德珩、程希孟、沈志远等5人,徐诵明多次顶住未予执行。 抗日战争期间,部分大学内迁,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合并,在陕南成立西北联合大学。徐诵明任西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39年,教育部长陈立夫派特务驻校监视,电令解聘西北联大沈志远、曹靖华、韩幽桐等十余名进步教授,徐诵明坚决不执行,并与北平大学的40余名教员愤而辞职。同年,西北联大被解散,徐诵明即改任重庆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1943年,他在中华医学会第14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1944年,调任同济大学校长。1946年,任沈阳医学院院长兼教病理学。1948年,他受聘于浙江医学院,同年拒绝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的出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建议,留在上海。 1950年2月,徐诵明受聘任卫生部教育处处长并任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7月聘为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5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成立时任社长。1956年,任中华医学会编辑部主任兼《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1958 年,他被划为右派,被撤消编辑部主任职务。1978年彻底平反。同年,他被推选为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他应聘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 在百岁寿辰前夕,徐诵明经卫生部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敏章和原中华医学会会长白希清介绍,于1990年11月22日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91年8月26日上午10时55 分,因肺部感染和呼吸、循环衰竭于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中国现代病理学是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徐诵明在开创、建立中国病理学,培养病理学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19年,他回国后首先从日本引进了病理学,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了病理学教室(教研室),翻译了日本病理学家木村哲二博士的《病理学》上下册。1920年,他负责审定了病理学的中文名词。他当时的助教洪式闾、林振纲、李漪、许荫棠、林几、潘世晟等日后都成为中国卓越的病理学专家。 徐诵明在日本研究病理学期间,曾对寄生虫感染者在血液中有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回国后又对北京居民粪便中的寄生虫卵进行了普查与对照研究。 徐诵明一生从事医学教育工作。他首次任教的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创办较早的西医学校。这所学校的校址原是清代"御医院"的旧址,设备差,校舍简陋,但具有民族特色。学校不同于当时的教会学校,坚持用中文讲课,使用中文医学名词。在学术上也不受当时各国学派的局限,而是尽量融会英、美、日诸派之长。授课时也不局限于老教材,而是广泛引述英、日、德的医学文献,内容充实,使教学卓有成效,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 徐诵明重视人才,任人唯贤。1934年任北平大学校长时,看到范文澜、许寿裳为人诚恳,工作认真,教学很受学生欢迎,即聘请他们为北平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院长。 徐诵明在担任北平大学医学院、北平大学、国际大学、沈阳医学院等院校长及各校教授期间,治学严谨,知才善任,兢兢业业办教育,受到医学界的尊敬和拥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诵明主持中央卫生部教育处工作期间,认真学习解放区医学教育和苏联医学教育的经验,在卫生部统筹领导下,规划了全国医药院校的建设发展、招生规模。在创办高等医学教育三年制的专修科制度,建立医学中专教育制度和组织建立在职干部进修教育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新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系。并在教学计划、院系设置、学制规定、经费调拨、师资培养等方面,制定了统一的原则和具体要求,为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徐诵明一生廉洁奉公,到晚年仍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他有民族兴亡之大志,无个人享乐之奢求。他乐观大度,心胸宽广,处顺境不骄,遇逆境不馁。他起居有序,饮食有节,不嗜烟酒,晚年虽双目失明,但依然鹤发童颜。徐诵明崇高的道德修养和豁达的处世精神,使他得以身心健康,延年益寿。1989年10月20日前夕,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共同为徐诵明举办百岁庆祝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胡厥文曾为徐诵明题词:一生办教育,桃李满天下。 1919年,徐诵明回国后曾应日本同仁会的请求,将日本病理学家木村哲二博士的《病理学》(上、下册)译成中文。 1992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的校园里树起了徐诵明的半身铜像。 2019年9月18日,西北大学复办医学招收的首届本科生,其班级被命名为"徐诵明医学卓越班"。 ==主要论著== 1.徐诵明,译.木村哲二,著.病理学(上、下册).1934. 2.徐诵明,译.论广岛原子弹爆炸及危害性.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3. ==后世纪念== 1992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的校园里树起了徐诵明的半身铜像。 ==参考来源== [[Category:教育家]] [[Category:医学家]][[Category:企业管理人物]]
返回「
徐诵明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