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78.20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德意志第三帝国 的原始碼
←
德意志第三帝国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德意志第三帝国</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g.itc.cn%2Fphoto%2FjkFqLpyxByG&refer=http%3A%2F%2Fimg.itc.cn&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657854102&t=23bd29c3858975876e08f49c450c2b2c width="250"></center> <small>[http://blog.163.com/login.do?err=403 来自 网易博客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本名 德意志第三帝国 简 称 德国、德意志 所属洲 欧洲 首 都 [[柏林]] 主要城市 [[维也纳]]、[[法兰克福]]、 [[慕尼黑]]、[[汉堡]] 国庆日 11月9日 官方语言 [[德语]] 货 币 [[帝国马克]] 政治体制 [[法西斯共和制]] 国家领袖 [[保罗·冯·兴登堡]]、 [[阿道夫·希特勒]]、[[卡尔·邓尼茨]] 人口数量 7880 万(1938年) |} '''德意志第三帝国''':即'''[[纳粹德国]]'''(1933年—1945年),是由[[纳粹党]]执政的德国,又称“德意志第三帝国”。官方国名一是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国'''”;二是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国,首都[[柏林]]。 <ref>[http://blog.163.com/login.do?err=403 德意志第三帝国], 豆瓣电影, 2020-01-18</ref> == 简介== 纳粹德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之一,[[奥地利]]与[[捷克斯洛伐克]]分别在1938年与1939年被德国占领。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闪击[[波兰]],并与苏联共同瓜分波兰,随后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其占领区内的犹太人不断受到迫害。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结成了侵略性军事同盟。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德军一度兵临莫斯科。 1944年,盟军诺曼底登陆后,战争的天平已倒向另一方。1945年初,盟军自西向东,苏军自东向西,不断推进。4月,苏联工农红军攻入柏林,30日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自杀。按元首遗嘱,由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出任德国总统。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23日,邓尼茨政府解散,纳粹德国宣告灭亡。 至1940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占领了大半个欧洲,包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荷兰、丹麦、波兰、挪威等。 ==国号== 纳粹德国先后有两个官方国名:一是1933年至1943年使用的“德意志国”;二是1943年到1945年的“大德意志国”。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认为,他的第三帝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与威廉一世和奥托·冯·俾斯麦创立的“德意志帝国”之后的第三帝国。“第三帝国”一词源于意大利末世神学家、佛罗伦萨教派创始人尤阿兴姆·菲奥雷斯与其他中古世纪神学家对圣经经文的解释,原初意义是指“圣父之国”、“圣子之国”之后的“圣灵之国”,即上帝拯救世界后,完美、无尽止、由圣父、圣子、圣灵统治、以基督为王的第三阶段神国(Reich,即三位一体)。到了近代,“第三帝国”的概念已脱离神学领域,而被运用在浪漫主义文学甚至保守政治革命中。 1923年,阿图·莫勒·凡登布鲁克在“第三帝国”一书中主张创建一个取代魏玛共和国、同时在传统上与神圣罗马帝国(第一帝国)以及由普鲁士主导建立的德意志帝国一脉相承的新国家。这个概念在魏玛共和国时代被反民主份子与激进右派团体(包括纳粹)广为引用。根据一本由一位保守派作家亚瑟所写的书,神圣罗马帝国是第一帝国,1871-1918德意志帝国为第二帝国。亚瑟认为魏玛共和国在1919年的失败后,德国人要为德国重夺荣耀,建立“第三帝国”。 ==历史沿革== 纳粹崛起 20世纪20年代初期,纳粹运动在一些年轻的退伍士兵中间兴起。他们反对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以及魏玛共和国的制度,认为需要复兴雅利安民族并把犹太人当作导致德国诸多问题的原因。纳粹宣传利用“刀刺在背传说”,即认为犹太人、共产党和柏林的颠覆者是导致战败的原因。 在1929年的全球大萧条前,纳粹运动并不具有很大规模。大萧条使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制度受到压力。纳粹党由于中产阶级受到排挤而力量得以加强。 许多德国人认为,纳粹党可以恢复秩序、平息社会的不稳定并恢复德国的国际声望。