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14.10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心岱《访三毛、写三毛》 的原始碼
←
心岱《访三毛、写三毛》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心岱《访三毛、写三毛》.jpg|thumb|350px|right|[http://img.mp.itc.cn/upload/20170421/9bb163a500d446b59de968840c715795_th.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35370986_673797 图片来自搜狐网]]] '''她的坚定、豪迈还留存了早年画那幅一片橙红时的胚胎;陈平她蜕变成三毛,'''可是那轮小太阳依然属于三毛,谁都可以感觉到她辐射的爱是如许动人。 == 原文 == 外边的雨猛敲起玻璃窗,像个粗鲁的访客,谁也不知道它为什么突然闯了进来,那样气急败坏的吼叫;我先被赶进计程车里,然后避到一幢大楼。这幢大楼矗立在城市的一隅,跟其他的大厦相同,也濒临车群川流的街道,但因为独具了另种气势和风格,总让我感觉它是贴在宇宙颈间的一块琥珀,闪闪射出尊贵的华光。当人们仰视它的时候,却又能嗅到泥土般亲切的气息。 我常常很偶然的来到这里,现在纯粹是为了躲过那雨的急追。踏上回旋的梯阶,我向着一堵相当厚实稳重的大门跑去。雨打湿了我的臂膀,使我隐隐感到凉意和不安。但觉得自己被快乐拥抱,紧紧拥抱。我从不企盼这里属于我,就如同这座城市不是属于我一样。然而,我却能恣意的去爱它们,用我整个胸怀的热情,于是,我感到它们包容了一切,给我生命,给我温暖,给我成长。 步上最后一阶,我惊讶大门是洞开的,似乎刻意迎着我,我犹豫了会儿,伸手去按铃,但里面好像并没有人,我等了约莫三分钟,便迳自进去室内。这是一间布置相当典雅,且颇为华贵的大房间,呈U字形。左边是一列高背椅围绕着椭圆形的会议桌,右边是一张私人的办公桌,中间则安置了与整幢楼相配色调的沙发,洋溢了一种温厚、舒适的气氛。 显然,主人不在家,他为何让门开着?他知道我要来到吗?还是这幢楼等待着的是另一位访客?我为自己的贸然感到羞赧,赶紧从沙发跳起来,把目光停在壁上挂的几幅画,这里的主人是一个谜样的人物,我无法洞悉他的年龄、生活,甚至爱恶,他向来独来独往。我仅能了解的,除了他待人和善、坦诚之外,就是他有一双特殊的眼睛,敏锐而深沉,看得远,看得透。他能很俗世,也能很高超;对于好的艺术品,他懂得追求、收藏;对于富艺术禀赋的人才,他更懂得发掘、培植。我流连在这主人的画廊、书廊,感受着他那种胸襟与魄力所给予一个艺术热爱者的撞击、激动。 雨不再暴跳了,它们在窗前垂成一幕珠帘,温驯地挡遮了我的眺望。我不知道为何忽然有点焦虑;当我想取一本书来读,以便填塞在一幢大楼里独处的空旷时,赫然发现两张靠在书柜下方的画,我停了伸出的膀子,一下了蹲坐在地上,有趣的瞪着这两张风格互异的画。对于绘画艺术,我仅止喜欢,谈不上欣赏;这两张画之吸引我,并非我认为好或者不好。初时,是它们那被搁置的姿态使我感到滑稽。它们的模样是刚从裱装店里出来,歪在树干等待风干的闲散。事实,它们都是尚未裱装,连框子也没上,甚至看得出有些儿风尘。我望着它们,竟又联想起一双流落异乡的浪子,他们甫跳下火车,两张还稚气的脸胀满了追索青春、理想的色彩,他们依着路旁的电杆,匆匆促促地瞌睡了。 这样的印象和轮廓,愈发牵引我向似曾相识的熟稔。我定神的凝视其中一幅油画,它是用一块块橙红的油彩将画布涂得满满的,看似非常抽象,但作者利用几道黑色的线条又把这整片橙红分隔得十分具象。无疑的,谁都可能直觉出那是一片被太阳烘晒的荒原,干枯的树枝和崩裂的地缝,教人感到焦虑,甚至愤怒。可是,当这些直觉逐渐沉淀时,仿佛有股暖流游过心底,赶走了那强烈色彩所反射给人的阴影。这才,我发现作者在这幅画中舍弃对光线明暗的处理,是很刻意的技巧。