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8.117.16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懷恩堂 (上海) 的原始碼
←
懷恩堂 (上海)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FFB5B5;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怀恩堂''' </p> |- |<center><img src="https://api.sh-datastone.com/place_sh_tw_api/Public//upload/moudlepic2/20190926165731_972665384.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cht.meet-in-shanghai.net/travel-city/tourist-attraction/tourist-attraction-detail.php?id=3024 圖片來自meet-in-shanghai] </small> |} '''怀恩堂'''('''Grace Church'''),位于[[上海市]][[静安区]][[陕西北路]]375号(北京西路口),是中国上海一所知名的[[基督教]][[新教]]教堂。 大堂由1幢中3层楼房、2层的楼房组成,东南角有一高耸的钟楼,另设小教堂。至今在册信徒已达9,535人,礼拜时则可容纳2000人以上,是上海基督教可容纳人数最多的教堂之一。1994年,怀恩堂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ref>{{Cite book|title=静安历史文化图录|last=龚德庆,张仁良主编|publisher=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year=2011.01|isbn=978-7-5608-4364-3|pages=276-278}}</ref>。 == 历史 == 该堂创立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最初位于虹口北四川路。[[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乐灵生]]在此置地20余亩,创办怀恩堂和民强中学、[[晏摩氏女中]](现北郊中学)。 1924年,由于[[北四川路]]地价猛涨升值,美南浸信会出售原址建筑,将两所中学迁至北宝兴路,建成“浸会庄”,另拨款在东宝兴路271号建造一幢四层楼房,作为怀恩堂和怀恩中小学校的新址。1935年12月,怀恩堂邀请[[戚庆才]]担任牧师,直到1990年戚牧师去世。 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虹口沦为战场,怀恩堂被迫搬迁至爱文义路605弄王家沙花园32号。由于信徒人数不断增加,1940年,购置了[[西摩路]](今陕西北路)375号的基地(南侧的369号即[[上海宋家花园]]),并于开始动工建堂,至1942年新堂落成,堂内可容纳千人以上。是上海基督教主要教堂之一。戚庆才也担任中华全国浸会联合大会主席。 1950年,戚庆才是基督教[[三自运动]]40位发起人之一。怀恩堂不再与美南浸信会有任何关系,1954年戚庆才被选为全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的常委、副主席;1955年上海市成立三自爱国会后,戚牧师曾连任三届副主席。 1958年,上海基督教实行联合礼拜,原有208个教堂合并为22个,至1965年再次减少为11个,该堂都得以保留。1966年8月23日,在文化大革命高潮中被关闭。1980年12月28日,怀恩堂重新开放,恢复礼拜,戚庆才仍为堂务主任。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宗教]]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懷恩堂 (上海)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