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巨额赔款使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共和政府无法负担,之后遭遇的经济大萧条和未能解决失业、其他社会问题(如左派及士兵工人的暴动),使许多德国人转向支持右翼。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纳粹党)则属右翼中之一支。元首希特勒承诺,减少失业人口及对经济、文化和军事进行改革。 在1932年的联邦选举后,纳粹党成为了国会最大党,占有230席。 在1933年1月30日,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保罗·冯·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德国总理。 掌控政权 在1933年2月27日,国会纵火案后,元首希特勒称其为德国共产党(纳粹党的主要政敌)所为,于是逮捕共产党领袖。动员冲锋队将全国所有共产党党部占领封禁,并限制共产党员参加3月初的国会选举。 纳粹党赢得了44%的席位,联合国家人民党强行通过了《授权法》(只有社会民主党未赞同),是为德国踏入纳粹时代的第一步。最终,纳粹党利用《授权法》取缔了其它政党。 1933年5月10日,纳粹主义者学生响应纳粹党号召,在柏林市内,公开焚烧两万本被认为违背日耳曼民族精神的书籍。 9月1日,元首希特勒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表大会上首度使用“第三帝国”,以望德国“国祚千年”。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死后,作为德国总理的希特勒顺理成章地接任,宣布自己为第三帝国总理并代行总统职权,立法成为德国元首,并派出间谍,监察国内评论家及异见者。 1938年,萨茨的德意志人以“德意志礼”致敬德国士兵。 1938年3月,德国与奥地利(Austria)合并。 元首希特勒认为,奥地利与德国原本就有同民族的血统,故德奥合并是一种“统一”。德军入驻奥地利,伴随着奥地利人民的鲜花和掌声。 奥地利有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为扩军备战所须。这也是第三帝国兴盛的原因之一。 1939年7月10日,宣传部长戈培尔正式宣布不再使用“德意志帝国”作为官方名称,改以“大德意志帝国”(Großdeutsches Reich)。 发动二战 1929年—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泱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元首希特勒就职后,积极挽救经济,大规模修建高速公路,并成功举办了1936年柏林奥运会。获得民心的同时,也使世界见证到德国的“崛起”。 在此之后,德国开始为战略扩张做准备。 1939年9月1日,德国与苏联联合,对波兰第二共和国宣战。德国以闪电战战术,联合苏联迅速瓜分了波兰。 此后,英法对德宣战,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据估计,从1935年至1945年的纳粹德国国防军陆军(以下简称德军)士兵,总共约有1300万人,约阵亡160万人。截止至1945年2月19日,德国的总死亡人数在440—531万人左右,另外在1942年边界范围内的有43.7万平民死于英美联军轰炸机机群的轰炸,还有220万以上的平民在苏联红军于1944年1月—1945年2月的攻入奥得河—尼斯河以东的前德意志东部领土的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西普鲁士、波森、东普鲁士等地过程中,被苏联红军残忍杀害。苏联武力驱逐了该地的1200万德意志人。 1940年4月9日,德国对挪威、丹麦宣战,发动挪威战役。丹麦在不到24小时之内便宣布投降;而挪威在国王哈康七世的带领下坚决抵抗德国,但终因寡不敌众,最终在6月10日,德国完全占领挪威,国王哈康七世流亡英国。德国由此获得了足够的从瑞典运输铁矿石线路的保障。 1940年5月,法国战役爆发。德军集结141个师和3000多架飞机和3000多辆坦克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法国战役,到6月25日战役结束,完全占领荷兰、比利时和法国。 在英、法的压迫与希特勒的威胁下于1938年9月29日使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这一军事要区划分给了德国,这便是《慕尼黑协定》,史称“慕尼黑阴谋"但德国并不罢休1939年3月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既而希特勒的矛头指向了波兰,1939年4月希特勒发布了“永远消灭波兰”的作战计划。9月1日德国出动了62个师、160万人,二千多辆坦克和二千多架飞机,对波兰发动了突然袭击,波兰的仓促应战加之武器落后、装备又差,且一味的依赖英、法两国。而英、法指望德国击溃波兰后进攻苏联。由于波兰是英、法的盟国,所以对德宣战其实是宣而不战。那时候德军在西线只有二十三个师,而英、法拥有一百一十个师的庞大兵力,却不出击,出现了所谓“奇怪的战争”、“静坐战”、“滑稽的战争”的状态。而其实,德国与苏联已签定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德军进攻波兰同时,据内幕消息,苏联也正式从东线进攻波兰,苏联希望德国能与英法作战。而英法也希望能"引水他流",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希特勒很好抓住了英法苏这一心理,从中抓住机遇,不断对周边国家进行侵略扩张。但对波兰的战争中我们也已看出,除了这个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德军自身的战斗力很强,德军的战斗力、士兵素质、战略、战术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一点从对法国战争中实力展露无疑。 