他在那样的炙热中,展现出一种似平面又近立体的世界。我想起海洋的壮阔,想起沙漠的无涯,那何尝不是我在稚龄时候幻象的一个孤绝的宇宙。当我长成后,我却曾经向往过。如今,我偶然在这画中寻到了过往的轨迹,我几乎看得见画者作画时的真、纯、骄傲。久久,我偏过头看左边的另一幅国画,这幅和油画风格迥异的国画具备了完全不同的技法和味道,但有种感觉告诉我,这是出于一个人的手笔,这幅画的确是国画中极具常见的题材——戏鸭图,有别的在于线条富有工笔的达练,却更见泼墨的传神。更可贵的是画者那份追求放任、自由的心性,藉用墨笔,把两性的和谐与爱表露无遗。适当的留白也显现画者具备的禀赋。我念着上面题的诗“沙上并禽池上暝”,还有作者“陈平”的落款。我惊呆了,登时跳了起来,环顾四周,我必要找到一个人,在这幢楼里,让他告诉我,这陈平是谁?是不是三毛?是不是就是那个写了一本叫《撒哈拉的故事》的三毛? 一个人的思维被召唤时,他会显得多么智慧和愉快,我的焦虑渐渐被这种感觉淹没。我猛然明白了一桩事,这房间的大门全然为了我和这两幅画的见面而洞开。我的来到或是这主人有意的安排,雨不过是种媒介。它让我来,也将带我去,去找到我此刻迫切的企盼。无疑的,艺术品之被肯定,作者的真知是足以探索其价值的根源。我关心这两幅画,我自然也关心画它们的人。 陈平,我知道我和她不仅仅并立在这幢大楼里,我们应该还有在于任何的角落。 仿佛进入雨的森林,我可能会迷途,但我深信,那个约会的召唤就像星辰一样,为我划定方位,会让我安然的走出森林的尽头。虽然我早已离开大楼,可是我还能享受它人给我的种种庇护,它将陪同我直到见到那不相识却相知的朋友。 没有地址,但在城市要寻找大厦并不太困难,尽管这座城已被大大小小的屋厦围困。大厦是城市唯一的标志,那么橙红是否沙漠的唯一色彩?我的意念被雨渲濡得几分朦胧。那块橙红霎间拓展成一种壮丽,我依凭着它在找寻,由一幢楼转换到另一幢楼,我的腿很累,满腔的热情却愈燃愈炙,我自信在某种巧妙,我和她将得到约定的结果,那是会面之外的收获。 == 三毛 == 我在门外喊,立刻门被拔开了,没来得及互望,我们的手就交握一起。这一刻的等待或说应该追溯到更早更早;某一日的午睡,我躺在床上读报,在睡前,我喜欢有音乐和小说。这天,我展阅的是联副上一篇——《荒山之夜》。作者三毛的作品,我已经很熟悉,她叙述的故事很吸引人,仿佛仙人掌花,给我一种迷幻的诱惑,我很少去分析它是真是假。若我把它当成一篇作品来读时,我被其中洁净如清流的文字感动;若我把它当成一种俗世生活的追索时,我竟带着眼泪去看作者在异乡的种种奇遇,她的浪迹拖曳着我对冒险追求的胆怯。〈荒山之夜〉有如紧张动作影片,我确确实实为它捏了一把冷汗。而后,我发现自己像被海水整个淹没,海水退去时,我的身上浮出了洁白的小晶体,在阳光下闪烁着它们的亮光,我知觉着一种奇异的再生。就这样,我从三毛一系列的沙漠故事体认出生活真实、生命自由的可贵。“你知道我什么时候就认识你?” 她的大眼睛和黑发是属于吉普赛女郎才有的喜乐和奔放,我仿佛听到吉他的乐声从她嘴里唱出来,她在问我;露出两排参差不齐,充满顽童的无邪、精灵的牙齿。 我摇头,虽然我明白她说的“认识”是什么,但我无法回答,喉间哽塞了满满的激动。我想起人际关系的微妙,有些人处了一生一世也不能相知了解,有些人不曾认识,但那点共通的知性必会让他们相见、相聚。 画题 我对她谈起天黑之前我在一幢大楼里看见的画,我说那是否一种巧合,“你小时就想过要去沙漠吗?”“那是我十多岁时的作品。”她笑得很稚很甜。谈到画题,那该是她最早接触艺术的尝试。 “小时候身体不太健康,初中休学在家。父亲问我要做些什么,我自己也很模糊,后来他把我送到黄君壁老师家里学国画。我拿了画笔,就期望能在画中探索生命的问题。可是国画的学习是老师画一张,你临摹一张,这跟念古诗的方法一样,使我觉得很呆板无趣。其实后来我也体会到这样还是有他的道理,只是当时年纪小,不能理解,总想法排斥它,反抗它。同时那时候去习画的大都是些官太太,她们把绘画当作一种很奢侈的东西看待。