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53.21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 的原始碼
←
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 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jpeg|有框|右|<big> 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big>[http://www.huaxia.com/jxtf/sy/xwsc/images/2018/01/23/1872585.jpg 原图链接][http://www.huaxia.com/jxtf/sy/xwsc/2018/01/5617702.html 来自 华夏经纬网 的图片]]] '''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是[[成昆铁路]]跨越[[金沙江]]的桥梁,位于[[三堆子站]]和[[攀枝花站]]之间,[[四川省]][[攀枝花市]]东郊仁和区与[[盐边县]]交界处。大桥左岸引桥下是盐边县三堆子村,因此又被称为三堆子大桥。该桥自1969年至1995年间是长江最上游的铁路跨江大桥,现时则为[[长江]]自源头起第三座铁路跨江大桥。 ==概述== 大桥全长390.4米,其中主跨192米,为简支铆接下承钢桁梁,桁高24米,桁宽10米,是当时[[中国铁路]]跨度最大的简支梁桥;左岸引桥32米×4孔,右岸引桥32米×2孔,均为钢板梁。大桥主桁重1994吨,引桥重446吨,合计2440吨。桥墩与桥台基础均置于轻微风化的花岗岩上,混凝土用量7687立方米。桥梁下部结构于1965年9月开工,1966年4月竣工;上部结构于1967年6月开工,1969年10月竣工。成昆铁路以单线通过大桥,铁路靠上游一侧设有[[人行道]]供行人步行过江,人行道与铁路之间用[[铁丝网]]隔离<ref>[http://sc.people.com.cn/n2/2018/0123/c345167-31171457.html 全国跨度最大矮塔斜拉桥 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主跨合龙 ],人民网,2018-1-23 </ref>。 ==施工过程== 由于成昆铁路工期紧张,要求大桥钢梁必须在铺轨到达前全部安装完成,桁梁只好在铺轨前用[[汽车]]通过公路运至工地。而建桥时成昆铁路沿途公路等级极低,路窄、弯急、坡陡,加之金沙江峡谷地形给施工造成困难,所以桁梁杆件长度和重量均受限制。大桥弦杆长度设计为8米,最重9.7吨;斜杆最长13.28米,最重10.8吨;板梁主梁每片分为5段,最长8.8米、重6.6吨。[[钢梁]]均由16[[锰钢]]制造。[[金沙江大桥]]与渡口支线[[雅砻江]]大桥钢梁杆件的堆放及预拼场地共同设在金沙江左岸三堆子坡地上。杆件组拼好后,分别用汽车运至各自桥址。金沙江大桥右岸所用杆件用12.5[[吨]]缆索吊机运送过江,由两岸伸臂架设,跨中合龙。 ==桥梁名称== 虽然桥头立碑写有“金沙江大桥”的正式名称,但此桥最广为人知的名称为“三堆子大桥”。事实上成昆铁路另有其它[[桥梁]]名为三堆子大桥,位于三堆子站和三堆子隧道之间,为一顺江大桥,长273.1米,是三堆子站昆明端出站的第一座桥梁,紧邻310省道红格大道并与之平行。同时攀枝花市正在三堆子建造公路跨江桥梁,是[[新227国道]]([[张掖市|张掖]]-孟连公路)和新218省道(越西-鱼鲊公路)共同的跨江通道,名称亦为三堆子大桥。此外,建设中的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成昆二线)同样在三堆子附近跨越金沙江,桥址在老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上游约3.5公里处,跨越老成昆铁路三堆子站<ref>[https://www.sohu.com/a/131134901_355528 金沙江三堆子大桥、攀大高速,最新进展情况! ],搜狐,2017-03-30 </ref>。 ==视频== ===<center> 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再见,成昆铁路沿江段</center> <center>{{#iDisplay:f0972gim0ab|560|390|qq}}</center> <center>成昆铁路攀枝花金沙江大桥主跨合龙</center> <center>{{#iDisplay:q00258ahapl|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925 道路;橋樑]]
返回「
成昆铁路金沙江大桥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