横扫西欧 当英、法军队错失良机的时候,德国却做好了西线进攻的准备,丹麦和挪威是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又是瑞典铁矿输往德国的交通要道,1940年4月9日清晨,德军空袭丹麦和挪威,四小时占领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6月10日德军占领整个挪威,1940年5月10日德国计划绕过马其诺防线,然后迫使法国投降,卢森堡国小力弱,不战而亡,荷兰抵抗了四天后,于14日宣布投降。比利时同一战时一样英勇抵抗,5月28日宣布投降,但不一样的是没有能挽救法国,德军装甲兵团开始发挥其优势,前进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然而正当众人都开始认为德军将横扫六合之时,希特勒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5月24日在比利时境内的英、法盟军有四十余万人,被迫退到一块狭小的三角形地带敦刻尔克。而正当古德里安命令其所属第二装甲师挺进之时,希特勒却突然下达了坦克部队停止前进的命令。得以让盟军将33.8万人运到英伦三岛。这些人后来成为了反攻欧洲大陆的中坚力量。对这一命令有两种说法可以解释:一是不列颠民族是希特勒认为的仅次于日尔曼人的民族想放英国人一条生路为今后留有后路;二是因希特勒担心自己心爱的装甲部队过于深入会陷入孤立。即使这样,6月5号德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巴黎,1940年6月22日法国投降。极具讽刺的是,希特勒挑选的签字地点正是当年“一战”德国签字投降的地点。这也进一步表明了英法推行的绥靖政策使法国葬送在希特勒的铁蹄之下。 1940年5月10日,英国首相张伯伦被迫辞职,保守党首领袖丘吉尔上台执行,决心挫败希特勒。丘吉尔在政期间做了件罕为人知却对“二战”有着巨大影响的事件。他将政府在瑞士银行里的资金用于买通西班牙政界人士,这才使西班牙在“二战”时保持了中立。在1936年西班牙内战中,由于德国的大力帮助使西班牙法西斯专政推翻共和国。所以凭此关系,西班牙一定会加入到德国这一边来的,这样以后的战局就很难预测了。所以这算是一个“第三帝国”衰亡的外部原因。除此之外希特勒此时又犯了一个重大错误,他命令空军司令戈林对不列颠进行空袭,但只持续了两、三个星期,英国的主要军用设施并没有遭到毁灭性打击,相反使英国人的斗志更加坚强。德国空军没有实现沉重打击英国的目标,而德国海军又难以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抗衡。在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情况下德军无法对英国实施登陆。没有完全解决英国,也就没有完全解决德国腹背受敌的危险。希特勒便准备进攻苏联。 进攻苏联 纳粹德国前后动员兵力大约在1700万左右(占全国男性人口的40%左右)。此外德国还有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斯洛伐克等众多仆从国,共计有300多万人的仆从军。即使是在情况急剧恶化的1944年后期,第三帝国的军队仍然有900多万。在入侵苏联之前,1941年德国武装部队8484000人,其中125万文职人员,空军168万,海军40万4000,党卫军15万,陆军500万(其中一线陆军380万人,后备军120万人)。 希特勒进攻苏联恰恰又是他犯的一个毁灭性错误。在没有完全消灭英国之前,他对苏联的战争无疑是将自己的战线拉得更长。此乃军事上的大忌,但他别无选择。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一旦发动就无法停止下来,因为纳粹德国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是无止境的,这种无限度的军备扩张和财政扩张已经摧毁了纳粹德国的造血能力,迫使他们必须一次又一次的发动战争获取其他国家的收益和财富,并彻底从经济上掠夺犹太人以及各个占领区,用掠夺到的财富来支付他们天文数字一样的财政开支和军费支出。假如这个过程一旦停止下来,那么等待着他们的就是必然的经济崩溃和军事失败!换句话说,纳粹德国从发动战争起就注定会失败。 1941年6月22日凌晨3点30分,第一批德军轰炸机飞越了苏德边境,把炸弹投在白俄罗斯境内,三分钟以后,乌克兰的城市遭到空袭,十分钟以后,波罗的海沿岸的考那斯和其它城市也落下了炸弹,紧接着,德国陆军及其盟友共190个师,约350万人,一举越过了长约2000公里的边境线,向苏联发起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了。 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台风行动莫斯科战役失败,起初德军约100万人兵分多路在1941年10月2日—11月30日向东逐步的突破苏联红军的防御德军的防御线推进;南线到图拉城下,北线到了卡林努,中线也就是莫斯科的正西面到了莫扎伊斯克和纳罗—福明斯克,其中还有一个师到了离莫斯科24公里的希姆基。但是就是在这个之后这个约100万人的德军就再也无法突破苏联红军的防御线了,只好在12月1日停止下来建造了几道临时的根本无效的防御线,但是他们没想到的是此时苏联红军正在莫斯科附近集结起来了125万(包括从远东调遣来的25万红军士兵)。 1941年12月5日,苏联红军发动了反攻。 125万苏联红军反攻,将约100万德军向西击退了250—320公里。 德军失败,在台风行动莫斯科战役(1941年10月2日—1941年12月1日—1942年1月7日)中,德军阵亡35757人,失踪9721人;一共有45478人的阵亡和失踪数,德军在巴巴罗萨计划未能成功,接下来则要面临着打长期战争的可能。 1942年1月8日—1943年3月的热泽夫—瑟切夫卡—维亚济马战斗导致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一些集团军付出伤亡惨重的代价,并且牵制住了中央集团军群未能全力配合其他集团军群的行动。 