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237.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披麻皴 的原始碼
←
披麻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披麻皴</big>''' |- |<center><img src=https://p1.ssl.qhimgs1.com/sdr/400__/t018045e04ea9bf020b.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fuchuanfu.com/object.php?id=831&page=7 来自 网络网 的图片]</small> |} '''<big>披麻皴</big>'''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 [[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董源在《潇湘图》中运用披麻皴来表现南方[[秀润]] [[多姿]]的山水风景。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披麻皴 <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HFEJI3LE0514WC88.html 什么是披麻皴]</ref> 外文名称 summonGiant 类别 山水画皴法之一 创始人 董源 种类 [[长披麻]]、[[短披麻]] ==简介== 披麻皴以柔韧的中锋线的组合来表现山石的结构和纹理。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披麻又分长披麻、短披麻两种。 ==种类== '''长披麻皴'''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中锋用笔,圆而无圭角,弯曲如同画兰草,一气到底,线条遒劲,不可排列须有参差松紧,点法如"一"字或"混点"。宜表现江南土石丘陵等。创自五代董源、巨然、赵孟頫、黄公望等不少画家均以披麻为主。明·陈继儒《论皴法》作"麻皮皴",工艺绘画亦多用。 '''短披麻皴''' 短披麻的用线较短,亦为中锋用笔而连续出之,势态和长披麻类似。其特点是结构丰润,历代山水画家多用长短披麻共同表现南方的山水特点,为描绘山之坡脚为最多。此画法最讲求用笔的起落、用墨的浓淡相宜和用线的错落有致,只有长期联系和对自然界的仔细观察揣摩,才可以灵活运用。元代黄公望、明代的沈周等多用此法。 ==鉴赏== 披麻皴是山水画上的肌理也是一种文化痕迹-画家曾在那里上演自己真实的人生,演绎动人的情感。然而怎样才能在千年以后,透过这一历史遗存把握画家的生命情感与艺术脉搏,最终洞悉这皱法的秘密。也许只有借助历史的光线才能看清那帛绢上似麻的线条中写着的是绘画意识的动人旋律-体道、图真、抒情。一、笔墨意识与写"道"的披麻效山水画中,披挂在山体上如同麻线一般的线条,构成了山石的肌理,这是披麻皱的外部形态。而究其本质则是由长短、浓淡、干湿、疏密、虚实等线条排列组成的一种"笔墨"形式。如果说董源是以此来表现山石质感与地域特征的,不如说是用来彰显宇宙的本象-阴阳之道。披麻被是通过自身内部语言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为表述特征,皱线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了披麻被线条的自身秩序,这一秩序不是为了单纯表现结构上的明暗,而是承载着松紧、刚柔、粗细、干湿、浓淡的抽象内涵,表现阴阳交靖的生命意象,这实质是进入了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与表现。董源就是通过这些规律化的线条排列去进行"道"的体悟,并借以表现主体审美心理。根植于心的传统哲学思想是董源追求这一表现的主要根源。 ==參考來源== {{Reflist}} [[Category:揭密生活]]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披麻皴
」頁面