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63.1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德輔 的原始碼
←
德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 德輔.jpg|缩略图|240px|thumb|frame|'''德輔'''[http://www.ouhk.edu.hk/~asswww/hkhistory/D1_5.jpg 圖片鏈接][http://www.ouhk.edu.hk/~asswww/hkhistory/D1_5.htm 圖片來源]]] '''德輔''',[[英国]]派驻[[香港]]的第10任港督。 == 簡歷 == 德辅('''Sir George William Des Voeux''',1834年11月2日—1909年2月21日),英国派驻香港的第10任港督。 1887年10月德輔就任第十任港督,在任期間推動大規模的中區填海計劃,新增約60英畝的地段,正是今日干諾道至遮打道之間範圍,商業區蓬勃發展,香港人口已超越18萬人。 德輔道中 (Des Voeux Road Central) 德輔道西 (Des Voeux Road West),以第十任港督德輔(Geroge William Des Voeux,任期1887-1891年)的名字來命名。 德輔道中和德輔道西原名為寶靈海旁中和寶靈海旁西,改名的原因是德輔上任後,英國增加港府繳交英廷的費用,由兩萬元增至四萬元。德輔為了開闢財政,故提出發展中區填海計劃,範圍由今日的遮打花園以北至石塘咀,成為現時干諾道中和干諾道西一帶的地方。1904年工程完成後,為了紀念德輔的貢獻,故把寶靈海旁中和寶靈海旁西改為德輔道中和德輔道西。<ref>{{cite web|url=http://www.hkep.com/history_education/vol_013_activity_01_2.htm |title=與港督名字有關的街道名稱}}</ref> ==參考來源== {{Reflist}}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德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