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9.111.18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德意志 的原始碼
←
德意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德意志</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nimg.ws.126.net%2F%3Furl%3Dhttp%253A%252F%252Fdingyue.ws.126.net%252F2022%252F0518%252F862a24cej00rc2a7n0067d001gw00ygp.jpg%26thumbnail%3D660x2147483647%26quality%3D80%26type%3Djpg&refer=http%3A%2F%2Fnimg.ws.126.net&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8541712&t=1d110327927606e6fa562ea40b3d8a1e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H7LBNN290543OR2Y.html 来自 网易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德意志 '''首都''' [[柏林]]<br>'''最大城市''' [[柏林]] |- | '''官方語言''' [[德語]] |- | '''兩德統一''' 1990年10月3日 |- | '''總統''' [[弗蘭克-瓦爾特·施泰恩邁爾]] |- | '''面積''' 總計 357,168 km2(第63名)<br> 水域率 2.416 % |- | '''人口''' 82,521,653[1](第16名)<br> |- | '''GDP''' 2016年估計 總計 3.494萬億美元(第4名)<br> 人均 42,326美元(第18名) |- | '''貨幣''' [[歐元]](EUR) |} '''德意志''',一般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語: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關於這個音頻文件 發音 說明·資訊),通稱德國(德語:Deutschland),是位於[[中歐|中]][[西歐]]的[[联邦制|联邦]][[议会共和制]]国家,由16个[[德國行政區劃|-{zh-hans:联邦州; zh-hant:邦;}-]]组成,[[首都]]与[[德国城市列表 (按人口排列)|最大城市]]为[[柏林]]。其国土面积约35.7万平方公里,南北距离为876公里,东西相距640公里,从北部的[[北海 (大西洋)|北海]]与[[波罗的海]]延伸至南部的[[阿尔卑斯山]]。[[温带|气候温和]],季节分明。德国人口约8,180万,为[[欧洲联盟]]中人口最多的[[欧洲联盟成员国|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仅次于[[美国]]。<ref name=“u">{{cite web |url=http://ustudy.co/country/%E5%BE%B7%E5%9B%BD | title= 德國 國家簡介|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2}}</ref> ==歷史沿革== 下頜骨化石的發掘表明至少600,000年前在德國即有古人類活動。自[[舍寧根]]的煤礦中亦出土三支380,000年前的標槍,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完整狩獵武器。在[[尼安德河谷]]發現史上第一枚非現代人類化石,這一物種被稱為[[尼安德塔人]]。尼安德塔-1化石具有近40,000年的歷史。烏爾姆附近施瓦本汝拉山洞穴中亦有同一時期的現代人類生存跡象,包括42,000年前的鳥骨和猛獁象牙笛,為至今出土的最早樂器;40,000年前大冰期的獅子人為世界已知無爭議的最古老雕塑品;距今35,000年前的[[霍勒費爾斯維納斯]]則為無爭議的最古老人類雕塑。內布拉星象盤於薩克森-安哈特的內布拉附近出土,為一歐洲青銅時代銅製文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項目名錄。<ref name=“ESRI">{{cite web |url=https://www.arcgis.com/apps/MapJournal/index.html?appid=356a1dd3cc56498285ba53a280d39394 | title= 歐洲國家介紹(四)德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 ESRI|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2}}</ref> 在50万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海德堡人]]及其後代[[尼安德特人]]生活在今德國中部。自[[古典時代]]以來各[[日耳曼人|日耳曼部族]]開始定居於今日德國的北部地區。公元1世紀時,有[[羅馬帝國|羅馬]]人著作的關於“[[日耳曼尼亞]]”的[[日耳曼尼亞志|歷史記載]]。在公元4到7世紀的[[歐洲民族大遷徙|民族遷徙期]],日耳曼部族逐漸向歐洲南部擴張。自公元10世紀起,德意志領土組成[[神聖羅馬帝國]]的核心部分<ref>拉丁文名称Sacrum Imperium(仁聲帝國)見於1157年的文獻,而Sacrum Romanum Imperium(神聖羅馬帝國)最初記載於1254年,全稱德意志民族神聖羅馬帝國(Heiliges Römisches Reich Deutscher Nation)可追溯到15世紀。</ref> 16世紀時,德意志北部地區成為[[宗教改革]]中心。在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萊茵邦聯]]和[[日耳曼邦聯]]先後建立。