我感到寂寞、失望,以为国画距离我很远,后来我不肯去了。我的母亲认为我不喜欢画山水,我也真以为自己不喜欢山水,便画一些比较写意、泼墨的东西。接着我又跟邵幼轩老师习花鸟,她十分疼爱我,也知道我的个性,她拿出她的画给我临摹,还曾教我自己画一张,让我有自由表现的机会。 “有一次,我碰到一个朋友,他会画油画,他拿出他的画给我看,上面是印第安人打仗。我觉得好惊奇,他的油画怎么都是立体的,而国画怎么都是平面的。那时候我十分迷卡通,对油画因而感到好奇,我的朋友介绍他的老师,从此我就在顾福生老师处学习素描。他是五月画会的人,他不只教我绘画,同时还教我很多别的。他经常拿《笔汇》杂志给我看,那时候正介绍波特莱尔、左拉、卡缪等人的作品。我虽然看不太懂,但第一次我看到《笔汇》上的小说——陈映真的《我的弟弟康雄》和《将军族》,我很感动,我才知道文学是这样的吸引人。我觉得顾老师是我最大的恩人,他使我的眼睛亮了起来,像一个瞎子看到了东西一样。我一生都要感谢他。 “我在顾老师处学习了一两年,就说要画油画,这是不可以的,可是顾老师说没关系,他问我以后要不要做一个画家,我说不要,他看我画了很多的风景画,并不是实际去写生,我画的只是我脑里所想的风景,因此老师把我当成一个素人画家。在那种年龄所画的是谈不上技巧,却还是有我自己的内涵。我不是一个能够苦练下功夫的人,如果我能苦练,也许在绘画上会有点小成就,不过直到今天我还不断的在画。绘画也是一种语言,它会召唤我,所以每到一个美术馆去看画展,如果有一张好画,我一定会进去,无论它是什么派别,我都静静地坐在那里看,因为那一张画会召唤我,吸引我,抓住我。 “虽然我经过生活上这么多的波折,但对艺术的爱好、追求是一种必须的认可。我还没有收藏的能力,可是欣赏的能力,从小到现在都一直在提升。” 这一点肯定是非常正确的。我感谢那两幅画为我塑造了陈平——一个十多岁的女孩——的影像,她简直像一轮小太阳,全身橙红,她照亮了我眼前的这位三毛。她从沙漠来,从那幅油画中归来。 这是一篇登载在《出版月刊》杂志上的作品,当时她在大学二年级念哲学系,写一个女孩跟她的男友闹别扭后,情绪上的波动。 “惨不忍睹!” 对于自己早期的东西,每一位写作者都会感到它的不成熟。但那是一种必然的过程,“是的,如果没有那过程,就写不出今天的东西。现在我变得这样的平淡,甚至连情感都看不出来。很多人都说我在技巧方面需要加强,要写出我的情绪,我的心境,而我现在已经是那样平淡的人,我的情绪,我的心境就像白开水一样,为什么要特别在作品中告诉人家我的情绪就是这样。撒哈拉沙漠完全是写我自己,一个如此平淡的我。” “继《撒哈拉的故事》之后,皇冠即将出版她早期的短篇小说集,尽管这是一本风格与现在截然不同的书,但由此也足见一位写作者的心历路程。“《雨季不再来》还是一个水仙自恋的我。我过去的东西都是自恋的。如果一个人永远自恋那就完了。我不能完全否认过去的作品,但我确知自己的改变。从这一本旧作的出版,很多人可以看到我过去是怎样的一个病态女孩,而这个女孩有一天在心理上会变得这样健康,她的一步一步是自己走出来的。这是不必特地的去努力,水到渠成的道理,你到了某个年纪,就有一定的境界,只需自己不要流于自卑、自怜,慢慢会有那一个心境的,因为我也没有努力过,而是生命的成长。” 雨季真的不再来了。她豁然、笃定的神情给我无限的感触。谁不会长大,而她的长大并非完全因为她去流浪天涯。流浪只能增加她的阅历,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她必要观察,这种观察培养她思考、分析的能力;阅历是造成她思想上的进步,也许这会使她变得更现实,更能干,在人生的境界上,这也算是一种长进。 “但我认为我真正的长大,是我在情感上所受过的挫折与坎坷。” 她的伤痕 “我经历过一个全心全意相爱的人的死亡,他使我长大许多许多,从那时候起,我才知道生死可以把它看得那么淡,当时当然很伤痛,但事后想起来,这个离别又有什么了不起。甚至我不再期望将来有一个天国让我们重聚,我觉得那不需要了。我的人生观因为这人的死亡有了很大的改变,我在他身上看穿了我一生中没法看穿的问题。” 