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11.24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愛晚年 的原始碼
←
愛晚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愛晚年'''》,副标题:老齡倫理新思維,作者: 德朗格 (Frits de Lange),譯者: 吳梓明、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編輯室,出版:基督教文藝(香港),初版: 2019年11月,頁數: 203,尺寸: 15.5 x 21.0 cm,系列: 笑傲金齡系列,ISBN: 9789622943025。 [[書籍]]是知識<ref>[https://www.sohu.com/a/110337865_464088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ref>的源泉,只有書籍才能解救人類,只有知識才能使我們變成精神上堅強的、真正的、有理性<ref>[https://www.sohu.com/a/130751429_492771 理性,是解決絕大多數問題的關鍵],搜狐,2017-03-28</ref>的人。唯有這種人能真誠地熱愛人,尊重人的勞動,衷心地贊賞[[人類]]永不停息的偉大勞動所創造的最美好的成果。 ==内容简介== 迎向老齡,愛得雋永! 你有想過愛自己的晚年嗎? 在大唱「青春小鳥一去不回來」、「珍惜光陰似金」的[[文化]]以下,實在沒有人喜歡變老!我們怕老,有些人甚至不喜歡與長者為伴,作者德朗格說這是因為長者會提醒我們,死亡無法避免,身體必會衰殘,社會名利漸失。他透過此書,與一眾讀者分享愛鄰如己的召命,指出這召命敦促我們先愛自己,再愛別人,叫我們坦認和克服這種對衰老的恐懼,並改變我們對長者的態度。 假若愛在深秋,老去又何妨?讓我們在生命的最後一程好好去愛,成為自己和別人的祝福。 【推荐】 在这本关乎牧养的书中,德朗格的表达可谓深思熟虑又充满创意。他罗列了关乎身体虚弱和对长者之爱的[[伦理学]]及神学,亦为爱这议题开辟了宽大的反思空间,让人思考爱到底是怎麽一回事,也同时为满有爱心和忠实的照顾模式开拓新方向。 约翰?斯温顿(John Swinton) [[苏格兰鸭巴甸大学神学院]]历史及哲学教授 德朗格钜细无遗地描述了对自己和邻舍的热爱,亦写出了面对年老的种种挑战。在哲学上,这些挑战都是非常深邃的,但他的分享实在充满智慧。对我这些不知道如何成长的人来说,这些智慧都非常有益。这本书实在好得无比。 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 杜克大学神学院神学伦理荣休教授 很欣赏文艺编辑的眼光,选了出版本书的中译。当中所论述的,对於人口老化的本地社会和教会,意义深长。这书的进路是神学伦理和实践神学,全书聚焦在第四龄(大概七十五岁後的高龄)上。作者提出了不少具突破性的意念,糅合了经验科学有关衰老的研究、相关的伦理学、[[神学]]、圣经研究等,有血有肉的论述了「要爱你年老体弱的邻舍,正如你爱那年老体弱的自己」的道理。我向你诚意推荐这书。 关瑞文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神学院]]副院长 ==作者簡介== 德朗格 (FREDERIK [FRITS] DE LANGE) [[荷蘭新教神學大學]](Protestant Theological University)的倫理學教授,也是南非斯泰倫博斯大學(Stellenbosch University)神學系的系統神學和教會學的特約教授。他在神學倫理學和哲學倫理學這兩大領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對潘霍華(D. Bonhoeffer)和薇依(S. Weil)作品尤有心得。其目前研究重點是由神學和哲學的角度出發,對年老進行研究,探討怎樣才算是老得好,以及照顧長者所涉及的倫理道德。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愛晚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