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50.18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心的概念 的原始碼
←
心的概念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心的概念.jpeg|有框|右|<big></big>[https://img1.doubanio.com/view/subject/s/public/s3944178.jpg 原图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343790/ 来自 豆瓣网 的图片]]] 《'''心的概念'''》,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重要著作。吉·赖尔著。1949年由巴恩斯——诺布尔图书公司出版。中译本198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刘建荣译。 ==内容简介== 本书中译本约26万字,由导言和10章构成,各章分别论述了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知道怎样与知道什么、意志、情感、意向和事件、自我认识、感觉与观察、想象、理智和心理学。指出:从笛卡尔以来哲学中就存在着一种身心二元论或者说:“机器中的幽灵说”的神话。这种神话认为,物理世界是可以用机械论加以描述的对象世界,心灵则是与物理世界相对立而又并存的负机械论的世界。于是便产生了心物关系,心决定物还是物决定心、如何认识他人之心和如何断定我之外的他人存在等无法解决的问题。作者指出,这种神话的根源在于犯了重大的范畴错误,也就是搞错了语句的逻辑类型。心和物不属同一[[逻辑]]范畴,正如“招生办”和“大学”不属同一逻辑范畴一样。本书从日常语言的句法分析入手,指出含有“精明的”、“愚蠢的”、“谨慎的”等心理谓词的句子描述的既是人的物理行为,也是人的智力行为(或心理行为)。一种智力行为的实现并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一种在先的心理活动的存在作为条件(原因)。日常语言无须设定心灵的独立的负机械论的存在。这样身心就不再是一种逻辑上对立并存的范畴,所谓认识他人之心不过是认识他人的行为方式、倾向和技能。另外他还详细分析了意志、意识、感觉、情绪等词在日常语言的用法,认为通过这些概念的日常使用我们并不能得到发现隐秘的内心过程或状态的特许途径。可见,哲学家们的一贯认识和一贯理论是毫无根据的。认为通过以上分析就确定了心理概念的逻辑地理学,亦即使用这些概念的[[命题]]的逻辑。这一工作可以避免人们在语言上的误用,消除形而上学的混乱和假问题。本书表明了鲜明的反形而上学立场,整个理论具有明显的物理主义和行为主义特色。 ==作者简介== 吉·赖尔(Gilbert Ryle1900—1976),英国哲学家,现代分析哲学日常语言学派的代表之一。曾就读于英国牛津大学。毕业后在该校执教,曾任形而上学[[教授]]、韦恩弗利特讲座教授。自摩尔退休之后,接任西方著名哲学杂志《心》的主编。一生著述甚丰,影响较大的还有:《系统地使人误解的表达式》、《哲学论证》、《困境》等。 ==工具书的特点== 1、从编辑目的而言,它主要供查考、检索而非通读<ref>[http://www.rmsznet.com/video/d187756.html 工具书,绝不像你想的那样简单],人民数字联播网,2020-05-13</ref>。 2、从编排方法而言,[[工具书]]总是按某种特定体例编排,以体现其工具书性,易检性。 3、从内容而言,广泛吸收已有研究成果,所提供的[[知识]]、信息比较成熟可靠,叙述简明扼要,概括性强<ref>[https://www.docin.com/p-1459297077.html 工具书的特征],豆丁网,2016-02-17</ref>。 ==视频== ===<center> 心的概念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中医里心的概念是什么</center> <center>{{#iDisplay:j0756d31xus|560|390|qq}}</center> <center>哲学是怎样炼成的?</center> <center>{{#iDisplay:s097813atwb|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心的概念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