人的相爱并不要朝朝暮暮,能够朝朝暮暮最好,不能朝朝暮暮也没什么。她体认了这一点,因此能毫不隐蔽她的创伤,她要让她的伤痕自然痊愈。 “从前,我对结婚的看法是以爱情为主,个性的投合不考虑。我不否认我爱过人,一个是我的初恋,他是一个影响我很重要的人。另一个是我死去的朋友。一个是我现在的丈夫。如果分析爱情的程度来说,初恋的爱情是很不踏实、很痛苦的,假使我在那个时候嫁给初恋的人,也许我的婚姻会不幸福。第二个因为他的死亡,他今天的价值就被我提升了。也许他并没有我认为的那么好,因为他死在我的怀里,使我有一种永远的印象。而他的死造成了永恒,所以这个是心理上的错觉。我跟我先生没有经过很热烈的爱情,可是我对婚姻生活很有把握,因为我知道他的性情跟我很投合,我们的感情在这种投合中产生。” 个性的相投并不是指我爱看这本书,他就非要爱看这本书,有些人会曲扭了这种真意。 说到她的先生,一种幸福、快乐、骄傲的神色洋溢了她的脸容。 荷西·荷西 谁都知道她的丈夫——那个留大胡子的荷西,他是一个很粗犷的男子,他不会对她陪小心,也不会甜言蜜语,甚至当她提一大堆东西时,他会顾自走在前面把她忘记了。他回到家,家就是他整个堡垒。在沙漠的时候,他常突然带朋友回来吃饭,她只好千方百计去厨房变菜,他们一大伙人喝酒、欢笑,一晚上把她忘在厨房里,等她出来收盘子洗碗时,荷西还不记得她没吃过饭呢。这样的事初时委实令她难过,以为他忽略了她;但是渐渐的,她了解了,荷西在家里是这样自由,那才是他嘛。要是他处处陪小心,依你,那他不是成了奴隶。 “我要我的丈夫在我面前是一个完全自由的人,因为他到外面去是一个完全不自由的人,他有上司,有同事,他已受了很大的压力。为了赚钱,为了我,他才来沙漠。那为什么在回家来,他愿意看一场电视侦探片,我觉得很肤浅。我怎么能要求他做一个艺术家。他像一个平原大野的男人,我不让他对我说什么甜言蜜语,但我可以完完全全的了解他。”在爱的前提下,一个了不起的丈夫是可以包容一切的。在以往,她认为爱绝不是一种包容,你要发泄,你就发泄,追求理想主义的她总是说要真诚,不必容忍,两个相爱就可以同居,不相爱就分离。 “但是直到我遇到了荷西以后,我改变了我的观念。有好几次因为身体不舒服,再加上本身脾气暴躁,气量狭窄,我找事情跟他吵闹时,我看他这样的忍耐,一句话也不说。他原是很有个性的人,可是在爱的前提下,他一切包容了我,他不必把爱字挂在口上或行动上。荷西是我大学的同学,他比我还小一些。我结婚的时候,我就决定做一个好妻子。” 一个多么可爱又可贵的女人。她认为浪漫两个字都是三点水边,是有波浪的东西。如今,她的内心并非一片死水,她是有如明镜般的止水,平静明丽,这种境界当然是婚姻带来的。她爱荷西,愿意为他生儿育女,如果环境好的话,她要生更多更多,因为是他的孩子。 “如果我没有他的孩子,是我很大的遗憾。这个时候,我不仅仅要一个孩子,我要的是他的孩子,这孩子才是我们两人生命的延续。” 病容掩饰不了她大眼睛里炯炯的光辉,做一个妻子真好,做一个母亲更伟大,她的期待应为天下人来共同祝福和祷告。 她纤瘦秀丽的外型,使人无法揣想真是撒哈拉的故事里的那个三毛。虽然在沙漠时,也闹着小毛小病。打去年十月三十一日,因为时局的关系,她被逼着离开沙漠,有十五天她没有荷西的消息。 “我是先乘飞机走的,他则自己开车到海边。我知道如果我耍赖,硬要跟他在一起走时,就会造成他的累赘。他是一个男人,他怎么逃都可以,带了我反而不能了,于是我才先走。” 那半个月,她几乎在疯狂的状态下。她在岛上等他的消息,每天一早就上机场,见人就问。 “我每天抽三包烟,那是一种迫切的焦虑,要到疯狂的程度。夜间不能睡,不能吃,这样过了十五天,直到等到了荷西,以后身体忽然崩溃了。荷西在岛上找不到工作,我们生活马上面临现实的问题,他只好又回去以前的地方上班。我虽然告诉他,我很健康,很开朗,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好,事实上,我知道我不行的,我骗了他。” 尽管分离短暂,但战乱之中,谁对自己的生命有信心。