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3.23.22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所有的桥都孤独 的原始碼
←
所有的桥都孤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kfzimg.com/sw/kfz-cos/kfzimg/12668060/b40d20a59c85765e_n.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ook.kongfz.com/385721/5375804924/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small> |} == 内容简介 == 所有的桥都孤独, 而声望对它们而言是危险 对我们也如此,我们却误以为 在我们的肩头感受到了 恒星的脚步。 可是在消逝者的落差之上 还没有梦为我们搭起拱顶。 ——英格博格•巴赫曼《那些桥》 《所有的桥都孤独》按时间顺序,收录奥地利诗人英格博格•巴赫曼各个时期的诗歌创作,有“青春年代的诗”“1948年至1953年间的诗”“《延宕的时光》”“《大熊座的呼唤》”“1957年至1961年间的诗”“1964年至1967年间的诗”这几部分,读者可以一览诗人诗歌创作的全貌。 == 作者简介 == [[英格博格•巴赫曼]] Ingeborg Bachmann(1926-1973) 奥地利诗人、剧作家。出生于奥地利的克拉根福特,先后在因斯布鲁克大学、格拉茨大学和维也纳大学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大学期间就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和诗歌,195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延宕的时光》,获得四七社文学奖,1956年出版诗集《[[大熊座的呼唤]]》,获得当年不来梅文学奖。除了诗歌,英格博格•巴赫曼还创作了多部广播剧和歌剧,如《[[曼哈顿的好上帝]]》《[[洪堡亲王]]》《少主》等,短篇小说集《[[三十岁]]》《[[同声传译]]》等。 1968年,英格博格•巴赫曼获得奥地利国家文学大奖。1973年,因罗马家中发生火灾,重伤不治而去世。 译者简介 [[李双志]] 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语系教授。译有《[[现代诗歌的结构]]》《[[浪漫派的将来之神]]》《[[荒原狼]]》《风景中的少年:霍夫曼斯塔尔诗文选》《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合译)《比利时的哀愁》等。 <ref>[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104524/ 豆瓣网]</ref> ==參考文獻== {{reflist}} [[Category:文學類]]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所有的桥都孤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