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3.172.13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慚愧祖師 的原始碼
←
慚愧祖師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臺灣民間信仰''' </p> |- |<center><img src="https://pic.pimg.tw/miller0721/1500236200-3150760731_wn.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miller0721.pixnet.net/blog/post/23818986 圖片來自pixnet] </small> |} '''慚愧祖師'''為[[中國佛教]]和[[台灣佛教]]及[[台灣民間信仰]]的神明之一,又稱'''蔭林山祖師'''。 ==介紹== 慚愧祖師乃[[唐代]][[福建]][[沙縣]]人,俗姓[[潘]],名了拳,佛教高僧,出生於[[元和]]十二年三月二十五日(817年4月15日),圓寂於[[咸通]]二年九月二十五日(861年10月3日),其名由來據說是他出生時因為左拳蜷曲而名為「拳」,後來有一僧在他左拳上寫一「了」字手指才能伸直,遂更名「了拳」。 少時[[出家]]為[[僧]],雲遊四方。後在[[粵]]地[[陰那山]](陰林、蔭林可能為「陰那」在閩南語中音近所造成的音誤)建道場,長居三十載,廣教弟子。將圓寂時,認為一世未能廣度眾生,心覺慚愧,故令弟子在自身的[[靈骨塔]]寫上「慚愧」兩字,因稱「慚愧祖師」<ref name="林">{{cite book|author=林文龍 |title=《台灣中部的人文》 |publisher=常民文化 |location=台北市 |isbn=957-8491-16-6 |pages=90-105 |date=1998年1月}}</ref>。 [[臺灣民間信仰]]中,多奉祀'''慚愧祖師三兄弟''',一次奉祀三尊慚愧祖師。學者認為這可能是某些廟宇[[分香]]的三座塑像,並靈驗聞名而導致。清朝[[臺灣總兵]][[吳光亮]][[節度]][[臺灣]],時常遭受[[蕃人]]([[臺灣原住民]])[[出草]],軍中奉祀慚愧祖師作為守護神,從此視為「防番之神」,並在開通[[八通關古道]]之後,奉「開山佑民」與 「佑我開山」 二匾。 也有說法是,[[臺灣人]]的奉祀方式,是因為這慚愧祖師的[[分香|分身]]或[[護法神]],是三個為民除害的[[遊俠]],即潘達孔、潘達德、潘達明三兄弟,稱為「老祖」、「二祖」、「三祖」。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佛教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慚愧祖師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