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40.4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报恩寺 - 台湾省台北市报恩寺 的原始碼
←
报恩寺 - 台湾省台北市报恩寺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E6E8FA" align= center| '''<big>报恩寺 - 台湾省台北市报恩寺</big> ''' |- | [[File:报恩寺 - 台湾省台北市报恩寺.png|缩略图|居中|[http://pic8.nipic.com/20100621/2163148_003328533247_2.jpg 原图链接][http://www.nipic.com/show/3317755.html 图片来源于呢图网]]] |- | style="background: #C0C0C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报恩寺 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 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 地理位置;皋兰县黑石川乡石青村一社 |} '''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完工于天顺四年(1460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历史。相传龙州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图谋为王,暗地里仿北京宫殿修造王府,后被朝廷察觉,以"报答皇恩"而奏建改作庙宇,名报恩寺。报恩寺布局结构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称"深山故宫"。寺内古木参天,气象森严,飞檐凌空,金碧辉煌。 报恩寺,大悲殿中的用整根楠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华严藏]]中的转轮经藏和泥塑蟠龙,以及遍布全寺的彩绘壁画,都是世间罕见的艺术珍品。<ref>[https://fo.ifeng.com/a/20180211/44878060_0.shtml 台湾桃园圣德报恩寺住持无上法师给您拜年] , 凤凰网 2018年02月11 </ref> ==历史沿革== 报恩寺,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完工于[[天顺]]四年(1460年),迄今已有五百六十多年历史。相传龙州宣抚司土官佥事王玺图谋为王,暗地里仿[[北京]]宫殿修造王府,后被朝廷察觉,以"报答皇恩"而奏建改作庙宇,名报恩寺。报恩寺布局结构酷似[[北京]]紫禁城,所以又称"[[深山故宫]]"。 ==相关典故== 报恩寺,顾名思义,即为报答他人恩情而专门为其修建的寺庙,使后人永不忘记,铭记在心,流芳百世。 报恩寺的由来众说不一。 一是在明代镇守[[嘉峪关]]城南门的一亦(易)姓武将,兵败后孤身逃回[[兰州]],跑到[[张家河口]](现属西固区),眼看追兵赶到,遂将马放走,只身来到一张姓人家,恰遇一老媪,细说原委,请求躲避,以免杀身之祸。老媪萌生怜悯之心,隋急之下,将此人藏匿于一水缸之中,后追兵赶到,老媪设法掩护,官兵搜寻无果,只好悻悻而归。逃过劫难的亦(易)姓武将对老媪的救命之恩深表感激,并一再表示日后定当报答,随即启程。 此人在以后的战争中屡建奇功,功勋卓著,明朝皇帝对其加官晋爵,赐姓为王。回想当年若无张媪搭救性命,何来今日荣华富贵。他辗转来到张家河口,寻找救命恩人。但为时已晚,老媪已死,他便想在此修寺庙一座,以答谢张姓老媪救命之恩。 此时,有一张姓[[喇嘛]],云游此地,巧遇此事。他随说与王姓官员,石青洞有一藏龙卧虎的"风水宝地",两条山脉似二龙,中间无量山似珍珠,有"二龙戏珠"之妙。于是,两人前往石青洞察看。经引荐喇嘛指点,王官员看到果真如此,随即捐银修建。 二是相传明末起义军攻陷[[兰州]]后,肃王部分家族成员逃到[[张家河口]],因藏匿于一张姓老媪家中,幸免遇难,然而追兵却杀了老媪。肃王族亲为报答[[张姓老媪]]救命深恩,改朱姓为张姓,从此遁入佛门,云游青海、天祝等地。清初,择石青洞无量山地,建此报恩寺,以报答张媪舍命救人之恩。 ==主体布局== 主体建筑布置在一条中轴线上,它坐西向东,由东而西次递升高,寺前广场上有"华表"两座,寺内有"金水桥"三座,基本布局完全同于故宫前庭,山门外一对八字墙,形制也极似故宫的排场。 