荷西每一趟回家,对她就像过一个重大的节日。在确定的两天之前,她就兴奋着,而他一回来,立刻跑在她面前,抱着她的腿,他不愿她看见他的眼泪,把头埋进她的牛仔裤里不肯起来。荷西还是一个孩子,他对她有一种又是母亲又是妻子的爱情。 她有些儿呜咽,但我知道她不是轻易会掉泪的女子。她并非贪恋太平盛世的祥和,她是为了一群在烽火泪里奔波劳苦的子民悲悯。 “荷西第二天又走了,我便一直病到现在。这种情绪上的不稳定,我无法跟我的父母或朋友倾诉。我想这也不是一种不坚强,你知道,我想你在这个时候一定比我更能体会……” 我点点头,我自然能了解,但她无需我的安慰。因为她是个最幸福的女子,她对爱的肯定和认可已经超出了一切价值之上。 “后来我出了车祸,荷西打电报给我,说他辞了工作要回家。其实他还可以留在那边继续工作,他的薪水刚刚涨,但他毅然的不做了,他知道我病得很重。” 浮生六记 “荷西有两个爱人,一个是我,一个是海。” 她又开朗的笑了。虽然她饱受生活的波折,但她似乎不知道哀伤是什么,她没有理由要哀伤,只有荷西离开她去工作的时候她才觉得痛苦,荷西是她生命的一切,她谈他时,充满了荣耀和狂傲。我早已知道他是一个爱海洋的人,终日徜徉在海洋的壮阔中,这个男子必定不凡。 “他对海是离不开的,在大学时读的是工程,但他还是去做了潜水。每一次他带我去海边散步,我们的感情就会特别好,因为他知道海的一种美丽。他常跟我说起他跟一条章鱼在水里玩的情形,说得眉飞眼舞。我想他这么一个可爱的男人,为什么要强迫他去了解文学艺术。如果以我十八岁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嫁给他,我会认为他肤浅,因为我自己肤浅。今天我长大了,我就不会再嫁给我初恋的人,因为荷西比那个人更有风度,而是看不出来的风度与智慧。 “荷西讲天象,他懂得天文、星座,讲海底的生物、鱼类……他根本就是一个哲学家,当他对我讲述这些的时候。“我认为台湾的男孩子接触大自然实在太少了。他们可以去郊游,但那不是一个大自然,不是一个生活。你无法欣赏,你就不能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因为你终究还要回到现实,这是很可悲的。” 她的感叹绝不止是一种批判或嘲弄,因为她的胸怀里饱藏了有爱,有悲天悯人的爱。在生活的原则上,她是相当执着和坚持的,她情愿天天只吃一菜一汤,甚至顿顿生力面的日子,也不愿意荷西去赚很多钱,然后搬去城里住,让他做一名工程师。 “我跟他在一起,是我们最可贵的朴素的本质。” 我相信她把她跟荷西美满的婚姻生活写出来,又是一本《浮生六记》。 三毛 为什么会取这样的笔名,我问,这几乎是所有读者关心的一件事。 “三毛是一个最简单、通俗的名字,大毛、二毛,谁家都可能有。我要自己很平凡,同时,我也连带表明我的口袋只有三毛钱。” 这一趟回国来,除了养病以外,她又重做了一次孩子,在父母亲的怀里。 “我想我从来不会这样爱过他们。过去我对我母亲的爱只感到厌烦,很腻。现在再想起来,我觉得我已能领会、享受他们的爱的幸福,我完全了解他们对我的爱了。所以我在走的时候,我自己一定要控制得住,如果连这一点我都做不到,那么回到沙漠我一定很痛苦,所以我必要想得开,人的聚散本是无常的。” 她的坚定、豪迈还留存了早年画那幅一片橙红时的胚胎;陈平她蜕变成三毛,可是那轮小太阳依然属于三毛,谁都可以感觉到她辐射的爱是如许动人。<ref>[https://www.vrrw.net/hstj/10594.html 心岱《访三毛、写三毛》原文欣赏]</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810 文学总论]] [[Category:800 语言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心岱《访三毛、写三毛》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