1871年,在[[普魯士王國]]主導之下,多數德意志邦國[[德意志统一|統一]]成為[[德意志帝國]],「德意志」開始做為國名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德國十一月革命|1918-1919年德國革命]]後,德意志帝國解體,議會制的[[威瑪共和國]]取而代之。1933年[[納粹黨]][[納粹黨掌權|獲取政權]]並建立[[納粹德國|獨裁統治]],最終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及系統性[[種族滅絕]]的發生。在戰敗並經歷[[同盟國軍事佔領德國|同盟國軍事佔領]]後,德國分裂为[[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和[[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在[[德國統一日|1990年10月3日]]重新[[两德統一|統一]]成為現在的德國。国家元首为[[德國聯邦總統|联邦总统]],政府首脑則为[[德国联邦总理|联邦总理]]。<ref name=“ESRI"/> ==經濟== 德國是世界[[大國]]之一,其國内生產總值以國際匯率計[[各國國内生產總值列表 (國際匯率)|居世界第四]],以購買力評價計[[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列表 (购买力平价)|居世界第五]]。其諸多工業工程和科技部門位居世界前列,例如全球馳名的德國車廠、精密部件等,為世界[[各國出口額列表|第三大出口國]]。德國為[[發達國家]],生活水平[[人類發展指數列表|居世界前列]]。[[德國人]]也以熱愛大自然聞名,都市[[綠化]]率極高,也是歐洲再生能源大國,是[[可持續發展]]經濟的樣板,除了強調環境保護與自然生態保育,在人為飼養活體的態度十分嚴謹,不但獲得大量外匯和資訊優勢,其動物保護法律管束、生命教育水準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高等教育方面並提供免費[[德國教育|大學教育]],並具備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和[[德國醫療制度|醫療體系]],催生出[[拜爾]]等大藥廠。<ref name=“kk">{{cite web |url=https://kknews.cc/news/qg4jzxb.html | title= 世界第二大移民目的地-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 language=zh | date=2019-05-02 | publisher=每日頭條 |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2}}</ref> ==政治== 德国为1993年[[欧洲联盟]]的创始成员国之一,为[[申根区]]一部分,并于1999年推动[[欧元区]]的建立。德国亦为[[联合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八国集团]]、[[G20峰会|20国集团]]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其军事开支总额居世界第九。 德語是歐盟境内使用人數最多的母語。[[德國文化]]的豐富層次和對世界的影響表現在其建築和美術、音樂、哲學以及[[德國電影|電影]]等等。德國的[[文化遺產]]主要以老城為代表。另外[[德國國家公園列表|國家公園]]和自然公園共計有上百處。<ref name=“ESRI"/><ref name=“ib">{{cite web |url=http://www.ibzwh.com/cont/47.html | title= 德国概况 | language=zh | date=2019-10-12 | publisher=德林格曼德語中心|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2}}</ref> == 国名 == 中文德意志一詞是德語Deutsch的音譯,而日耳曼是英語German的音譯,來自拉丁文日耳曼尼亞,[[尤利烏斯·凱撒]]以[[日耳曼尼亞]]稱呼[[萊茵河]]東岸的各個部落,日耳曼尼亞紀載於西元100年的《[[日耳曼尼亞志]]》,後來英語單詞的德國(Germany)由此演變而來。而德文中的德國(Deutschland,德意志人的土地,起初為diutisciu land)來自deutsch,由古高地德語的diutisc(大眾的,指屬於diot或diota"人"的])一詞而來,該詞最初用以區別源自拉丁文及羅曼語族的地方話。diutisc一詞依序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þiudiskaz(大眾的),þiudiskaz又來自於þeudō,þeudō又承繼自原始印歐語的tewtéh(人)。] 日本與韓國對德國的國名漢字寫法,都是「獨逸」,日文寫作「ドイツ(獨逸,Doitsu)」,韓國字寫作「독일(獨逸,Dokil)」。在[[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中分別稱德國為[[阿利曼]](Allemagne)、[[阿拉曼尼亞]](Alemania、Alemanha),是承襲過去稱呼由日耳曼人一支的[[阿勒曼尼人]]創建的獨立國家的舊稱。<ref name=“smart">{{cite web |url=https://zh.smarttravelapp.com/poi/23197/%E5%BE%B7%E5%9B%BD.html | title= 德國 | language=zh | date= | publisher=smart travel| author= | accessdate=2019-10-12}}</ref>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740 歐洲史地總論]] [[Category:743 德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德意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