1942年1月8日—5月21日的德米扬斯克包围战,德军最终成功突围,并且第6集团军在1942年5月12日—5月28日的第二次哈尔科夫战役中成功的瓦解了苏联红军的谢苗·季莫申科的集团军的进攻并成功的迂回包围了其进攻的红军。导致了参战兵力有10个集团军和131万人的蓝色行动的实施。 1942年6月28日—1942年9月13日—1943年2月19日,投入了10个集团军(A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第17集团军、第11集团军、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和B集团军:第2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罗马尼亚第2集团军、意大利第8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6集团军)和131万德军和轴心国盟友军队的蓝色行动开始阶段,起初在沃罗涅日战役中成功,但是接着由A集团军担任的在高加索战役中没能获得预想中的成绩,并在拥有4个步兵军(有27万人的组建规模和500辆坦克;平均每个步兵军6.75万人,一共12个师,平均每个师2.25万人)组建规模的德军第6集团军于1942年9月13日之后进入斯大林格勒的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战斗中未能迅速完全消灭苏联红军第62集团军和第64集团军而一再拖延并而失败,是为东方战线的战争转折点。 德军第6集团军在1942年9月13日后进入斯大林格勒城区展开全市范围内的战斗,最终被苏联红军在天王星行动(1942年11月19日—11月22日)的反攻给包围和在土星行动的反攻中给打败了其余的外围的德军和轴心国盟友军的9个集团军,并且成功的在1943年12月12日—2月19日的土星行动中的收复了在蓝色行动初期被德军的10个集团军占领的南部领土。是役超过30万极富作战经验和有战斗力的德军阵亡,之后德军再也无力发动全线大规模的进攻,并使轴心国获胜的可能性完全消失。之后苏联红军取得了战争的战略主动权,开始不断的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和收复了失地,在1943年—1944年两年间发动了无数次大型进攻战役消灭了大约100万德军,并迫使德军不断的向西败退。 1943年2月8日—2月16日,苏联红军在土星行动中收复了哈尔科夫,在1943年2月9日—2月19日收复顿河畔罗斯托夫。这导致了当时德军面临着全面大溃败和被包围的危险。 于是埃里希·冯·曼斯坦因在1943年2月19日—3月15日的顿涅茨克战役中成功收复了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顿涅茨克等地区,阻止了苏联红军的进攻。使得德军有了一次宝贵的机会。 1943年7月5日—7月15日,库尔斯克战役爆发。由于苏军事先得知了德军要在此地展开进攻并加强了该地的防御线和增强足够的3个方面军(中央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的一共191万兵力准备,因而未能成功实现战前预期的计划。 在随后的1943年7月16日之后的库图佐夫行动和鲁缅采夫行动中,德军被五个方面军(中央方面军、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的一共262万苏军反攻中被击退,由此完全丧失了战争的战略主动权。 1944年6月6日,英美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德军不得不抽调兵力应对西线的压力。 帝国灭亡 1945年4月16日—5月8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实施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 苏军共集中了白俄罗斯第1、2、乌克兰第1方面军等三个方面军100个师共150万部队,另配属1000架飞机、3万门火炮、120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当面之敌为德军维斯瓦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共100万人。 战役于1945年4月16日发起,先后突破奥得河、尼斯河防线。25日又对柏林形成包围。 苏军在对柏林的强攻中采取多路向中心突击,经激烈巷战,突入柏林中心区,29日开始强攻国会大厦。 30日下午3时30分,德国元首希特勒和妻子爱娃·布劳恩在总理府地堡自尽。 5月2日,柏林卫戍司令H·魏德林将军率部投降。 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柏林签署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无条件投降书。 整个战役,苏军共消灭德军93个师,歼灭德军近100万人,其中俘获官兵约48万人,缴获火炮86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500余辆、飞机4500架。苏军阵亡30.4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2156辆、火炮1220门和飞机527架。 柏林战役的结局,标志着第三帝国的灭亡、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的终结。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740 欧洲史地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德意志第三帝国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