主体建筑为大雄宝殿,以它为中心分为前中后三十院落。 第一进院落起于山门,止于天王殿,中有三桥相连,北侧置钟楼一座,门前由八字墙、台阶、狻猊、经幛、广场组成,显得气势宏阔,庄严肃穆。天王殿后为第二进院落,由正殿[[大雄宝殿]]、配殿[[华严殿]]、[[大悲殿]]、[[天王殿]]四座殿堂组成,大雄宝殿后为第三院落,由万佛阁、南北碑亭和34间廊庑组成。各殿石阶大都采用须弥座,并雕刻以各种花纹图案。 ==建筑风貌== 报恩寺,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浑然一体,构成一座布局严谨、装饰华丽的宫殿与寺庙特征兼备的古建筑群。报恩寺的建筑博采众长,在建筑风格上处处体现了宋元向明清形制的过渡、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 屋顶形式多样:单檐悬山式、歇山式、重檐歇山式、攒尖顶、卷宗棚顶等。斗拱样式古朴,全寺现有斗拱二十余种,被古建筑专家誉为"斗拱的摇篮"。而所有柱、额、梁、枋、橼、檩等木构件,皆用珍贵的楠木,从古至今,有虫不蛀、鸟不栖、不结蛛网之奇,被中外古建筑专家称为"明初罕见之遗物","独具匠心之杰作"。 ==雕塑艺术== 报恩寺更是一座精美绝伦的艺术宝库,它融建筑、雕塑、绘画等艺术为一炉,为[[中国]]罕见。报恩寺内除佛像欣赏外,还有的三百多平方米的精美壁画最为精彩动人。画面上有身材高大、情态肃穆的帝王君主;有手捧贡品、端庄秀丽的天神玉女;有体形骠悍、面目狰狞的天王力士;还有两手合十、神情谦恭的寺庙僧侣。各种人物画像高达3米,高低错落,左右顾盼,周围衬以流云仙气,并与阁内供奉的金身佛像有如众星拱月,前后呼应,动静相衬,生动地构成了一幅庄严的"护法图"。这批壁画,构图生动,笔法精炼,线条流畅,色泽艳丽,穷工极态,真是出神入化,它是报恩寺中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明代壁画遗产中的精品。 据考证,阁内全部壁画均为明代所绘制,采用沥金贴金和金线描的手法和矿物质颜料,因而至今线条清晰,色泽艳丽,金碧辉煌,完好如初。万佛阁集建筑、雕刻、泥塑、壁画四种艺术的精华于一处,真是一座"艺术之宫"。多种龙的造形又是报恩寺一大特点。 ==文物保护== 寺内的柱、额、梁、枋、天花藻井、瓦当滴水、脊饰吻兽、匾额香炉,以及碑首、碑座、钟钮供桌上比比皆是,或刻或绘、或铸或塑,无处不突出龙的形象。 据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条龙,加上"当今皇帝万万岁"的龙位,共计有一万条龙,真可谓是龙的世界。报恩寺历560余年风雨,如今古风犹存,于川北林海中熠熠生光,实乃华夏建筑艺术中的一颗明珠。必将成为地球上虔诚的艺术朝圣者膜拜的殿堂。 清一色楠木结构、一派宫殿设计,融建筑、雕塑、绘画艺术为一炉、集儒释文化与民间传说之大成,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今人文== 其一,<王子乔>(唐宋之间): 王子乔爱神仙,七月七日上寅天。 白虎摇瑟凤吹笙,乘骑云气吸日精。 吸日精长不归,遗洞今在而人非。 空望山头草,草露湿人衣。 其二,《王乔洞》(明·许国泰): 洞口碧桃花,春风升满树。 不见王子乔,空踏烟霞路。 其三,《王乔仙洞》(清·知县林宗哲): 叶悬丹成骨已仙,飞鸟过此是何年。 千寻紫气寒生地,半点灵光夜烛天。 白鹤几回窥鼎汞,红尘一任变桑田。 人间此是瀛洲景,秘诀何需问稚川。 现代年轻僧人[[释定果]](舒城人)、[[释定泉]](芜湖人)来此洞朝拜,感慨万千,发愿恢复重建此寺,各自辞去[[河南]]商丘[[开元寺]]和[[南京]][[华山戒幢律寺]]的要职,经巢湖市政府批准,于1996年12月,在王乔洞原海会寺旁购山地30亩,开山重建。 ==佛教意义== 为报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师长恩,而更名为报恩寺,并按隋唐建筑风格总体规划并实施,一展当年海会寺的时代背景,衬映王乔洞石窟艺术文化底蕴。正在建设中的报恩寺将打造一处全木结构的一流殿宇,一流佛教文化圣地,一流道风,一流僧才,一流丛林道场。 == 相关视频 == <center> {{#iDisplay:f3006e6jbcs|480|270|qq}} <center>全球高僧贺新春:台湾桃园圣德报恩寺住持无上法师</center>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返回「
报恩寺 - 台湾省台北市报恩寺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