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91.27.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扑翼机 的原始碼
←
扑翼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扑翼机.jpg|350px|缩略图|右|<big>扑翼机</big>[http://www.puyiji.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2-6/2012617174832580.jpg 原图链接][http://www.puyiji.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1&star=1 来自 中国扑翼机官网 的图片]]] '''扑翼机'''(Flapping-wing airvehicle, FAV)是通过像[[鸟类]]和昆虫一样上下扑动自身[[翅膀]]而升空飞行的[[航空器]],又称振翼机、扑翼飞行器。作为一种[[仿生学]]的机械,扑翼机与它模仿的对象一样,以机翼同时产生升力和推进力。但也由于升力和推进力由同一部件产生,涉及的[[工程力学]]和[[空气动力学]]问题非常复杂,其规律尚未被人类完全掌握。有实用价值的扑翼机至今尚未脱离研制阶段,微型航空器是扑翼机最有可能实用化的领域。 扑翼机集仿生学、空气动力学分析、[[机械]]结构分析、[[能源]]、[[通信]]、控制等多学科交叉技术于一身,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扑翼机自[[达芬奇]]起就有设计图纸<ref>[https://www.sohu.com/a/363701514_99901372 【飞行模型】ornithopter仿达芬奇飞鸟机构扑翼机3D图纸 STEP x_t STL格式] ,搜狐,2019-12-30</ref>,但由于扑翼飞行系统复杂, 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出现较为系统的研究。其发展经历了前期的低频扇动大型载人扑翼机,到中频扇动的仿[[鸟]]扑翼机,再到现在比较流行的高频扇动的[[昆虫]]扑翼机(低雷诺数条件),理论建模也由开始的固定翼做正弦运动到后来复合翼的复杂运动逐步发展。 ==机翼形状== 根据扑翼机模仿的对象不同,它们的机翼形状有的形似[[蝙蝠]],具有薄膜状的扑动翼。有的形似鸟类,具有带缝隙和活门的扑动翼。有的则形似昆虫,具有能高频扑动的轻巧的硬质扑动翼。 ==蜂鸟飞行机器人(Nanohummingbird)== 蜂鸟飞行[[机器人]]Nano hummingbird 是在[[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Projects Agency, DARPA)资助下的[[纳米飞行器]](Nano air vehicle, NAV)项目成果<ref>[https://robot.ofweek.com/2014-05/ART-8321204-8110-28805823.html 蜂鸟纳米机器人赏析],机器人网,2014-05-08</ref>。项目从2005年开始启动;2006年的第一代产品FP1实现了系统稳定但不能实现飞行, 2011年的Nano蜂鸟飞行器带有摄像系统, 能实现倾斜、滚动和旋转多维控制;扑翼机翅膀采用柔性膜, 结合计算、实验、[[声学]]等方法设计选型; 拍动结构设计则采用四连杆和绳结构;控制设计方面利用无尾控制方法,结合翅膀转动和扭动实现姿态控制。与实际的[[蜂鸟]]相比,该系统推进效率较低,输出推力较小导致续航能力较差, 翅膀几何结构设计难以做到时变。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加速器、[[磁力仪]]、压力传感器等模块以应对[[军事]]等复杂的任务要求。 ==视频== ===<center> 扑翼机 相关视频 </center>=== <center> 比一个鸡蛋还轻的扑翼机,只需要简单地扇动翅膀,就可以飞上天!</center> <center>{{#iDisplay:c0880u4iduz|560|390|qq}}</center> <center> 扑翼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飞行梦,用力上下挥舞着翅膀 </center> <center>{{#iDisplay:l0615j86qur|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471 精密機械工藝]]
返回「
扑翼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